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一角》作者宋定国是一九七七年的高考生,大学本科学的是政治学。后又一直在江苏省镇江市担任市委书记的秘书,在官场磨砺了数十年。所以他的官场小说非同文人写官场,他在架构整个小说的谋篇布局上,每一个棋的点及面都布置得缜密、周全。小说中不论是市委书记还是一个随从,为事、为人、为权都写得入木三分,真实可信。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是心怀古典英雄主义情怀的作家,他写黑幕是为了揭示体制的局限,他写官场角斗是为了呼吁政治改革的急迫。他把官场与行政的关系写得水乳交融,非常贴切地展示了作者对于常人忽略的部门间的关系的协调、牵制、抗衡的把握及驾驭能力。
人之升降,与政隆替。《冰山一角》写的是换届内幕。《冰山一角》(作者宋定国)中的正反面人物均围绕着换届一事展开。宋定国是一位深谙官场规则,素有政治抱负的作家,得以力道深厚地尽量排斥社会的力量,纯化为对一种“官场场境”的白描叙述时,政治范儿十足。因此,他写的人物理致见心胸,气调现筋骨,不论是正面人物的沉潜内敛,还是反面人物的圆融通透,都能戳得住,立得稳,相貌鲜明。抑或因他电光火石一般敏锐的艺术感觉都用在了捕捉官场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小说中人性的变异与坚执,情欲的滥觞与克制,仕途的悲辛与渺微都被他写得举重若轻,既真且深、精悍精当。若能由此折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在眉睫,当是功夫在诗外,民心共此时。
走进庭院,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门前的一对清乾隆年问带座汉白玉石狮,每只约重七吨左右。石料考究、雕琢精当,其体型硕大、造型威猛,见者都称罕有!三年前他韦大海得到这对东西时,曾举行过隆重的捐赠仪式,把它捐给市博物馆。后因市博物馆空间有限,便与韦大海达成协议。归属权归市博物馆,临时保管权归、韦大海。这样,韦大海便堂而皇之地把它“保管”在了家门口。
庭院左侧,是一块重达十五吨左右的天然灵璧石,它不仅涵盖了这类石头瘦、皱、漏、透和圆、蕴、雄、稳诸特点,且肖形状景、气韵生动。石头的上部,是一只浑然天成、展翅翱翔的苍鹰,嘴中喷着飞瀑,飞瀑泻入水池,汩汩流向砌着山石和两旁长着各种名贵树木的人工湖中,人工湖弯弯曲曲地通到后院,形成一个循环的水系。
韦大海家中的布置不像一般土财主那么富丽堂皇,而是简洁古朴。许多不起眼的摆设,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它是古玩中的珍品,价格不菲。此刻,已是下午三点多,他家的茶室中三个人正在品着正宗的武夷山大红袍。这三个人,就是人称“江河三怪”的医怪张旭东,文怪夏中华,还有一位就是这家的主人——商怪韦大海。
张旭东五十三岁,微胖而白皙的脸上似乎看不到皱纹。他是中医世家,据说祖上曾为御医。他在大学读医科时就潜心于研究《易经》、《黄帝内经》、《丹经》、《本草纲目》,在中医上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谁知大学毕业后,竞然被分到了一家乡镇医院。在医院熬了五年后,国家政策允许私人行医时,他辞职开了个私人诊所。开始几年,并没多少人相信他,就医者寥寥无几,经济也非常拮据。后来他与韦大海相识,韦大海除了向他求诊,还常常向他请教《易经》,顺便在经济上资助他,同时在外界为他广为宣传,使他渐渐生意兴隆,声誉鹊起。
医怪张旭东,怪在诊断病情从不用医疗器械。百分之八十的病人,只需一望便能确诊。只有少数患者,他才用传统中医的“闻、问、切”。这“望”,于他而言,实在是他深谙中医精髓所致。张旭东常对人说,中医看人就把人看作“浓缩的宇宙”。如果说十二经脉是宇宙中的湖泊山脉,七经八脉就如同大地的沟渠;如果说五脏六腑是漂泊在大海上的陆地,人体气血就如同贯穿在各洲际间的大海。而人的脏腑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特别是脸色和舌质舌苔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视其外应,以知其脏,则知所病矣”。另一个奇怪之处是张旭东的药方,简单三五味药。许多在大医院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到他这里居然药到病除。还有一点,他从不定收费标准,患者经济富裕的就多付点,贫穷的可以少付甚至不付。当然,他并非什么人、什么病都看,没有确切把握的病基本上是婉言谢绝。每天上午营业,只看五人。下午看书、喝茶、聊天。晚上打坐练功。排号请他看病的不计其数,其中不乏达官贵人。因为他每天看病只限五人,所以人们给他的绰号是“怪医张老五”。
