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求胜防败之道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梁必骎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们经常遇到和关切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已经完全理解和把握了其真正的本质、规律与价值,更不意味着一定能自觉地、有效地、能动地去做好它。要想在求胜防败的过程中掌控主动权和自由权,就必须在诸如正确选定致胜目标、自我强化致胜基础、善借外部致胜力量、能动面对致胜环境、充分利用致胜机遇、灵活运用致胜方法、巧妙施展致胜谋略、科学做出致胜决策、坚定采取致胜行动、不断攀登致胜高峰等方面,进行认真地深入研究,找出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能动性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将要从事的致胜活动的具体情况,予以灵活地运用。梁必骎编写的这本《求胜防败之道》亦是围绕这些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大家去实现各种不同的求胜防败目标时参考。

内容推荐

《求胜防败之道》是著名的致胜学家、中国军事哲学奠基人梁必骎将军,积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和广泛的社会实践,精心撰写而成的一部力作;是他继《广义致胜论》之后的最新创作成果。

《求胜防败之道》告诉你:作为一个个体或群体,如何正确选定目标和扎实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如何能动地面对客观环境和牢牢抓住各种机遇,如何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施展各种谋略,如何适时地科学做出决策和坚定地采取行动,以不断获取求胜防败的硕果。

目录

第一章 正确选定致胜目标

 一、致胜目标源于生存与进步及其利益

(1)生存是一切主体的基本需要

(2)进步是能动主体的升华需要

(3)需要形成了财、权、名、性、福等利益

(4)致胜活动始终围绕着趋利避害展开

 二、必须坚持致胜目标的正义性质

(1)真正的胜与败有严格的评价标准

(2)致胜目标须符合科学的人道精神

(3)致胜目标的选定应遵循法律与道德

 三、不同活动形态中致胜目标的特点

(1)斗争型活动中致胜目标的特性

(2)合作型活动中致胜目标的特点

(3)融进型活动中致胜目标的特点

(4)不同时空条件对致胜目标的影响

 四、如何做到正确地选定致胜目标

(1)主体必须正确估量自身的需要和利益

(2)坚持从致胜活动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

(3)选定目标时要处理好单个与体系的关系

(4)对所选定的致胜目标应不断加以优化

第二章 自我强化致胜基础

 一、强胜弱败的客观规律要求自强不息

(1)强胜弱败是致胜活动最后结局的普遍规律

(2)强与弱是指活动时主客力量的综合性对比

(3)致胜过程中强弱对比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4)只有自强不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健康的身体是主体从事致胜活动之本

(1)拥有健康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致胜行径

(2)获取和保持身体健康的条件和途径

(3)健康的相对性和扬长避短地从事致胜活动

 三、健全的心理是人展开致胜活动的保证

(1)心理素质对致胜活动有着显著影响

(2)获取与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条件和途径

(3)心理作用的相对性及其正确把握

 四、优秀智能是主体进行致胜活动的内在力

(1)获取博大精深的知识是构成智能的基石

(2)善于把知识转化为致胜的各种能力

(3)主体的智能水平应不断地加以提升

 五、运筹状态决定主体的现实致胜能力

(1)必须做好致胜力量的动员工作

(2)致胜能力的形成受组织状况制约

(3)正确运用致胜能力具有关键意义

第三章 善借外部致胜力量

 一、借助外力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普遍现象

(1)人类社会从来是个各方联系广泛的社会

(2)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相互交往的新特点

(3)致胜主体要善于借助外力来强化自身

 二、巧借人力和善于引进、使用人才

(I)借助他人之力的范围十分广泛

(2)正确对待与选用人才最为重要

(3)善于借助和发挥咨询机构的作用

 三、充分借助、利用外部的物力与财力

(1)致胜活动常须借助外部的物力与财力

(2)要通过多种途径借助外部的物力与财力

(3)外借物力、财力时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四、应高度重视借用外部的信息“力”

