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人要会琢磨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金志文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会琢磨的人三步一计,不会琢磨的人一步三计。

做人虽然不容易,却没有退路。人生的道路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但同样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却有着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欢乐与悲哀的区别。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用心琢磨世事人情,进而努力拼搏,以求走向成功、幸福和欢乐呢?

内容推荐

做人要会琢磨,既不要过分,也不要太怵;既要有做人的原则,又要懂得变通。做人要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人生在世。只要悟透方圆之道,无论是趋进。还是退止,都能泰然自若。必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

计谋贵在高,策略贵在远。能看到别人不能看到的,琢磨别人所不能琢磨的,推算别人所不能推算的。这才是用心在算。用脑在谋。心计是一种谋略,更是一种很高的生存技能。一个人有无心计,关键在于他是否懂得琢磨之道,也决定着他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及事业成就的大小。

在生活中需察言观色,做有心之人,洞悉射人的心理,掌握别人的所思所想,琢磨别人之所有所无,实施功“心”之术,为自己的成功打下基础。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你要能想得更细更远。

经商如同下棋,庸才只能看到一两步,而善琢磨的棋手则能看出后五六步。善琢磨的人能处处留心,比别人看得更远、更准,这样做出的决策才可能天衣无缝,决胜千里之外。

做人灵活多变,以柔忍处世,藏锋不露,屈中有伸,进退有度,是琢磨的至高境界。屈是保全自己的手段,伸是进取的方式。能屈能伸是生存竞争中不可或缺的智慧和战术,只要琢磨出其中的技巧与分寸,便会无往而不胜。

目录

Chapter1 圆通做人,进退自如

 1.如何把对手变朋友

 2.刚柔并济.内方外圆

 3.给别人做好面子

 4.凡事应留一手

 5.智者的进退之道

 6.要善于把握火候

 7.明辨是非不盲从

 8.宽以待人

 9.莫为虚名所累

 10.学会沉默

 11.得意不能忘形

 12.换种方式说话

Chapter2 巧用心计,顺风借力

 1.抓住时机巧办事

 2.攻击对手的弱点取胜

 3.藏巧于拙,大智若愚

 4.不妨假戏真做

 5.打交道的方式要因人而异

 6.以德报怨的妙处

 7.磨刀不误砍柴工

 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9.用关心赢得人心

 10.充分授权任用人才

 11.避实就虚.巧妙获胜

 12.运用障眼法迷惑对方

 13.让对手摸不透你的深浅

 14.假装愚钝。必要时先发制人

Chapter3 善结人缘,八面玲珑

 1.对方的短处要避讳

 2.懂得揣摸别人的心思

 3.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

 4.多结交优秀的朋友

 5.竭力寻找贵人相助

 6.任何时候都要顾及别人的自尊

 7.与人交谈要多倾听

 8.机智幽默.轻松获胜

 9.扩展你的人际网络

 10.适时隐藏锋芒

 11.成功从微笑开始

 12.广交朋友.取长补短

 13.运用投其所好的策略

Chapter4 心眼精细,洞察人心

 1.暗中察人.泾渭分明

 2.防备过河拆桥的人

 3.能忍耐方能成大事

 4.把握好关键点

 5.虚张声势是制胜的法宝

 6.开动脑筋.沉着应对

 7.利用伪装暗藏不露

 8.细节决定成败

 9.运用情感打动他

 10.施之以利达目的

 11.让对方感受到重视和尊重

Chapter5 经商多悟,打开财路

 1.表面吃亏.暗地得利

 2.敢于舍弃小利

 3.别出心裁才能抢占市场

 4.灵活机动,随机应变

 5.抢先一步才能把握好时机

 6.巧用金点子

 7.学会赚女人的钱

 8.向富人学习

 9.善于“借”才是真本事

 10.提防商业活动中的陷阱

 11.慧眼识机

 12.此路不通.另觅他途

 13.不要只看眼前的几步

Chapter5 灵活多变,能屈能伸

 1.忍小取大.舍近求远

 2.在失败中接近目标

 3.灵活应付时局的变化

 4.勇敢地面对过失

 5.学会给自己留余地.

