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卷大全集(上下)》是人类出版史上最伟大、最精彩、最能鼓舞人心的励志书,具有彻底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从而扭转人的命运的神奇力量。它通过14部伟大的作品将人生的哲理和成功的理念,从奥里森·马登的《投资自我》到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从路易士·宾斯托克的《信仰的力量》到克莱门特·斯通的《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再到安东尼·罗宾斯的《唤起心中的巨人》……它不仅鼓舞着千千万万的成功人士再攀高峰,更激励着无数困境中的人们重获信心和勇气,向命运挑战,获取人生应该享有的成功、财富和幸福。该书自出版以来,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发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羊皮卷大全集(上下)》是一部人生的“圣经”,汇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精神导师们的思想精华,它揭示了希望、财富、幸福的真正秘密,以及怎样追求到它们的成功法则。
在阿拉伯沙漠地区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关于羊皮卷的故事: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叫海菲的孤儿,靠为主人喂养骆驼过着贫穷而卑贱的生活。后来他爱上了一位富商的女儿,强烈的爱情促使他急切地想改变自己的境况,立志要“当一个全世界最伟大的商人,最有钱的富翁,最成功的推销员”。他的真诚和激情感动了他的主人——富甲一方的皮货商柏萨罗,为了试验海菲意志的坚定,柏萨罗交给海菲一件昂贵的袍子,让他到偏远的小镇上去推销。但海菲失败了:出于怜悯,他把袍子无偿送给了山洞里一个即将冻毙的婴儿。当海菲两手空空、满心羞愧地返回时,一颗明星一直跟随着他,在他头顶上闪烁。柏萨罗意识到这是上帝的启示,原来海菲就是他一直寻找的传人。于是柏萨罗交给海菲10张神秘的羊皮卷,并告诉他:“每一张羊皮卷都记载着一种原则、一种规律,或者说一种真理……如果懂得这里面的原则,那就可以随心所欲拥有想要的财富。”在羊皮卷的鼓舞下,海菲离开了主人,正式开始了独立谋生的推销生涯。在漫长的奋斗过程中,海菲矢志不渝地身体力行羊皮卷中的原则。若干年后,他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富豪,并娶回了热恋已久的姑娘。
《羊皮卷大全集(上下)》收录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奥格·曼狄诺当年凭以获取成功的14部经典励志著作,与两千多年前海菲的10张羊皮卷一样,这14部著作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当代的成功“羊皮卷”。从奥里森·马登的《投资自我》到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从路易士·宾斯托克的《信仰的力量》到克莱门特·斯通的《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再到安东尼·罗宾斯的《唤起心中的巨人》……成功学大师们对成功理念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告诉你如何认识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并通过积极思考、确立目标、坚持信仰、跨越障碍、建立社交网络、自我激励、培养爱心等途径扬长避短,修炼出内在的成功自我。从而改变命运,迈向成功与幸福。
曾几何时,语言的艺术已达到一个远远高出当代的水平。那时候,人们除了演讲,几乎没有别的方式来交流彼此的思想。当时的社会既没有发行量巨大的日报或杂志,也没有任何形式的期刊。人们只能依赖口头的交谈来传播各种知识。
而今天,现代文明环境下的变革导致了今日语言艺术的衰落。人类陆续勘测到珍贵矿床中蕴藏的巨大财富,并利用无数的发明和发现敲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还有种种伟大抱负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所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语言。在如今这个报纸和期刊大行其道的年代,当所有人只需花上几个美分便可收集过去需要数千美元才能得到的新闻和信息时,人们要做的只是坐下来,埋头于一张晨报、一本书或是一份杂志中,不再需要和从前一样,通过口头交谈进行信息的交流;在这个“闪电般表达”的时代里,在这些热火朝天的年代中,当所有人都热衷于攫取财富和争夺权位时,我们已经无法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我们没有时间作出深刻的反思,更没有闲心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
如今,想发现一个优雅而有教养的健谈之人已经非常困难。甚至,能听到有人用当年华美的措辞说几句高雅精致的英语,都已是一种奢侈。
