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养原来可以如此优雅(不吼叫不打骂教出最棒的男孩)
分类
作者 (韩)林英珠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天生活泼可爱,养育起来却不简单的男孩

只有承认男孩与女孩的差异,才能使养育男孩这件事变得简单。7岁的俊成和朋友的话都是正确的。男生和女生虽然不一样,但都是人。只是长期强调性别的鲜明不同,我们可能会对性别做出过度的反应。对男女,我们既要认识到他们的相同,又要承认他们的不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养育男孩。

如果不将“无法理解”转变为“可以理解”,那么妈妈很难“正确地看待”男孩。男孩的世界从妈妈的角度看是无法理解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男孩在不被理解的状态下成长起来,却是件十分严峻的事情。

如果询问幼儿园的老师,我们就会有深刻的体会。对于“女孩子好带呢,还是男孩子好带呢?”“女孩子和男孩子哪个更听话呢?”等问题,老师们一般都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女孩子更好带。”

在父母教育课堂上,当我问“男孩和女孩哪个养育起来更困难”的时候,家长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男孩子”。这跟父母更爱男孩或女孩无关,这也不是在长时间的思考后得出的答案,而是单纯地认为“当然是养育男孩更困难”。

男孩子虽然是结实、可爱的代名词,但是养育起来却不那么简单。让父母——特别是妈妈束手无策的男孩到底是怎样的呢?如果无法理解儿子,“母性”再强的妈妈也会感到疲惫不堪;如果无法理解男孩子,再有耐心的女老师也会变得不耐烦。

我们不能打着“好好了解男孩子”的名义,让男孩成为实现我们私心和期待的工具。也就是说,我们在理解和认同孩子的同时,应该帮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认识男孩子的天性对养育男孩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男孩,最初我们是生活在“女性”——而不是“男性”的肚子中。我们和妈妈一起分享食物、共享思想,用同一双眼睛观察世界。出生以后,虽然多了一个被称为“爸爸”的男性,但我们和妈妈相处的时间会更长;虽然世界上也有其他男性,但很难接近。

上幼儿园后,在这个第一次踏入社会生活的地方,依然是女性的世界。我们身边的男性只有同龄的小伙伴儿。在他们身上,我们很难看到榜样。不成熟的小伙伴们和我没有多大的差别。长期生活在女性中,我们会表现出不懂事的一面。

幼儿教育机构的“女老师”们大都具有细心敏感的“女性特征”。玩得稍微过火就会被说成是危险。她们无法理解安静不下来的我们,这一点和妈妈十分相似。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大喊大叫,很好奇为什么玩刀子会很危险、为什么走路不能摇摇晃晃、为什么不能抢别人的东西玩,也不明白为什么老师总让我们保持安静、不能乱动。和安静地坐在书桌前的女孩相比,我们更擅长也更喜欢乱跑、乱动。

站在男孩子的立场来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比起女孩子,养育男孩子要更困难。为什么呢?男孩与女孩从开始就不同。男孩的染色体是XY,本身就不安定,而且胎死腹中的概率也更高。

出生时,男孩子的体重和个头比女孩要重、要大。在出生时,男孩就具有男性所固有的特性。如果能了解男孩子的这种不同之处当然是好的,但如果妈妈“不能理解”男孩子,那么男孩必然会受到妈妈的压制。

在男孩看来,自己从小就生活在矛盾中。男人不能哭,但应该有丰富的情感;男孩子不能话多,但也应该擅长说话;男孩子应该生龙活虎,可一旦受伤,又会挨骂。

男孩,就应该按照男孩的标准去养育

去国外旅游踏入别的国家的领土之前,我们需要提交一个文件。文件上通常有一栏写着性别。现代社会讲究男女平等,大部分的文件上都会有男女分类的一栏,只是单纯地为了区分男女而设定的,因而没人会将其看作“性别歧视”。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可以理解7岁的俊成的话是什么意思了。很郁闷,自己并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但朋友一直说男女是一样的,再怎么说都说不通,连老师都说“男女是一样的”。不知所措的俊成只能反复地说“不是这样的”。

