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守荆州北方门户
三顾茅庐礼聘孔明出山
曹操出兵南征,目标直指占据荆州的刘表,而潜伏在刘表势力范围内的刘备也是曹操无法忽视的敌手。
刘备在200年被曹操打败后,因为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四处漂泊。后来,他带着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投奔了荆州的刘表。刘表收容刘备时,对他十分礼遇,但又心存疑虑,所以并未重用刘备,只给了他一些士兵,让他屯驻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地区新野市),看守荆州北方门户,防备曹操南下。刘备这时也对多次失败有所总结:—方面是自己兵力不足,另一方面是身边缺乏优秀的参谋人才。他在荆州主动求访人才,加之他一向礼贤下士、待人谦恭,因此得到很多土族的支持。
当时襄阳有一个名叫司马微的人,善于识别人才,人称“水镜”。刘备请他推荐人’才,他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二人。后来另一个名士徐庶也向刘备提起诸葛亮,说他好比潜伏人间的卧龙。这两人不约而同的推荐,引起了刘备的关注。在徐庶的建议下,刘备决定前去拜访诸葛亮,于是就有了著名的“三顾茅庐”和经典的“隆中对”。
诸葛亮跟刘备畅谈未来天下三足鼎立的形势,建议刘备应首先夺取荆州、益州,以此二地为基业,凭借当地险要地势,然后与江东孙权结好,和西南少数民族融洽相处;在国内修明法度、整顿军队、发展生产、广积粮草,充实地方实力,静观时局变化,一旦时机成熟,马上向北抗击曹操,统一全国、完成霸业……总结起来就是16个字:“东联孙昊,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刘备听完诸葛亮的分析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刘琮降曹献荆州
长坂坡刘备妻离子散
刘备虽然有了诸葛亮的辅佐,但毕竟还处于寄人篱下的不利境地,只能等待机会。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曹操七月发兵,荆州刘牧刘表却在八月吐血身亡。
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按宗法惯例,刘琦应为继承人。刘表起初也很喜欢刘琦,但刘琮很有心计,得到了掌握荆州行政实权的蔡瑁与刘表外甥张允的拥护。刘琦深感自身危险,于是求教于诸葛亮。诸葛亮暗示他应该早日离开是非之地,到外面先去占据一块地盘,再图发展。这时正好江夏太守黄祖被孙权讨灭,于是刘琦便要求去镇守江夏,离开了襄阳。刘表死后,诸将便奉刘琮继任荆州牧。
面对曹操大军,刘琮根本没有抵抗之力,他对刘备又颇有戒心,害怕重用刘备,将来荆州也会易主。权衡利弊后,刘琮决定投降曹操。因为刘表临终前曾托孤于刘备,刘琮怕刘备反对自己降曹而另生事端,所以事先对刘备封锁消息。
刘备最终得知后,十分气愤,却已经来不及阻止,决定逃向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那里是荆州的水军基地和军资大库,如果保住江陵,还有机会和曹操决战。
刘备离开襄阳前拜扫了刘表之墓,然后哭着离开,这一举动打动了不少荆州士民,他们纷纷追随刘备。行到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市)时,追随刘备的民众达10多万人,辎重几千辆,一天只能前进十几里路。有人劝刘备应该速去保江陵,不应和这么多人拖时间,但刘备却认为成就大事应以人为本,不肯舍弃众人。
曹操到襄阳后,听说刘备已经离开襄阳、去往江陵,十分懊恼,便亲自率领精兵5000追赶刘备。曹操日夜兼程追到当阳长坂(今湖北省当阳市北),刘备仓皇应战,不但全军覆没,还妻离子散,后来在张飞掩护下才和诸葛亮等数十人狼狈逃走。甘夫人及儿子刘禅,在赵云的奋力保护下才得以脱险。
刘备败走后,曹操顺利地进入江陵,兵不血刃地取得了荆州。刘琮被任命为青州刺史。随后,益州牧刘璋也主动派人表示愿投降曹操,归顺朝廷,交纳赋税。
此役之后,曹操威震天下,达到了他事业的顶点;而刘备重新陷入绝境,没了立锥之地;江东孙权更是深切地感到威胁,是否降曹也成了他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