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保定望都卷)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从志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保定望都卷)》里集结着散落于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的故事瑰宝,它们是: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岁月砥砺,口耳相传。让这些美好的故事流传下去,成为世代相承的永恒记忆——向热爱讲故事、听故事、写故事的人们,致敬!

本书适读人群:家长、孩子;老师、学生;讲故事、写故事的人;文学、历史、民俗等爱好者。

内容推荐

吴从志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保定望都卷)》收录了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的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200多篇。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二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目录

神话

赤龙感孕

水神

孙悟空认错

传说

 尧母的传说

天帝之女

赤龙和庆都

庆都招亲

庆都祭天

尧帝诞生

庆都拾稷

母子逃荒

施医救人

尧母制衣

黄帝内经

魂归故土

唐尧学艺

丹朱弈棋

找丹朱

 孙禄堂的传说

古刹降盗

饭店排难

好坏西瓜

三擒三纵

石头遇鬼

排难解忧

巧放赈粮

津门论枪

壁上挂画

彼得丢丑

拳打板垣

翰林拜师

技惊沪邦

奋身救友

太极内功

燕子抄水神功奇

捉迷藏大师戏后生

戏惩扒手

孙禄堂最后的日子

 历史名人传说

光武建陵

章帝三祭

武则天敕建都山祠

乾隆参拜

尧帝庙乾隆吟诗

苏东坡夜访庆都山

黄承宗死守庆都城

老子送挽联

孔子师项橐

王莽的传说

李师师

 风物传说

望都县名的由来

辣椒的传说

辣椒是怎么造化成这样的

望都辣椒传非洲

望都辣椒为什么不“狠”辣

岳飞与望都辣椒

辣椒王

秦良玉结缘望都羊角椒

辣椒立功

望都古城为什么缺东北角

望都县为什么没西门

九龙河的传说

二郎沟和双凤桥

小孤山

水托城

三大疙瘩的传说

铜铁二柏的传说

帝尧庙与铜铁柏

都山聚宝盆

蒲盖与葫芦

龟桥

望夫石和大力石

黑龙头和白龙沟

两只木桶

小寨子村的来历

宰庄村名的来历

大小杨青庄的来历

天寺台的来历

柳絮村的来历

尧庄的传说

 风俗传说

“蓁”就是“勤”

祭天的辣椒

辣椒秤的故事

月下老人与媒婆

灶王的来历

腊八粥的来历

正月十五回娘家

腊月二十三吃糖瓜

甘露为什么称盐王

家有女儿栽臭椿

麒麟送子的传说

 动植物传说

金鱼和蝴蝶

白鹅与公鸡

地龙的由来

鸡和蛋

猴子屁股为什么是红的

蝼蛄的脖子为什么只有

一根刺

 史事传说

移民的传说

“红虫”吃人

脚趾甲复形

背手和解手

庆都城秦赵之战

青羊吃谷

义赈万石粮

故事

 革命斗争故事

县大队长岳献忠

击毙伪所长

街巷除害

奇袭警察所

智取敌炮楼

信任

随机应变

西南合伏击

智勇双全的石贵山

抗粮

坐牢

平沟

母女交通员

牙刷救命

怒捣神像

搞枪

一箭双雕

安居虎口

三姑娘的故事

认哥哥

贴布告

“老交通”王洛朋的故事

巧送文件

“独立团”过路

闫志本智取伪保长

望都县的“莫斯科”

 生活故事

大黑狼的故事

饱暖生闲气忍饥受自然

鸡狗耕地

张瞎说的故事

八百钱

一滴红露

老虎吃老婆儿

哈巴狗儿怎么来的

狐仙帽子

人心不足蛇吞象

阴阳扇

聚宝盆

人参仙子

吹箫的牧童

陵墓里的珍宝

马来密娶妻

一粒芝麻

看瓜和看蒜

打狗拾娘

摔泥盆儿

狐老仙斩子

为狐仙接生

狐仙报恩招烦事呆子得意

惹祸端

县令探母

王小三儿问卦

 机智人物故事

论“大”说“高”

