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继松下幸之助之后,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日本“新经营之神”,他一生不断挑战既有的商业模式,他领导的伊藤洋华堂成为遍布全球主要城市的百货零售商场,他改革了便科店的经营模式,创造了单品管理的新概念他让7-11便利店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
这本书,是以《日本经济新闻》报2007年4月连载的《我的履历书》专栏内容为基础,加入了那些曾经受篇幅限制没办法多写的事情深入写作而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零售人生(铃木敏文自传)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日)铃木敏文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是继松下幸之助之后,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日本“新经营之神”,他一生不断挑战既有的商业模式,他领导的伊藤洋华堂成为遍布全球主要城市的百货零售商场,他改革了便科店的经营模式,创造了单品管理的新概念他让7-11便利店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 这本书,是以《日本经济新闻》报2007年4月连载的《我的履历书》专栏内容为基础,加入了那些曾经受篇幅限制没办法多写的事情深入写作而成。 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以《日本经济新闻》报2007年4月连载的《我的履历书》专栏内容为基础,加入了那些曾经受篇幅限制没办法多写的事情深入写作而成。 特别在经营方式与工作推进环节,特将自己的思考方法全部用事实加以说明,希望读者们通过阅读实例获得较大的启发。 目录 第一章 工作从打破“常识”开始 在东贩改革《新刊新闻》 拼命学习统计学和心理学 严母的言传身教 家中总是名士云集 因面试失败小升初考落榜 报考志愿由专科学校改为中央大学 怀抱着政治家的志向三天两头往国会跑 在5所大学接受锻炼 第二章 每天都向“应该做的事”发起挑战 打着筹备独立项目的算盘进入洋华堂 到全国的高中巡回宣讲 无一人伤亡,获报纸称赞 成立工会 对成长绝对重要的上市提议 第三章 改变日本流通业的7-11创业 邂逅7-11 与美国南方公司之间艰难的合作谈判 7-11一号店开业 说服供应商 向买方市场转变 经营饭团和便当,遭到反对 单品管理,引进POS系统 成立6年,创最短上市纪录 第四章 应对市场变化,伊藤洋华堂大变革 在伊藤洋华堂进行业务改革 坚决进行涉及4500人的人事大变革 彻底清除滞销品 “日美逆转”,支援美国南方公司 “假设-验证”的单品管理在美国获得认可 第五章 向不可能发起挑战 伊藤洋华堂总会屋事件 颠覆业界常识的商品开发小组 追求地道的“食物品质” 成立新银行的构想 柒银行起航 进入中国市场,变不可能为可能 第六章 迈向流通业的新时代 建言国家财政出资稳定银行系统 7&1控股集团成立 众人之力支撑起整个公司 每天都准备迎接挑战 年表 试读章节 谷崎先生很少在公众媒体上露面,面对经中央公论社介绍登门拜访的我,先生提出,想与马稻子、冈田茉莉子、淡路惠子三人中的任何一人进行对话。这三人在当时可都是炙手可热的女演员。 于是,我立刻去拜访了淡路惠子女士,正好她档期合适,就在第一时间商定了此事。 当天的对话主要围绕谷崎先生晚年的代表作,以描写老年人的性心理为主要内容的小说《疯癫老人日记》展开。面对心仪的女演员,谷崎先生谈兴甚浓,整个谈话过程十分顺利。 此时,《新刊新闻》杂志的总发行量已达到13万册,而此前一年,杂志的实际发行量只有区区5000册。过去,虽然杂志也会刊登一些作家的来稿,但这本杂志主要还是作为“面向大量购书的爱书人的宣传品”,故其侧重点在于介绍新出版的各类图书,类似于一本新书目录。 所以,曾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逐一浏览近期出版的几十种图书,并撰写、编辑简单的书评。为了提高杂志的影响力,我曾提出增加杂志的发行期数,但公关部部长却以“宣传费用不足”为由回绝了我。当时,《新刊新闻》在书店免费发放,其成本费用由东贩公司和各大书店平摊。 我有点不甘心,又想尝试通过增加杂志的可读性,采取收费发行的方式。一个人再怎么爱读书,也不可能终日面对“青灯古卷”,他们也需要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杂志来缓解大脑的疲劳。 我打定主意,向公司提出了自己的杂志改革方案:在内容上削减新书目录所占的比例,增加可读性较强的文章;在外观形式上将杂志由16开改为32开,以每册20日元的价格进行销售。 但是,无论是部长还是公司高层都认为,已有的经验表明我这么做难以提高发行量,于是否决了我的方案。 然而,我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将这个方案告诉了隔壁办公室的企划部部长,没想到事情由此有了转机,企划部部长把我的想法转告给了当时被称为“铁腕社长”的池边传社长。 池边社长对我的方案很感兴趣,给了我在董事会上介绍方案的难得机会。于是,在社长的支持下,这个差点儿胎死腹中的改革方案就此得以重见天日。 这件事情告诉我,不要轻言放弃,但凡有一线希望就要去大胆尝试,也许在未知的某一刻,你的支持者和同路人就在那里守候着你。回顾我的整个工作历程,有很多时候的确可以用“吉星高照”来形容,但是我认为,命运之神并不特别垂青于某个人,只有在你想要实现某个目标而且不放弃丝毫的可能时,好运才会眷顾你。 只要有价值就应大胆挑战 由于杂志的改革方案是我一个人提出的,于是,我就此承担起了这本杂志从策划、编辑、采访,到写稿、印制的全部工作,尽全力学习着之前从没接触过的业务。 以选题为例,与之前相比,改革后的杂志完全是另起炉灶。我策划的选题包括:新一代代表作家大江健三郎和女演员冈田茉莉子对话录;畅销书作家吉行淳之介和他儿时朋友的共同回忆;颇受欢迎的科幻小说作家星新一的小小说;屡次登上《周刊文春》头条的热点人物棍山季之的杂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选题全部获得了读者的好评,《新刊新闻》的发行量增长到此前的20倍还多,继资生堂公司的《花椿》杂志后,在企宣类杂志评选中获得“优秀奖”。 