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丝路起点看洛阳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邵如林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一座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千古帝都。走近洛阳厚重的历史,为她持续数千年的文明而惊诧,为她海纳百川的大度而感叹。中古时期的洛阳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同时也因其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而成为东方古代都城的典型代表。本书作者以精深的历史研究功力,以摄影家的独特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历史的洛阳和文化的洛阳,同时也将他对丝绸之路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倾注在书中。

内容推荐

就在洛阳市的丝绸之路申遗工作紧锣密鼓的紧张进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位丝绸之路研究专家、摄影家邵如林先生倾其数年时间所拍摄和撰写的一部有关丝绸之路东方起点洛阳的专著《丝路起点看洛阳》,他在书中以精深的历史研究功力,以摄影家的独特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历史的洛阳和文化的洛阳,同时也将他对丝绸之路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倾注在书中。相信每位读者都会从中领会到影响了世界2000多年之久的丝绸之路乃至中国文化那深厚的底蕴、内涵与她的博大精深!

目录

01 千年帝都话洛阳/003

02 文明肇始河图之源/017

03 华夏第一王都/025

04 商都西亳/033

05 成王营洛与“何尊”出世/039

08 平王东迁/045

07 王城遗址与“天子驾六”/05t

08 汉魏洛阳故城的传奇/063

(1)东汉帝都

 ①建都洛阳

 ②发达的工商业都会

 ③丝绸之路的“三绝三通”

 ④班超定西域

 ⑤子承父业

 ⑥戊校尉耿恭

(2)曹魏居洛

(3)荆棘洛阳

(4)北魏洛阳

09 隋唐洛阳/147

10 宗教洛阳/169

(1)“永平求法”与祖庭白马寺

(2)北魏弘法与龙门石窟

(3)盛唐宗教与“会昌法难”

(4)少林禅寺

(5)关林揽胜

11 高僧玄奘/241

12 古道石壕/287

13 函谷关传奇/30i

(1)古函谷关

(2)新函谷关

(3)魏函谷关

14 千唐志斋/321

15 帝城芳花 魅力洛阳/32Z

参考书目/339

作者简介/341

后记/342

试读章节

③丝绸之路的“三绝三通”

东汉政权完全承续了西汉武帝时候由张骞所开通的同西域各国的联系,认真履行着对西域各国保护、管理和对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维护等辖权。洛阳作为丝绸之路这条国际经济、文化通道东段的重要都市,在竭力维护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等方面做出了不朽贡献。史籍所载的东汉王朝与西域和丝绸之路间的“三绝三通”,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所谓“三绝三通”,是指东汉王朝在其存续期间三次从西域撤退,断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丝绸之路也因此而阻断;而后又三次统一西域,恢复管理西域各国与丝绸之路的曲折历程,从中也反映出维持国家统一局面、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时的艰辛和不易。

西汉政权自从于公元前101年在西域轮台置军屯田、前60年在西域设置代表中央政府的最高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以后,整个西域地区就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西域都护代表中央政府掌管对西域各国地方首领的册封、任免和奖惩,征调西域各国军队,戍边伐逆,组织屯田,安定社会秩序,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等。

西汉末年,登上帝位的王莽推行了一套错误的民族政策。他即位后,专门派使臣前往西域通告各国,并改换匈奴单于的印章,由“匈奴单于玺”变为“新匈奴单于章”,同时将西域诸王一律官降一等,改王为侯,这引起了西域各地的普遍不满。汉武帝之后一度衰落的匈奴乘机崛起,使原来归属汉朝的西域各国被迫“复役属匈奴”。匈奴不断加大对各国的敛税重苛,使西域各国苦不堪言,处境困难,丝绸之路也因此中断。

东汉政权建立以后,鄯善、焉耆等西域各国纷纷遣使、奉贡并送质子至京都洛阳,请派都护。光武帝刘秀鉴于“天下初定,未遑外事”,一时顾不上派军西行。45年秋,莎车王欲兼并西域,诸国恐惧,车师、鄯善、焉耆、龟兹等18国联合遣子入侍,并盼望速派都护,以震慑莎车的野心,得到了光武帝的同意。48年,匈奴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遣使至京都洛阳,愿效仿西汉时呼韩邪单于,内附称臣,获得汉朝同意。匈奴自此分为南、北二部。

72年,北匈奴呼衍王以伊吾、巴里坤为基地,连年派兵侵扰河西走廊,竟使河西各地到了白天都不敢打开城门的地步,丝绸之路也由此被阻断。面对这种情况,谒者仆射耿秉屡次上书,请求攻打北匈奴。汉明帝因此召来曾经跟随伯父窦融在河西走廊生活多年,熟悉边疆事务的显亲侯窦固等人会商。耿秉说:“从孝武皇帝(汉武帝)以来,西域归附朝廷乃是大势所趋。如今南匈奴已经依附汉朝,但北匈奴还在威胁边境和西域,如果此时对他的本土发动进攻,乃是人心所向,势在必得。”汉明帝同意了他的主张。

