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地球》这档节目原名Globe Trekker,由英国电视节目制作公司PilotProductions制作,这档节目以全新的视角和定位,着重展示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跟随主持人的行程,仿佛是自己在亲历奇遇和冒险,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可了解最合理的行程安排、最经济的住宿、最具风味的当地美食。
《玩转地球之印度尼泊尔》介绍了印度和尼泊尔两个国家。本书兼具文字和图片欣赏性与攻略信息的实用性,愿为您提供一场愉悦的阅读之旅,更愿为您的旅行贡献宝贵信息。出发吧,让我们一起去梦想的地方!本书由Globe Trekker丛书编辑部编著。
《玩转地球》这档节目原名Globe Trekker,由英国电视节目制作公司PilotProductions制作,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播,如美国的PBS、英国的旅游频道、法国的第5频道、DiStovery电视网、中国香港的ATV等。这档节目以全新的视角和定位,着重展示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跟随主持人的行程,仿佛是自己在亲历奇遇和冒险,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可了解最合理的行程安排、最经济的住宿、最具风味的当地美食。《玩转地球之印度尼泊尔》介绍了印度和尼泊尔两个国家。
《玩转地球之印度尼泊尔》分为三篇,第一篇是主持人游记,以生动活泼的文笔和精美清晰的图片,再现游印度和尼泊尔的真实感受和见闻,真性情的文字和Globe Trekker独家图片记录下主持人的精彩旅行,也让读者能时时感受到旅行的美丽瞬间。第二篇是对印度和尼泊尔的精华景点做了详细介绍,并提供实用而详尽的旅游攻略,如吃、住、行、购物等出行信息,据此攻略,可轻轻松松走一遍主持人的玩转地球之路。本书由Globe Trekker丛书编辑部编著。
夜市耍宝
要了解一个城市,就要充分领略它的夜景。或许瓦拉那西“神名远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它临近恒河,但我更喜欢那些远离河畔、迷宫般的后街——这似乎是大多数印度大城市共有的景致,尤其是在晚上穿行其间,更能体会那浓烈的印度风情。但发愁的是我并不认识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摸索是件麻烦事,更何况这里的街道门牌号也不甚明了。不过我运气不错,有一个当地的小男孩自告奋勇免费给我当导游(要知道,在印度要小费可是再平常不过了)。
我放松了心情,任小男孩领着我随意地在大街小巷漫步,边走边与他闲聊。他很大方地介绍自己:“我叫Anjim”,边说边把我领到一个小吃摊前。我蹲下身来,看着小贩正用一根小树枝不断地搅拌铜碗里一堆黏糊糊的东西,就问:“这是什么?”
“槟榔。”Anjim打着手势,“有些甜味,把这种坚果和其他一些材料混合在一起,吃起来非常舒服。”虽然有Anjim的热情推荐,但我实在看不出那碗糨糊和这黑漆漆的坚果有什么特别,也许这是小贩的独家配方,但至少卖相不怎么吸引我。
“怎么样,尝尝吧?”Anjim一个劲儿地撺掇,我也有些好奇,便要了一个尝鲜。小贩熟练地在手心摊开一张叶片,在上面抹了一点糊糊,然后把槟榔卷在里面递给我。
“就这么一丁点啊!”我拿起来看了看,索性一口塞进嘴里。Anjim刚刚说了句“这东西吃起来感觉很棒,让你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我立刻觉得一股极辛辣的味道呛进咽喉、鼻腔,然后直冲头顶,呛得我说不出话来,但吞得太快,也来不及吐出来。我后退两步,勉强把这古怪的东西咽下去,才能开口说话:“你……你不是说吃这个会让人感觉很舒服吗?”