 6.敢于突破传统

 7.需懂不露之道

 8.表现自己应把握好一个度

 9.能屈能伸.沉着应对

 10.将劣势变为优势

 11.“低头”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

 12.关键时刻不能墨守成规

 13.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14.采用婉转迂回的策略

Chapter7 低调做人,懂得隐藏

 1.有本事不必自夸

 2.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能

 3.谦卑待人受人敬重

 4.谦受益.满招损

 5.大局为重,不感情用事

 6.远离虚荣心

 7.平易随和者受欢迎

 8.低调处世.增加人望

 9.掌握难得糊涂的真谛

 10.学会低头是一种修炼

 11.用低调的姿态拉近彼此距离

 12.藏巧于拙.不斤斤计较

 13.忍耐是一种大智慧

 14.适时忍让.以柔克刚

 15.隐藏锋芒.顺势而为

 16.学会给他人让路

 17.低调行事好处多

 18.要具有谦虚谨慎的品格

 19.含蓄表达.举重若轻

 20.隐藏个人的好恶

 21.主动示弱是人际交往的法宝

 22.内敛不夸张

 23.把位置放低

 24.贵而不显.家用节俭

 25.保持低调做人的姿态

试读章节

1.如何把对手变朋友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相反,有些人真理在握,却不吭不响,得理也让人三分。其实,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谦下的人原本就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更不消说一点儿小是小非的争论,根本不值得称雄。你若是有理。却表现得谦让,往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之深厚和胸襟之坦荡。

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将造成伤害。好比关门打狗,不让其逃出,老狗为了求生。拼命地咬你。反之,你放它一条生路,便不会对你构成威胁了。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成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

大臣汲黯却向汉武帝参了一本,说公孙弘是装模作样,沽名钓誉。

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

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儿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誉。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

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孙弘深知这个指责的分量,采取了十分高明的一招:不做任何辩解,承认自己沽名钓誉。这其实表明自己至少“现在没有使诈”。由于“现在没有使诈”被指责者及旁观者都认可了,也就减轻了罪名的分量。

公孙弘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指责自己的人大加赞扬,认为他“忠心耿耿”。这样一来,便给皇帝及同僚们这样的印象:公孙弘确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既然众人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公孙弘就用不着去辩解是不是沽名钓誉了,因为自己的行为不是什么政治野心,对皇帝构不成威胁,对同僚构不成伤害,只是个人对清名的一种癖好,无伤大雅。

人海茫茫,却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让人,他日对方势旺你势弱,你就可能吃大亏了!“得理让人”,不仅能表现自己的胸襟和敦厚,也可以为自己以后做人留条后路。

清代康熙年问,当朝人称“张宰相”张廷玉的老家与一个姓叶的侍郎毗邻而居。叶家重建房屋,将两家公共的弄墙拆去并侵占三尺,张家自然不服,引起争端。张家立即发鸡毛信给京城的张廷玉,要求他出面干预。

可张廷玉却作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老夫人看见这封家书,立即命人退后三尺筑墙,而叶家由此深生敬意,也退后三尺,这样,两家之间即由从前的三尺巷变成了六尺巷,被百姓传为佳话。

让人,多发生于竞争之时。让人行为的出现往往使矛盾化解,争斗平息,对手变朋友,仇人变伙伴。因此,让人是避免争斗的极好方法,于人于己都有益处。

2.刚柔并济,内方外圆

做人处世,无刚不立,但过刚则易折。如何克服这一矛盾呢?“外圆内方”是个不错的选择。也就是说,为人既要刚正,又要讲究谋略,柔中有刚,刚中带柔,刚柔并济,如此才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清代的张之洞为官几十载,两袖清风,真正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同时又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在晚清黑暗腐败的官场里入阁拜相,成为一代名臣。

张之洞生性忠直,勇于针砭时事,敢于弹劾朝中要员,赢得人们的赞赏和钦佩。张之洞虽正直,但又善于设防自保。他既有主见和个性,又不失灵活性,具有刚柔相济的性格,是一个外圆内方的政治家。