永平十六年(73),汉明帝任命耿秉为驸马都尉,窦固为奉车都尉,率三路大军分出凉州(今甘肃武威)高阙塞、酒泉塞和张掖塞,北征呼衍王;另派骑都尉来苗、护乌桓校尉文穆率太原、雁门等7郡兵出平城塞,分散和牵制北匈奴力量。这是东汉建立近50年后首次出兵西域。汉军破呼衍王于天山,追至蒲类海(今哈密巴里坤湖),“取伊吾庐地,置宜禾都尉”,重新控制了天山东部地区。之后窦固遣假司马班超出使西域,复定鄯善、于阗(今和田)等西域诸国。次年冬,汉明帝又派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都出敦煌昆仑塞,进击北匈奴。在蒲类海边打败北匈奴军队后,又进军车师后王,斩杀数千。车师后王震恐,抱住汉将马足求降,车师前王也随之降汉,车师便全部克定。于是窦固上书,建议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汉明帝遂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驻节焉耆;军司马耿恭为戊校尉,屯驻车师后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己校尉,屯驻车师前部柳中城(今鄯善鲁克沁)。各驻军数百人。西域与中原政权自西汉末断绝联系65年后,至此全面恢复关系,封闭多年的丝绸之路也由此开通。此为一通。

75年,中原大旱,汉明帝病故。在北匈奴的策动下,焉耆和龟兹乘机攻杀了西域都护陈睦。车师也再次反叛,同北匈奴一道进攻戊校尉耿恭。己校尉关宠上书请求救兵,刚即位的汉章帝命征西将军耿秉屯驻酒泉郡,代理太守职务,派酒泉太守段彭发河西及鄯善兵7000余人前往援救。援军在柳中城集结(关宠病故),全军攻打车师交河城,斩杀数千,匈奴人惊慌逃走,车师再度投降。段彭于76年春遣一支援军,前往金蒲城,将坚守孤城数月、已经矢尽粮绝的戊校尉耿恭及存活士卒救回洛阳。章帝下诏,将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一并撤销,人员撤出西域,召班超回国。但班超在疏勒(今喀什)、于阗军民的盛情挽留下,只身留在西域坚守。

80年5月,班超想要完成平定西域的事业,上书章帝请求用兵。章帝不仅同意而且还给班超派去助手徐干和千余志愿军,听候班超调度,同时还同意了班超联系乌孙共击匈奴的主张。

84年12月,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匈奴愿意恢复同汉朝的官民贸易。”章帝下诏批准。于是北匈奴驱赶大批牛马前来河西,同汉交易。章帝再派副司马恭和率领800援兵前往疏勒,听候班超指挥。

88年,北匈奴因饥荒发生内乱,南匈奴上书,请求趁此机会,与汉朝合力进攻北匈奴。刚即位的汉和帝和窦太后与耿秉商量,得到了耿秉的全力支持。于是遣车骑将军窦宪、执金吾耿秉等率北军五校、边疆12郡骑士及归顺汉朝的羌、胡军队,于89年6月大举攻伐北匈奴,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斩获甚众,窦宪、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命中护军班固刻石记功而还。

90年春,窦宪遣副校尉阎砻率骑兵2000余人,攻取北匈奴伊吾(今哈密)地,车师等国降汉。

91年2月,因北匈奴势力渐弱,窦宪想趁机将其消灭。于是遣左校尉耿夔、司马任尚出居延塞5000余里,大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获匈奴阏氏、名王以下5000余众。北匈奴单于率余部西迁,不知所踪。这是自汉朝与匈奴交战以来出塞最远、收获最大的一次战役。自西汉以来,匈奴人长达300多年对汉朝边境的骚扰、对丝绸之路的威胁自此结束。龟兹、姑墨、温宿等国均向汉朝投降。当年12月,汉复置西域都护、骑都尉和戊、已校尉等官职,以坚守西域疏勒等地10多年、为稳定西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班超为西域都护,驻节龟兹。副手徐干为西域长史,驻扎疏勒。西域各国全部降服。阻断10多年的丝绸之路自此复通。是为二通。

