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吴昊集/中国杂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昊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昊集》是《中国杂文》系列丛书之一,收录的是我国著名杂文作家吴昊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内容推荐

《吴昊集》收录了作者吴昊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这里有最酣畅的文字、最勇敢的呐喊、最精粹的传承、最真挚的情感、最冷静的思考、最清醒的坚持……在这个纷扰多变的年代,我们选择读书悟道,寻找精神安顿之所。

《吴昊集》中的这些文章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有理论、有文采,是非常优秀的杂文。

目录

应声虫

文章卖钱与文人良心

马胜利同志要小心

倒霉的道光皇帝

三致伯乐

和包大人商量

再和包大人商量

怒发冲冠骂萧何

实话难说

不似更正的更正

小心你的鼻子

不敢恭维的男人“现代美”

洋人愚昧与国人盲从

是曹操倒霉遇蒋干,还是蒋干倒霉遇曹操甲

糊涂分类学

名人之难

十全未必十美

孟夫子抑或有理

班大姐的立场问题

常有理与常无理

“思想欠债”问题

对一个“历来政策”的思考

请留下那个墓碑

亮有失算时

苍蝇籍贯考

虱子减少与阮籍的“裤裆哲学”

少管点儿

妇容十题

十万宦官亡大明

爱读征婚广告

植树先从挖坑开始

“狗道主义”的变迁

权令智昏

没味儿

假如有这样一个特区

不要让屁股指挥脑袋

《颂屁》续篇

有人给右派上课

多多先生记

越来越弄不明白的书法家

李斯的“老鼠哲学”

重读普里西别耶夫中士

爱读薄本书

被凌迟的是灵魂

御用文人精拍马

且看他们的“政治面貌”

试读章节

应声虫

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有一条关于应声虫的记载,是从陈正敏的《遁斋闲览》里转录的,读来饶有兴味,特录如下:

杨动中年得异疾,每发言应答,腹中有小虫效之。数年间,其声寝大。有道士见而惊日:“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读《本草》,遇虫不应者,当取服之。”动如言,读至雷丸,虫忽无声。乃顿饵数粒,遂愈。正敏其后至长汀,遇一丐者,亦有是疾,环而观者甚众。因教之使服雷丸,丐者谢曰:“某贫,无他技,所以求衣食于人者,唯藉此耳。”

唐人张□的《朝野佥载》里,也有类似的记载。

这条笔记,告诉我们如下几点意思:应声虫是寄生虫,“久不治,延及妻子”,危险得很;应声虫并非凡声皆应,于己不利者不应,伤己性命者更不应;与应声虫相依为命的人,并不想驱虫,他们常常是拒“雷丸”而不用。

人体里是否真的有应声虫,雷丸对应声虫是否真有神效,未考,故不敢妄谈。唐人、宋人的笔记里辑录神异怪诞之事,大都是借题发挥。或裁量人物,或抨击时弊,表达作者的喜怒爱憎。你看,这人体里的应声虫和人世间的应声虫何其相似乃尔!作者状物写情,把生活中那些随声附和、阿谀逢承、溜须拍马之徒的肖像不是刻画得人木三分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迄今为止,还没有听到过哪个人说作应声虫是光荣的,包括那些“应”得很标准的人。那为什么应声虫不能绝迹、灭种呢?原因恐怕很多。比如说吧,封建社会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封建的宗法思想、皇权思想、神权思想盘根错节,根深蒂固。那时不论是有所作为的“千秋英主”,还是昏庸透顶的亡国之君,无例外地都把自己吹成是智慧超人,都需要臣子臣民当自己的应声虫。唐太宗在历史上有“从谏如流”的美名,他和魏征的关系,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佳话。但他几次发怒,要“杀此田舍翁”,原因还不是魏征犯颜直谏,不当应声虫吗?在那样的年代,像魏征这样的谏臣又有几个呢?唐太宗身边不是也有一批应声虫吗?有一次,唐太宗看着一棵大树说“此嘉树”,宇文士及马上附和:“美之不容。”太宗正色日:“魏征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今日果然。”这位皇帝看出了宇文士及是条“应声虫”,结果又怎么样呢?宇文士及说:“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举首,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宇文士及不仅承认自己是应声虫,而且指出皇帝需要应声虫的“道理”。太宗听了,“帝意复解”,君臣如初。“从谏如流”的唐太宗尚且如此,其他昏愦不堪之辈,就可想而知了。官僚、士大夫以及豪门地主豢养的清客相公,大多是地地道道的应声虫,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对这伙人的奴颜媚骨做过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的刻画,它同吴曾的这段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帝赶走了,帝制早为共和所取代,但封建思想的流毒远远没有肃清。林彪、“四人帮”一方面实行封建法西斯专政,一方面诱以官、禄、德,“恩威”并用,也制造了一批应声虫。有人靠这飞黄腾达,扶摇直上。打倒了“四人帮”,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拨乱反正,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声虫已不那么香了。但是,应当看到,我国社会的民主制度很不完善。长时期内,在加强统一领导、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集中于一把手。一些领导同志的家长作风、一言堂、唯我独尊的现象,无不与此有关。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正是利用这种条件,抬轿子,吹喇叭,随声附和,达到向上爬的目的。至于群众疾苦,党的事业的成败,一概可以置之不顾。一个领导者处在这种人的包围之中倘不自觉,实在危险得很。长此以往,必定脱离群众,犯严重错误。子思曾批评卫侯“言计是非,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是亡国之兆。卫侯不以为然,结果被赵国所灭。可见,切不可低估了应声虫的腐蚀作用。

