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陆战之魂(中国王牌集团军)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董保存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董保存著的《陆战之魂(中国王牌集团军)》军史权威解读,军迷必备读物。

真实再现人民解放军成长壮大的艰辛历程,

全面解读中国陆军18个集团军的历史荣光,

是什么让在二战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蒙哥马利元帅发出如此感叹:我要告诫世界军队,切忌与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

为什么李奇微、范佛里特、克拉克、麦克阿克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得出一致结论:中国解放军战斗力优于德军、日军,是1776年美国建国以来所遇到过的前所未有的对手。

一册在手,解密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百战军魂,尽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九十载春秋。

内容推荐

蒙哥马利曾经说过:“切忌与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他所说的中国地面部队,就是我们这本《陆战之魂》的主角——他们或被称为“无敌铁拳”“林中猛虎”“岭南雄狮”,或被称为“旋风部队”“北疆勇士”“军中利剑”;他们或以“敢于亮剑”闻名,或以“沙家浜精神”“塔山精神”著称;他们或涌现了像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战斗英雄,或诞生了像邱少云这样的“钢铁战士”……

董保存著的《陆战之魂(中国王牌集团军)》共18章25万字,详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8个集团军的历史荣光,生动描写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场场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歌颂了人民军队不朽的军魂。

全书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既可以作为军史读物,又可以作为大众读物。

目录

“天下第一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

百战出雄师

一军一师“一把手”

“一个伟大的创造”

一个六连,名扬天下

英雄辈出,将星闪耀

刘邓大军中的“无敌铁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集团军

溯源寻根

“百将团”与“临汾旅”

三个标志性人物

山林猛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集团军

“专打三八六旅”之由来

专打“天下第一旅”

传奇军长:“稀有的汉子”

山地、高原、丛林作战的猛虎

南疆丛林有猛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集团军

根在山西,淮海成军

艰难困苦铸就“决死精神”

进军广东,飞兵三水

“丛林猛虎”与“老山精神”

北疆勇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集团军

两颗“种子”成勇士

“杨苏纵队”扬威名

“尹、王”履新过大江

“不要五个指头按跳蚤”

英雄部队典型多

陈粟大军中的利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集团军

“叶王陶”中的那个“叶”

“沙家浜连”与第二十军首任军长刘飞

血战长津湖与特级英雄杨根思

英雄精神有传人

西北望,射天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集团军

大别山红旗不倒,高敬亭演绎战将传奇

张云逸、罗炳辉手中的“铁锤子”

彭雪枫有“三件宝”——骑兵团、拂晓剧团、《拂晓报》

埋了戴之奇,抓了郝鹏举,二纵善于打阻击

百战出将星,战火铸辉煌

沂蒙雄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六集团军

火种来自徂徕山

“排炮打不动,一定是八纵”

首任军长“张疯子”

钢铁战士朱彦夫

喋血“三八线”

威武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集团军

“胶东子弟”打成“主力”

富有诗意的十二字电报

“不准打一炮”的特殊命令

虎穴擒敌的迟浩田

“胆大包天”的聂军长

威震海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集团军

从“预备队”到主力部队

淮海大战显身手

东山岛上再鏖战

镇守海疆砺雄师

谁人不知“万岁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集团军

彭总怒骂老部队,骂出一个“万岁军”

敢打硬仗的首任军长李天佑

继任军长梁兴初与“四猛作风”

敢于亮剑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集团军

敢当先锋:孤军北上到陕北

敢担重任:从八路军变新四军

敢于亮剑:从松花江打到镇南关

敢于胜利:朝鲜战场上的“九个之最”

“旋风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集团军

“旋风部队”之由来

旋风一路刮来

旋风刮过辽西

旋风刮到海南岛

旋风刮过三千里江山

塔山精神铸军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集团军

起点:天福山起义

跨海:挺进东北

新开岭:全歼“千里驹”

四保临江:人人记一功

塔山:一战成名

平绥线,穿插分割

北平,仁义之师

荆江:英雄栽倒在大堤上

“岭南雄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集团军

绝无仅有的“第五纵队”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

抗美援朝,打出军威

驻守岭南,再创辉煌

血火锻造出铁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集团军

浴血罗霄的老部队

“南泥湾”显精神

“宁当鸡头,不做牛尾”的纵队司令

血战黑山、大虎山

不朽的雕像

铁军中的铁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

周恩来拍板:“就叫五十四军”

参谋长萧克:“他被称为丁大胆!”

