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有殇(六种文化解读腾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海男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能体现和代表腾冲文化的六种文化是:生态文化,一幅天地人和的画卷;地质文化,一个世界罕见的奇观;丝路文化,一条古往今来的通道;翡翠文化,一块百看不厌的翡翠;抗战文化,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乡村文化,一部散落边地的汉书。

“六种文化”是腾冲文化的主脉、灵魂和精髓。“六种文化”是融合共生、相互依存、相互辉映的一个不可剥离的整体。海男所著的《国有殇(六种文化解读腾冲)》从腾冲的抗战史角度,全面阐释和解读腾冲文化。

内容推荐

海男所著的《国有殇(六种文化解读腾冲)》为“六种文化解读腾冲”丛书之一。

《国有殇(六种文化解读腾冲)》叙述的是腾冲的抗战文化: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经由127天的血战收复腾冲。此役共歼敌6000多人,远征军将士阵亡9168人,盟军官兵阵亡19人。这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史,让世人记住了与腾冲有关联的一串历史闪光点:中印公路与远征军,驼峰航路与飞虎队,抗日县长张问德,国殇墓园……

目录

第一章 揭开腾冲1942年5月10日之前的序幕

第二章 滇西沦陷后的腾冲

第三章 腾冲的沦陷之痛感区域的哀鸣

第四章 腾冲抗战往事中抗战往事中的传说

第五章 国有殇,殇有歌

第六章 殇歌萦怀之极边

第七章 血色极边之传承者的传说

第八章 腾冲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九章 献给极边第一城的英雄殇之歌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拉开后的中国抗战舞台

这层用巨大的时间屏障编织而成的序幕啊,我该用什么样的力量才能拉开它?揭开腾冲1942年5月10日之前的序幕意味着什么呢?这时候的腾冲并不寂静。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在1939年9月1日随同德军袭击波兰而掠开了战前的黑色丝绒幕帷,那显然是厚重而阴郁的黑丝绒——从这刻开始,充满全世界舞台的战乱将开始上演,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爆发。在之前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已经在中国·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之后,是日本军队开始侵华战争的进一步践踏,在很短暂的时间里,东北三省彻底沦陷。

1937年7月7日,这显然是最为黑暗的一天,紧随着卢沟桥事变的全面爆发,日本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在这一残酷的历史背景之中,出现了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中的舞台: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被迫放弃不抵抗政策,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分布在西北和华南的中国工农红军分别整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作战,国民党正规军也投入抗日,形成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进一步推动了全民抗日的态势。于是,在这一片背景的巨大的舞台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以内敛而壮志的豪情,预测了战争的动态和未来的发展,《论持久战》以点点滴滴的波澜起伏之思想,荡漾在这一舞台上空。在这历史舞台中,日军以侵略者们的野心和速度,已经占领了中国华北和华南的大片国土,尽管如此,随同战线的推移所展现出的变幻莫测——在这里,我深信,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不可测的,世界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史,都像用杀戮者的血染红的魔方——无法预测明天意味着什么?当日军大面积的扫荡开始以后,战争形势并没有形成日本军国政府们原来所设想的“三至六个月结束对华战事”的结果,而是随着战线的扩大和占领区域的增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正规军的顽强抗击下,日军原来的战略计划已完全打乱,在这混乱的战争图像中,日军的进攻开始了缓慢的进程。在这一历史舞台下,让我们重访抗战的前沿,这里是舞台上的正面战场,历史将永远铭记下了这历史舞台上的几次重大战役——以国民党军为主的中国军队对日军发起的平型关战役、台儿庄会战、忻口会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几个大战役给了日军重创,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之力量,迟滞了日军的侵略步伐。在这一历史舞台上,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对日军发起了游击战。它在当时使日占区的抗日战争根据地迅速发展,对日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使日军不得不改变魔方。在这历史背景之下,使日军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留在占领区域内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从而迟滞了日军的进攻步伐。与此同时,抗日战争的魔方已经进一步被改变——在两个不同背景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有效抗击下,日军侵略步伐开始减慢,在减慢的侵略者们的铁蹄之下,必转变战争的形态。随同1938年10月的广州沦陷——战争的舞台不断蜕变,在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的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军队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抗击,使日军实力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耗空。日军已无力再继续发起新一轮的进攻,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另一相持舞台。在这历史的演变时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被迫迁往重庆,重庆成为中国战争时期的陪都,滇、黔、川、桂大西南成为支撑全国抗战的大后方,云南的滇缅公路成为了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唯一通道。

