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谈一场恋爱
我认为这个策略的标题一定会抓住你的注意力,而且也是这本书一个理想的开端。好啦,这可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恋爱哦!
我所说的恋爱是与生命谈一场恋爱。如果我观察得不错,许多男人所缺少的,似乎正是对于生命的热情。我们之中大部分的人,仿佛都对生命本身所赐予的神奇礼物,丧失了好奇心与敬畏感。我们迷失在各式各样的责任、野心、欲望与承诺当中。我们变得很严肃、心情沉重。大多数的人都失去了幽默感与洞察力,也失去了同情心。我们麻木不仁,把生命视为理所当然;我们困陷在世俗中,屈服于无聊的摆布。我们似乎只是过一天算一天,随波逐流而已。
生命正从我们身边慢慢流逝。如果缺乏对生命真正的热忱与兴味,以及一颗轻松愉悦的心灵,我们就会把问题与障碍看得很严重。我们会变得紧张兮兮、无聊乏味、难以相处。更糟的是,我们会开始为小事抓狂。生活开始干扰我们,而非带给我们愉悦。我们会把周遭的人看成是负担,而非上天的礼物。挑战会变成可怕的事物,而非机会。
要解决这一切的问题,就得跟生命谈一场恋爱,也就是重新点燃你对生命的热忱,在平淡无奇中看到特殊非凡的一面。提醒自己,这趟生命的冒险是如何的短暂而弥足珍贵。我看过一本很棒的书《永恒的插曲》(Parenthesis in Eternity),它以一种很棒的观点来看待持续不断的生命——我们就像是荧光幕上的一个光点,在生命的长河中一闪而过,然后就消失了。为什么要浪费一分一秒在自怜自艾、挫败、恼怒中呢?我们的生命比这一切都来得重要多了。
如果你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待生命,你会很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生活品质起了极大的变化。突然之间,原本天大的事似乎变得微不足道了。而那些琐碎的小事——我们一再延搁、视为理所当然的事——似乎变得重要无比!而在过去,我们的优先顺序通常却是完全相反的排列组合。但是,我们可以在瞬间改变这一切。此时此刻我们就可以开始改变。
有些我们很重视的事情确实是很重要,但关键在于程度问题。成功、完美、成就、金钱、肯定——你都可以同时拥有,但它们并不代表一切。事实上,如果缺少对生命的热忱与感恩,这些东西也算不了什么了。
我曾跟一群男性谈过这个话题。几天后,我接到其中一个人的来电,他的体会可以说是总结了这个策略的本质。他说当我们在讨论的时候,他认为我的“用意”是好的,但我并不是真正明白,他的“角色”对每个人来说有多重要。
说也奇怪,那天晚上他开车回家,就在那一刻,他的生命起了莫大的变化。在高速公路上,他差一点被一辆大卡车辗过。他没有受伤,但真的是惊险万分。这次幸免于难的经验让他顿悟到,这些年来他根本没有好好花时间陪陪自己的三个小孩,而他们一天天很快地就长大了。这些年来第一次,他热泪盈眶,明白自己正在错过生命中的重要部分——也错过了体验生命的机会。回到家之后,他跟家人坐在一起,告诉他们,他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首先就是从珍惜自己的家人做起。他打从心底做了改变。
虽然这一类的体悟通常跟家庭有关,但也不全指家庭,而是包括了更大的范畴。认知生命的奇迹——和生命谈一场恋爱——是指你会开始珍视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时刻。跟你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的人——甚至跟你一起上超市购物的人——都会变得更重要。大自然显得更美丽,生命变得更珍贵,你也会更感恩自己所享有的便利与舒适。你会变得更有效率,而且不会要求或命令别人和你自己,因为你更了解身边事物的相对重要性与意义。事情也比较不会干扰到你,你更不会为小事抓狂——至少不会常常这么做了!
