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中外名人成才故事”系列汇集了古今中外数百位名人,既有雄韬伟略的领袖,又有勇猛无畏、叱咤风云的军中豪杰;既有睿智深刻的哲人,又有孜孜追求真理的科技英杰:既有笔耕不辍的文坛俊杰,又有创造精湛艺术的杰出代表……他们将带领孩子们去回顾他们的成长历程,把他们博大精深的智慧传授给孩子们,更重要的是带孩子们体验和领悟他们那种为了理想执著追求的勇气和精神。
这些名人们的成长之路积累下丰富的成功经验,是启迪并帮助我们通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悟,我们也会像这些名人一样,通过不懈努力一步步走向辉煌!
无数的发明成果造就了我们今天的文明世界:纸张、电话、汽车……这些大大小小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并以巨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
然而,每一项发明无不包含着科学家们的奇思妙想和辛勤的汗水:为了发明麻沸散,华佗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爱迪生试了6000多种材料,做了无数次实验……本书遴选了数十位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发明大家,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叙述他们精彩惊险的发明故事和辗转曲折的发明过程,启发小读者学习他们认真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感受他们的智慧、毅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能工巧匠的祖师——鲁班
春秋末期,鲁班出生在鲁国一个工匠家庭里。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下,他从小就喜欢上了机械制造、手工工艺和土木建筑。成年后,鲁班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工匠。因为他聪明好学,喜欢琢磨,发明了许多工具、器械。这些发明把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传说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建造一座大宫殿。这需要很多木料,但是工程期限很紧。鲁班的徒弟们每天都上山砍伐木材。当时还没有锯子,他们只能用斧子砍,所以效率非常低。
在那个年代,完成不了任务要受到重罚,鲁班心里非常着急,就亲自上山查看。上山的时候,他抓住一丛草往上爬,手一下子就被草叶上的细齿给划破了。鲁班想:“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我的手,那带有很多小齿的铁条应该也能把大树锯断。”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给金属工匠。就这样,世界上的第一把锯便出现了。鲁班用这把简陋的锯去锯树,果然既快又省力。
鲁班长期从事木工活实践,需要经常与木头打交道,他发现了许多可以进行技术改进的地方。在鲁班之前,怎样使木板既平整又光滑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木工技艺的进一步提高。鲁班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发明了刨子,对提高木工技艺很有帮助。其他木工工具如铲、凿子、墨斗和曲尺等,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在兵器方面,鲁班曾将钩子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将梯子改造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
鲁班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他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成功密码
鲁班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把工匠从繁重的劳动中解决出来,他潜心研究,用自己的智慧和巧手发明出了许多灵巧的工具。他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并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他的刻苦钻研和勇于创新使得他名扬天下。
造纸术的重要改革者——蔡伦
蔡伦出生在农家,由于家境贫困,他从小就随父亲下田种地。小蔡伦聪明伶俐,又能吃苦耐劳,十分讨人喜欢。15岁左右的时候,迫于生计的蔡伦到宫里做了太监。
当时做太监不仅要受阉割之苦,还要受到亲戚朋友的嘲讽。蔡伦为了摆脱贫穷,在精神上不知忍受了多少痛苦。入宫后,蔡伦从最底层的职位“小黄门”做起,天天侍候皇帝和皇室成员,忍受大太监的责骂。蔡伦小心谨慎地效劳,不敢有半点马虎,渐渐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公元97年,蔡伦被任命为“尚方令”。“尚方”是一个重要部门,负责管理皇室金库和宫廷内部事务,并为皇室制造御用器物。任职期间,蔡伦在工艺技术及对此类事物管理上的才华逐渐显露出来。蔡伦升任尚方令不久,皇帝见他做事尽心尽力,便特许他回乡省亲。
蔡伦的家乡桂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一天,蔡伦闲来无事,就到河边欣赏风景。突然,他发现垂到河里的树枝上挂满了丝丝缕缕的白色絮状物,捞出来一看,此物薄薄的,用手一扯,还有一定韧性。蔡伦心想:“现在的纸成本高,纸质粗糙,不便于书写,这种东西经过加工也许能做成更实用、更廉价的书写材料。”
于是,蔡伦就问在河边居住的老农:“老伯,这是什么东西?看着破烂不堪,还挺有韧性。”老农告诉蔡伦:“这东西一点也不稀奇,是河水涨潮时冲积下来的烂树皮、烂麻片绞在了一起,时间长了在水中沤烂就成了这个样子。” 回宫以后,蔡伦向皇帝禀告了此事,并说这些破旧的废物很可能是造纸用的好原料。皇帝非常支持蔡伦的建议,便命他率领一批工匠,利用宫廷作坊里最好的资源,着手研究造纸技术。很快,蔡伦手下聚集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其中有些人懂得一些造纸技术,蔡伦便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讨教,并认真总结了西汉以来人们的造纸经验。
经过长时间地研究和不断试验,蔡伦开始对造纸的原料和造纸工艺进行改革。首先,他扩展了造纸原料的品种和来源,他把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都充分利用起来,作为造纸的原料,这比起原来只用麻造纸的情形,既扩大了原料的来源,又降低了纸的成本。
其次,蔡伦还对造纸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改革。他在前人切割纸料、沤煮、舂捣等制纸工艺基础上,增加了一道用石灰液蒸煮的工序。这样就加快了造纸原料的分解速度,而且分解后的原料纤维分布得更加均匀,使造出的纸光滑细致,书写起来非常方便。
105年,蔡伦把自己造出的纸呈献给汉和帝,汉和帝见了大加赞赏,于是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术。此后一千多年间,造纸术传遍了世界五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地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成功密码
蔡伦的成功之路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他虽然出身贫寒,少年时就做了宦官,但他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在担任尚方令后,蔡伦充分利用宫廷的资源,经年累月地研究造纸之法,对造纸工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凭着坚毅的个性、锐意革新的精神,终于成长为影响世界的发明家。
P1-7
在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的发展进程中,总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人物:他们具备睿智的目光,拥有深邃的思想,蕴藏超人的智慧,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无法逆转的社会进步大潮中,他们用自己的杰出贡献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一串串不可磨灭的印迹。
但是,名人不是先天生成的,他们也曾和我们一样默默无闻,也曾在迷惘与困顿中徘徊……但是他们的坚毅品性、过人胆略、恒定信念与执著勇气,使他们熬过了人生的严冬,迎来了生命的春天。
本系列从人类历史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数百位精英人物,按领域分为政治领袖、军事将领、社稷名臣、商界巨人、圣哲名师、科技英杰、文学泰斗、艺术巨擘、名家名流、发明大家十册,以生动的故事形式分别讲述了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让孩子们在轻松阅读中体验名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雄韬伟略,在战争环境下的雄风与智谋,在哲学伦理中的深邃与博大,在文学艺术中的激情与创造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严谨与神奇。同时,孩子们也能从中受到激励、启发和教益,从而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远大的志向。
相信读完本系列丛书后的你会从名人的身上,找到鞭策自己前进、激励自己奋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