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鲍尔著的《黑潮渐退(从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到缅甸战事)》以二战时期所有重大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二战中的所有重大和不很重大的各个战役。它的叙述从容不迫,文字清晰明朗,条理分明,全书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战役发生的时间的顺序展开,既不错综复杂又不穿插交汇,史实清楚完整,使人读起来如同展开一幅世界大战的地图般明确清晰;且配有超过1000幅具有代表性的真实历史照片,很多是首次在本书中发表,加上客观的文字表达,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战争对军人和平民的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黑潮渐退(从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到缅甸战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役全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英)艾迪·鲍尔 |
出版社 | 中国市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艾迪·鲍尔著的《黑潮渐退(从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到缅甸战事)》以二战时期所有重大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二战中的所有重大和不很重大的各个战役。它的叙述从容不迫,文字清晰明朗,条理分明,全书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战役发生的时间的顺序展开,既不错综复杂又不穿插交汇,史实清楚完整,使人读起来如同展开一幅世界大战的地图般明确清晰;且配有超过1000幅具有代表性的真实历史照片,很多是首次在本书中发表,加上客观的文字表达,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战争对军人和平民的影响。 内容推荐 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东线战场上德军的一次重大挫败,也是东线战场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性标志性的战役之一。从这次战役苏军取得胜利开始,盟国终于见到了盼望已久的喘息机会,慢慢地恢复了力量和新的信心,在战场上也慢慢地取得了一些扭转败局的胜利,成功地遏制了席卷全球的黑色狂潮。艾迪·鲍尔著的《黑潮渐退(从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到缅甸战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役全史,讲述自斯大林格勒战役起到缅甸战场的全过程,其中包括东线战场的几次重大战役也包括这一时间内的太平洋战场,意大利战场,大西洋战场的大大小小的各个战役。 目录 1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 又冷又饿 苏联人呼吁德国人投降 斯大林格勒的命运注定了 保卢斯投降了 希特勒暴怒不已 丧钟 苏军继续前进 放弃高加索 德军陷入混乱 苏军扩大战果 希特勒征求克鲁格和曼施坦因意见 曼施坦因的观点胜出 曼施坦因胜利了 哈尔科夫再次被德军占领 春季融雪 2 新几内亚岛的危机 进攻计划 “MO”行动 向科科达进发 日本军人 山地战的进展 米尔恩湾的灾难 日本人撤退了 3 瓜达尔卡纳尔岛的磨难 远征航行 持续不断的空袭 4 瓜达尔卡纳尔岛:大捷 日本人错误判断了形势 海军陆战队发动进攻 丛林毁坏了日本飞机 血岭战役 增援部队大量涌来 5 邓尼茨掌权:大捷 希特勒的负面意见 游击战 加快生产 护航舰艇 护航航母 运筹学研究 高频无线电测向仪 刺猬炸弹 轰炸机部队的贡献 6 打败德国潜艇 邓尼茨进军新战场 平衡损失 “沙恩霍斯特”号的终结 7 猛攻西西里 意大利空军软弱无力 海军受严重挤压 无法反攻 和平派 萨丁岛或西西里岛 海军上将坎宁安的大舰队 潘泰莱里亚岛投降 盟军的实力 盟军胜利 西西里的主人 意大利舰队 8 萨莱诺:入侵意大利 意大利加入同盟国 萨莱诺的灾难 