穿越缅北战场的中国远征军

一直想有这样的机会,回到60多年以前,回到那个暗夜

如果天有多么黑,我的嘴唇、发丝、诗歌、足踝、双臂就会

有多么黑。因为黑,永远是战争的源头。我一直在黑色的箭头下

出发,穿过21世纪的虚伪冷漠,穿过那些人造心脏的宣言

穿过遗忘,尽管这遗忘是天性,我还是要力图穿过它的长廊  我以我自己的方式,正在穿过玻璃大厦的结构,穿过那些满城的谎言

穿过贪婪像巨蟒般舞动的21世纪,就这样,我来到了

缅北。站在热气荡漾的中缅边境,我的身体已经回到了

一团热浪深处,它托起我身体将使我经历一种创痛的开始

因为战争,我的嘴唇开始变黑,这是硝烟之黑,战火之黑

这是我被战争所诱引之黑。它是一曲以黑色为主调的挽歌

将带我沉入那黑色的远方,噢,远方就是中国远征军

为生死之谜而赴约之地。远方,有子弹在飞,有子弹在飞

那嗖嗖穿过的子弹,确实在飞,像沉重的眼泪在飞

我以我个人的力量在飞,只有当我飞到子弹穿过的缅北

我的肉身才可能飞到子弹前面,只有飞扑在热浪之下

我的肉身才可能寻找到子弹寻找的敌人。因此,我在飞

21世纪的缅北遍地是商品,像我的祖国,商品们

已经堆集到灵魂的出口,阻止了天下人自由自在地飞行

此刻,我在飞行,我想寻访到那些子弹穿过的热浪滚滚

热浪滚滚中出现了中国远征军,这是一支出现在夜幕最黑的

热谷中的军队,他们抵达之地已被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来自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战刀挑开。战争是用锋刃掠开后的舞台

每次战场都与掠夺和侵略相关,因此,战争是毁灭

在毁灭和进攻中将有更多人死于子弹的穿越之中

我知道,穿越缅北战场的中国远征军一直萦绕住了我悲怆的心灵不放,其时间已穿梭了数年。缅北,是滚滚深处的热浪,很多次,我的笔触都已去往它的热浪荡漾中去,只为了拂开那些热土中的黑色笔记册中的缅北战事录。缅北,对我来说,是一次回到中国远征军传说中的一个不可缺少之地名。现在,我又一次地拂开了时间之书,拂开了滚滚而来的尘埃,时间的最大魔力是因为拥有了回忆或缅怀的力量。此刻,我的触角伸过时间之空,开始辗转于奔赴缅北的方向,热浪中出现了那个位于中南半岛西部的国家,那个面积67万平方公里,西倚印度,北倚中国西藏地区,东部与中国云南省、老挝和泰国接壤,西南濒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的国家。缅甸让我想起了云南境内的两条大江,我曾经在不同的境遇中,跟随过这两条大江行走过很长时间,并在这两条大江的岸上见证过青铜和祥和宁静的村寨。这两条江的名字叫伊洛瓦底江,另一条江是萨尔温江。缅甸除了拥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之外,同时潜藏着丰厚的森林、棉花、树胶、石油、金银和奇异的宝石。这是一个饱受沧桑和苦难的国度,远在17世纪,英国人就开始将掠夺的巨爪伸向了这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矿藏的国度。之后,围绕着掠夺而展开的战乱,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在这块土地上爆发。我们可以从无数的史料记载中看到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到缅甸北部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的斗争。

