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22个法则充满了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每一个法则都是作者十年来的业务及创业亲身体验,籍着举例、对话和解说,读起来易于进入情境,读后自然潜移默化,引导读者面临失败时,能从不同的角度、积极的去看待及处理,增加成功的机率。
作者李经康在工作上深具进取心、投入度,以及坚持力与马上行动的特质。这些优点都在他的《销售高手22法则》中显露无遗。此书不仅对从事业务工作的人具有实用价值,一般读者亦能从中获益良多。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销售高手22法则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市场营销 |
作者 | 李经康 |
出版社 | 汕头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22个法则充满了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每一个法则都是作者十年来的业务及创业亲身体验,籍着举例、对话和解说,读起来易于进入情境,读后自然潜移默化,引导读者面临失败时,能从不同的角度、积极的去看待及处理,增加成功的机率。 作者李经康在工作上深具进取心、投入度,以及坚持力与马上行动的特质。这些优点都在他的《销售高手22法则》中显露无遗。此书不仅对从事业务工作的人具有实用价值,一般读者亦能从中获益良多。 内容推荐 这本书的每一法则都是作者的亲身体验,作者将每一次切身体会以写实的方式,借举例、对话和解说,同读者进行交流。我认识到,容易成功的人都有借鉴别人经验的能力。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接收任何观念时,都必须与自己的工作发生关系,形成自己的理解,如此才能深入脑海,以备不时之需。 本书充满了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及实例,读后自然能引导读者于面临危机时,能从不同的角度、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并处理突发事件,进而增加由负面转为正面的几率。在工作中容易成功的人,大多能够找出机会点转败为胜,而非一味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多数人会替失败找借口,进而原谅自己;但是成功的人却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及精力,百折不挠,直到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举打破目前的坚冰,从而获得成功。这正是读者通过此书可以向作者学习的地方。 目录 出版缘起 期待中国的商业黄金世纪何飞鹏/001 推荐序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陈世铭/003 作者序 用经验锤炼出来的执行规则/006 新手上路篇 法则1 要下水才能学会游泳 公司不应吝惜新人的培训投资/016 从工作中学才能积累经验/019 业务工作四步骤/022 法则2 不可落入“奔驰征候群”的迷思 表面虚荣过眼云烟/031 放眼未来预作准备/033 法则3 下班后的4小时是超越他人的关键 过河卒子孤注一掷/038 坚持跑到终点/040 良性循环让工作更顺利/042 法则4 要达成目标,先拆解目标 从个人出发,设定目标/046 用团队绩效设定目标/049 具备成功潜能的业务员/052 养成超越自己的习惯/054 法则5 一次就得搞定,不可期待第二次 错过一次就没有了/058 服务业分工细密/060 传统训练方式有待转型/062 心理武装篇 法则6 热爱自己的选择 做一行,“不”怨一行/069 诚信对待自己与别人/071 法则7 自满是犯错最大的根源 以会议来激励与管理/073 业务员的自由与规范/075 法则8 心智练习的爆发力 与假想敌对打/081 让内蕴力超越外在因素/083 法则9 业绩治百病 有了业绩什么烦恼都没有/087 我不会先放弃/089 法则10 业绩不好时是修心最好的时机 找出激励自己的方法/093 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能解/096 悟道只在刹那间/098 法则11 设定目标重在过程而不是终点 空想不如写下来具体/101 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异/103 行动出击篇 法则12 思想要宏观,做事要微观 作好“自讨苦吃”的准备/108 稳健踏实是工作上策/110 