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必备的工具书,在百姓生活中是喜闻乐见的,市场需求量大。内容。精密历法、民俗习惯、生活窍门、实用信息应有尽有,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理念。包罗万象,融会贯通,贴近生活,为读者打造最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最新实用民俗万年历大百科》共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和万年历表。既保持了传统历书的本色,又增添了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的内容,希望能给读者的居家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本书由王光普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最新实用民俗万年历大百科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作者 | 王光普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生活必备的工具书,在百姓生活中是喜闻乐见的,市场需求量大。内容。精密历法、民俗习惯、生活窍门、实用信息应有尽有,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理念。包罗万象,融会贯通,贴近生活,为读者打造最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最新实用民俗万年历大百科》共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和万年历表。既保持了传统历书的本色,又增添了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的内容,希望能给读者的居家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本书由王光普编著。 内容推荐 万年历作为一种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历法,是中华智慧的结晶,并且千百年来一直是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指南。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之万年历现已成为居家必备之书,所以我们在传统历书的基础上增添了与现代人生活比较接近的内容,融进了许多常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文化知识,编成《最新实用民俗万年历大百科》。 《最新实用民俗万年历大百科》共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和万年历表。既保持了传统历书的本色,又增添了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的内容,希望能给读者的居家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本书由王光普编著。 目录 第一篇 中华传统文化 第一章 历法常识 一、万年历由来的传说 4 二、阳历和阴历 5 三、天干地支纪法 7 四、六十甲子 11 五、闰日、闰月和闰年 11 六、星期的来历 12 七、四季的成因及划分 13 八、月相 14 九、阴阳五行说 16 第二章 生肖星宿 一、有关十二生肖产生的历史 22 二、十二生肖排序的传说 22 三、十二生肖年份对照表 24 四、生辰八字 24 五、生辰八字的推算规律 25 六、我国古代的二十八星宿 27 七、二十八星宿与择吉避凶 28 第三章 二十四节气 一、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34 二、二十四节气简表 34 三、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黄道位置 35 四、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 37 五、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对联 40 六、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农谚 41 七、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的关系 41 第四章 姓氏文化 一、姓氏的历史知识 44 二、姓氏的由来 45 三、姓与氏的关系 45 四、百家姓 46 五、古人的改姓现象 47 六、古人的名和字 48 七、古人的号 48 第五章 传统节日 一、正月初一贺新春 52 二、正月十五闹元宵 53 三、二月二龙抬头 55 四、禁烟扫墓寒食节 56 五、扫墓祭祖清明节 57 六、五月初五端午节 59 七、六月六姑姑节 60 八、七月七牛郎会织女 62 九、七月十五鬼节 63 十、八月十五中秋节 65 十一、九月九重阳节 67 十二、十月一烧纸衣 69 十三、冬至莫忘吃饺子 71 十四、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72 十五、腊月二十三祭灶神 73 十六、除夕守岁到天明 74 第六章 婚丧寿诞祭祀礼俗 一、结婚礼俗 78 二、生育礼俗 80 三、贺寿礼俗 85 四、丧葬礼俗 87 五、祭祀礼俗 89 第七章 民间信仰 一、玉皇大帝 92 二、王母娘娘 92 三、福神 93 四、禄神 93 五、寿星 94 六、财神 94 七、喜神 95 八、门神 95 九、灶神 96 十、钟馗 96 十一、床神 97 十二、土地神 97 十三、四大菩萨 98 十四、弥勒佛 100 十五、送子观音 100 十六、月老 101 十七、雷公电母 102 第八章 对联习俗 一、春联习俗 104 二、婚联习俗 105 三、寿联习俗 106 四、挽联习俗 107 第二篇 万年历表 一、1931-1940年 112 二、1941-1950年 132 三、1951-1960年 152 四、1961-1970年 172 五、1971-1980年 192 六、1981-1990年 212 七、1991-2000年 232 八、2001-2010年 252 九、2011-2020年 272 十、2021-2030年 292 试读章节 一、万年历由来的传说 万年历是我国古代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阳历。据说,它是为了纪念历法编撰者万年的功绩,才将其命名为“万年历”的。而现在所使用的万年历,实际上就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体阳历或阴历的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进行查询使用,与原始历法并无直接联系。若要追寻万年历的由来,还得从远古时代商朝的一个故事说起。 日晷仪和水漏壶的出现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历法制度不够健全,天时和农事往往不能正确地结合起来,农作物的收成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一些年月,尽管农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收获甚小,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当时的天子祖乙(约公元前1450年)看到由于节令的紊乱而导致民不聊生,很是忧虑。在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当时,人们都以为是得罪了天神,天子祖乙也认为有道理,于是就亲自率领百官,熏香沐浴,前往天坛祭祀天神,并传谕全国百姓设坛祭天,祭拜天神,请求宽恕,使节令恢复正常,可是节令仍旧紊乱。 当时在定阳山下,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樵夫,以打柴采药为生,但是对历法及节令却很感兴趣。有一天,万年上山砍柴,砍完了就坐在树下休息,他望着树影出神,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大半个时辰,回过神后,他发现这时地上的树影已经悄悄地移动了方位。