隆美尔的悲观情绪 小心翼翼地撤退 法国进军 9 库尔斯克:的陆战 伏罗希洛夫解放列宁格勒 德军陆军司令部的战略性撤退 发动“堡垒”作战的命令 古德里安的强烈反对 曼施坦因的计划 红军间谍的又一次成功 莫德尔和梅伦延的反对 坚实而厚重的苏联防线 彻彻底底的失败 希特勒的抉择:西西里或“堡垒”行动 大坦克战的结束 10 德黑兰会议 丘吉尔的想法 斯大林的影响力 对布鲁克的质问 伏罗希洛夫的论据 斯大林和丘吉尔 孤立英国 对未来战略上的共识 政治方面的考虑 战后的问题:德国的命运 波兰问题 新的边界 罗斯福关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建议 回到开罗 艾森豪威尔或马歇尔? 终的共识 11 粉碎第聂伯防线 加大轰炸力度 大西洋之战 希特勒的预测 德国人的错误想法 希特勒与苏联 曼施坦因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4装甲军的失利 希特勒的回忆 曼施坦因恳求增援 试图说服希特勒 致命的突出部 天气的影响 曼施坦因——一个失败主义者? 死守卡涅夫 尝试突围 列斯扬卡大屠杀 12 安齐奥:失败或是基础? 错误的分析 安齐奥登陆战 凯塞林集结部队 凯塞林率先做出决定性的行动 希特勒发起进攻 13 缅甸:若开邦战役 新的进展 14 温盖特的希望:钦迪特次远征 支钦迪特部队 隐蔽的训练 韦维尔的困境与终决定 尼泊尔人开始行动 首次失败 日军的结论 英帕尔计划的诞生 支援中国 试读章节 德军陷入混乱 曼施坦因全力防止苏军的西南方面军(瓦图京中将)去包围“霍利德集群”,并阻止苏军在卡缅斯克(Kamemsk)、沙赫京斯基(Shakhtinskiy)、伏罗希洛夫格勒(Voroshilovgra)跨过顿涅茨河,那样的话,去塔甘罗格(Taganrog)的大门就被打开了。所以,B集团军群被打败,就像一计霹雳一样震撼着曼施坦因在斯大林诺(Stalino)的总部。 苏军冬季攻势的第三波行动的总指挥委托给了戈利科夫中将,他是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司令官。他的左翼位置在坎捷米罗夫卡(Kantemirovka),面对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军;他的右翼在沃罗涅日的西北方向,与德国第2集团军交火(扎尔穆特上将)。1942年12月20日,戈利科夫接到红军总部的命令,要求他打垮康特米罗夫卡与沃罗涅日之间的敌人,主要是匈牙利第2集团军,司令官是贾尼(Jany)上将。 为此,戈利科夫把部队分成三个攻击群。左边是第3坦克集团军(雷巴尔科中将),他们将沿着康特米罗夫卡至新卡利特瓦(Novaya Kalitv)一线出击,并向西北方向的阿列克谢耶卡(Alekseyevka)偏转;在那里将与莫斯卡连科(Moskalenko)少将的第40集团军汇合。此外,这支部队将从苏联人在顿河右岸一个叫斯托罗格夫耶(Storogevoye)的地方保留下来的桥头堡出击,此地在沃罗涅日南面100英里。这样,匈牙利第2集团军在被苏军的钳形攻势困住之后,第18军(萨科夫少将)借助博布罗夫(Bobrov)桥头堡从中路发动进攻,争取刺穿敌人的腹背,与雷巴尔科的右翼汇合。《伟大卫国战争》这本书说,苏军的进攻部队仅在炮火上有优势,虽然此话不假,但苏军在兵力上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旗下有2个装甲军和8个装甲旅,戈利科夫手下肯定有900多辆坦克,对面的敌人是第19、27装甲师和匈牙利第l装甲师(15辆坦克)。炮火方面,应该注意的是第40集团军离开斯托罗格夫耶桥头堡前进时,参加弹幕炮击的有750门大炮和榴弹炮、672门迫击炮,换句话说,每英里有179门大炮。此外,1/5的苏军炮火,包括中型122毫米口径和152毫米口径大炮,都是直接轰击敌人阵地,这些炮很久之前就瞄准好目标了。1月23日,在2小时猛烈的炮击之后,苏联第3坦克集团军的坦克开始前进,前线每1英里有48辆坦克。这是一次彻底的胜利。不仅匈牙利第2集团军在苏军的猛攻下分崩离析了,而且右翼的第24装甲军和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军也被打败,一扫而空。到了1月19日,雷巴尔科的坦克已经接近奥斯科尔河(Osk01)上的瓦卢伊基(Valuyki),此地距离出发点有75英里。另外,匈牙利人的溃败危及德国第2集团军,这个集团军在顿河与沃罗涅日之间、库尔斯克北面的地区,起到联系B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克鲁格陆军元帅)的作用…… P16-1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