(1)信息是致胜活动中的一种无形力量

(2)当代社会中信息“力”的作用明显增强

(3)借好外部信息“力”的关键与要求

 五、处理好借助外力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1)主体要正确选择借力的对象和方式

(2)善于将外力转化成“为我所用”的力量

(3)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以借为辅的原则

第四章 能动面对致胜环境

 一、正确认识致胜活动的环境条件

(1)全面审视环境条件的相关要素

(2)认真把握环境条件的整体构成

(3)认真把握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

 二、自觉适应致胜活动的环境条件

(1)人类社会必须适应宏观的自然环境

(2)具体主体必须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

 三、能动改造致胜活动的环境条件

(1)人类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环境条件

(2)致胜主体可以能动改造社会环境

(3)改造环境条件必须遵循客观的规律

 四、善于发挥环境条件的致胜作用

(1)不断转换环境条件的作用机制

(2)努力把握致胜场环境的主导权

(3)辩证对待环境条件的致胜价值

第五章 充分利用致胜机遇

 一、机遇及其在致胜活动中的意义

(1)致胜活动中机遇的特点

(2)致胜活动中机遇的类型

(3)机遇在致胜活动中的作用

 二、要不断地敏锐发现致胜机遇

(1)应主动寻找和捕捉有关的致胜机遇

(2)迅速地辨析各种有关机遇的真伪

(3)客观判断各种有关机遇的价值

 三、必须及时地抓住致胜的机遇

(1)致胜机遇始终同抓住的速度相联

(2)必须对机遇牢牢抓住不放

(3)怎样才能做到及时地抓住机遇

 四、善于能动地创造致胜的机遇

(1)机遇并非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态势

(2)创造致胜机遇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

(3)创造致胜机遇要遵循正确的途径

 五、充分利用机遇为求胜防败服务

(1)必须科学对待与利用致胜机遇

(2)不断提升主体驾驭致胜机遇的能力

(3)要把充分利用机遇纳入致胜活动体系

第六章 灵活运用致胜方法

 一、重视方法在致胜活动中的作用

(1)一般方法与科学的致胜方法

(2)方法是构成致胜主体能力的重要因素

(3)致胜活动始终离不开方法的运用

 二、全面把握致胜方法的类型及其特点

(1)致胜活动的总体性方法及其特点

(2)致胜活动的方面性方法及其特点

(3)致胜活动的专门性方法及其特点

 三、要正确选择和优化致胜活动的方法

(1)客观上存在选用致胜方法的可能性

(2)如何正确地选择致胜活动的方法

(3)必须不断地优化致胜活动的方法

 四、如何灵活运用致胜活动的方法

(1)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各种致胜方法

(2)善于综合地运用各种致胜方法

(3)应因情而变地运用各种致胜方法

第七章 巧妙施展致胜谋略

 一、谋略是利用不确定性因素的艺术

(1)致胜活动过程充满偶然性因素

(2)致胜活动过程常遇突然性因素

(3)致胜活动过程存在多变性因素

(4)谋略有助于提高主体的应变艺术水平

 二、谋略的类型、选用及其革新

(1)致胜谋略及其不同的类型

(2)如何正确选用致胜谋略

(3)应不断变革和创新谋略

 三、辩证认识和把握谋略的主要特性

(1)谋略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2)谋略的欺诈性与反诈性

(3)谋略的原则性与变通性

(4)谋略的普适性与限制性

 四、巧妙地运用各种致胜谋略原则

(1)谋为利立,统筹策划

(2)隐真示假,用诈迷惑

(3)避实击虚,以强对弱

(4)攻其无备,出奇制胜

(5)随机应变,灵活机动

第八章 科学做出致胜决策

 一、对致胜活动决策的基本要求

(1)致胜决策必须符合实际

(2)致胜决策必须讲究时效

(3)致胜决策必须力求系统

(4)致胜决策必须适应变化

 二、把握影响致胜决策的诸因素及其联系

(1)弄清致胜活动的主观和客观状况

(2)发挥科学预见在致胜决策中的作用

(3)系统地整合影响决策的诸因素

 三、关键在于获取优化的致胜行动方案

(1)认真研究问题后确定具体性目标

(2)必须正确制定多个备选行动方案

(3)善于比较和选定最佳的行动方案

(4)对所选行动方案应加以优化和完善

 四、不断提高致胜主体的决策能力与水平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致胜决策的体系

(2)善于把握和运用新的科学决策方式

(3)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重新性再决策

第九章 坚定采取致胜行动

 一、行动是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必经之举

(1)不可停留在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上

(2)只有实施行动方案才能变革现实

(3)抓紧时间采取行动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二、必须脚踏实地做好每件相关之事