“是啊。”Anjim一脸诚恳地点头,“而且会把你的牙齿染成红色。”
“把牙齿染成红色?”我抬头一看,正好有个人大约见到我这副窘迫样,不由咧嘴一笑——那口牙齿果真被染成了红色,呃,不过红得很不正常,更像是牙龈出血了。
后来我才知道槟榔在印度种植很普遍,许多人都有嚼食槟榔的嗜好,因为它的汁水含有类似咖啡因的东西,能让人产生兴奋感,Anjim说吃它能让我感觉“飘飘欲仙”大约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我吞了口唾沫,嘴里仍然辛涩无比,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去尝试这种“令人很舒服”的东西了。
接着Anjim又领着我往街巷更深处钻,刚转过巷口,一阵歌声飘来,一支送葬队伍正好从前面经过,往河边烧尸的卡德走去。瓦拉那西有两座卡德专供烧尸用,那里的火葬祭司24小时不休,在过去,其中一座为显赫的婆罗门家族所占用,另一座则对除贱民以外所有的印度教徒开放。但无论贫贱,火葬之后他们的骨灰都会撒入恒河。
队伍当中那副竹担架上的尸体被华丽的绢布严密地包裹着,什么也瞧不见,但我留意到送葬的人脸上似乎都没有哀伤的表情,平淡得跟街上匆匆而过的行者一样。我看了看Anjlm,就连他眼里也没有通常小孩子乍见尸体的惊骇或害怕,联想到白天那位老者所说的他们都是来这座圣城等待神的召唤,我稍微有些明白了: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生与死根本没有什么界限,他们只是在不停地轮回而已。
这条街巷十分热闹,小摊点随处可见,从香芋、槟榔这些小零食到卫生纸一类的生活用品在这里都可以买到。Anjim径直拉我到一个小摊前,说这是他最喜欢的饮料lassl。有了刚才那难忘的“经验”,尽管我已经看出也嗅到那小罐里白花花的应该是牛奶,但我还是很客气地谢绝了。不过我愿意做一回东道主,招待Anjim吃lassi,他自然十分开心。 摊主一边制作饮品,一边向我解释做法。原来lassi的原材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优酪乳,制作时先把奶制品盛入小罐,加上糖和水果略作搅拌,再撒一些奶油和冰块就成了。这种饮品据说很养胃,虽然我猜它的滋味一定很不赖,但我仍然不敢尝试,因为我知道那些制冰的水全是当地水——想到这水来自恒河,我一下就没了胃口。
Anjim对此似乎毫不在意,看他喝得津津有味的模样,我突然想起清晨见到的那些在恒河沐浴、洗漱,甚至直接饮用河水的人们,难道他们没有看到河中的杂物吗?或者是他们那坚定的信仰让他们对此完全无视?我不知道也不便询问,只能暗暗佩服他们那有如金刚般坚强的胃以及万能的免疫体质。
令人窒息的火车站
我在瓦拉那西并没有停留多久,几天后的清晨便和这座圣城告别了。这一次我要乘火车到下一个目的地阿格拉。我早已习惯在自己的国家乘坐火车往来于城市之间,所以我没想到这次异国的火车城市之旅会让我如此难忘。
印度人自己经常说英国人给他们留下了三样东西:英语、议会以及火车。英国人在统治印度的200年间开发了印度全国范围内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相对于坐汽车来说,坐火车出行更便宜、快捷。
因为印度的火车与铁路如此普遍,所以我想当然地认为坐火车出行应该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幻想的泡沫直到我来到火车站时,才最终啵的一声破灭了。
瓦拉那西的火车站极为老旧,大厅里到处都是人,站台上也是一样。外国游客有专用的售票窗口,但印度本国人的车票是需要预订的,只有外国人才可以立刻出票,购票时需要出示证件,因为印度火车票是实名制购买。除此之外,购票时还要填一份表格,里面不仅要求填清楚姓名、性别,还要求写明饮食习惯。因为印度的火车种类很多,车厢也有不同的分类:空调和非空调的,头等二等三等的,卧铺和硬座的,男用女用的……至于饮食习惯,那是因为印度人当中有不少素食主义者,如果是长途的话,列车员需要给他们配送素食餐。天哪,乘一次火车要弄这么多名堂啊,真是让人吃惊。
如果说车站的简陋与购票程序的烦琐只是让我吃惊的话,那么站台上的情景则足以令我大惊失色。那里只有三样东西:人、行李,间或还有动物,挤满了站台。裹着毯子、倒头呼呼大睡的人遍地都是,乘客、游民、乞丐,什么人都有。我必须很小心地并且经常性地从他们身上跨过去,心里一直战战兢兢,好在他们已经习惯,绝大多数人根本连眼皮都不抬—下。
在这么多的人当中,找月台和车厢对我来说就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当我用英语问车站里的人“3号月台在哪里”时,他们个个都漠然地摇头:一番周折后我终于找到月台,但车厢外的标号却不甚分明,我无奈地拖着行李箱逐个查找——唉,我的车厢啊,你在哪里?