P2-5

序言

余炳武

腾冲是一块富有灵性的文化沃壤,是一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璀璨明珠。

腾冲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我热爱这片5845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腾冲深得造物主的厚爱和眷顾。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到70.7%,境内的高黎贡山被誉为“物种基因库”。且不说小桥流水的和顺、满地黄金的银杏村,单看看腾冲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就会让人陶醉在这幅天地人和的美丽画卷中。99座火山雄峙苍穹,88处温泉喷珠溅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腾冲独特的地质奇观。古道漫漫,岁月悠悠,站在这方神奇而美丽的热土上,仿佛能听到马帮的清脆驿铃声。“蜀身毒道”、“史迪威公路”,2400年的时光,一代又一代的腾冲人越高山、涉深渊、跨国门,在崇山峻岭中走出了一条西南丝绸古道,用马背驮来了一座流光溢彩的“翡翠城”。腾冲人发现了翡翠,并将翡翠推向了世界,赋予翡翠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为翡翠,腾冲一度成为东南亚重要的翡翠加工贸易集散地,谱写了诸多鲜活的翡翠传奇。回顾历史.,.三征麓川、甘稗地之战、马嘉里事件、腾越首义、焦土抗战,腾冲人民以英勇顽强谱写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腾冲人为什么能敢为人先,不畏艰难?究其原因,还是文化的影响。在腾冲,汉文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中原文化、南诏文化、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缅印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以和谐、和顺为核心内涵,以开放性、包容性为基本特征的独特地域文化。厚重的文化既孕育了腾冲人铮铮铁骨、不畏艰难的傲气,又孕育了腾冲人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气度,更锤炼出了“包容天下、彰显个性”的腾冲精神。

追本溯源,归纳提炼出最能体现和代表腾冲文化的六种文化是:生态文化,一幅天地人和的画卷;地质文化,一个世界罕见的奇观;丝路文化,一条古往今来的通道;翡翠文化,一块百看不厌的翡翠;抗战文化,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乡村文化,一部散落边地的汉书。

“六种文化”是腾冲文化的主脉、灵魂和精髓。“六种文化”是融合共生、相互依存、相互辉映的一个不可剥离的整体。为进一步挖掘和丰富腾冲文化的内涵,我县出版“六种文化”解读腾冲系列丛书,聘请省内知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全面阐释和解读腾冲文化。“六种文化”解读腾冲系列丛书是一套传承和弘扬腾冲文化的佳作。系列丛书的公开发行能让更多的人认识腾冲、了解腾冲、走进腾冲。

今天的腾冲已步入发展快车道,正在开辟发展的新天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奏出了时代强音。“六种文化”解读腾冲系列丛书的出版,有利于系统地宣传推介腾冲,叫响“世界腾冲、天下和顺”的外宣品牌,有力地提升腾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腾冲将成为一座边地文化的灯塔,魅力四射。

后记

潘灵

我总在想起腾冲的时候,想起外国诗人拉金的诗句:“在所有的脸中,我只想念你的脸。”腾冲,究竟是什么如此深刻地吸引我?这个问题,伴随着怀想,在我心中纠缠,直到腾冲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六种文化”。

是的,腾冲的特质就是这“六种文化”。“六种文化”在这极边之地,水乳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腾冲独特的文化气质。要真正了解腾冲、认识腾冲,“六种文化”是唯一正确、快捷的路径。如何帮助人们深入地了悟这“六种文化”?我们想到了解读。

作为“六种文化解读腾冲”的总策划,我不想用学究式的方式去解读腾冲,那种手术刀式的学理解析,也许准确,但一定冰冷。腾冲的“六种文化”在我心中,永远有温度。我想,解读腾冲的“六种文化”,也应该有温度。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文化散文”这种感性的方式。

六位云南天资卓越的作家,被赋予了这一特殊的使命。在接受这一使命之前,他们对腾冲的了解,并不比任何一个到过腾冲的游客多。他们是带着陌生的新奇感,边认知边熟悉腾冲边解读的。我要在此说明的是,六位作家,他们拥有的不过是不到半年的时间。时间的短促,让我们感叹作家个人的才情,也不免为其因匆忙挂一漏万而深表遗感。正因为如此,我把这套丛书看成是一套成长着的丛书,它不仅需要作者的解读,更需要每一个阅读者的参与。

我与腾冲的缘分,一定是前世修来的。“三生修得同船渡”,修得一个第二故乡,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作为“腾冲荣誉市民”,我把自己看成腾冲的一分子,为腾冲做点事,就是给自己做点事,是分内的事。最后,感谢所有为该丛书付出辛劳和智慧的人们。

2012年中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