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容本来就奢侈(中国作家自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沙铃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沙趣

沣河从终南山脚下自由自在地走到五楼堡下面的村旁,似乎有点累了,想坐下来歇一歇脚,于是在那儿弯了弯身子,留下一片沙滩…… 那沙滩绵得叫人浑身酥软。是不是龙王爷有意把细沙送给当地农人,让他们铺路,种花生,装枕头,埋生姜,给鸡清扫肠胃,满足孩子们打滚、晒太阳、沙中赛跑……

记不得是什么情由,我被引到沙滩去了。当时是夏天,太阳热得赛过火盆,可是,沿河岸的那一片沙滩,却被密密麻麻的大柳树阴凉覆盖着,仿佛撑着一把天伞。

我趴在沙滩上,凉风从脊背上吹过,好像母亲在给我扇蒲扇。我让四肢尽力地放开,享受这清爽……

太阳红杠杠的,晒得阴凉不到的沙滩腾起一股股蒸汽,旺旺地向上走动着。不一会儿,变作了白云,游到舅舅的栗园里去,游到母亲的纺线车上,游到姐姐的绣花枕头上……

两片沙滩。一片火热,一片阴凉。我都喜欢。我一会儿在阴凉处打滚,让凉沙吞食自己。我一会儿去灼沙中狂跑,让热气燃烧自己。它们都是柔软的,多情的,亲切的,友善的。

尽管肤色黑了,皮也蜕下一层了,然而却无法形容,人生难得一有的这份乐啊!

从这一回起,沣河沙滩就成为我的“儿童圣地”了。

我把细沙用衣服背回家中,悄悄堆在一只土瓷罐里。瓷罐放在土地爷神龛的背后,上面盖了一页蓝瓦片,瓦片的脊背是朝天的。

我给姐姐种了指甲花,花根撒了一层细沙,指甲花长得很旺,染出的指甲血红血红,邻居的几位姐姐,也都来向我讨沙。

我从沣河里捉回五色小鱼,养在玻璃瓶中,瓶底铺了薄薄的沙床,小鱼好像依然生活在沣河中。

母亲要炒包谷豆,我掬了一掬细沙,丢人热锅,苞谷豆在热锅里蹦出了各种各样的花朵,我揽了一碗,好像走进了人间花园,越看越入迷,越吃越酥脆。

天不下雨,庄稼干渴,父亲要敬龙王大神。我把细沙装进香炉里,父亲插了烛,插了香,父亲说:“龙王爷一定知道了,知道了就要降雨了。”过了几天,天空果真降雨了……

快过年了,大雪一直不停,乡间人想买菜上不了小镇,道路泥泞,雪盖田野。父亲说:“灶王爷要上天言好事,满地雪片这可怎么走啊!”

我在一旁听到了,用我小罐里的细沙,给灶君爷神板上铺了一条弯来弯去又细又长的沙路。父亲又把燃过的香灰撒在沙路上。

父亲双手合十,低低地祝福——灶王爷,现在请您上路吧!

后来天晴了。

后来是一个丰收年。  现在,我回到沣河湾,回到我戏沙的历史画卷之中,那儿已经建起一家水泵厂。

我站在水泵厂旁,冷冷地吸了口“猴”烟……

1992.2.6

面面土

在家乡找把面面土,那是最方便不过了,旮旯拐角都有,一伸手就能捏来。

我就是在面面土的天地里生长起来的。还不大懂事,便坐在地上玩面面土,壅一座城,开一条渠,种一片田,栽一行树,修一条路……有时玩得饭都忘了吃。

天下雨了,挖一块泥巴用面面土搓起来,在自家门道里,捏成各式各样的玩物——鸡呀,狗呀,树呀,山呀,桥呀,河呀,盘呀,碗呀,小人人呀。然后,拿起小人人过桥、上山、砍柴、吃饭,和各种动物说话。

实际是自言自语,一切场面都由自己导演,想说啥就说啥,想怎样做就怎样做。甚至十分荒诞一一个小人人可以吃了一只老虎又吃一头猪,还要吃一头牛、一只羊,吃时自己嘴里啧啧响,不断嚷嚷好香哟。吃完了又说,今天没有吃饱,明天再说吧……

母亲见了不住地笑,但从不打扰我,还帮我捏好小人人的鼻子。母亲说,鼻子很重要,鼻子坏了就分辨不清香臭了。从那时起,我才知道鼻子是人的重要机关,可真正学会用鼻子,并不容易,有时往往以臭为香,或以香为臭……

读了村小,请来一位新学女教师,她酷爱劳作,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做这样那样的工艺品。面面土又成了贵重材料。