知县太太审案

秀才赴宴

审关公

长工与地主的故事

长工四辈儿的故事

长工张老土的故事

飞饼子

雀蒙眼

地主过河

枣树搬家

 其他故事

斗智

清功桥

对联题

酒令

请巫婆

算卦

没说他们

打火儿

火龙单

爱作诗的长工

笑话

剃头

咬道狗

盟誓

念祭文

看夜戏

不如吊着好受

学京腔

反正见过你

惧内

瘫子劫道

纺线婆看戏

到底灭了

看镜子

可别当皇上

拉狗日的

一辈传一辈

聊天

士和相

这才叫坏了呢

差一万里

借七国

死了不怨我

你爹没在家

贴他门上去

撒酒疯

秘方

打怪物

鬼见妖

赵大胆捉妖

偷锅

偷鞋

偷草帽

消灭仇敌

眼力

错别字先生

凑诗

错别字县官

孙快刀拜师

啥时过十五

针谜

埋孩子

害臊

忌讳

写春联

要烟

家信

念中堂

骑马问路

骑驴问路

瓷公鸡拔毛

三角诗

骂人诗

王瑚巧对

写状子

看春联

转文

牵牛郎

万事不用愁

屠夫解谜

仨女婿拜年

赋诗赏月

哥仨分猪

误会

傻女婿的故事

丑姑爷的故事

小做活的求病

连说也不会话

巧嘴的媳妇

遗嘱

傻小子学乖

眼神不好

家信

大劲、大嘴和大眼

漏住我了

相亲家

小鬼穿上都不愿意脱

吃烧饼

拿刀来

赊账

呆女婿见岳父

秀才对对联

板子打不掉诗

洞房情话

谁的马快

挑担斗嘴

争先

王媒婆说亲

半袋烟

戏说标点

谜语故事

颜回借物

两谜一底

考媳妇

聪明的小媳妇

徐九经的为官诗

口渴吃杏难

选女婿

试读章节

光武建陵

采录:韩增寿

尧母庆都的陵墓坐落在望都城内,规模宏大,气势不凡,据说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所建。这里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中王太后的侄子王莽篡夺了刘氏政权,改朝换代,称为新朝。这一下天下更乱了,不但农民起义军反对王莽,而且那些皇亲贵族们也纷纷起来反对王莽。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代孙子,他和哥哥刘绾从南阳起兵,加入了起义军的行列。

刘秀遵照起义军推举的更始皇帝刘玄的旨意,率兵北渡黄河,到河北攻城略地。刘秀开始打了几个胜仗,心中不免有些轻敌。骄兵必败。到了安国,刘秀碰上了强硬对手王朗。双方一场大战,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刘秀远道而来,士卒疲乏,不是王朗的对手,最后大部分军兵战死或打散,刘秀只带了二十多人往北突围而逃。

刘秀看看出了安国县界,听听后边追兵渐远,不由地松了口气。他见前面有个村庄,于是下令到村子里休息。刘秀命随从放好岗哨,做饭的做饭,喂马的喂马,随从脱掉盔甲,解下马鞍,准备好好休息一下。刘秀看着几个残兵,不由得自责起来:后晦不该低估对手,与对手死打硬拼,结果不但损兵折将,而且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饭还未熟,探马前来禀报,说是王朗的部队追上来了,离这里不过三里地。刘秀大吃一惊,急忙传令上马继续逃跑。随从一听都慌了,顾不得吃饭穿铠甲备马鞍了,有的连刀枪也来不及拿,一个个骑着没有马鞍的马跟着刘秀跑。村子里留下了一件件铠甲,一具具马鞍,由于刘秀曾在这里下马解鞍过,后人就把这个村子叫做解鞍村(今建安村)。

刘秀的马是匹百里挑一的骏马。它不顾劳累,驮着主人一口气跑j出二十多里地,来到了一个村庄。刘秀听听后边追兵的呐喊声渐渐小了,回头一看随从们被丢下了好远;低头一看战马大汗淋漓,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呼呼直喘气。由于没有马鞍,自己的双腿磨出了鲜血。刘秀想到村里休息一下,等等后边的人员。他刚跳下战马,那匹马就“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刘秀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看手下只剩四五个人,其他不知是没有赶上来,还是被追兵杀死了。因为刘秀被赶到这个村子,后人把这个村子叫成了王赶(今王疃村)。

刘秀刚休息一会儿,南边又尘土飞扬,喊杀声隐约可以听到,王朗的追兵又来了。刘秀扑向战马,可是那匹马不管是鞭打还是脚踢,都一动不动。因为它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再也站不起来了。刘秀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几个人向北奔跑。人到了生死关头就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刘秀竟然跑出了二十多里地。可是两条腿终究跑不过四条腿,王朗的军兵还是追上来了。那闪亮的刀枪,刺耳的喊杀声吓得刘秀魂飞胆裂。刘秀筋疲力尽实在跑不动了,只好滚到路边的道沟里趴着。看来王朗捉刘秀是手到擒来了。刘秀不由得暗暗祷告:“天帝神灵啊!我刘秀山穷水尽,为复兴汉室尽忠了,如果天佑汉室,就救救我吧!”

