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平淡无奇的是,那些居住在嘉定的职员们并不富裕,他们经常从广场驾驶着被称作马拉巴尔的四轮马车到西贡,因为他们的车夫大多来自印度的西南海岸。据当时的证人讲,这些马车坐着特别不舒适,因此人们越来越喜欢从中国引进人力车。1888年,西贡市政府把独家经营权让给了一个法国承包商。坐人力车“进城”,仅需要30分钟左右。20世纪初,有轨电车也从嘉定通到西贡,以及更远的肖龙的中国城。最初的有轨电车仿照巴黎的“玛德莱娜-巴斯蒂耶”模式,由马匹拉着前行。
今天的嘉定只是平青区众多小区中的一个,胡志明市扩展时建造了区。街道的规划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更改了名称。邮局、市场、学校、医院还在那里,视察员公署则变成了区人民之家。成千上万的宏达机器脚踏两用车在城里穿梭,载着家人和穿着传统服饰长袍的漂亮姑娘;人力脚踏车还在运行,勇敢地在两用车中间穿行。
季风吹来的亚洲
我们处在季风吹过的亚洲中间,这里属于热带气候,干旱季节(11月到4月)气温很少会低于20度,而在雨季来临之前可以高达40度。年平均气温维持在27度以上。多纳迪厄夫人1914年4月4日临产时,正是夏天的季风转换期,从5月初到10月底,急骤强劲的季风经常肆虐整个交趾支那。每天下午或晚上都会有急骤的阵雨,夹杂着狂风暴雨。每年的这个季节,闷热的天气都会让人特别难受。“雨季来临前的几个星期最难忍受。”与多纳迪厄一家同一时期生活在印度支那的一位法国教师如是说。
新生儿的母亲37岁,父亲42岁。玛格丽特是亨利和玛丽‘多纳迪厄的第三个孩子。他们在9年前分别到达印度支那,在西贡相识,1909年在西贡结婚。双方彼此都是二婚。女儿出生时,亨利·多纳迪厄是嘉定师范学校的校长,这是一所培养地方小学教师、服务当地教育的学校。他的夫人,出生名玛丽·勒格朗时任西贡市立学校副校长。两个人均出身大城市的教育世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父母是殖民地政府官员,当时的职业生涯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关于父母来印度支那的原因,作者在20世纪40年代末创作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给出了属于她自己的版本。她这样写道:“母亲是法国北部老资格小学教师,不久前嫁给了一位小学教师,两人均受到了宣传广告和皮埃尔·洛蒂的书的诱惑,急不可耐地来到殖民地探险。”1976年,在一段关于母亲的文字中,她进一步美化了这个版本:“某些周日,她站在村政府殖民地宣传广告前,浮想联翩:‘年轻人,到殖民地去吧,那里的财富等着你。’一棵果实累累的香蕉树下,一对殖民地夫妇穿着一身白衣服,躺在靠椅上优哉游哉,而当地人则围在他们身旁忙碌。”9
应该这样设想:在这一点上,小说与事实并不完全吻合。
亨利·多纳迪厄
玛格丽特的父亲亨利·多纳迪厄,人称艾米尔,法国西南部人。他1872年4月9日出生在洛特一加龙省的洛特新城专区的圣一艾蒂安的一个小区,这个地方距阿让北部和加龙省峡谷大约30公里。平民区,普通的家庭环境,这是一个与乡村密切相连的艺术之家。他的父亲约瑟夫·多纳迪厄是鞋匠,过去曾经做过瓦匠,他出生时,父亲37岁。父亲1835年也出生在圣一艾蒂安的小区。父亲的父亲皮埃尔·多纳迪厄1801年出生在执政府时期,是新城的农民。父亲出生证明上签名的证人是皮匠康帕,另一个是画家居约,他们两人均是圣一艾蒂安区的居民。大革命以前,这位皮埃尔·多纳迪厄的父亲贝特朗·多纳迪厄是邻区皮诺尔的啤酒工(农业工人)。1784.年,他在那里与一个乡下姑娘结婚。皮埃尔·多纳迪厄自己则娶了一个农民的女儿安娜·德尔贝斯(登记簿上是德尔贝),她就是亨利·艾米尔的奶奶。安娜·德尔贝斯祖籍拉罗克一坦博,这里是周围地区的居民点。另一个叫多纳迪厄的人肯定也是一个亲戚,生于1804·年,是新城以西几公里的比亚斯镇的农民。这就是女儿富瓦·多纳迪厄,她与亨利·多纳迪厄同一年在新城进行了出生登记。
亨利·多纳迪厄的母亲玛丽·拉斯孔布是卡斯泰尔诺人。卡斯泰尔诺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村庄,周围风景秀丽,果园成荫,背靠山冈,距洛特新城专区大约十五公里,贝拉热克公路(现在的二十一号国道)从那里通过。她与丈夫同一年出生,玛格丽特出生时,她的父亲也37岁。她的父亲让·拉斯孔布生于1802年,是卡斯泰尔诺的农民。她母亲玛丽·巴尔德什是“家庭妇女”,洛特一加龙省人。总之,我们在地方政府的出生登记簿上找到了不少多纳迪厄、拉斯孔布、德尔贝斯、巴尔德什等姓氏。1870年,仅仅在洛特新城,就有好几个多纳迪厄家族,有两个叫这个名字的鞋匠(一个是皮诺尔的让-多纳迪厄;另一个是路易·多纳迪厄,他娶了一个做裙子的裁缝为妻,家住加兹大街)。而其他的则是织布工、裁缝或耕作者。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