事实证明,杂志之前的“以图书销售为主的公司,其企宣杂志应尽可能多地加入新书介绍的内容”、“爱书人总是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新书资讯”等编辑方针,受限于过去出版物数量较少的市场经验,已经彻底过时了。 如果作进一步思考还能够发现,所谓“爱书人总是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新书资讯”,只是单纯从杂志出版者角度出发的一相情愿的想法罢了。 我花了很大力气在这本杂志上,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读者喜爱它。所以,我有时不得不放弃部分作家的来稿。即便以出版界元老自居的领导们继续反对我的种种举措,我仍然执著于自己的改革方案,并义无反顾地将之付诸实施。P004-007 序言 现在,我担任着7&1控股集团这艘流通巨舰的舵手一职。集团旗下拥有连锁便利店、综合超市、百货商场、餐厅、金融服务机构等多种业务体系,如果算上国外子公司的话,集团遍及全世界的店铺达到35000家。单纯计算年销售额的话,约有9万亿日元。 1963年,我进入当时的综合超市经营企业洋华堂(1965年正式更名为伊藤洋华堂),当时我30岁。那时,洋华堂正式开展连锁店经营刚刚两年多,只有5家店铺,从业人员500人,是一家发展中的新兴综合超市企业。现在想来真是恍如隔世。这40多年间,伊藤洋华堂见证了日本零售商品流通业的发展历程。 但是,最初我进入这个领域并不是出自我的本意。进入洋华堂之前,我在著名出版公司东京出版贩卖公司(现在的东贩)媒体公关部工作。那时候,我跟几个好朋友计划独立创业,在寻找投资机会时,我结识了洋华堂,后来阴差阳错地就来到了这里。 创业打算到最后不了了之,我就这样在公司留了下来。一晃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而这竞也成为了我一生的事业。人生真是奇妙啊。 说起人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些人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地在时光中游走;而有些人则目标明确,并致力于实现梦想,在精心筹划的人生路上奔忙。 同时,还有另外一种人生选择,那就是随时随地直面各种情况,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构想未来的种种可能。虽然前方不是那么清晰,但也毅然地全情投入其中,勇敢面对随之而来的许多困难。 外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选择。世上道路千万条,为什么独独要选这条既不是捷径,又充满阻碍的道路?选择了这条路,即表明将引发一个又一个问题去解决。就仿佛一趟每站都要停靠的列车,每个问题都要经历,克服所有的困难才能走到终点。这样简直就是把自己拖入无尽的灾难中。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虽然一路走来,磕磕碰碰,经常会撞得满头包,但这是推进事情发展最合理也是最恰当的办法,也绝对是最诚实进取的生存方式。 我不想按照惯性无谓地生活,而是提倡给自己的未来提出具体要求,让自己站在未来回头看现在究竟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并积极准备,努力挑战。这也叫做突破式思考,我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实践着这种思考方式,并用它经营着整个集团。突破式思考带来的就是突破式生存。 创办日本第一家连锁便利店7-11,开发区别于家庭口味的饭团便当等日式快餐,为在便利店设置ATM机建立专门结算的柒银行……我的人生就是不断挑战新生事物的过程。 我之所以能做到这些,简单说来,是因为我从不用过去的常识和经验去判断事物,而且自身察觉世界发展变化的意识要稍强于一般人。 只是,周遭世界的发展变化很难从直观上有所察觉,就是变化的趋势也很难体察到。具体怎样体察,一两句话也很难说清楚。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描述自身的突破式生存之道,给读者在感知发展变化的思维方式上带来一些启发。 这本书,是以《日本经济新闻》报2007年4月连载的《我的履历书》专栏内容为基础,加入了那些曾经受篇幅限制没办法多写的事情深入写作而成。 特别在经营方式与工作推进环节,我将自己的思考方法全部用事实加以说明,希望读者们能通过阅读实例获得较大的启发。结书时,篇幅比连载时增加了一倍多。专栏的连载已得到很多读者的支持,我希望充实后的本书更能满足读者们的殷殷期望。 “我们的竞争对手从来就不是其他的公司,真正的竞争对手,是日新月异的顾客需求。”——这就是我们集团一贯的经营宗旨,从没有改变过。 如果只是为了战胜竞争对手,那么取胜的同时,也意味着挑战的结束。但是,如果把顾客需求当做竞争对手的话,即使今天满足了顾客需求,明天也依然有变化的可能。因此,就不会满足于今天,满足于此时此刻,而是始终保持进取向上的姿态,将挑战进行到底。 原地踏步,保持现在的样子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我想,人类的本性总是希望生活得更好,能向上成长、更加成熟。我认为积极向上正是人类世代相传的DNA。 所以,越是勇于挑战,就越是符合人类本来的生存之道。挑战时,最初的反对者们也会成为最得力的协助者,为挑战者提供最真诚的支援。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正是有那么多人的支持,我才走到了今天。 总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们认识到,作为一个人,要时时对工作、对自己的人生发起挑战。这份勇气与魅力,具有无上的意义。 铃木敏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