出国首战:金城虎威

边境反击:“瓦弄大捷”

八五整编:“老铁军”入列

从大渡河走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五集团军

十八勇士锻造“大渡河精神”

视死如归的“狼牙山精神”

勇猛如虎的“清风店精神”

兰州城外战犹酣

《英雄赞歌》唱《团圆》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后记:写给读者朋友

试读章节

“一个伟大的创造”

三五八旅的“新式整军运动”被称为“一个伟大的创造”,当时对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军队建设,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947年秋天,西北野战军曾经两次围攻榆林,均未成功。撤围之后,彭德怀麾下的将领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两次打榆林,为什么都没有打好?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三五八旅政委余秋里奔走在部队中,找战士座谈,找干部开会,想找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有人说是因为思想上轻敌,、对敌情估计不足,战役组织准备不够充分;也有人说是因为马鸿逵、傅作义的部队来得太快了,等等。余秋里觉得,这都是原因,但还不是根本原因。

在七一五团的座谈会上,有人说,除开外部的原因,主要是我们部队的斗志问题,是部队的战斗力问题。余秋里问:为什么斗志不强?有人说是思想不坚定。有的同志看到仗越打越大,担心今后的战斗更加激烈、艰苦、残酷,个别千部不愿靠前指挥,甚至有编造假情况、打滑头仗的问题。还有的说,现在战士成分变化太大,“解放战士”数量激增——部队就靠俘虏来补充大批减员。刚开始,还把他们短训一下再补充到部队,随着战斗越来越频繁、俘虏越来越多,现在是战斗一结束,就直接补充到部队。他们的觉悟程度直接影响战斗力。

听到这里,余秋里插话说:“刚才在操场上集合,我一看,好家伙,黄乎乎一片(当时国民党军穿黄军装)。你们这里解放战士的比例平均占多少?”得到的回答是:“70%左右,有的连队在80%以上。”

大家议论的焦点集中到了“战斗力”的基础——士兵身上。在围攻榆林的战斗中,有的解放战士贪生怕死,畏缩不前;有的不瞄准就放枪;有的无组织、无纪律,不听从排长、班长的指挥;有的对解放区来的老战士不服气,为一些小事和老战士争吵;有的违反群众纪律,乱翻乱拿群众的东西……最近,部队中还出现了谣言,说什么“共产党先甜后苦,打起仗来拿俘虏兵顶头阵”等。

听着听着,余秋里的思路开始清晰起来。打仗靠什么?除了正确的指挥,就是士兵的勇敢。在解放战士已占兵员总数百分之七八十的情况下,提高他们的觉悟十分重要。

在七一四团,余秋里发现二营教导员夏伟摸索出了一些提高解放战士觉悟的经验。

卓资山战斗后,二营补进了一批被俘的国民党军士兵。开始,他们不服气,说我军“打仗不正规”,说“摆开架势明着打,还说不定谁胜谁败呢”,还经常和从边区补来的子弟兵发生争执。

夏伟从关心、爱护入手,不断问寒问暖。行军时,安排班、排干部和老战士替新战士和解放战士背枪;宿营时替他们放哨站岗……这使解放战士很受感动。

夏伟还在全营搞了国共两军对比教育。通过对比,不少解放战士改变了立场,同子弟兵的关系密切了。在驰骋晋绥和保卫延安的战役中,很多解放战士冲锋在前,英勇杀敌,立了功、受了奖。

于是,余秋里和旅长黄新廷研究决定,利用冬季战斗的间隙进行一次整训。余秋里要七一四团先行一步。他主持召开了营以上千部会议进行动员。他说,目前部队中解放战士已占大多数,这次冬季整训,应以提高解放战士的觉悟为重点。借鉴二营的经验,发动干部战士诉旧社会的苦、诉旧军队的苦,进行新旧军队对比,在“诉苦”的基础上,进行“三查”,即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进一步解决少数干部和战士思想不坚定、斗志不强的问题。

诉苦开始后,七一四团二营四连出现了一个典型事件——

一个深夜,全连都睡熟了,解放战士路新理悄悄爬起来,抱着一包东西跑向野外。查铺的指导员发现了,以为他想开小差,就悄悄地跟了上去。

这个路新理是蟠龙之战后解放的,怪话怪事不断,人们叫他“罗克兵”。见夜行军走山路,他就说:“钻山沟,走夜路,和土匪一样。”给他发了一顶解放军帽子,他居然扔到地上用脚踩。发的津贴是边区票子,他一转身便撕了。打环县时,他甚至对俘虏说:“你拿的是枪,不是木棒,为什么不抵抗就跑了?”攻打榆林时,他畏缩不前,把头埋在地下,不瞄准就放枪……

