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学运动的历史是一个新的开拓性的课题,在中国的国学运动史上,四川国学有着光辉的地位。然而“什么是国学”仍是一个令学者们感到困惑的问题,而且因国学的普及与通俗化又滋生了一些新的很有争议的问题。本书将围绕着四川国学运动展开一系列的话题……
总序
引言
一 国学院的首创意义
国学院的建立与国学学校——四川国学会与《四川
国学杂志》——宋育仁与《国学月刊》——《四川
公立国学专门学校学生会季刊》——国学院院长吴
之英——国学院副院长谢无量——国学学校校长廖
平——国学大师刘师培对四川国学的影响
二 成都私立国学学校
槐轩先生刘沅与刘氏家学——尚友书塾的国学教
学——《尚友书塾季报》——刘成圻的学术思想与
国学观念
三 国学运动的中心转移在西南
抗战与学术——重庆国学界的盛况
志》与国学——侯外庐的中国古代思想学说研究——郭沫若对国学运动的贡献
四 李庄留下的学术丰碑
李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术避难所——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留下的历史迹印——傅斯年和历史
语言学派——岑仲勉对唐代文献的研究——王明对
道教哲学的研究——杨志玖关于马可波罗的考证——纪念碑
五 走上新学术之路
成都的文化高潮与国学的兴盛——华西协合大学的
《中国文化研究集刊》——陈寅恪以诗证史——王伊同的《五朝门第》——武汉大学的《文哲季
刊》——不能忘记东北——金景芳关于《周易》的研究——顾颉刚与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钱穆的
国学研究——蒙思明对考据学的评价
六 国学运动的光辉终结
重庆大学的中文系教师们——华西协合大学的文科
教师们——四川大学的国学研究会——一赵少咸的音
韵学研究——徐中舒的史学研究——成都私立尊经
国学专科学校——四川国学运动的光辉结束者蒙文通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