这时,万年灵机一动,心想,可不可以利用日影的长短来计算时间呢?受此灵感的启发,万年急忙起身往家赶,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设计出了一个可以通过测日影来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这个日晷仪却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一遇到阴雨天气就无法使用,这也是万年苦恼的事情。 后来有一天,万年在泉边喝水,看见崖上的水很有节奏地往下滴,规律的滴水声又启发了他的灵感。回到家后,万年就动手做了一个5层的漏壶,这样就可以利用漏水的方法来计时了。这个计时方法的好处就是,不管天气阴晴,都可以正确地掌握时间了。有了计时的工具,万年更加用心地观察天时节令的变化。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总结,他发现,每隔360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所以,只要搞清楚日月运行的规律,就可以制定出准确的节令了。 研究有了初步进展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万年非常高兴,为了使他的这两项发明造福百姓,万年就带着自制的日晷仪和水漏壶去觐见天子祖乙,顺便向天子说明节令不准与天神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祖乙觉得万年的解释很有道理,并且坚信万年一定能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历法,于是就把万年留在自己身边,然后在天坛前盖起了日晷台和漏壶亭,还派了12个童子供万年差遣。从此以后,热爱历法与节令研究的万年就开始专心致志地钻研时令了。 过了一段日子,天子祖乙派大臣阿衡去了解万年制历的情况。阿衡来到日月阁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后,万年就拿出了他推算出的初步成果,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荣枯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听到万年的叙述后,阿衡心里非常不安,他担心万年制出准确的历法后,会得到天子的重用,然后威胁到他的地位,于是,阿衡决定除掉万年。回去后,他就用重金雇用了一名刺客,准备行刺万年。让阿衡以及他所用刺客无奈的是,万年全心研究时令,几乎从不离开所住的日月阁,刺客只好趁夜深人静之时去射杀万年。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勤奋的万年仍旧进行着他的研究,只听得“嗖”的一声,万年感到胳膊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然后应声倒下了。见状,童子们高喊捉拿刺客,守卫的士兵当场将其抓获,然后将其扭送到天子面前。祖乙经过审问得知这些都是阿衡的诡计,就下令将阿衡收押,然后亲自到日月阁探望只受了点皮肉之伤的万年。 见到天子后,万年就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给了祖乙:“现在申星追上了百星蚕百星,星象复原,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始春,希望天子定个节名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不负众望,大功告成 当时祖乙见万年为了制历,日夜劳瘁又受了箭伤,心中不忍,就请他入宫调养身体,万年答道:“多谢天子厚爱,只是目前的太阳历还是草历,不够准确,要把岁末尾时也闰进去。否则,时间一长又会造成节令失常,给天下人带来麻烦。为了不负众望,我必须留下来,继续把太阳历定准。” 又经过了数十个寒暑的精心研究,万年制定的较为准确的太阳历终于完成了,当他把太阳历献给在任的国君时,已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面对如此忠诚的臣子,国君甚是感动,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就把太阳历定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以上就是“万年历”由来的传说。尽管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也道出了万年历制定的艰辛,所以,作为感受到万年历带来便利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这一伟大的劳动成果。 二、阳历和阴历 古时候人们把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称为一年,并且他们很早就发现年与年之间的间隔是365天,不过“年”这个单位太大,用起来也不方便,而“天”这个单位又太小,于是便想方设法在“年”与“天”之间加入一个计量单位,于是历法便应运而生了。对于现代人来说,最熟悉的历法莫过于阳历和阴历了。 对于阳历和阴历,相信大部分人都很熟悉,它们是用来记录时间的历法,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那么,阳历和阴历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有大月、小月之分?为什么会有闰年、闰月之说?这些问题,你都了解吗?P4-5 序言 万年历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历法。有专家指出,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历法改革史,而将历法研究成果编制成百姓日常生活所用的工具书,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历书。 据说,在帝制年代,历书是皇帝的“垄断品”,它必须由皇帝本人审定,并规定只许官方印制,通常在年末岁尾将下一年的日历分发民间,不准私人刻印,所以历书又叫“皇历”。 据记载,“万年历”的说法始于清代,是经皇帝御定的书名,其中,“万年”除了代表多年外,还有统治江山社稷万年长久之意。可以说,历书是与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书籍,几乎家家都有一本历书,以备随时查看何时交节、大月还是小月、每日的宜忌,或者预测当年的运势等。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之万年历现已成为居家必备之书,所以我们在传统历书的基础上增添了与现代人生活比较接近的内容,融进了许多常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文化知识,编成此书。 本书共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和万年历表。第一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部分,叙述了传统万年历的经典内容,如天文历法、二十四节气、生肖星宿等,还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传统节日、婚丧寿诞祭祀礼俗、民间信仰等一一作了介绍,让读者在领略传统文化的同时,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第二部分是以表格的形式详细列出了从1931~2030年共100年的年历,以方便读者查阅。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充实性,我们参阅查询了大量的历书资料。可以说,既保持了传统历书的本色,又增添了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的内容,尽量做到扬众家之长,避众家之短,以向读者提供一本知识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居家必备工具书。希望本书能给您的居家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编著者 2013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