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使人疲惫的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自信的丧失;最使人痛苦的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希望的破灭;最使人绝望的不是挫折的打击,而是心灵的死亡。翻开吴正清编著的《修心术:医好这颗心》一书,在枕边灯下,或在树荫下,不寂寞、不孤独。与内心对话,与此书交流,学会凡事看淡些,心放开些,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修心术(医好这颗心)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吴正清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最使人疲惫的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自信的丧失;最使人痛苦的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希望的破灭;最使人绝望的不是挫折的打击,而是心灵的死亡。翻开吴正清编著的《修心术:医好这颗心》一书,在枕边灯下,或在树荫下,不寂寞、不孤独。与内心对话,与此书交流,学会凡事看淡些,心放开些,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 内容推荐 《修心术:医好这颗心》汲取中国文化思想精华,针对现代人的心理痼疾,收集了100多个修心故事,这些故事蕴含丰富的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将生涩、不可言的大“道”融于短小有趣的故事当中,让大忙人在闲暇之余接受智慧的洗礼,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创幸福人生。 《修心术:医好这颗心》由吴正清编著。 目录 第一章 超脱:去留无意,还原生命的真相 1.停止追问,大就是小2 2.真水无香,呵护生命的本真4 3.以静制动,顺遂自然6 4.水样性情,才能拥有花样年华8 5.和谐为上,天作之美10 6.以最初的心善待万物13 7.永远不要掐死你的温柔15 8.做个顺其自然的乖孩子17 9.浮生若梦,亦真亦幻19 10.人生百味要靠自己领悟21 第二章 为人:知己知彼,风生水起 1.善良之人才能拥有黄金人脉24 2.不要想着自己曾给人恩惠27 3.好人也要讲究行善的艺术29 4.知人者智,手握“照妖镜”31 5.自知者明,裸露给自己看34 6.重在“不言之教”,自悟为要37 7.傻着点,吃亏就是占便宜39 8.谦虚点,把头低到尘埃里41 9.宽容待人,原谅他人就是拯救自我45 10.和合之道,和谐才能成就美好48 第三章 处世:抛却功利,人间变天堂 1.为而不争,不要非做NO.152 2.趋利避害,远离天敌54 3.练习“柔”道,学做“软体动物”56 4.多言数穷,走保守路线最安全58 5.小处入手,细节决定成败61 6.全身心投入,浮躁是大忌64 7.要大智慧不要小聪明66 8.世界不是你能改变的68 9.不求永远,别在流沙上建房子70 10.没有完美,学会抱憾终生72 第四章 情感:抱柔“守一”,事事如意 1.不要轻信甜言蜜语76 2.不要轻易许诺78 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81 4.女人要温柔84 5.男人要担当86 6.性格互补成就好姻缘88 7.像刺猬一样偎依着取暖91 8.花花世界,我心笃定94 9.离婚了,聚散两自然97 10.缘尽情了,相忘于江湖100 第五章 成功:庖丁解牛,漫步云端 1.摸清规律,智者只为可为之事104 2.认识自我,是成功的起跳台107 3.找对路子,避免方向性错误109 4.用对方法,让成功不以辛苦为代价112 5.脚踏实地,罗马不是一天建造的114 6.贵在坚持,成功就在下一秒116 7.善始善终,不争而赢118 8.退一步才能跳得更远120 9.善于借力,成功需要“傍大款”123 10.急流勇退,远离死地126 第六章 修心:心灵,若非天堂,即是地狱 1.求心安130 2.忘了心“鬼”133 3.离自己远一点135 4.拥有就是被拥有138 5.世界因不同而精彩140 6.上帝给每个孩子都留礼物143 7.你是你的王145 8.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147 9.花看半开,酒喝微醺149 10.拥有坚定的心力152 第七章 祈福:幸福不花一分钱,只和感觉有关 1.哪里的天空都下雨156 2.在福祸面前当个“反动派”158 3.换一个角度看问题160 4.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162 5.欲取福,先予福164 6.以德报怨,福在心间166 7.幸福孕育于正确的活法168 8.各有各的福,不必担忧171 9.体会幸福的心要柔软173 10.正确地看待生死175 第八章 快乐:活在当下,沐于自在 1.保持一颗童心180 2.快乐向左,金钱向右183 3.简单才能快乐186 4.让烦恼自然沉淀189 5.让压力见鬼去吧191 6.施比受更快乐194 7.沉溺于劳动的快感196 8.不必为明天发愁199 9.放下,就没有烦恼202 10.及时行乐,人生不过是路过205 第九章 养生:恬淡寡欲,人体自是仙药田 1.养生不只是养身体210 2.修今生,惜生命212 3.