(1)做好每件相关之事是整个行动的基础

(2)对“细节决定成败”要辩证分析运用

(3)各项具体性行动皆应扎实而有成效

 三、应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定地破浪前进

(1)世上难得有一帆风顺之旅

(2)主体应具备坚定不移的行动意志

(3)做好应对各种艰难困境的行动准备

 四、力求系统协调和齐力所向十分重要

(1)重大的致胜行动应作为系统工程对待

(2)齐心协力是致胜行动获得成功的保证

(3)应胸怀全局地统一计划与组织实施

 五、创造性行动是确保求胜防败的灵魂

(1)创造在致胜行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2)必须依据创造的客观发展规律行事

(3)应不断激发主体的创造性致胜能力

第十章 不断攀登致胜高峰

 一、胜与败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1)胜与败之间始终是对立面

(2)胜与败之间可以相互交错和转化

(3)对胜与败的判定要看谁占主导地位

 二、要做到胜而再胜有赖于持续努力

(1)应总结和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2)必须不断地巩固与发展胜利

(3)扩展胜利时宜避免越过顶点

 三、坚强的致胜者要善于转败为胜

(1)坦然地面对失败是转败为胜的心理基础

(2)正确地认识失败是转败为胜的思想前提

(3)转败为胜时应遵循一定的客观演变规律

(4)转败为胜有赖于能动采取各种应对之策

 四、为攀登致胜的至圣境界而奋斗

(1)求胜防败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自由地进步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

(3)努力攀登和逐渐接近致胜的至圣境界

试读章节

正确选定目标,乃是求胜防败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如果说鲜明的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性,那么目标便是这种特性的具体体现。任何人做任何事之前,都不禁会问:到底为了什么?也就是究竟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目标。尤其在致胜活动中,能不能正确地选定目标,影响和决定着后来的行动方向、轨迹与结局。然而,致胜目标又非致胜主体随意选择和确定的,不仅其有什么样的需要及其利益就会选定与之相应的目标,而且在选定目标时还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正确选择和确定致胜目标,就必须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把主观需要同客观可能结合起来,并不断地予以优化才行。

一、致胜目标源于生存与进步及其利益

水有源,树有根。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之所以会选择这种或那种致胜目标,都不是空穴来风,从根本上看皆源于自身生存与进步及其利益的需要。只不过,由于不同主体或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其生存与进步及其形成的利益十分丰富多彩,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而决定了选定致胜目标时的多种多样性和错综复杂性。比如,可以有宏观的目标和具体的目标,有眼前的目标和长远的目标,有单项目标、多项目标和系统目标等等,而且这些目标之间常常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决定着主体活动的整个过程。

(1)生存是一切主体的基本需要

人一来到这个世上,首先要生存下来。一个群体能否屹立在社会之中,求生存亦是第一要务。毕竟群体由各相关个体共同构成,不能从各个方面保障个体的生存需要,也就没有群体的生存。尽管生存这种最根本的需求,所涉的内容非常之广,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是食、穿、住、行、乐等几个基础方面。同时,为了满足这些基本性需求,还须通过一定形式开展生产、防卫与交往等必不可少的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先说“食”。这既指吃,也指食物,可算得上是人类生存首先和最为重要的需求。“食”的对象,不仅指那些能维持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外界可食之物,广义上还包括洁净的空气和水等。中国有句著名的古训,叫做“民以食为天”。其实何止是“民”,任何主体都要以食为“天”,否则用不了多少日子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其次是“穿”。穿着打扮是人类的一个明显特点。开始时,衣物并非完全为遮羞之用,它乃是人类为适应环境条件变化所必需的物品。人是裸性高等智能动物,要适应地球表层气温的反复变化和避免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没有衣物是不行的。何况,善于穿着打扮还可起到美化自身的作用。