老师教我们做笔筒、笔架等,阴晾半干,雕上各种图案,有山水,有人物,有鸟兽,有花卉,摆在桌上,很是好看。

那天,我把做好的笔筒带回家,父亲赞叹老师给乡间带来了新的风景。

母亲对面面土看得更重。我不小心腿上划了血口,母亲便说:“不要紧,我这就抓一把面面土来。”爬上炕去,从箱顶板上揽来一把面面土,撒在伤口,鲜血立止,不用包扎,过一会儿就不痛了。第二天结成血痂,三四天后痂脱皮愈,伤好如初。

母亲说:“看咱长安面面土多灵应啊!”

我工作后,有一年带小女儿回家探亲,不知何故,小女突然拉起肚子,合霉素、黄连素都用过了,就是不好。母亲说,大概是孩子换7k~吧。她也不同我商量,给熬好的小米粥中,撒了一点面面土,女儿喝下,当晚就见效了。

母亲又说:“这药那药,也抵不过长安面面土药……”

我从高原定居长安,每每乘车经过长安黄土,心中总有一番爱怜贴肤之情,这面面土就是生命的母亲,也是母亲的生命,勇敢、力量、智慧、光明,都从这儿生出,又从这儿成长。

漫步村舍,饱览厂楼,时时窥见秦始皇的剑,李世民的马,武则天的无字碑,慈禧西行的车辇,孙中山的革命宣言,杨虎城的墓葬石碑;还有杜甫的南郊之吟,鱼玄机的长安绝唱,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平凹的“野山”“鸡窝”,都从这儿升起,又在这儿走动,走动着,升起着,变化着……

他们的手上脚上头上身上,都带着绵绵的细细的柔柔的面面土,风尘仆仆,土香沁心。

这一次我从长安,挖了一碗面面土带到家中,让孩子们用它种花。

孩子们问:“不用育花灵行吗?”

我说:“不用的,它本来就是沃土。”

1992.2.7P95-98

目录

真情黄昏

 我的神话不见了

 昏睡七天七夜

 剩下一粒火种

 挣扎

 终于不痛苦

 小孩不给国王面子

 学会耐心

 微笑和自信

 熬住

 人有惰性

 他不给我买拐杖

 不得已时

 厌恶

 养生的猎手

 离奇的梦

 时兴

 地球上有只蚂蚁

 埋头吃着寂寞

 宁静之歌

 坦坦然然

 毛病

 活一天锻炼一天

 心总是热的

 要紧的是平静

 折腾

 想起尼采

 心情不错

 教育自己

 难得记住坎坷

 灾难重来

 健康使者

 判若两人

 二君来家

 姚老师情满天下

 楼上观花

 温馨不是过云雨

 恒河

 我的阳台

 明日我再来

 六岁儿童

 淹没大海

 荷的故事

 小王的厚礼

 天上的云

 雀子

 陕北女人

 心平

 电话中的哭声

 静坐

 尽了

 国兽

 凡人善事

 冬的角色

 品味

 笔下

 岳母

 刀子

 夜醒

 有趣的年礼

 面前一条大跑道

 姜文有戏

 费达生风格

 桌上沏好一杯绿茶

 感觉

 刘晓庆是个故事

 学会默着

 绍棠兄魂归故里

 留得青山

 且坐且走且站

 读《冰心的心事》

 永远的爱

 简单

 诗人在天国

 难觅知音

寻梦长安

 母亲

 水罐

 七太

 躲疟疾

 叔父

 物归

 沙趣

 面面土

 农人天堂

 莫莫书铺

 扁担的故事

 长安一片月

 火绳

 乡村的戏台

 光阴诗

 冬天的问候

 故乡的白土

 四娘

 师叔

 哀伤的小路

 大舅

 二娘

 三娘

 邻家三姐

 香女

 回望

 童心难猜

 启蒙先生

 苦学记

 大哥

 二哥

 气味

 身居外乡

 崇本

 柳青在长安

 巧姊

 怨

 河滩集

 姑母

 远行

 大气少年

 蝎子岭

 朝山的月份

 请祖

 社火

 父亲的雨天

 姐名

 六婶

 村城

 在一位编辑先生家里做客

 寻访谢冰莹

 见过一面的郑伯奇

天堂在哪里

 做好自己

 小儿也有成长烦恼

 炮火中读完高小

 迎黎明在西师

 热血青年的梦

 缺席的上司

 西部的“苦旅”