P3-5

后记

神圣的名字,我的名字是父母

孩子还只是个胎儿的时候,

就在想世间竟还有这种喜悦。

他让我们夫妻真正合二为一,相互融为一体,

我们彼此间相互祝福,感觉好像全世界都充满了喜悦。

当孩子第一次发出胎动的时候,

因为孩子的健康而眼里闪现着泪花。

当丈夫把耳朵贴在肚子上呼唤孩子乳名的时候,

孩子好像也在回应父母的呼唤一样。

那个时候真是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在肚子里伸手伸脚胎动的时候,

我们夫妻俩相互对视着哈哈大笑起来。

孩子好像能够明白我们在说什么,真的是个聪明的孩子呀,我们在那段时间充满了期待。

妻子战胜分娩的痛苦,或者说正是因为坚信我们儿子能够健康地诞生,所以妻子才战胜了这苦痛。

“哇”的一声啼哭,孩子出世了,

儿子是如此的幼小,站在他面前的我身躯是如此庞大,我手足无措,不知怎样才好,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抱他。

在周边人的声声祝福和问候中,我们成为了父母的那天,

儿子开始咿呀咿呀说话的那天,

儿子开始有惊无险地迈出第一步的那天,

儿子第一次张口呼唤“妈妈”“爸爸”的那天,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所拥有的那份喜悦、那份感动,

除了感谢恐怕无法用其他语言来形容。

当儿子专挑危险事情来做,我们叹气的时候,

请想一想我们期待孩子健康降生的时候。

当我们开始生出期望,希望孩子能够流利地诵读文章的时候,

请想一想孩子迈出第一步的时候。

当我们开始生出更大的期望,希望孩子学习好的时候,

请想一想听到我们呼唤乳名并给予回应的那个聪明的小家伙。

那时的喜悦就会骤然涌上心头。

当儿子不听话,引得我们不停唠叨的时候,

请回忆一下分娩时我们只希望孩子能够健康,除此之外别无他求的那个时候。

当我们拿儿子和前院的孩子、后院的孩子作比较的时候,

请回忆一下第一次听到孩子发出咿呀的说话声音的时候。  我们高兴得热泪盈眶的场景,

那时我们心存感激。

当儿子反抗我们,让我们感觉很疲惫,甚至觉得儿子好像是为了使我们心碎才来到这个世上时,

请回忆一下孩子艰难迈出第一步时,我们拍手欢呼的那个瞬间。

我们成为了那种想要用手触碰蓝天的父母,

成为了那种对儿子有无限期望的父母。

记忆中所有的一切全都被忘掉,现在的我们有这么多的要求,

忘记了那时即使一件小事也足以让我们感恩和感动。

请对孩子进行启蒙,

做了父母就意味着重生了一次,

请多多教育儿子。

人生并不是你决心怎么样就一定会如愿,

所以某些时候你需要叫醒你的孩子。

只有经过不停的磨砺,才会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成为男孩子的父母之后,别人的女儿仍是别人的女儿,

但是你会发现看待别人的儿子就像看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成为父母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成为了长辈。

任何东西都要和别人共享的长辈,

任何事情都会以孩子为先、向孩子让步的长辈,

不只关心现在,甚至开始担心人类未来的长辈。

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儿子的原因。

在那个遥远的未来,有我们儿子存在。

成为父母才能够感受到这世间真正的喜怒哀乐,

成为父母也就真正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成为父母之后感觉更加感谢自己的父母了,

成为父母之后感觉自己也渐渐变成了不错的人。

神圣的名字。

我的名字是父母。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请承认男孩的不同和特殊

 01 女孩和男孩不同

 02 具有狩猎时期男性特性的儿子

 03 男孩的创造性是与生俱来的

 04 男孩子到底是正直还是固执

 05 男孩在犯错中成长

 06 和儿子一次只说一件事

第二章 出色男子汉的培养计划

 01 培养男孩出色的情感表达能力

 02 将共鸣的能力像遗产一样传给儿子吧

 03 培养孩子的孝心

 04 培养“娇生子”和“自大狂”的领导能力

 05 听话的乖宝宝vs“妈宝男”

