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康所著的《古蜀》以大气派、大视野取胜。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评论王晋康的长篇科幻《与吾同在》时说:“翻开这本书的人就具有了造物主的眼睛,从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鸟瞰世界,对文明的真相发出深邃的终极追问,历史和未来的壮丽画卷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大气和壮阔徐徐展开。”同样地,翻开《古蜀》的人也将拥有神(西王母)的眼睛,以一种神性的、母性的目光鸟瞰时空,慈爱、平静,多少带点宿命的感伤。在她的注视下,时间之河缓缓流过,历史画面一页页掀开,天界与尘世、神女与凡人、创造与毁灭、奋争与宿命互相交错,因而作品既具有空间的广阔,也具有时间的深邃。
王晋康所著的《古蜀》是一部历史神话小说。作者把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古蜀文明的点滴记载、四川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以及中国昆仑神话三者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营造了一个既神奇又真实的半人半神的世界,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半人半神的英雄,如鳖灵和娥灵兄妹、蜀王杜宇、巴王廪君、一对神仙姊妹金凤和朱雀、百神之首西王母、日神羲和等,带读者踏上了一段唯美的神幻之旅。
他们被急流冲下十几里,水势稍缓后,终于稳住了阵脚。鳖灵气喘吁吁,把竹筏拉到岸边一个回水处,系牢在岸边一块礁石上。好在筏上的羊皮囊事先捆扎得很牢固,这会儿安然无恙。随后娥灵也伴着两只江豚灰灰和蓝蓝游到这儿——灰灰和蓝蓝是娥灵起的名字,因为它们的背色一灰一蓝。一直非常尽职的两只江豚今天出了大纰漏,颇有羞愧之色,不大敢直视主人。娥灵笑着,“哦哦”地抚慰它们,又打开羊皮囊,掏出干肉来喂它们吃。两只江豚拒绝了干肉。这会儿它们已经喘息稍定,便自己到河中捕鱼。它们长着一对小眼,皮肤光滑,耳孔小如针眼,尖尖的喙部向前伸出,时时发出“哒哒”的双声音节,这是它们赖以捕鱼的声呐。
灰灰和蓝蓝身手敏捷,捕起鱼来非常轻松,很快就吃饱了。它们回到这片回水湾,露出脑袋,两对小眼定定地望着娥灵,口中“哒哒”地同娥灵对话。交谈一会儿后,娥灵回身,笑着对哥哥说:
“它们向我保证,一定把竹筏送过这段激流。刚才它们通知了附近的同类,已经联系上八只。一会儿它们就会到这儿聚齐,然后合力把竹筏顶上去。”
鳖灵高兴地说:“那太好了。替我谢谢它俩。”
娥灵说:“灰灰、蓝蓝,你们真能干!哥哥让我感谢你们。”
两只江豚回以欢快的“哒哒”声。没过多长时间,连绵的“哒哒”声在四周响起,江面上出现了八只背鳍。有的江豚干脆跃出水面,以此来通知它的到达。其他江豚也跟着来,一时间江面上到处都是它们跃上落下所画出的弧形。
这儿水势凶险,晚上是没有行船的。浓重的夜色淹没了江面和两岸的峭壁,谷中只听见激流的咆哮。鳖灵兄妹没有急于第二次冲击,而是让十只江豚在江边回水处养精蓄锐。到了午夜,一轮明月越过了江岸的峭壁。今天正巧是月圆之夜,明亮的月光洒在浪花上,变为飞珠碎玉,远处的滟灏堆清晰可见。兄妹俩决定乘着月光启程。鳖灵从岸边礁石上解下缆绳。娥灵下水,把挽具戴到灰灰和蓝蓝身上。两只江豚拉着竹筏,平稳地破水前进。其他江豚此刻没有用力,只是紧跟在竹筏后面,“哒哒”声连绵不绝。竹筏溯水上行十几里,重新到达滟灏堆。巨大的礁石看起来比白天更为骇人,礁石前是冲天的白浪,礁石后是湍急的漩涡。此时,江豚的“哒哒”声忽然提高,穿破了震耳的涛声,这是它们共同发出的总攻令。筏后的江豚同时用嘴巴顶着筏尾,奋力甩动着尾巴,而筏前的灰灰和蓝蓝也更加奋力击水。在十只江豚的前拉后推下,竹筏相对容易地越过了滟灏堆侧最窄的水道,而后一路疾行,很快就越过夔门。江面在这儿豁然开阔,水流也显著变缓,鳖灵兄妹松了一口气。
筏后的“哒哒”声又响成一片,娥灵欣喜地说:“哥哥,它们知道竹筏已经安全了,在向咱们告别呢。”
娥灵朝筏后高声“哦哦”着,向八只江豚感谢并告别。它们来了几个欢快的鱼跃,很快消失在江流中。灰灰和蓝蓝拉着竹筏,不慌不忙地向西行进。暮色渐渐变薄,太阳从群峰后冉冉升起。
第二天,金凤和朱雀随太阳车巡行时,一直在留意那只竹筏。傍晚时分她们找到了。竹筏已抵达长江与嘉陵江的汇合处,此处水流较缓,所以船上两人显得很放松。男的仰躺在筏的后部,枕着双臂,企脚高卧,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女的坐在筏前,赤足伸入水中,似是在曼声歌唱。他们昨晚闯过滟灏堆处时,想必有一番艰难的搏斗吧。