 “可爱”的打击

 “无为”的游戏

 每一天都是新的

 天堂在哪里

为爱而生

 爱心相依

 走过阳光人生

 呵护

 吾国吾民

 老年人的日子

 高友之约

 猫爷猫奶

 聊《金秋》

 做事

 陈佩斯和朱时茂

 挫

 激动

 至上

 默默

 郎平的歌

 书房

 自由人

 都刚刚开始

 老人张号

 朋友是把剑

 爱好

 藏梦

 小孙女回来了

 檀檀的故事

 白玉兰

 蝴蝶飞过来

 平淡是真

序言

这部书稿写了18年,书名迟迟定不下来,也就一直没有付梓。由此我想到,固然给婴儿取名难,给饭店、公园、广场取名也并不易,但都比不过给自己的书取名,那真是一个字,叫作难啊!

这中间我曾多次草拟书名,但过些天又推翻了,总觉不太靠谱。可是,类似的文字一直在报刊上陆续发表,于是就暂以《真情黄昏》冠名,这一冠竞冠了两个9年。《现代保健报》连载了3年多,《陕西日报》《西安晚报》《西安日报》《金秋》杂志、《三秦都市报》《长安报》《户县报》《公关部》等报刊,都曾有篇章发表。直到今天,才尘埃落定,定名为《从容本来就奢侈》。

我总觉得这部书稿,不是笔墨文章,而是生命苦液。一直在生与死,站与爬,健与残的苦海里搏斗着。时而胜了,时而又败了。时而进了,时而又退了。时而光明了,时而又黑暗了。无一定局。心摇神荡。

人不经历病,就不知天高地厚、水深火热,就不知生命是脆弱的,原来一个健壮的肉体也会在一秒钟内轰然倒下。

我在不省人事糊里糊涂的时光里,宛如堕入鬼门关见黑无常白无常、大鬼小鬼、牛头马面,妖女魔男,红发绿顶,一个个手持枪棒,向我袭来。鲜血淋漓,疼痛难忍。避不开,逃不开,走不开。时醒时睡。时死时生。

这就是包拯曾经带领王朝、马汉等亲临地狱审问判官办案的那个鬼门关。

什么刀山、火海、油锅、蛇窟、狼窝、狗洞,我都看过了,经见了。

凶狠,残酷,野蛮。算是够极致了。

百般折磨,百般屈辱,百般苦痛。算是够级别了。

终于没有倒下,反而站起来了。站得很牢,很稳,很耐。

人在病中,从死神的手里逃出来,从小鬼的门缝挤出来,从判官的名册上跳出来,谈何容易!这时,也只有这时,你才能真正懂得,什么叫幸福!啊,原来是生。是活着。是快乐地说话。是高兴地做事。是和朋友欣然地聊天。是和家人款款地坐着,说着,看着,想着,玩着,快活着。而这些的得来,一不是靠鬼,二不是靠神,三不是靠金靠银,全然靠的是磨炼。

苏醒过来的我,一切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不会走路。不会拿笔。不会穿衣。不会蹬鞋。不会端碗。不会握筷子。不会上洗手间。不会,不会……几乎是一个全方位的不会。

怎么办?

从头开始。

过去的60多年一风吹了。人问我贵庚几何?我答,1岁,是婴儿阶级。无知,无能,无才,无力。低级得很,面前只有一条路,练!练肢体。从走步,穿衣,握筷,端碗,扶墙,捡豆,抓单扛等开课,一样一样练,一次一次做,十次百次千次万次万万次地重复,不厌其烦,不恼其枯,像吃钉子一样硬往下咽,破了多少条裤子,换了多少双鞋,我记不清了。亲人为帮我康复而受了多少累,我无法数说了。在我的练写字上,真是费了十牛三虎之力。好了,究竟太阳出来了。失了的,都回来了。衣食住行,自理。读书、写作,自主。一个人上街,买馍,下馆子,购日用品,偶尔也出席会议。反正,自斟自办。也算是一个自由人了。

练思维。学会放弃。学会忘却。学会当孙子。“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放低身份。放下架子。听得进笑话声,歧视声,瞧不起声,斜眼冷语声。当个阿Q哥,不上心,不在乎。固若金汤,刀枪不入。耳要硬,脸要厚,腰杆要挺。

练眼力。人只有病了,才肯承认自己也会有病。人有了病,才看到境遇也有了病,世界也有了病。而且在这时,看得最清。不做粉饰,不留情面,一针见血。凡病中回忆、病中随想,都是真情实景,从心窝里掏出来的都是鲜活鲜活的。