 06 关于儿子结婚这件事

第三章 称赞可以让孩子手舞足蹈

 01 说些让孩子开心的话,为孩子喝彩

 02 应该先说的话和应该留到以后再说的话

 03 我能长这么大都是托父母的福

 04 只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叫孩子姓名的全称

 05 用称赞平息不好的状况

 06 猪妈妈离开家

第四章 爸爸妈妈,请这样养育我

 01 按照爸爸期待的男性形象来培养男孩

 02 当妈妈的细心遭遇儿子的粗心

 03 我为我的妈妈感到骄傲

 04 和儿子一起制作家训

 05 让男孩在生活细节上做好善后工作

 06 学会和男孩谈“性”

后记

序言

承认男孩的天性,发挥男孩的长处

下面是准备为自家男孩购买书桌的三位妈妈的对话:

“不知道养女孩怎么样,但是养育男孩真的很费力。”

“感觉男孩真的是为了考验父母才出生的。太累人了,养他姐姐的时候可没这么费劲。”

“但是有趣的是儿子和他爸爸相像的地方特别多,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肯定的呀,亲生父子嘛!儿子的各种动作表情简直就是他爸爸小一号的翻版。”

简单概括起来,妈妈们谈论的主要内容就是养男孩很累,男孩和爸爸很像。

在担任托儿所和幼儿园咨询委员会委员期间,我总是能听到诸如“看管男孩非常累”“和女孩相比,看管男孩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男孩和女孩应该收取不同的费用(男孩应该多收费用)”等半开玩笑的话。

“男孩”这个词语给人一种“结实”的感觉。对妈妈来说,儿子和女儿是不一样的,并有“妈宝男”的说法。这似乎让人觉得男孩和妈妈更容易相处,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妈妈养育儿子,普遍觉得十分吃力。同时,她们还觉得“孩子在很多方面和爸爸似乎是相通的”。在幼儿教育机构工作的女老师们普遍反映教育男孩子很困难,但男老师觉得教育男孩子相对来说更轻松。

我开始对男孩子这个群体,以及关于男孩子的话题更加好奇了。看起来更需要和爸爸多相处的男孩子,然而大部分男孩往往是由女性(妈妈)带大的。

这是一本关于“男人(男孩)”的书,是我经过很长时间、采访了很多人,将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整理而写成的。作为女性,为了弄清楚我不太了解的部分、得到更多的资料,我采访了很多成年男性,也倾听了很多有育儿经验的妈妈的想法。此外,我还对这本书的主人公——“男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才最终完成了这本书。  作为同性的爸爸尚且不能完全搞清楚儿子的各种想法,可想而知,妈妈要想完全了解儿子、科学地养育儿子,该有多么大的困难。因此,在养育男孩这件事上,爸爸要积极参与、多提意见。只有当母亲的柔和之力与父亲的阳刚之气合二为一,共同承担起养育男孩的重任,男孩才能成长为真正健康的男子汉。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养育男孩”的育儿类书籍,分别讲述了应该如何养育男孩的各种话题,此外还着重强调,要把理解和承认孩子的天性放在首位。

我们都知道,当听到恋人之间有“我真不理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之类的语言出现的时候,是非常不好的征兆。这样的话里暗示着“我不能接受这样的你”或者“我们在一起很累”的意思。

很多情况下,我们经常听到妈妈抱怨说:“真不理解儿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妈妈需要把“坚决要把儿子培养成帅气男子汉”的野心稍微放一下,先尝试着去了解你的儿子到底是什么样子。不然一味地打着“一切为了好好养育儿子”的旗号,对男孩进行“改造”,可能一不小心就会错误地抹杀男孩与生俱来的天性。如果把男孩比作宝石,那么一味地对男孩进行休整、打磨、加工是不行的,因为加工制作的次数越多,男孩本身特有的光彩消失得也就会越多。

男孩可能是巍峨大山上的岩石,可能是山谷深泉的溪水,还可能成为能够掀起千层浪的大海。但是从你想把岩石移到庭院的那一刻起,岩石就不可能再雄伟了。倘若你还打算把它禁锢起来,他自身所具有的纯净和雄伟也就随之消失了。

男孩就是如此,他们身上具备一定的自然属性。对于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来说,男孩就像一块粗糙的原石,非常需要他们的打磨。但请父母们别忘了,只有肯定男孩身上这种与生俱来的特质,才会发现他们的“壮观”和“雄伟”。所以本书讲述的第一观点就是一定要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和承认男孩身上与生俱来的特质。

男孩归根结底是个孩子,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教育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我们既要承认孩子的特性,同时还要想办法教育好孩子。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不抹杀孩子的天性,又能发挥他们的优点呢?