人称文怪的夏中华今年四十三岁,长得清秀儒雅,浓黑的眉毛下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常常处于若有所思的状态。他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市博物馆工作,自己与朋友开了个“慎独斋”古玩店。“慎独”一词出之《中庸》,是历代显要达人喜爱的自勉之句。夏中华取其为斋名,恰有另一层意思。十年前,他因病切了一只。肾,而“肾”与“慎”谐音。因此,他的“慎独”便别有一番意思,当然,离不开调侃人生的戏谑成分。
再说他看古玩,怪在不用手摸,更不用任何仪器,而是十有八九“一眼定乾坤”。遇到非常特殊的器物,他才需要借助别的方法。用得最多且最为怪异的方法之一,就是用舌头舔一舔。按他的话来说,他看一眼,不仅能看出形、工、质、色、包浆,而且能感受到物品的气场。因为一件器物的时间越长,它汲取大自然的精华后储藏的能量就越大,气场就越强,而自然的气场与人体的气场能够相通。至于他为何要用舌头舔一舔,他却始终秘而不宣,只道是“独门功夫,天机不可泄露”。所以人称鬼才“夏一眼”。
韦大海因为喜欢收藏古玩,常请夏中华掌眼,并向他学习鉴定古玩的知识。当然,韦大海出手大方,给了夏中华丰厚的报酬。当夏中华在社会上遇到麻烦时,韦大海都能替他摆平。
韦大海与夏中华关系的飞跃,还得说起三年前一次巧妙的合作。省长潘若安和他的儿子潘吉平时酷爱收藏。潘吉因闻“夏一眼”大名,有一次通过朋友请夏中华到家中帮助掌眼。潘吉当然不可能把全部藏品给夏中华一览无余,只拿出十件东西请夏中华鉴定。夏中华一一看过,知道这十件藏品都是高等级的文物,但其中有六件是赝品。他不便直说有假,只是感叹道。这十件都是好东西,但我更看好其中的四件。其实最使他怦然心动的是其中一件四十多公分高的元青花龙纹四系扁壶;无论是从形、胎、釉、纹、工来看,都是开门见山的真品,其价值不会低于曾在国外拍卖行拍出过天价的“鬼谷子下山”青花罐。他对潘吉说,你这件东西市场是不认的,但我认,假如你肯出手,我可以帮你找到买家。潘吉心中窃喜,但面带遗憾地说。我父亲已经叫我把这件东西退还给人家,你朋友想要,过几天可与他联系。接着,他把对方的名字和电话给了夏中华。夏中华当然明白这是在演戏,连连道谢后即告辞。
夏中华没有资金实力去买此物,但把此事告知了韦大海。韦大海相信夏中华的眼力,五天后到潘吉的指定人那里以三千万的价格买下了这件扁壶。自此之后,潘吉与夏中华来往密切,夏中华伺机把买主韦大海介绍给了潘吉和他的父亲。
韦大海在潘吉处买了好几件东西,并从这个年轻人嘴里得知其父从不收人家金钱,只是嗜好古玩,欣赏其中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内涵。聪明的韦大海自然明白这种貌似高雅的嗜好,正是官场通行的敛财的潜规则!摸到其中的奥妙,韦大海不笨。他试着给潘省长送了几件漂亮且价值不菲的古玩,潘省长都照单收下,且夸韦大海是儒商,表示今后有事可以找他。当然潘吉父子并不知道韦大海在其中赚了大钱。单是这件元青花龙纹四系扁壶,韦大海一年后就以一亿八千万的价格转让给了国内一位大收藏家,并从中给了夏中华两千万酬金。自此以交流古玩为媒介,韦大海和夏中华成了潘省长家中的贵客。
坐在主人席上正品茗的,正是韦大海本人。他今年四十九岁,人长得瘦小而精神,黑黑的脸上一双眼睛小而犀利。脚蹬一双布鞋,衣着简朴无华,全然一副藏山蓄水不外露的貌相。他这种惯常的打扮与他的发家史不无关系。那年他大专毕业后到深圳闯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救了一位姓何的女老板的命。女老板拿出三百万来酬谢他,他坚决不要,在女老板苦苦恳求之下,他最终答应以借的形式接受了这三百万,三年后归还。有了这三百万,他看全国许多工厂积压大量布料,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布料大甩卖的摊子。他灵机一动,找到一家工厂废弃的大仓库,与厂家订下十年的租赁协议。然后把仓库进行简单的装修后,破墙使仓库成为临街门面房。然后,他用电话与一些布厂联系,愿意为这些积压布料的厂家在布料专卖店代销,佣金百分之五,一月一结算。许多厂家面临产品滞销倒闭的危机,听到有这等好事,都迫不及待过来与他签订协议。这一来,仓库成了布料专卖店。临街冷清之地一下子热闹起来,半年下来,生意越发红火,许多厂家蜂拥而至。韦大海适时又把代销佣金提高了三个百分点,同时还把布价朝上提了一些。三年过后,到了应诺还那位女老板三百万时,韦大海在银行竟然有了一千多万的存款。这时候,他中止了代销协议,将专卖店分割成了一个个摊位出租,自己只收摊位租金。由于这个仓库自然形成了专业性市场,许多厂家和商贩都愿意前来租摊位。粗算一年摊位费能净收三百万。搞定这些事后,韦大海如期还给女老板的不是三百万,而是四百万,他认为应该有一百万的利息。此举使女老板对他更为欣赏,向他承诺。今后如有需要,她会尽力相助。P2-4