谁知他跑到后沟的一个土崖下停住了,从怀里掏出一个纸牌牌,插在土坎上,点燃带来的蜡烛和供香,跪下磕了三个头,叫一声“娘!”就开始说话,说着说着就成了哭诉。指导员慢慢听明白了——他在向死去的亲娘诉说自己的伤心事。听着听着,指导员的心也酸了,再也忍不住,上前去和路新理一起抱头痛哭起来。

原来路新理听了别人诉苦,顾虑自己是俘虏兵,平时又爱发牢骚、讲怪话,怕在会上讲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得不到同志们的理解和同情,这才跑到野外来哭的。

第二天,全连召开诉苦大会,路新理上台诉说自己的遭遇。P6-8

序言

2013年4月16日,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公开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种的情况:

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包括18个集团军和部分独立合成作战师(旅),现有85万人。海军现有23.5万人,下辖北海、东海和南海3个舰队。空军现有39.8万人,下辖7个军区空军和1个空降兵军。第二炮兵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白皮书首次对外公布了陆军18个集团军的番号及归属:

沈阳军区下辖第16、39、40集团军,北京军区下辖第27、38、65集团军,兰州军区下辖第21、47集团军,济南军区下辖第20、26、54集团军,南京军区下辖第1、12、31集团军,广州军区下辖第41、42集团军,成都军区下辖第13、14集团军。

此前,这些信息都属于保密范畴。因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也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

蒙哥马利曾经说过:“切忌与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他所说的中国地面部队,也就是我们这本书中所写到的中国陆军——他们或被称为“无敌铁拳”“林中猛虎”“岭南雄师”,或被称为“旋风部队”“北疆勇士”“军中利剑”;他们或以“敢于亮剑”闻名,或以“沙家浜精神”“塔山精神”著称;他们或涌现了像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战斗英雄,或诞生了像邱少云这样的“钢铁战士”……

这支诞生于1927年南昌起义隆隆炮火声中的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血与火中铸就了不朽的军魂,成为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将士,是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让我们走进这18个集团军,感受他们身上的红色基因,了解他们创诰的英雄传奇……

后记

写给读者朋友

这本书的出版,经历了一个不短也不算太长的历程。

201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我在国防时空节目开设《名家谈军事》专栏,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这一档节目持续了将近两年。其间,电台的朋友告诉我,固定的听众已达数百万。同时,我也接到了许多来信和电话。其中有的来自基层部队的战士,也有的来自民间的军迷,还有一些老将军、老领导、老八路。他们或是赞许,或是提出意见和建议,这让我很受感动。

由于广播是一过性的,所以不少的热心听众通过不同的渠道找到我。询问能不能出书,什么时候出书。

在他们的鼓励下,我开始整理讲稿。这时,湖南《湘潮》杂志的主编找到我,希望我能给杂志开一个专栏,聚焦已对外公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18个集团军的历史和现实,择其要点写成18篇纪实文稿。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雏形。

去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时,陆军18个集团军都有官兵受阅。我看到每一个方队都高举着英雄的旗帜,感受到每一个方队都流淌着英雄的血脉。这更加坚定了我把这本书写出来的决心。

而在写作过程当中,一些集团军的首长以及军史馆等部门也都给我提供了无私的帮助。有的老首长提供了他们的回忆录,有的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第一集团军、第十二集团军、第十六集团军、第四十集团军、第四十一集团军等单位既提供了材料,还让相关的同志帮我梳理资料。新华社摄影记者李明和阅兵指挥部的摄影记者苏向东为我提供了高水平的摄影图片,为这本书增色不少。

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宋亚萍总编辑,李向晨、刘景巍主任,关谊编辑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苦的劳动。特别是李向晨先生,很早就向我约稿,并多次和我讨论书稿的相关内容。书稿写完后,还送交军事科学院专家审定,使得本书更具有权威性。

另外,狄敏、刘文睿、王喆、田礼红、胡厚良等同事、朋友也给予了我很多的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向所有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过劳动的朋友们,一并表示谢意。

最后,还有一句话想和读者说。出书是遗憾的艺术,任何一本书成书之后,都会发现一些遗憾,我真诚地希望所有的读者,把您读后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我期待着……

董保存

2016年10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8: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