跟有钱人打交道不见得容易/113 业务不是用教的,是醒过来的/115 先把小事处理好/117 法则13 遇弱则强,遇强更强 不要先说“我不会”/121 别让对方压了你的气势/123 不服输的性格/125 法则14 成败取决于高度的经验积累 术业有专攻/128 虚心求教是成长捷径/129 随时归零的意愿/132 法则15 不放弃就有机会 工作态度决定成败/135 拿着稿子到处找出版社/137 屋漏偏逢连夜雨/140 法则16 永远记得再试一下 潜意识里的速度革命/147 业务员的四“产”阶段/149 法则17 两点最近的距离是“曲线” 让自己更有弹性/153 寻找替代方案/155 法则18 把过程留给自己,结果大家分享 还没做,怎么知道做不好?/157 好运是自己创造出来的/160 坚持下去终有成果/163 最后叮咛篇 法则19 跟随典范的行径 学习不可迟疑/169 资讯交易累积起来的知识/172 好奇心让人乐于接触新知/174 学习意愿是变化原动力/176 法则20 被推下水才会成功 受邀开设公司/180 及早训练危机应变/182 还好有人推我下水/184 乐观让悲剧远离/186 法则21 谨遵杰出业务行动准则 杰出业务员的行动准则/191 超级战将的成功准则/193 法则22 “散”的功夫比“聚”还重要 到处结仇不如广结善缘/196 过河拆桥不讲义气/198 狭路相逢面子挂不住/201 试读章节 业务工作四步骤 同样的道理,做业务工作也一样必须遵守这三个步骤。另外需要增加从业之前的强烈意愿,因为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但改变意愿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了。具备这些因素后,最后要能接受正确的指导,愿意改变自己。因此我把学习游泳的三步骤稍加改良,作为从事业务工作必须遵守的四步骤: 第一步骤:要有强烈的从业意愿 “为什么你这么想要学习游泳?” “每次和朋友一起出国,大伙儿都会一起在饭店内游泳,我只能在一旁看,因此我想学游泳,和大家在一起玩。而且游泳是非常健康的运动,对自己的身体很有益处!” 这就是强烈的意愿。学习力可以经由学习改变,但改变意愿就很难。一见到水就怕,非常讨厌游泳,要改变这个人的意愿得付出很大的代价。 意愿有了,接下来就是打听哪里有教授游泳的课程。最好的方法是请教练教导游泳的基本动作,因为基本动作不对,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不请教练可不可以?也没问题,只要勤动嘴巴,东问问、西问问,总会有个一知半解。这无关紧要,因为即使一开始请教练,他也不会用标准动作来要求你,你只要手能划动,脚能踢出来就好。动嘴得来的知识也差不多,不论乱踢或乱划,只要敢跨出这一步就很好了。因此在这个阶段差别是不大的。只要有强烈的意愿一般人便很容易入门,但我建议还是请个教练比较好。学习时步骤很重要,但在初期时不断重复,也容易觉得枯燥无味。如果有教练边教导边鼓励,一步一步做好,不容易半途而废。强烈的意愿加上基本知识,是重要的第一步。 言归正传,为什么要从事业务工作?这就是你必须自问的第一个问题。如果做业务的意愿不够强烈,奉劝你就别从事这个行业了。因为打从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每天你就会与“挫折”为伍,与“困难”结伴。它不像健身运动,有时间就运动一下,流流汗就好。 进入这个行业,每个人所抱持的理由都不同: “因为业务工作可以赚到更多钱!” “因为业务工作的时间自由!” “因为业务工作可以不断挑战自我!” “因为业务工作不受学历影响!” “因为……” 不管抱持的理由是什么,一开始一定得有强烈的从业意愿,否则就不会有强烈的信念去面对挑战,克服难题。有了这个基本动力,才有“资格”进入第二步骤。 第二步骤:克服心理恐惧 许多业务员在新人培训完毕后,会买几本该行业书籍来埋头苦读。因为业务员工作的时间比较自由,弹性也比较大,许多中介公司是不反对员工在上班时间看书的。我自己创业时,许多同事也会利用上班的时间看书。若无特殊状况,我一般是不会阻止的。 会在上班时间看书的多半是新人,资深人员一般很少碰书籍,更别说在上班时间内正襟危坐地阅读了。 资深人员不看书,那么书对新人究竟有没有效果呢? 新人入行,借阅读来提升自己,这样的精神很好,但帮助却很小。因为该行的基本知识在新人培训时就已经学过了,而且每家公司有不同的风格及运作方式,书籍无法针对你的业务及产品特性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这就好比学游泳一样,学游泳不是先到书店买几本游泳入门书,或在视听教室内看游泳录像带、幻灯片,熟记姿势及动作后,一下水就会游泳的。即使你看再多书,划动顺序及姿势背得再熟练,不敢下水还是无法学以致用。即使敢下水都还不见得有用,更何况没下水。初学者在下水前,把所有的动作姿势及划动的配合顺序都熟记后,一旦到了水边,眼睛看着水,心里想着游泳姿势,但脑袋却会有一股莫名的恐惧油然而生。