放任名利之轻215 4.天人合一,跟着太阳走217 5.当个老小孩220 6.清心寡欲,情绪养生223 7.静养,步行去天堂225 8.深呼吸,向呼吸索取生命力227 9.战胜自己的暴脾气230 10.把握适度原则233 试读章节 3.以静制动,顺遂自然 庄子在《达生》中讲了一个孔子的故事: 孔子在一个叫吕梁的地方观赏风景,只见水从石上悬流而下有30仞深,水沫奔流达40里远,这种急速的水流,连鱼也不能游在其中。孔子却看到一个男人在里面游动,以为这个人要自杀。孔子便令学生沿着水流去救他。那人在水里游了几百步远便游出水面,披散头发唱着歌在岸边散步。孔子走过去问道:“我以为你是鬼,细看才知你是人。请问你游泳有道术吗?”那人回答道:“没有,我游泳没有道术。我开始于安于故常,成长于习为本性,完成于顺遂自然。同旋涡一起入水,同涌浪一起出水。顺从水的规律,而不行使个人的意愿。这便是我游泳的道理。” 孔子说:“什么叫‘开始于安于故常,成长于习为本性,完成于顺遂自然’?”那人回答道:“我生在丘陵,对丘陵感到安适,这就叫安于故常;在游水中长大,对水感到安适,这就叫习为本性;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去做了,这就叫顺遂自然。” 只要我们能顺其自然,这时候,不作为的本身就是大作为了。 比如一块石头拦在眼前,大多数人都会急不可待地想方设法去搬开它,有所作为。但是,聪明人往往不会这样做,他不会轻易地认为这是块拦路石,也不会莽撞地搬移开,他会想:没准儿这块石头自有妙用呢,可以做天然床,躺在上面休息;可以做垫脚石,站在上面了望远处的风景;即便它是拦路石,我也不一定要费力气把它移走,我可以绕道而行啊。 由此我们发现,就算搬石头这样简单的小事,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区别是很大的。企图有所为的有可能劳而无功,而顺其自然不急于有所作为的可能一箭三雕。 当然,老子所主张的无为不是懒惰的无所事事,也不是消极的不作为,而是在顺其自然思维下的大智若愚,顺势而为。“无为”当以“格物”(认知事物)为前提。它不着急行动,先认清眼前之物和眼前之态再说。这种无为状态具体而言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远距离思考,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二,近距离感知,看此事如何下手为妙。 第三,零距离解决,通过行动把问题成功解决掉。 这才是老子所主张的以“无为”的方式做事的简单原理。可见,老子是提倡人们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为”才能无不为,“无为”就是有为。显然,在老子的“有为”哲学中包含着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4.水样性情,才能拥有花样年华 在自然万物中,老子最赞赏的是水,他认为水德最接近宇宙大“道”,是最完美的。 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老子说:上善若水。 其意思是说:最善之人,品格像水一样。 他接着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心甘情愿地处于众人都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最接近于“道”。 老子关于水性的论述读来简单,品味起来却意味深长。 水是大地之母、生命之源。它滋养万物,养育生灵。我们生活的土地上,因为有了水,才有了草木繁盛,才有了飞禽走兽,才有了从猿到人的生命进化。是水,让这块土地富饶美丽,生机盎然。 同样,人生其实也需要水的智慧。尤其是在低碳时代,只有人的性情中具有“水性”,头脑里有水的智慧,那么他才能拥有花样年华,低碳人生——较少的身心消耗,较多的精神和物质收益。巴尔扎克说:“看水的智慧,当它遇到攻击时,它不仅不会一味地反抗,反而还敞开心扉来容纳别人。而只有这样,外来的力量才会和水相容!否则,用一块石头去砸外面的柏油马路试试看,一味的强硬抵抗不仅不能化解任何矛盾,反而还会导致两败俱伤!” 其实,看看我们身边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有所建树的知识分子,哪一个没有水的智慧呢?当今著名的英语教育机构新东方集团的创始人——俞敏洪先生对水的智慧就有深刻的体验。 坚持、包容、隐忍、汲取……现在,他虽已拥有了世界五百强之一的庞大企业,满满当当的日程表安排,但在等车或是排队时,他还会挤出哪怕几分钟的时间完成每天的背诵任务。为了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启迪后来者,俞敏洪专门写了一册名为《生命如一泓清水》的书。 在书中,他说: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世上有很多像俞敏洪这样的人,他们秉承了水的坚韧与灵性,在尘世中静守一份自己的净土,待人接物永远笑脸谦和,偶遇知音则被挖掘惊世才情,所以他们失败时恬淡自如,成功时安安静静。留给世人的,是他们伟岸的思想和逍遥的背影。 P6-9 序言 道家智慧,低碳时代的心灵止痛剂 “低碳”(low-carbon)一词最早是以“低碳经济”的形式出现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时至今日,“低碳”概念已经被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 当“低碳”一词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冲击着人们的神经时,我们突然发现:“低碳”时代已然来临,那么,我们的心灵是不是也需要追求“低碳”呢? 