当然,如果我们愿意,在当今的社会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其实有更多的途径。随着印刷成本日渐低廉,最贫穷的家庭也只需花上数美元便可获得中世纪时王公贵族们才能负担得起的读物,而这对于我们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是一个好消息,尤其对穷人们来说。阅读好书,不仅能开阔眼界和传播全新的理念,更能增加一个人的词汇量——这对于提高交际能力能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如果词汇量贫乏,就算拥有不错的想法和主见,也很难将其明确地表述出来。因为缺乏足够的辞藻来修饰自己的想法,自然无法使其变得更具吸引力。最后谈话只能变成不断地重复表达,不断地在原地绕圈圈。每当他们想用一个特别的词汇来确切地表达某个意思时,总是感到词穷,就算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到头来仍然一无所获。
所以,如果你渴望成为一个善于交谈的人,首先必须乐于并善于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如此一来,便能让自己语言更有内涵、也更漂亮。与此同时,尽力跻身于那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有修养的上流人士的社交圈,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如果你总是故步自封,和这些群体相隔离,那么,即便你顺利地从大学毕业,恐怕也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健谈者。 当然,语言能力的提升,并不仅仅只是靠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社交圈就可以实现的。语言的提升是一个不断训练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毅力,更需要勇气。我们都对那些胆小羞怯的人抱以同情。当他们试图表达些什么而不能言语时,他们总是表现出沉闷的思绪和可怕的压抑情感。怯懦的青年学生在为演讲作准备时,往往会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心理上的煎熬。事实上,即使是伟大的演说家,他们在初次登台发表公众演讲时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并且大多对自己大量的失误和笨嘴笨舌深感羞耻。然而,要成为一个演说家或一个健谈者,只能不断练习简洁、文雅地表达,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捷径。
当我们在表达时,或许会发现自己的想法转瞬即逝,或许会发现自己因为结结巴巴而词不达意,但不要因此放弃。要相信,即便接连遭遇失败,只要能坚持下来,那么,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会改善自己的谈吐方式,使其变得越发流畅。不论是谁,只要能坚持不断地练习,便会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克服天赋的不足,改变羞涩的个性,最终渐入佳境,娓娓道来,谈吐从容。
我们经常看到形形色色的身处困境的人们,比如很多饱识之士在公众聚会上总是沉默寡言。每当大家一起讨论一些重大问题时,他们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始终保持沉默。而实际上,他们远比那些借如簧巧舌获得大家追捧的人要见多识广。
为什么这些能力超群、学识渊博的人在公众场合中总是沉默寡言。原因很简单:他们并未掌握语言的艺术,不会将内心的想法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加以表达。相反,另一些人虽然不如他们聪明,却能很好地吸引在场人士的注意。这是因为他们尽管才学不高,却能够生动地表述自己知晓的事情。倘若这些有识之士碰巧在上述场合遇到熟人,会感到非常耻辱和尴尬。因为在那样的场合,他们竟然一言不发,不对其中某个话题发表任何睿智的意见。
很多人——特别是那些学者们—-似乎都认为尽可能多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是生命的真谛。当然不断武装自己的大脑,让自己更有才华和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适当地展现自己这些能力,也是必要的。尤其应该以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予以表达,进而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欣赏和信赖。这就像一颗外表粗糙的钻石,不管它多么有价值,都不重要。我们无须过多解释和描绘它内在的稀有和珍贵,它的巨大价值总会有所体现。然而,在被打磨、抛光以前,在光线射人其内部,发出多年来一直隐藏的夺目光辉以前,没有人会赞赏它的美轮美奂。谈吐之于个人,就好比切割、抛光的加工过程之于这颗钻石一般。打磨和雕琢本身不能给钻石增添任何价值,却可以彰显出钻石的内涵。
所以,学会用一种沁人心脾的方式与人交流,这样才能更好±也展示自己的学识,也能够从交谈中更广泛地汲取知识。也许我们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有着极高的学术造诣,通晓历史和政治;也许我们在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闻名遐迩,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独享自己的才识而不与人交流,那么我们终究无法登堂人室,也无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可怜天下父母,有多少人费尽心思地培养孩子各项思维能力、艺术才华,却唯独对提高孩子说话这门绝妙艺术忽略或漠视。比如,很多家长忽视孩子对母语的学习,或者听任孩子肆意糟蹋英语。这种做法实在是令人堪忧!