再次是“住”。这是人类为保持有利的微生存环境所必不可少的方面,其中房屋属于解决“住”问题的主要物。由于人类所处的地球环境条件,普遍存在着强紫外线照射、风雨雪雹袭人和白天黑夜交替等状况,还有毒蛇、猛兽、致病昆虫的袭击等等,有了住房才有利于保护人的安全、隐私和休息。

还有“行”。其固然首先是指走的意思,但其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了种种走动、运动、旅行等举动,可以分为自体行与用工具行两种。它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石之一,除了有同其他动物相似的一面外,又有由社会性所决定的种种特点;不仅为人体新陈代谢所需,也是各主体间进行联系和交往的必要途径。

最后是“乐”。它不仅指感官刺激之乐,更指心理上获得的欣快感受,属于人类求生存过程中一种最起码的精神需要。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免不了有喜怒哀乐的心理体验,总追求一种快乐的生活。中国古代《诗经》中推崇的“乐土”,基督教《圣经》中形容的乐园,佛教《无量寿经》中描绘的“净土”等等,其实都是对人们期望快乐生活的反映。

不过要看到,人毕竟不同于其他动物,除了适应性生存这一面之外,更关键的是能动性生存。人在食、穿、住、行、乐等方面所需的东西,往往靠自然界提供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必须依靠自身和结成一定的群体从事各种能动性活动:一是生产活动。它主要通过认识、适应、改造与融合自然的过程,以获得确保人类生存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比如,种粮食、织衣物、建住房、造车辆与娱乐品,等等。其中,生产工具特别重要,没有工具便没有生产活动,而且没有制造工具的工具,也算不上真正人的生产活动。只有人才会使用工具来制造各种工具,并使用不同的工具来从事各种生产活动,进而获取生存的必需品。

二是防卫活动。防卫的目的,在于能有效地保护主体自身、生活、环境、劳动成果和享用这些成果。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为了能继续生存下去,都离不开防范敌害、确保安全这类事情。不过必须看到,当人类社会出现敌我对抗的矛盾后,群体尤其是阶级、民族、国家等大型群体,便主要由其军队进行各种防卫活动,效果和结局如何往往会影响这些群体的继续生存状态。

三是交往活动。人生活在社会里,除了要同自然界打交道,还必须不断同他人交往,才能满足各种具体主体的生存需要。从整个人类社会到每个民族、国家,再及各个政党、团队、家庭和个人,无时、无处不存在交往,无事不同交往相联系。要实现交往,一方面须通过适当的组织体制、管理机构和运作方式;另一方面又要依赖一定的工具、手段和途径,如语言文字和通讯交通等。

另外要指出的是,不可忽视人的延续生存问题。其中,正常的性活动及对其实行能动地控制,对人类的延续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生理、心理上说,性活动只要双方同意并且不伤及他人,就可以自由地进行。但从是否有利于人类的延续生存来说,这种自由又不得不受到家庭、传统、道德、法律、生育等的制约,防止性病的蔓延和人口过度地增长也是必须考虑的社会因素。此外,能否实现性与爱的结合,还是充分体现人类健康地延续生存的最大特色。

P1-3

序言

我们知道,世上万事万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并呈现出各种波澜起伏、迂回曲折而又时处相对静止的状态。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在其求生存与进步的整个历程中,在国家与民族的兴亡盛衰以及每个团体、个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里,总有着范围大小不等和历时长短不同的演进过程、阶段及其相应的结局。所谓胜与败,正是对人们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活动结局的状态描述。可以说,孰胜孰败乃人类社会所有群体与个体必遇之事;求胜防败,从来是大家都在极力追求的目标。因此,研究与探讨致胜问题——怎样能动地去争取与实现具有价值的胜利,防止与正确对待这种或那种失败,就成了每个主体都必然十分重视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当六年前我的拙著《广义致胜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出版时,立即引起了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普遍关注。大家不仅十分看重关于致胜活动本质、价值、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提出和创立,尤其对如何实现求胜防败这类实际问题倍感兴趣,纷纷希望我能在有关致胜科学理论具体运用方面作进一步的阐发和介绍。为此,我除了经常通过面谈、电话、信函与网络等同广大读者交换意见外,还不断应邀到许多不同类型的院校、部队、企业、科研单位等,作过各种不同主题、不同内容和有针对性的专题报告。此种直接同大家沟通和研讨的办法,固然深受欢迎和赞扬,但范围毕竟受限。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期待和要求,特写了这本《求胜防败之道》的致胜科学普及性读物。