其实大家都知道没什么好怕的,只要站起来头就可伸出水面。但是在不熟悉的环境,恐惧是人性的自然反应。好不容易克服了恐惧感,一下水,手脚不听指挥,明明背得滚瓜烂熟的划水基本步骤,也马上忘得一干二净。身体快速下沉,连想都不用想,直觉反应就是先站起来。保命要紧,还管什么游泳不游泳。学习游泳的过程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却是一段漫长而辛苦的行程。 同理,这个阶段不是要你看书、录像带或幻灯片,而是要克服恐惧。对一个业务新人而言,要克服恐惧最好牢记一句话: “面对恐惧,恐惧就会消失。” 从这个意义来看,业务员要克服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 拨出电话,或按下电铃。 拨出电话也好,按下电铃也罢,都有可能会碰上大小不一的钉子。但这又没有什么损失,更没有所谓自尊心受伤的问题。一回生二回熟,就像在游泳池一样,不下水就永远怕水。只要事先做好防备措施,根本没什么危险。但能够肯定的一点是,不拨电话,不按电铃,就永远不会有机会。对一个业务员而言,这等于对自己判了“死刑”。 事实上,新手业务员之所以勤于看书,多半是因为自己内心的恐惧,无法跨出打电话及拜访的第一步,想通过阅读资讯克服心理障碍。但从书本上却找不到答案,因为书上的案例都是给拨出电话及按下电铃的有经验人员读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尝试,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每一次锉折都为下一次的顺利建立基础。次数多了之后,恐惧感自然就消失了。为什么别人都做得到,自己却连连受挫?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一个成功案例,都是经过无数次的挫败才建立起来的。就如我的《儿子兵法》里提过的数百个案例,这可是经历数千次挫败、无数次的重复拜访客户,才找出来的“最大公约数”,不是做一个案子就能写一个。即使做一个案子就能写一个,我也真正尝试了数百件买卖,绝不是在游池边看录像带或幻灯片,没下水就编得出来的。那么如何才能不对水心生恐惧,如何才能做好业务工作?这时就可进入第三步骤,第三步骤是最简单也是最难完成的。 P22-25 序言 2007年,现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香港回归10周年,2009年,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令国人振奋。 亚洲的政治格局虽然充满变数,但经济商业领域完全不受影响。台湾地区的电子业,动辄以千亿元的投资,推砌“台湾科技岛”的未来。祖国大陆则以每年接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说明中国经济正在加速腾飞! 这样的发展,比较让老百姓满意,老百姓只要埋头做好自己的事:赚钱,改善生活。中国经济的发展,或许正是出于在这样的心态,逐步累积而成。 不过,回首近年来我们所出版的书籍,对书籍的遴选改变甚大,原因就在于读者对商业知识的需求,从饥渴的全盘接受,转为要求专业、深度、即时与不断更新。 当然,商业周刊出版公司在内部也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我们结合了志同道合的兄弟公司——麦田出版与猫头鹰出版社,共同成立了城邦出版集团。这象征着我们向所有中国的读者庄严承诺,愿意在知识的传播路上,与大家携手前进。 “新商业周刊丛书”与“Q&A新系列”,重新调整步伐,以崭新的面貌,与大家见面,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这两个系列,可说是商业周刊出版的招牌书系。 这两个书系共同的愿望是,期待中国商业黄金世纪的来临。我们希望活力充沛的商业活动,更具有商业文化的内涵,其中包括一个政策稳定、交易顺畅的商业环境,也包括无数组织严谨、极具竞争力的企业实体,当然还包括能力全面、知识丰富、具有国际眼光的企业家与工作者。这样的组合,将是现代中国迈向发达国家的保证。 目标虽然一致,但这两个书系也各有特色。“新商业周刊丛书”针对个别命题,以结构严谨的方法,彻底解说。“Q&A新系列”则仍维持“百问百答”的写作方式,方便读者从问题中寻找答案,快速解决心中的疑惑。 在选题上,这两个书系不再关注论题的大小,只要对读者有用,论题即使再冷僻,我们都愿意为读者出版。或许时间会帮助我们完成愿望:让商业周刊出版的书,填满商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 (本文作者为商业周刊出版公司发行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