应当感谢那位善于思考的道士,是他让应声虫病患者读《本草》,才发现了雷丸。雷丸是否真的神效,建议被“应声虫”包围者,不妨试一试看。十年动乱期间,不少领导干部受到诬陷迫害,有些就是来自昔日身边的“应声虫”。与其让应声虫日后咬人,不如早服雷丸,相依为命是靠不住的!

【原载1981年1月1日《北京日报》】

P1-4

序言

旧文新抄

1988年以后,我出版了几本杂文集,各集都或有前言,或后记,或前言后记都有。今天这个选本,编辑要我写一千字以内的前言,我翻了翻过去的东西,确无新话可说,且抄几段旧文,代前言。

杂文的文字,有时让人感到既冷漠又尖刻,杂文作者的性格,有时让人感到无,情。然而冷和热是通着的,无情的那一面是热烈和深沉。杂文像一团火,杂文作者奉献给读者的是一颗火热的心。

——《求全集》后记,1988年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

搔痒的手,有时颇狠,有时也要见血的。得脚气的人都知道,痒起来,恨不得用刀把脚指头剁下来才痛快。因此,搔起来,常常是两手抱着脚,几个指头同时用力,不仅见血,有时还能见骨头……搔痒搔到这种程度,对自己,无话说,对别人,就得担点儿风险了。因为只要见了血,究竟是搔痒济人,还是搔痒害人,往往很难说得清楚。

——《搔痒集》后记,1988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一唱雄鸡天下白。”不仅是对雄鸡司晨的颂扬,也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宏伟气魄。本人这只鸡(我属鸡)不敢有此奢想,既不能唱白天下,又写不出使天下白的文字,比起杂文界的大家高手,我不过是零打碎敲、小打小闹而已。

——《司晨集》后记,1990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明末清初的大才子李渔(笠翁),一生著作颇丰,他曾这样表述过自己著书立说的心情:“我无尚论才,性则同姜桂。不平时一鸣,代吐九原气,鸡无非时声,犬遇盗者吠。我亦同鸡犬,吠鸣皆有为。知我或罪我,悉听时人啄。”尽管李渔先生离我们已经很远,但对他的这几句话却不敢忘。我的书里是什么声音?鸣,还是吠?不敢自估,不过可以坦诚地说,都是“有为”而发,不敢无病呻吟,更不敢信口开河。

——《昊昊杂文集》前言,1993年黄河出版社出版

对于那些常被正人君子们说三道四、评头品足、飞短流长、唧唧喳喳、挤眉弄眼,甚至冷嘲热讽、小鞋系带、打入另册,甚至被不断“运动运动”的某些杂文作者来说,到了台下,无遗是一种摆脱和解放。“离退休老同志了,还能怎么样呢?”对于总是看着你不顺眼的人来说,离开了他的眼皮子底下,岂不是他也心静,你也心静?对于总是嫌你多嘴多舌的人来说,离开了,减少了对他的“分贝干扰”,岂不是他也太平,你也太平?到了台下,不必再考虑评比的事情,不必再为晋级担心,不必关心空下来的位子,心里只要记着不违纪、不犯法就行了。少了几个框框,摆脱了几道羁绊,告别了几个婆婆,“台下也哥”!好就好在此,妙也就妙在此!

——《台上台下》,1997年北京出版社出版

我自己多少有点儿自知之明:文章写不短,理又说不透,一知半解,还常常出错。出过的书,估计读的人不会多;有人读了,若有所获,也是人家自己再思考的结果。有我书的人,请随便处理吧。

——《台下文存》2006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