金凤和朱雀今天是以鸟身飞行。她们贪看竹筏,不觉与太阳车拉远了距离。羲和回过身,高声唤她们赶上。朱雀答应一声,却没有加速追赶。她对江中这架由江豚牵引的竹筏及筏上的兄妹二人很是好奇,很想抵近看个仔细。至于为什么去看,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无非是看看他俩长什么模样,是什么样的人,竟然能够“子孙繁茂如江中之鱼、天上之星”。迟疑问太阳车已经远去,隐于灿烂的晚霞之中。向后看,那只竹筏也被拉远了,很快就要隐于薄暮中。朱雀知道姐姐其实是同样的心思,因为她同样好整以暇地缓缓飞着,没有急于追赶太阳车。朱雀笑嘻嘻地说:
“姐姐,反正赶不上太阳车啦,咱们干脆折回头,看看那只竹筏吧。”
“今晚不打算回昆仑了?”
“不回了,在外边好好玩一天。”
“母后会责备的,她一再告诫,诸神不要在尘世现身。”
朱雀笑着说:“咱俩平素很老实听话的,偶尔破一次例,也不算什么嘛。”
“你真是个捣蛋鬼。如果母后责备,我就说是你的主意。”金凤笑道。
朱雀知道姐姐已经同意了,得意地说:“我才不怕呢,果真挨罚也有姐姐顶着。那——咱们就飞回去?”
金凤笑着点头。两人在空中转身,收拢双翅,斜向俯冲下去。
P14-17
幻想儿童文学的艺术聚焦与大连的给力
王泉根
2014年5月8日,渤海之滨大连,注定将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与童书出版史上留下特殊而浓重的一页。
这一天,首届“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在大连举行颁奖典礼,“中国幻想儿童文学未来走向与产业化前景”学术研讨会同时召开。
将“幻想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并将其作为一种征文评奖对象加以倡导与推广,这在中国儿童文学艺术版图与童书出版领域,都是第一次。尽管此前曾有过“奇幻文学”“玄幻文学”“幻想文学”等种种提法与旗号,但明确提出“幻想儿童文学”,并力图通过在全球范围征文的形式将其定格下来,这无疑是首倡。
文学作品不同于哲学、历史、政论等理性思维成果,文学关注的是想象、情感、审美、形象。文学是以想象也即虚构的形式展开叙事与表达的,因而没有想象、没有幻想,也就没有文学。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切文学都是幻想的产物。但这只是在“广义上”言说,具体到文学体裁内部,比如散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显然不能太幻想,甚至拒绝幻想。如果散文也依靠向壁虚构,散文小说化了,那就失去了散文存在的价值。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显然更不能幻想。当然,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特别是语言艺术上的夸张、比拟、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段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采功夫,那是文学作为文学的当行本色,但都与幻想无关。
因之,在文学艺术版图中,只有小说(包括科幻小说、动物小说等)、童话、神话等这些文体才需要直接登上幻想的快车道,特别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童话、神话。进入21世纪后,由于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风靡全球,几乎一夜之间将“幻想”“奇幻”“玄幻”“魔幻”等词汇与观念抛撤进了文学世界,在“我为书狂”的同时也引爆了“我为幻想而狂”。人们这才仿佛突然找回了“幻想”这一精神领空的那把光轮两千飞天扫帚。实际上,站在罗琳《哈利·波特》背后的还有托尔金的《魔戒》、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等英国幻想文学传统与艺术积淀,站在中国幻想文学背后的也有《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等悠远的历史轨迹与思维资源,只是人们一时都被“哈利·波特们”的飞天扫帚与魁地奇球的炫目光耀震晕了而已。
在中国,尽管世纪之交曾有过“大幻想文学”的旗号与出版品(1999年7月,我曾与孙幼军、金波、秦文君、彭懿等,参加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泰国曼谷举办的“大幻想文学研讨会”),但真正出现幻想文学的创作热,则是在最近三四年间。其重要原因是互联网的超常规发展带动了网络文学的勃兴,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即时性为如同夏雨后的野草般疯长的幻想文学找到了最合适的平台与契机。这也是为什么“大幻想文学”在世纪之交难成气候的原因,因为当时网络写作还处于起步与尝试阶段。