我从小酷爱文学,从十六岁开始写小说,十年后,在堆积了近百万字的退稿后才发表了处女作《小拖把》(《萌芽》杂志一九八○年第四期)。但我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学科志愿最后是由组织上定的。我喜欢的是文学,学的是政治学,拿到的第一个学位是法学学士,毕业后在高校教的是经济学。从教八年,竟阴差阳错地出版了十六本经济学著作。尔后从政八年,当过市长秘书、市委书记秘书、市委办公室和政研室主任,对官场的规则和内幕有所了解。后来又弃政从商,在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担任了十余年高管人员,积累了一些商场经历。在人生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我竟为生存和诱惑在反差很大的几个领域游逛了一大圈,直到过了“知天命”的年龄,眼看着自己赤条条地来,离赤条条地去已为时不远的时候,眼看着自己即将走向颓废的时候,我才思考着应该为社会留下一点生活的痕迹,于是,才下决心写作《大江东去》。
去年十月份,我开始撰写此书,按原来的构思应该在一百二十万字左右,因容量较大,加之有些急功近利,我便将它改为《大江东去》三部曲。全书的主线是官场,辅线是情场、商场、赌场。我力求在书中体现三方面的特色:一是要有一定的涤度。比如说写官场,我不只是停留在描写一些腐败现象上,而是要重点揭示腐败的根源——体制的弊端和信仰的缺失。再比如说写情场,也不仅仅在情欲和情爱上泼墨,而是要揭示其背后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各种文化的冲突。二是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在我看来,揭露腐败和丑恶不是主要的目的,比之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揭露中寻找出路,寻找光明,寻找理想,寻找信仰。三是要有一定的可读性:这方面我主要着墨于对人生和社会改革的探索,浓缩知识的含量,塑造人物的典型性,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在此,我想顺便交代一下,我在书中多次写到的“龙山”和“鸟岩雕”,其中蕴含着我对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的理解。我认为我国远古时期的图腾不仅有龙,而且有凤,“龙文化”是和“凤文化”同时形成并相辅相成。的。“鸟”是广义上的鸟类,欧美一些国家以鹰为代表,中国以凤作代表。如果说“龙文化”的特征是强悍、霸气的王者文化,那么,“凤文化”的特征则是灵动、飞扬、祥和,具有追求自由的精神寄托。这一观点和艺术形象如能得到读者的认同或争鸣,其意义是深远的。
写一部如此容量的书总要有特定的地域人文背景,这方面我选择了自己大学毕业后生活和工作了整整二十年的一座城市。我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我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留在了这座城市;是因为我与这座城市一起经历了各种风吹浪打、悲欢离合,一起在潜移默化或轰轰烈烈中逐步成长;是因为我对这座城市的每一阶层的人、每一处山山水水比较熟悉,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比较了解。这一切,都使我在写作时较为轻松自如。但文学创作毕竟是虚构的,我只是选择了一个熟悉的地域背景,其他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我尤其刻意回避了这座城市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主要领导者的形象,目的是希望读者千万不要把书中的人物对号入座。
能够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此书,我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在此,我要特别由衷感谢蒋立群同志为我提供了“鸟岩雕”等大量资料;感谢程天龙同志为我提供了城市地名等方面的资料;衷心感谢钱永波、蒋国星、尹卫东和一些不愿披露自己名字的领导对我的鼓励和提出的诸多修改意见;感谢作家孙立博士对此书的鼓励和指导。
毕竟已有三十余年在文学作品方面辍笔休眠,重新拿起笔来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我最终选择了它——我的“初恋”,作为最后的95宿,那我一定会心神专注,笔耕不止。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一稿于上海
二○一二年八月七日二稿于镇江
二○一二年九月八日五稿于上海
二○一三年四月十日六稿于溧阳
二○一三年五月十二日七稿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