只要我们还向往健康、优质的生活方式,那么,就必须拥有“低碳心情”——追求快乐、向上、清洁的心灵!没有多余的焦虑,没有狭隘的胸怀,没有罪恶的观念,没有痛苦的嗔怒,没有绝望的自戕,没有…… 不可否认,当今世界是物质文明极度繁荣的世界,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当今时代是全民心灵极度孱弱的时代。当亚健康成为普遍,当过劳死四处蔓延,当坠楼事故肆虐成风,当恶性伤亡事件轮回上演,当……在这些悲惨事件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我们对物质的占有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但对幸福的满意度却跌到了历史的最低点。虽然我们拥有很多,却体会不到生命的快感! 所以,比起生活条件的改善、房子面积的增大、车子档次的升级,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支心灵止痛剂! 问题是,这样的救世灵药,谁能提供呢?谁又能担当起重建快乐价值观的历史重任呢? 伊人常在,他就是教我们顺其自然的老子和他的《道德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哲学的鼻祖。他的《道德经》博大精深、幽渺玄远,短短五千言却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乃至身心保健等所有领域,是一部蕴涵人生哲理、人生智慧的百科全书。虽然《道德经》也有这样或那样的思想局限性,但在调控欲望、减轻压力、说服人心、营造“低碳心情”上面,它几乎是完美的。 这是一个以速度和欲望为标签的时代。几乎所有的宗教门派和哲学分支都认为人的痛苦是从生命的欲望中产生的,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痛苦与生命是不相分离的。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欲望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越来越追求感官享乐;随着竞争的激烈,人们越来越追求成功。所谓欲壑难填,欲望成了现代人痛苦烦恼的渊源。人类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的比例逐年上升,焦虑不安也成了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其实,严重的焦虑不安是强烈欲望的另一个方面,它会导致神经症。焦虑不安与欲望成正比,欲望越大焦虑不安就越严重,欲望越小焦虑不安就越小,没有欲望也就没有不安,即所谓“无欲心自安”。 而《道德经》就是把世人从欲望的沟壑拽到自然彼岸的如来神掌,老子主张少私寡欲。正常的欲望人人都有,人的生命要靠一定的生存条件来维持,欲望很大程度上是与人的生存条件相联系的。但放纵的欲望则是危险的,不仅破坏了原始社会那种天然朴素的社会状态,也干扰了人们的平静心境。 “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反对物欲横流,追求返璞归真,讲究精神世界的升华与满足。就这方面而言,《道德经》能够起到填补精神空虚、抚慰心灵创伤的直接效用。 另外,当今时代,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使一些人成了千万甚至亿万富翁,又使另外一些人碌碌无为或生活拮据,贫富差距增大。老子的道法自然、守静抱朴、少私寡欲、身重于物的处世哲学,清白做人、冷静处世的人生准则有助于调节人们的失衡心态,使处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之中的人们找到避风港,心灵得到寄托和慰藉。 然而,也许是城市的节奏太快了,也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了,也许是年代太久了,也许是国学的坚壳太硬了,都市里的大忙人啃不透其中的精髓,享受不到老子拈花含笑的温柔,无法汲取“道”“德”的滋养。 因此,我们有兴趣乘着国学复兴的春风,为大家剥开国学的坚壳,和大家一起还原生命的本真。 本书汲取《道德经》的思想精华,本着经世致用的目的,针对现代人的心理痼疾,在老子和现代人之间架起一座顺畅沟通的桥梁,在《道德经》和身心修炼之间开通一条便捷的绿色通道。 本书收集了100多个道家故事,这些故事蕴涵丰富的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开创全新人生。 聆听一个故事,你将明白一种真谛;转换一种思维,你将征服一切困难;改变一种态度,你将拥有新的生活。当我们冲破自我设定的牢笼,对生活的体悟就会全然改观;当我们改变墨守成规的想法,眼中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璀璨。 总之,在“低碳”作为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更纯净的心灵来体会活着的乐趣。让我们将“低碳”进行到底!低碳心情,扫除烦恼,丢弃心灵垃圾,放松身心,在人生的道路上轻松前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