文学与时俱进。当今正是幻想儿童文学得以一展身手、大展宏图的时候。互联网搭建的网络幻想平台,西方《魔戒》《哈利·波特》等的多年持续影响,新世纪儿童文学在童话、幻想小说、儿童科幻小说、动物小说等文体积聚起来的创作经验与艺术更新,尤其是儿童文学的受众——广大少年儿童对幻想性文学作品饥渴的需求,文学界、教育界、出版界呼唤儿童精神素质并倡扬“保卫想象力”……当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幻想儿童文学的出道与出彩已是呼之欲出、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了。 大连出版社瞄准了这一“战略时机”,联合国内儿童文学和科幻文学评论界、教育界以及热心儿童文化公益事业的企业界,一举树起了“幻想儿童文学”的旗帜,并成功举办了以“大白鲸世界”冠名的首届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按照计划与已有的条件,这个奖项将一届一届持续办下去。
首届“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集中展示了当今幻想儿童文学创作的艺术追求与观念更新,体现出老中青三代作家在同一时段中对幻想儿童文学的主题内容与审美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艺术勘探与实验。获奖的16部作品,以及收入读库出版的其他佳作,全方位呈现了当今幻想儿童文学的四种基本艺术形式及其审美特征:
一是以科学和未来双重进入现实为特征的科学幻想,这有《最后三颗核弹》《未来拯救》等;二是将幻想直接瞄准社会百态与现实情绪的人文幻想,这有《七面幸运色子》《我爸我妈的外星儿子》等:三是以原始儿童思维为幻想基准的童话幻想,这有《点点虫虫飞》《现在是雪人时间》等;四是以远古神祗、始祖、文化英雄或神圣动物及其活动为叙事主题的神话幻想,荣获本届特等奖的《古蜀》正是当今中国神话幻想的重要收获。这些作品虽然幻想思维的模式不同,艺术表现手法不同,题材内容不同,但它们的创作目标都是一致的:为儿童,服务儿童。自然,优秀的幻想儿童文学作品也能直达成年人的精神领域。
大连出版社将荣获2014年首届“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的16部作品,以及部分因名额所限未能获奖但质量属于上乘的作品,一并结集为《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读库》出版,这是2014年中国儿童文学与童书出版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我们期待着这个奖项能撷英拾萃,越办越出彩;期待着中国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在实现中国梦的新世纪新常态中,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书此以祝,是为序。
2014年8月23日
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古蜀》在美学上与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一脉相承,是将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先锋兼收并蓄的作品;尤其在创意上独具匠心,画面感和动作感都很强,颇具制作成影视作品的潜力。
——著名作家、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制片人 杨鹏
《古蜀》是一部大气磅礴的百米画卷,神话的飘逸唯美中渗透着历史老酒的醇香。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 行者
王晋康在《古蜀》中,建立起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奇幻世界,上古神话变身为好看、紧张、浪漫的奇幻故事。
——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博士、卫斯理大学副教授 宋明炜
王晋康经常用一种未来式的眼光重新审视当代社会。然而在《古蜀》中他用一种神话式的眼光反思一些与当代社会有关的心理状态,并同时用一种现代的眼光重看众所熟知的昆仑神话中的传说。
——美国杜克大学影像美学系副教授 Carlos Roj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