男孩只有养成良好的品性、健全的人格,他自己以及周围的人才能过得幸福。未来要和男孩度过一生的是别人的“女儿”,如果男孩一个人单独过一辈子的话,那么顺着男孩的天性把他养育成人是没关系的,但是男孩长大后是要和别人家的女儿一起生活,所以有些地方还是要对他进行一番打磨才行。这就涉及另一个话题:不仅要培养男孩具备男人本身应具备的素质,还要超越这些,把他培养成一个自然人、一个未来合格的丈夫、称职的父亲。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抹杀孩子的男性特征、不能让他们的男性特征转变为女性特征。男人就应该像个男人,女人就应该像个女人。这并不是说反对男女平等,而是说就像山就应该雄伟、水就应该柔和一样,男孩就应该像个男子汉一样。我们不是在谈论山有多高、水有多深,而是说他们本身就要有自己该有的样子。没有父母或者女人喜欢柔柔弱弱的男性,因此要包容他们的变化、尊重男孩男性化的外貌和需求,给他们勇气。另外,不要以为一个男人只要够刚强就是真正的男人。将来有一天男孩变成孩子爸爸的时候,在育儿的过程中他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柔情,所以我们也要培养儿子,让他身上拥有柔软的部分。

育儿过程中最大的敌人莫过于无知和误解。虽然不太了解方法,但因为在养育过程中注入了信赖,所以结果还不算太糟糕。但是如果父母确信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对的,然后按照自己知道的方式方法去养育、引导孩子,结果当父母掌握的知识和实际情况发生冲突时,就可能引起很大的问题。

世上不存在完美的理论,养育儿子也不能完全照本宣科。“男孩子们都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我的儿子也一定是这样的”,父母们千万不要让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各种各样的教育类书籍都只能当作参考,而不能作为标尺。

男性和女性的差异主要源于性染色体的不同。就如我们所有入知道的那样,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而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我们应该了解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是非常不安定的,而我们的男孩就是带着不安定的染色体出生的,所以才如此强悍。而有责任把与生俱来带着不安定染色体的男孩培养成堂堂正正男子汉的人正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

“你为什么要这样?怎么又上去了,就不能安静地坐一会儿。”

“真是让人无法理解。你这样做,到底是怎么想的?”

妈妈训斥男孩的声音,似乎就在耳畔。所以,如果父母在读完此书后,能够意识到“哦,原来儿子就是这样长大的呀”,进而内心得到一些抚慰,我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男孩们能充满旺盛的好奇心,到处跑来跑去地进行一次次冒险。我还希望,哪怕有一天我们的男孩都变成这种样子:耳朵上戴着耳环、下巴剔净胡须、脸上化着妆,外貌比女孩子还要好看……也绝对不要失去好奇心、冒险心,以及挑战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那种乐趣是任何快乐都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男孩在妈妈的认可和理解中,在爸爸厚重的爱和关怀下长大成人,也会感到很幸福。当然将来要和男孩过日子的女孩毫无疑问也一定会非常幸福。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父母更加智慧地养育男孩。

林英珠

2013年12月

内容推荐

读懂男孩的天性,把握男孩特有的成长规律!教养也可以如此优雅。

不要让坏情绪毁了你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不要把教养变成一场角力赛。

《教养原来可以如此优雅(不吼叫不打骂教出最棒的男孩)》是一个教育专家用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各种事例作为素材来编撰的教育类图书。林英珠博士倡导以理解为基调来养育男孩。希望这本书能够让父母们更加理解自己的男孩,进而挖掘孩子的才能,成为父母养育男孩道路上的向导。

编辑推荐

读懂儿子的心、把握男孩的特性,从而教出好儿子。

林英珠所著的《教养原来可以如此优雅(不吼叫不打骂教出最棒的男孩)》能够让父母们更加理解自己的儿子,进而挖掘孩子的才能,成为养育儿子道路上的向导。

让父母们感受到养育儿子过程中所的那种无可比拟乐趣,同时也让儿子在父母的认可和理解中幸福地长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