的确,拙著《广义致胜论》46万余言,核心议题无非四个字:求胜防败。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该论中讲的“致胜”不是指别的什么,乃“指主体为了实现同人类社会进步方向相一致的那些能满足自身生存与进步需要的预定目标,所采取的求胜防败举动。”全书始终围绕求胜防败问题,沿着致胜的主体、根由、目标、形态、素质、力量、方法、艺术、决策、进程、评价、展望等依次逻辑地展开,从而形成了关于“什么是致胜”、“为什么要致胜”、“怎样去致胜”、“如何评价致胜”、“未来致胜会何样”的科学理论体系雏型。一个主体要想成为自觉的、大有作为的致胜强者,无疑应认真研究和全面把握致胜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使之不断完善、更新和加以创造性运用。但是,许多人由于受时间与精力的限制,往往难以全面而深入地在普遍性理论体系上下过多功夫,却十分企盼弄清如何正确实现求胜防败的方针、原则和途径等实际问题,以直接而有效地用于指导自己的各项致胜实践活动。显然,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与值得支持的事情。

自古以来人们总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其实何只兵家,胜败乃各个个体、各种群体的“各家常事”。因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从来就没有旁观者,每个主体都是主角,都要从事这种或那种活动。而胜与败乃是对人们活动结局的描述,只要进行某种有目的的活动便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利于主体实现预期的正确目标时就是胜利,而无法实现主体预期的正确目标时便是失败。比如,个人有面对健康、学习、婚恋、家庭、比赛、诉讼、事业等能否实现正确目标的胜败问题,企业有面对生产、利润、竞孚、合作、市埸、创新、拓展等能否实现正确目标的胜败问题,国家有面对建设、安全、外交、发展、战争、法治、改革等能否实现正确目标的胜败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是一部充满胜与败的奋斗历史: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各个阶段,除了要不断地认识、适应、融进自然界并同自然灾害作斗争外,各种大小主体还要进行种种不同形式的交往,以及从事创造与分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式文明等活动,始终是在胜与败的洗礼中交替前进。可以说,一切具有明确目标的相对独立性活动的结局,不外乎呈现出胜利、失败和胜败兼有等三种状态。而那些由一系列相对独立性活动组成的更大型活动,形成其最后结局前的反复演变过程,则可能表现为胜而连胜、先胜后败、先败后胜等复杂情形。何况大量的事实还表明,胜与败这种常事远非一般的常事,轻则表现为一定的利害得失,重则关系到主体的生存与进步。由此可见,求胜防败问题从来是每个人和社会各种群体都不能掉以轻心的大常事。

然而,人们经常遇到和关切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已经完全理解和把握了其真正的本质、规律与价值,更不意味着一定能自觉地、有效地、能动地去做好它。要想在求胜防败的过程中掌控主动权和自由权,就必须在诸如正确选定致胜目标、自我强化致胜基础、善借外部致胜力量、能动面对致胜环境、充分利用致胜机遇、灵活运用致胜方法、巧妙施展致胜谋略、科学做出致胜决策、坚定采取致胜行动、不断攀登致胜高峰等方面,进行认真地深入研究,找出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能动性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将要从事的致胜活动的具体情况,予以灵活地运用。本书亦是围绕这些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大家去实现各种不同的求胜防败目标时参考。

其实,每个主体在自己从事的致胜活动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经历和体验,就看你善不善于正确地分析、反思和总结罢了。只要客观地、全面地、系统地面对各种经验和教训,把特殊与一般、过去与现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就完全可能揭示、把握求胜防败的各种本质性和规律性东西,并卓有成效地能动用来指导尔后的致胜实践活动。但愿大家共同努力,在回顾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基础上,把致胜科学的研究及其具体运用,进一步引向深入和加以升华。勿庸置疑,进步的致胜者皆应力争做个求胜防败的自觉者和能动实践者,以不断攀登致胜的新高峰。

梁必骎

2012年5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6: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