晚点是印度火车的另一大特色,晚几个小时都是家常便饭,几乎没有哪趟火车是准点出发的。我乘坐的这趟车当然也不可避免地晚点了,所幸时间不是太久,更幸运的是我在汽笛鸣响之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车厢,没有成为被落下的人。
我的车厢是专供外国游客的卧铺,是四人包厢的,左右两张上下铺,其他三个铺已经有人了。一大早起来就为了赶火车,此刻我已经毫无睡意,于是先把行李甩到右手边的上铺,然后跟对面的人一样,先到下铺坐着,等到休息时再回自己的铺位去。
这次我的目的地是素有“爱城”之称的阿格拉,火车从瓦拉那西出发,横越印度的北部平原,全程一共约14个小时。当看腻了车窗外那单调的风景时,我开始发愁:这漫漫长路该如何打发啊?瞅瞅其他三位,陌生的面孔也都是一副无聊且有些提防的表情。没人开口,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会说英语,不好意思随便与人寒暄,这个时候我的杂耍天赋可就派上了大用场——几个水果在我双手间上下翻飞,风车似的。
没一会儿工夫,我的“卖力耍宝”便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他们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脸上流露出会心的笑容,气氛也一下子变得温暖、融洽了许多,他们开始边比画边用英语和我慢慢地侃起了大山。一番东拉西扯之后,我才发现天色已经变得黯淡无光,太阳不知不觉地沉于地平线下了,餐车的香味顺风飘来——那是厨师在为乘客准备明天的早餐,也提醒我们:又是一天过去了。
这一天过得真快,在瓦拉那西的这几天,我的身体似乎也感染了这座城市的慢节奏,每天都在很悠闲地消磨着、晃荡着,乍—离开还真有些不习惯了。晚餐后不久,火车上的人纷纷熄灯就寝,我也爬上自己的床位。上面铺着齐整的亚麻床单,手工似乎很粗糙,睡起来并不怎么舒服。头顶的小风扇呼呼地转着,响声颇大。但我可能有些累了,而目摇摇晃晃的火车也如摇篮般催动了我的睡意,我盯着昏暗的车灯,没多久就进入了梦乡。P20-23
近几年来,旅游卫视的一档海外引进节目《玩转地球》(又名《勇闯天涯》)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玩转地球”像是最响亮的号角,唤醒人们内心深藏的远游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甚至参与探险旅游、人文旅游的热潮。
这档节目原名Globe Trekker,由英国电视节目制作公司PilotProductions制作,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播,如美国的PBS、英国的旅游频道、法国的第5频道、DiStovery电视网、中国香港的ATV等。这档节目以全新的视角和定位,着重展示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跟随主持人的行程,仿佛是自己在亲历奇遇和冒险,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可了解最合理的行程安排、最经济的住宿、最具风味的当地美食。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丰富精彩的世界,为了满足更多人的旅行心愿,我们将这档节目的精华内容编纂成书。本套书13册,共介绍了25个旅游热门或独具文化特色的国家,如童话般的北欧四国、浓郁热带风情的东南亚、浪漫的地中海沿岸地区。每本书均分三篇。第一篇是主持人游记,以生动活泼的文笔和精美清晰的图片,再现游历此地的真实感受和见闻,真性情的文字和Globe Trekker独家图片记录下主持人的精彩旅行,也让读者能时时感受到旅行的美丽瞬间。第二篇是对旅游地的精华景点做了详细介绍,并提供实用而详尽的旅游攻略,如吃、住、行、购物等出行信息,据此攻略,可轻轻松松走一遍主持人的玩转地球之路。
本书兼具文字和图片欣赏性与攻略信息的实用性,愿为您提供一场愉悦的阅读之旅,更愿为您的旅行贡献宝贵信息。出发吧,让我们一起去梦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