越磨越硬,越炼越坚。眼更亮了,身更轻了,心更放马南山了。

练无欲。常常觉得人很可笑,为了一己之利,不惜拨弄是非,当面撒谎。或者背后结伙,故意陷害,直弄得人家家破人亡,自己飞黄腾达。而后,害人反而害己。练无欲务必动真,把火点着,从熊熊火光中,看到欲作飞灰。

练心神。神就是心,心到神知。多年来太劳神了,也太劳心了。现在要静心,宽心,养神,护神。尽可能地,不伤神,不伤心。也让心享受一下轻松,也让神体会一下休闲。心平平的,气顺顺的,身安安的,安安的。

我这人生路坎坷,苦难满满。太对不住心,太对不住神了,亏欠太多,亏欠太重了。

练顺应。从冬天走了过来,才知冰是凉的,雪是寒的,不穿棉衣会生病的。严冬没有温情,没有“心太软”,对谁都如此,不管你是美女还是官员。顺应才是大道。

世上最大的“官”就是天地,人唤“天爷地婆”。顺着天地起居劳作吃饭睡觉。阴阳平衡,精力旺盛。逆行必输。谁和自然作对,谁必倒霉。顺应,是生命正道,生活正道,生存正道。

从名利场败下阵来的人,才明白了贪婪、腐朽、诬陷、倾轧、设套、拨弄、钻营、恐吓等,是最恶心的勾当。和无私的阳光、广袤的土地、甜香的泉水、茂密的森林站在一起,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做事,做人,做一切,都要正行。有轨而步,越轨自毙。

人和一切生物都是平等的,是朋友。互助、互补。城市,高楼,街道;乡村,农田,路草;门窗,花园,桌椅;书,琴,笔,电脑,手机,都是一个家庭的成员,彼此以礼相待。飞鸟,猫咪,小狗,见面打声招呼。雨有嘴巴,风有耳朵,云有眼睛,能看到,能听到,能言到。万物都有生命,互通互晓。不可摆人的威风,离了谁都是温暖的缺失。

不懂顺应,碰得头破血流。顺应眷顾,迎得欢声笑语。

磨炼,不光是磨炼病人,也磨炼战士将军,磨炼时代,磨炼世界。

练不动。百磨千炼中极难的一项。我却特上心。你诱惑,不动。你刺激,不动。你鼓吹,不动。你威胁,还不动。临危不惧,坐怀不乱。重耳要介子推做官,介子推却宁愿和老母一起烧死在山中。雍正要厚报他的老师田师傅,田师傅却悄然离开皇宫出家了。以清对浊,以廉对贪。淡定,洁白,不动声色。让花言散去,让巧语走开。给自己一个安然,坦然,泰然。

练读写。我和我有个约定,每日必“读万写千”。就是读一万字的书,写一千字的文。除生病和意外,天天如此。许多中外名著重读,新上市的好书抢读。坚持写作,随时送去发表。筑成方式,养成习惯。

这部书,其实就是我18年的磨炼记。哭笑怒愁有。欢天喜地有。沉默寡言有。静坐冷思有。什么都不做,不想,不问,不瞧,也有。生活的原生态,生活的真情录,语简文短,平实见底,没有包装,没有修饰,像街头的打工妹,一眼就能看出来。

我尤其地感恩磨炼,是它的功劳,给了我勇气,信心,坚持。给了我奋力,拼力,耐力。到底,找回了自己,找回了从容。到底,活出了健康,活出了快乐,活出了美丽,而且,还出了这部《从容本来就奢侈》。

2012.1.8 西安

内容推荐

一场疾病突如其来,作者走到生死一线的关卡,他回来了,但一切重回幼儿时代。当时的他已迈入花甲之年。承受着身体、精神的双重考验,他积极应对,从肢体、读写到思维、心神,他慢慢重新拾起,仿佛生命重生。

《从容本来就奢侈(中国作家自述)》是作者李沙铃,十余年来新作的结集,一部人生磨炼记。他用文字叙写出对亲情、友情全然不同于前生的热爱,对个人抗争、奋斗更加清醒、智慧的思考……最原生态的生活记录,最真性情的人生回忆。

编辑推荐

《从容本来就奢侈(中国作家自述)》是作者李沙铃自十余年来新作的结集。1995年他突患脑中风,挽回生命以后卧床4年,经过顽强的自我训练,坚持用左手写作,字里行间对生命和人生完成了全新的认识,对社会的发展和友情、亲情焕发了与前生不同的热爱,也反映了个人抗争和奋斗与历史的关系的清醒的思考。原生态的生活记录,真性情的人生回忆,简单平实的文字中读者将与作者一起分享最本真的智慧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