102年,在西域奋斗30年的西域都护班超告老乞归。戊己校尉任尚继任西域都护。临行前,任尚请班超指点,班超告诫他:“阁下性情严急,要求过于苛刻。清水无大鱼,严苛不得人心。切记要宽恕小过、总揽大纲,就可以了。”任尚对此颇不以为然,觉得班超也不过如此。他对亲信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结果班超离开仅仅4年,西域政局就因任尚性情暴戾,执政过于猛苛而发生变化。任尚的做法激起西域各国反抗,诸国联合攻击都护任尚,被征调前去镇压的羌兵又在河西反叛,切断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中断。任尚因失职,被朝廷召回,任命骑都尉段禧继任都护,西域长史赵博为骑都尉。此时通往中原的道路已被堵塞,命令、文件无法传递,东汉王朝只能眼睁睁看着整个西域再次失手。无奈之下,继位不久的汉安帝在群臣“西域阻远,数有背叛,吏士屯田,其费无已”的议论中,只好于107年6月诏罢西域都护,将伊吾庐、柳中城屯田吏士,撤退回京。这一时期,东汉国内羌人暴乱不断,局势动荡不已,朝廷一时也无暇西顾。

汉朝虽然撤出了西域,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并未就此中断。119年,北匈奴残部死灰复燃,以武力降服西域诸国,并伺机侵犯汉朝边境。河西敦煌太守曹宗对此十分忧虑,便请示朝廷,遣长史索班率千余人驻屯伊吾,招抚西域各国。车师前王及鄯善王等来降。120年,北匈奴残部结车师后王军就,攻杀了后部司马及敦煌长史索班等人,控制了丝绸之路北道,鄯善国形势危急,向敦煌求救。太守曹宗即刻上书朝廷,请求率兵攻击匈奴,为索班雪耻并借机收回西域。但朝中公卿对此议论纷纷,多数认为应当关闭玉门关,与西域断绝关系。摄政的邓太后听说军司马班勇有其父之风,便召他进见询问。

P74-79

序言

丝绸之路最初指的是汉唐时期中国丝绸西运的途径,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商旅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在公元前4世纪我国的丝绸已传至印度及地中海沿岸各国,但作为丝绸之路的正式形成,则开始于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之后,经过不断开拓,形成了由洛阳出发,经长安(今西安),穿越河西走廊,跨越喀喇昆仑山,直达地中海东岸的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交通要道。自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一词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其起点问题尤其是争论和关注的焦点。2006年8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国家文物局共同在新疆吐鲁番市召开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标志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正式启动,并明确丝绸之路(中国段)源于汉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从而进一步确立了古都洛阳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公元前138年,西汉王朝派张骞出使西域,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由此开辟。公元73年,班超从洛阳出发,参加了旨在稳定西域局势、重新开通丝绸之路的战争并出使西域,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东汉汉明帝派蔡情、秦景出使印度引进佛教就是沿丝绸之路西行的大唐高僧玄奘赴印度取经走的也是丝绸之路。据文献记载,西晋太学里就有4名来自西域的学生,在洛阳城里,来自西域及大秦(罗马帝国)等国的使节、商人数量众多。在东汉及隋唐时期,洛阳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都城,其文化和商贸闻名于世。公元57年,倭奴国王(今日本)所遣使者漂洋过海,来到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亲赐金印,上刻“汉委奴国王”,成为中日政府间第一次友好交往的物证。

隋唐时期,全国物资通过隋唐大运河首先集中到洛阳,然后再转运长安和全国各地,部分商品如丝、绸、绢、瓷器等再通过丝绸之路由东、西两京输往世界各地;西域和西亚甚至欧洲的香料、珍珠、珊瑚等商品也通过丝绸之路输入到长安、洛阳后,再销往全国。近些年来在洛阳出土了一大批与丝绸之路有关的遗存和遗物,直接反映丝绸之路胡人商旅活动的俑类、中亚一些国家的古币、定居洛阳的西域人的墓葬等。这些都充分说明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

洛阳除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龙门石窟外,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白马寺、汉函谷关与崤函故道等重要文物遗迹此次也将作为丝绸之路的捆绑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国家大遗址保护工作也将在洛阳展开。隋唐洛阳城里坊区、汉魏故城宫城区等大遗址的保护区内丰富的地下文物遗迹将逐步展示给世人,以不断提高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使古都洛阳更具魅力。

就在洛阳市的丝绸之路申遗工作紧锣密鼓的紧张进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位丝绸之路研究专家、摄影家邵如林先生倾其数年时间所拍摄和撰写的一部有关丝绸之路东方起点洛阳的专著《丝路起点看洛阳》,他在书中以精深的历史研究功力,以摄影家的独特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历史的洛阳和文化的洛阳,同时也将他对丝绸之路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倾注在书中。相信每位读者都会从中领会到影响了世界2000多年之久的丝绸之路乃至中国文化那深厚的底蕴、内涵与她的博大精深!在我们研究丝绸之路,弘扬河洛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时候,读及此书,我相信是不无裨益的。

2008年元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