当时,清流党中的张佩纶、邓承修等人受一系列直谏成功的鼓舞,热血沸腾起来,纷纷上疏弹劾贪污受贿或昏庸误政的官员。而张之洞并不欣赏他们的这些做法。他认为那种逞血气之勇、图一时痛快的做法,绝非智者所为。身处你死我活、激烈竞争的官场漩涡之中,必须瞻前顾后,留有余地,凡事都要讲究技巧.。并有十足的把握。比如他每次上奏进谏,虽然言辞激烈、慷慨激昂,但常常是就事论事,而不搞人身攻击;即便是因为事件本身不得不触及到某人,他也尽量减少对人物的斥责,而着重抨击事情的荒谬。这样就给人以光明磊落之感,既避免了泄私愤的嫌疑,又让对手抓不住任何把柄。

张之洞是一个成熟老到的政治家,他老谋深算,进退有术,处处为自己留下退路。他不结宗派、树私党,他常常标榜自己“立身立朝之道,无台无阁,无湘无淮,无和无战”,“既和又不能同,既群又不能党”。  在从政之中,由于政见趋同,很自然的会有至交好友。众所周知,当初在京纵论时政时,张之洞附着军机大臣李鸿章成为清流党的“牛角”,而且在1876年底至1881年的四年多时间里,其笔锋所向、触角所至,也无可辩驳地显示他是清流党的重要成员,但他却时时处处竭力否认自己是清流党。

在被人视为“清流党”的头面人物中,张佩纶、陈宝琛等人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积怨甚多,而攻诘张之洞的人却极少。原因就在于他这个“清流党”重在言事而少言人。

张之洞即使对自己的政敌也是虚与委蛇,不贸然得罪人。

张之洞虽然与李鸿章在很多方面意见不一致,如甲午之战时,李鸿章主和,张之洞主战,李鸿章视张之洞为“书生之见”。慈禧重用张之洞,本有分李鸿章之势的用心,避免李鸿章集大权于一身。但张之洞表面上还是对李鸿章极力推崇。据说当李鸿章70寿辰时,张之洞为他作寿文,忙活了两天三夜,这期间很少睡觉。琉璃厂书肆将这篇寿文以单行本付刻,一时洛阳纸贵,成为李鸿章所收到的寿文中的压卷之作。张之洞如此处理与李鸿章的关系,显然包含着深刻的外圆意识。

张之洞的外圆策略还表现在是否废除光绪帝的问题上。戊戌变法之后,张之洞鉴于西太后的威严,对废除光绪皇帝之事一直不表态,总是含糊其辞。既不明说支持,又不明说反对,常常推说这是皇室家事。从对这件事的态度上,更可看出张之洞的聪明老练、圆滑狡黠。柔与忍的做人哲学在张之洞的身上得以充分的体现,其运用之精妙令人赞叹。

正是因为张之洞做人的成功,才能在官场上既如鱼得水,又出污泥而不染,既抓住一切机会让朝廷赏识自己,又运筹帷幄为百姓办实事,成为闻名中外的。圣相”、学术界的领袖。

古往今来,有许多自诩德能之士在政治风雨飘摇中遭遇不幸,这是因为他们不善于琢磨左右逢源、方圆处世的道理,因锋芒毕露而招惹嫉妒。只有学会外圆内方,以柔忍之术做人,才能屹立潮头,更好地展现才华,为国为民作出贡献,同时也使自己落得一个好结果。P3-6

序言

在交际上左右逢源,在办事上顺风顺水,在事业上成功如意,在生活上幸福美满,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人生境界。然而当今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生存竞争空前激烈,要达到这样的人生境界绝非易事。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呢?这就需要我们善于琢磨了。

我们经常感到做人难。这毫不奇怪,因为为人处世大有玄机,也有许多诀窍。比如,何时应圆?何时应方?何时应柔?何时应刚?怎样才能以圆化方,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并进而做到方圆兼备,刚柔并济,屈伸自如,虚实莫测,以致令人感到神龙变化之妙,“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是社会人生的大学问,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时一句看似平凡的人生哲理,也许会影响你的一生,从而改变你的整个命运:而假如不懂得这一哲理,则有可能错过最好的机遇,犯下巨大的错误,丧失远大前程。只有读懂了社会这本大书,破解了人心这个谜题,我们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终从平庸的人群中脱颖而出,步入杰出人士的行列。所以,只要你是个有志气的人,是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就应该努力学习和琢磨其中的哲理。

做人虽然不容易,却没有退路。人生的道路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但同样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却有着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欢乐与悲哀的区别。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用心琢磨世事人情,进而努力拼搏,以求走向成功、幸福和欢乐呢?

编者

2008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