坚持优雅、睿智和生动地聊天,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更能锤炼孩子的心智和性格。坚持用清晰的语言和明快的风格表达自己的想法是非常好的训练。虽然能言善辩的人受的教育不一定很高,但在我们眼中,他们都是如此优秀。面对这些一直努力修炼语言的人,许多大学毕业生总是抬不起头来,只能沉默不语,面有羞色。
学校的教育不过是在数年的时间里,每天花费几个小时来教育和培养学生。然而,说话却是一门终生的学问,需要毕生坚持锻炼,才能在这门学科的修习中获得终身教育最有价值的那部分。
其实,说话的过程,不仅仅可以向他人展现自己的才华,还能启发我们发现自己的各种潜力。语言具有启迪思维的惊人功效。我们在说话的过程中,意识到人生中尚未开启的各种机遇和资源。如果我们善于交谈,擅长取悦别人,牢牢地吸引住他人的注意力,我们便会更多地反思我们自己。这种反思的力量将大大提高我们的自尊和自信。
没人会知道自己到底拥有多大的潜能。只有在全身心投人到向别人表达自我、展示自我之后,整个人的灵感才豁然开朗,变得才华横溢起来。每个健谈的人都能从听众身上感受到自己之前不曾领略的力量,而这股力量往往能激起新的灵感,让人发现生命中新的契机,并抖擞精神,全力以赴。仿佛化学反应之中两种物质化合产生新物质一般,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都能催生新的力量。
当然,人与人的交流,并不是一味地宣传鼓吹自己。若想成为受欢迎的发言者,首先应学会做一个有耐心的听众。这意味着一个人必须首先学会自我控制,善于接受他人的观点。有时候,缺乏耐心去倾听,比自己谈吐笨拙更糟糕。我们无法静下心来,无法兴致勃勃地陶醉在演讲者带来的故事或新闻之中。相反,我们总是因为对讲话的人缺乏尊敬而无法保持安静,四处张望,用手指在椅子或桌子上不停地叩击,将怀表盖弄得噼啪作响;我们坐立不安,仿佛无聊之至,急于离场,甚至在别人结束发言之前便打断其讲话。事实上,我们总是急功近利,以至于除了抓紧时间争夺权势和金钱之外,我们内心已经失去其他期盼的东西。生活永远处于一种狂热和不安分的状态之中,培养言谈的风度和文雅的措辞在我们心里只是一个不现实的梦想。“我们太紧张太认真,名言警句和巧言善辩的才学我们可学不来,再说也没有工夫。”P6-8
在阿拉伯沙漠地区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关于羊皮卷的故事: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叫海菲的孤儿,靠为主人喂养骆驼过着贫穷而卑贱的生活。后来他爱上了一位富商的女儿,强烈的爱情促使他急切地想改变自己的境况,立志要“当一个全世界最伟大的商人,最有钱的富翁,最成功的推销员”。他的真诚和激情感动了他的主人——富甲一方的皮货商柏萨罗,为了试验海菲意志的坚定,柏萨罗交给海菲一件昂贵的袍子,让他到偏远的小镇上去推销。但海菲失败了:出于怜悯,他把袍子无偿送给了山洞里一个即将冻毙的婴儿。当海菲两手空空、满心羞愧地返回时,一颗明星一直跟随着他,在他头顶上闪烁。柏萨罗意识到这是上帝的启示,原来海菲就是他一直寻找的传人。于是柏萨罗交给海菲10张神秘的羊皮卷,并告诉他:“每一张羊皮卷都记载着一种原则、一种规律,或者说一种真理……如果懂得这里面的原则,那就可以随心所欲拥有想要的财富。”在羊皮卷的鼓舞下,海菲离开了主人,正式开始了独立谋生的推销生涯。在漫长的奋斗过程中,海菲矢志不渝地身体力行羊皮卷中的原则。若干年后,他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富豪,并娶回了热恋已久的姑娘。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最有力量的文学”,这种文学代表着时代的最强音,刚健、豪迈,鼓舞人们奋起拼搏。两千多年前10张古老的羊皮卷使海菲从一穷二白走向成功。在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美国杰出企业家、作家、演说家奥格·曼狄诺与海菲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也是在14张“羊皮卷”的激励下获取成功的。