和生命谈一场恋爱是一种真实的体验,而且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这么做。你只需要深入反省生命的奇迹,同时每一天都记住,我们能这样活着有多么幸运。想想看早晨醒来,又有一天可以生活,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将来总有一天,事情就不是这样了。所以在这段期间里,我们要把每一天都过得很重要——因为生命真的是如此。
P2-5
打开情绪的箱子
朱衣
许多人,尤其是男人,总是在期待着生命中会出现精彩片段——这一天要过得意义非凡,或至少能捕捉到什么、把握住什么,而且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快乐得起来。
遗憾的是,生活永远平凡无奇,很难出现什么精彩画面,反而是更多让人抓狂的小事。在这本书中,理查德·卡尔森博士与男人分享了他心中的感触:很多事都是小事,对生活却有巨大的影响。例如他谈到有一天回到家,他开始大吐苦水,抱怨今天参与的会议有多糟糕,他的妻子却很聪明,只是微笑着对他说:“老天,真是糟透了!你今天不是跟一位很久没见的好友一起吃午餐吗?”的确没错,在生活的许多乐事里,最令人开心的其中一项,就是跟老朋友见面了。事实上,这一天他过得很快乐,但他的直接反应却是跟负面的经验有关,而忘了生活所给予的礼物。
别为小事抓狂,并不是在建议我们应该要面露假笑,伪装生活有多完美,我们有多感激生活中的困扰。绝非如此!理查德·卡尔森博士所强调的是:专注在出错的事情上,会限制我们原本具有的快乐生活的能力。自欺欺人是双面刃,有的人假装一切完美无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而另一些人则会假装一切都很悲惨可怕,其实也非真相。这只是个简单的概念,却能帮助你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与困扰。当你记住“好事跟着坏事来”的道理,生活压力就会立刻减轻。
一般来说,男人的责任心比较强,为了追求家庭与个人的幸福快乐,男人用尽心力追逐成功,但最后却把烦恼找来了。男人经常毫无意识地说服自己,只要追逐完毕后,我就会快乐起来。换句话说,他已经决定现在不会快乐了——现在没空。以后,等我把该做的事都做完之后,我才要开始微笑。
不过,这样的想法当中有一个很严重的缺陷。这表示你已经设定好人生就是充满挫败、无法快乐的。一生当中,我们已经用掉大部分的时间在追逐目标,因此一定得想出在每一天、每一刻享受生活的方法,而不能等到终点或生命将尽时才来享受。当你改变了自。己的观念之后,不但能体验到达成目标的满足感,也会感受到一路走来的千百种喜悦。这是用截然不同的态度来看待生活,而且也会活得更有效率。你不会再每天忧心忡忡评估着自己是否达成目标,你会充满热忱,兴致盎然地向前迈进。
关于这一点,理查德·卡尔森博士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他要做一个案子,预计大概要六个月才能完成这个工作。大约过了四个月,他变得有点不耐烦了,想要赶快结束,他发现自己在想:“就剩两个月了!”或是“再有七个星期就结束了!”有一次他又这么想时,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下了个决定:他不打算享受这段时间了,而是要等到完成这项工作才快乐起来。多荒谬多愚蠢啊!于是他对自己说:“等一下,这是我的人生。为什么不利用‘从此刻到彼时’之间的时间,尽情地享受人生呢?”
这是个简单的策略,却让他的人生从此改观。他仍然渴望着完成工作,但也会尽情地享受剩下来的50或60天。而这正是生命的过程——不论是工作、障碍,甚至干扰,都属于我们的生活。生活并非终点一而是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一切,包含着恼人的交谈、单纯的善行、牵狗散步、欣赏日落、帮助孩子做功课、洗碗、开车上班,这就是日复一日的生活。
表面看来这个道理似乎太简单了,但要实行起来并不容易。我们的头脑总是会设定目标,欺骗自己说:“我做完这堆事之后就要享受人生了!”我们忘了“这堆事”就是生命的本质。的确,生活中总是会有冲突、做不完的工作、没有回的电话;总会有一项计划尚未完成,账单等着要付,火烧眉毛的事等着解决。世上永远会有人为了某件事生我们的气,总有一堆的事要进行。这就是人生。
所以继续追寻吧——这正是男人之所以为男人的原因。但是也要记住:人生就是一种消耗,是竞赛的本身,而非终点。简单地改变一下自己的观点,就能从很多方面改善你的人生。与其暂停享受人生,不如从现在开始尽情拥抱吧!
每个男人都是独一无二、各有特色的。在表象之下,男人都有同样的恐惧、忧虑与挫败感——但是也有同样的喜悦、希望与梦想。《男人不抓狂》的作者理查德·卡尔森也跟广大的男性朋友一样承受着痛苦的挣扎,也在努力地探索着自己的生活,并从中发现了很多有效的让人游刃有余的生活技巧,来帮助他回到生活的正轨。《男人不抓狂》就是将理查德的这些生活技巧拿来与读者分享,引导男人创造更美满的生活,以及更宁静安详的内心世界。
“抓狂”是现代人常犯的集体病,《女人不抓狂》《男人不抓狂》是针对这种集体病而下的一剂药,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男人不抓狂》是引进的国外优秀版权书,世界著名新时代励志大师理查德·卡尔森专门写给男人的快乐人生建议。书中内容一气呵成,道理沁人心脾。此外,本书形态精致,并配有与内文紧密结合的有趣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