说也奇怪,就在追兵离刘秀只有几十步远的时候,好好的天突然升腾起一团白雾。雾越来越浓,刹那间白茫茫的一片,对面看不见人。王朗的军兵乱作一团,只是瞎挨瞎撞。刘秀紧紧伏在地上,大气不敢出,一动不敢动。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敌兵呼喊了一阵,找不到刘秀,便收兵南撤了。

刘秀从地上爬起来,不由得暗暗庆幸。一会儿雾气消散了,就带着人员往北走。走出不远,看见一队人马,刘秀认出了为首的是望都县令,望都县令也看到了刘秀。二人一见,都喜出望外。望都县令说:“我听说将军与王朗打仗,赶忙带兵前来接应,不想在这里见到将军。”刘秀说:“一言难尽,到县衙再说吧!”到了县衙,刘秀讲了与王朗打仗失利过程。望都县令说:“将军化险为夷,实不幸中之大幸,我看其中必有神助。”刘秀询问是怎么回事,县令说:“此地名望都县,是高祖皇帝命名的,新朝改成了顺调县。秦朝时这里称庆都县。几千年前尧母庆都生活在这里,死后也埋葬在这里,成阳有尧母墓地。尧母常常显灵,保护当地百姓。将军在危难之时忽然白雾出现,难道不是尧母在设法保护你吗?”刘秀一下子明白了,是尧母显灵保护了自己。他请县令带自己去了尧母墓地。刘秀跪倒在地上,拜了九拜,叩谢尧母相救之恩,并祷告说:“我刘秀大难不死,全是尧母保佑,等战争平息,天下安定,我一定为您修建陵墓,塑造金身。”

回到县衙,刘秀对县令说:“我幼读史书,知道刘姓是尧帝后裔,天下刘姓源出于唐,我刘秀是回到老家了,有何高见妙策?请先生指教。”县令说:“成阳以西尽属唐地,这一带百姓无不思汉。将军如果不急于打仗,而以此为基地,招兵买马,聚草屯粮,而后再图进取,恢复汉室指日可待。”刘秀点头称是,说:“就请贵县助我一臂之力吧!”

于是刘秀在唐地扎下根来,招纳贤才,训练士卒。一年后带唐地子弟兵数万北指幽燕,南渡黄河,讨伐王莽,荡平群雄,不到三年就光复汉室,做了皇帝,史称光武帝,建都洛阳。他想起出师北伐的遭遇和自己的诺言,拨出帑银在成阳修建规模宏大的尧母陵墓,为尧母制作金身塑像,使沉沦湮没了两千多年的尧母形象再现人世,享人间香火。

P65-67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后记

为了进一步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较为全面地保存流传于城乡的民间故事,经过多方努力,《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保定·望都卷》编纂工作现已完成。这是全县文化工作的一件大事,它对望都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使《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保定·望都卷》充分呈现我县丰富的民间故事,真正代表我县民间文学的最高水准,集中展示我县民间文学的收集和整理成果,为广大读者奉献一份有价值的文化大餐,我们确定编纂内容范围,明确编纂目的要求,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及时落实收集人员,合理安排编纂进度,从2011年5月份开始宣传动员,发布征稿启事,列出采编目录,落实采编队伍,多方收集乡土神话传说故事等,分赴各个乡镇、重点村庄采集,几易其稿,收集汇总。通过编委会成员多方权衡、横向比较,确定篇目,成就此书。我们本着尽量真实、尽量保持原讲述者的地方特色这一原则,对收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做了比较严格的把关。对于同一故事,但又说法不同的,也收入作为同一故事的异文。

我们还不能忘记三个为民间文学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他们就是已经离开了我们的谷万川先生(1905—1970)、李佩华先生(1927—1991)和刘鹏江先生(1932—1988)。谷万川先生系我党早期优秀共产党员和进步作家,在北师大附中读书期间,即开始整理在望都民间广为流传的“瞎话”,并汇编成民间故事集《大黑狼的故事》,该故事集得到了周作人的赏识并作序推荐出版;出于对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在20世纪80年代,李佩华先生在担任望都县文化馆馆长期间和时任望都县政协副主席的刘鹏江先生,就已经开始了对民间故事的收集和整理,使得许多几近失传的故事得以保留。这次我们编著的县民间故事其中一大部分就是他们当时的成果。

县委书记孟晓灵,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晨光,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给予了急需的经费支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农工委书记吴从志亲自担任主编,成员由宣传部、文联的工作人员以及县内德高望重的文化人士组成。在本书编纂过程中,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张伟涛具体组织,编委会的同仁们付出了不懈努力和艰辛,为本书的顺利编纂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他们负责的精神、认真的态度、积极的投入、热情的工作一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因为受时间、人员等客观条件限制,我们收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和实际遗存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所编选的故事在思想性、典型性、代表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也有全面性、系统性、史料性等方面的缺失,在忠实保持口述文学的特点、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持原口头作品的原汁原味与鲜活性,以及流传性、口头性特征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任重道远,民间故事集成尚有许多事情需要去落实。由于编纂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2月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提升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日后上学读书所带来的爆发力还要绵久和强大。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

——罗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