奥格·曼狄诺一生历尽坎坷。1925年,他出生于美国东部一个平民家庭,在28岁以前过着平静的生活,完成了正常的教育并成立了家庭。此后,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剧烈转变,他无法再安于长久以来的平淡生活,开始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毫无理性地瞎撞,酗酒、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无所不为。最后在一次冲动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并因此失去了一切——家庭、工作、房子,赤贫如洗一如乞丐。突如其来的变故引起了曼狄诺深切的忏悔和反思,他决心寻找支配人生命运的种种法则,并以此获取人生本应享有的成功、财富和幸福。
一次,奥格·曼狄诺到教堂向一位神父忏悔自己的经历,并表达了自己的决心。神父深受感动,给了他许多安慰。临别时,神父递给曼狄诺一部《圣经》和一张小纸条,并说道:“孩子,你要寻找的答案都在里面。”回来后,曼狄诺激动地打开纸条,上面罗列着14本书的名字:《投资自我》(奥里森·马登)、《积极心态的力量》(罗曼·文森特·皮尔)、《自己拯救自己》(塞缪尔·斯迈尔斯)、《思考致富》(拿破仑·希尔)、《爱的能力》(艾伦·佛罗)、《向你挑战》(威廉·丹佛)、《信仰的力量》(路易士·宾斯托·克)、《思考的人》(詹姆斯·E爱伦)、《钻石宝地》(拉塞尔·赫尔曼·康威尔)、《最伟大的力量》(马丁·科尔)、《从失败到成功的销售经验》(弗兰克·贝特格)、《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克莱门特·斯通)、《你是第一位的》(罗伯特·林格)、《唤起心中的巨人》(安东尼·罗宾斯)。曼狄诺如获至宝,他没有钱购买,便搜遍全城所有的图书馆,把14本书一一借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反复阅读。渐渐地,他心中的迷雾消散了,信心、勇气和力量在他的血液里复苏。他坚信已找到了支配命运的法则,决定立即付诸行动。他曾在第一张羊皮卷中写道: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今天,我爬出满是失败创伤的老茧。今天,我要用全身心的爱面对世界……在以后的时间里,曼狄诺从最简单、最底层的工作做起,一步步往上攀登。他做过卖报人、推销员、业务经理……他愈挫愈勇、百折不挠,以强有力的手扼住了命运的咽喉,终于在35岁时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成功无止境》杂志社,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1968年,44岁的曼狄诺已功成名就,但他仍然珍藏着当年神父赠给他的那张纸条,正是这张纸条改变了他的命运。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成功的秘诀,他决定将纸条上列出的14本书辑录成一册,命名为《羊皮卷》公开出版。如今,《羊皮卷》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发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全球成功人士的启示录”、“超越自我极限的奇书”,人们不分国界、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肤色、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学历、不分贫富,都在读这部书,从中汲取着信心和力量的养分。毫无疑问,“羊皮卷”堪称人类成功史上最为璀璨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