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无障碍阅读版)》是明代出现的一部优秀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在唐僧取经这一传统宗教题材中注入了自己的现实感受,利用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但书中宣扬佛教的威力、称颂“贤君”统治,也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局限。作品结构宏伟,想象丰富,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生动诙谐。它一问世,便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孙悟空这个活泼、机智、乐观、富有斗争精神的英雄形象,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吴承恩(1504-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其代表作有《西游记》,其余作品还有《禹鼎志》,但已散佚,另有《射阳先生存稿》。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家境贫寒。他自幼聪明过人,少年得志,喜欢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因文才出众,在故乡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好评,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因科考的屡次失败,生活的穷困潦倒,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神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大约活了将近80岁。《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不过都是他死后的事了。他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去填
充自由闲暇的时光。有人沉浸于全民狂欢的某种游戏,有
人着迷于喧嚣热闹的综艺节目……一杯茶、一盏灯、一本
书,此情此境里,还有多少人愿意做那个捧书人呢?有些
人已经物化为机械电子装置的一部分,不再喜欢简简单单
的读书活动。
正是因为这样,国家才提倡“全民阅读”,提倡阅读
经典。因为娱乐只是一场过境不停的风暴,真正跨越时间
长河的是经典带来的最初的感动和肃穆的仪式感。所以,
我国近些年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考
查。现在的统编版教材更是提倡学生大量阅读世界文学经
典,每个年级都列出了对应学生水平的阅读书目,提供阅
读方法,为学生做出阅读规划,引领学生更轻松愉悦地阅
读名著。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策划了这套“统编语文教材指定
阅读丛书”,邀请了众多名师共同研究新教材,根据新教
材的特点,秉持“读名著学语文”这一阅读理念,以名著
常考考点为依据,为学生制定了阅读方案,通过各种栏目
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名著、理解名著,以期让学生得到更
丰厚的收获!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根据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最新教材选择书目
根据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最新语文教材中指定阅读和推
荐阅读的名著为学生选择书目,并与课本教材规定的年级
基本对应,让学生根据教材进行同步阅读,更有利于学生
的阅读与学习。
二、邀请名师结合中考考点制定名师导读方案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更充分地备考,我们
邀请名师结合中考名著常考考点特地为学生制定了一整套
阅读方案,包括作家与作品、内容简介、主要人物、写作
的艺术等。这套阅读方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而深刻地理解
名著,把握常考考点,提高考试成绩,进而对名著产生更
浓厚的兴趣。
三、精心讲解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
新版语文教材强调阅读方法,为此,我们邀请名师专
门根据新教材阅读推荐的部分,结合具体阅读内容,为学
生讲解、总结适合他们现阶段阅读水平的阅读方法,比如
精读法、跳读法、做读书笔记、摘抄、写阅读心得等。
四、制作“名师微课”,视频讲解名著中的考点
邀请名师分析各地历年中考真题,总结分析名著常考
考点、题型,并根据常考考点对常考名著进行归纳总结,
制作成视频,扫二维码即可听课,有助于学生提高考试成
绩。
除此之外,本套书还配合新教材的阅读理念为学生制
定阅读记录卡,提出阅读建议,在文后提供优秀的读后感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们还提供了历年中考真
题和阅读自我测试题,帮助学生把握考点,进行有针对性
的阅读训练。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一套
集鉴赏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经典名著阅读指导书,为学生
阅读尽绵薄之力!
吴承恩著的《西游记(无障碍阅读版)》以唐朝高僧玄藏西去拜佛取经这一历史事实的基础,经过作者极具想象力的构思及描写,塑造了神勇忠心的孙悟空,迁腐的唐三藏,好吃懒惰的猪八戒以及勤恳的沙和尚的形象,通过西去取经的磨难与艰辛,从中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深刻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凶暴。小说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幻想世界。
第一回猴王出世
盘古开天辟地后,世界分成了四大部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东胜神洲上有一傲来国,傲来国近大海,海中有座花果山。山顶上有一块仙石。仙石周围没有树木遮阴,却有芝兰相衬。自开天辟地以来,仙石每每接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日久年深,石头便有了灵性。一天,仙石突然裂开,里面滚出一个圆圆的石卵。风一吹,石卵变成一个石猴。那石猴会行走跳跃,饿了就吃山中的花、草、果,渴了就喝山涧的泉水,与山里的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一天,天气炎热,众猴为了避暑,就在松阴下玩耍,又跑到山涧洗澡。众猴见涧水奔流,浪花飞溅,很好奇,就说:“也不知道这股水从何而来。我们今日正闲着无事,不如顺着这山涧向上寻找源流,岂不快活!”于是,众猴欢悦,拖儿带女,呼兄唤弟,一齐顺涧而去,发现了一股瀑布。瀑布如千丈白练从天而降,激起的浪花如珍珠飞溅。见此情景,众猴无不拍手叫好。于是,大家商议:谁敢钻进瀑布去寻个水流源头出来,又不伤着身体,大家就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一个石猴跳了出来,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闭上眼,蹲下身,纵身一跳,消失在水帘后面。石猴跳入瀑布中,睁开眼一看,里面却没有水,有一座铁板桥。石猴上桥头,看到一处好地方,那里就像不久以前有人住过一样,天然的房子,石制的锅、碗、盆等整齐地放在炉灶上。房内中间有一块石碣,上面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高兴得不得了,忙转身向外走去,跳了出来。
猴子们见石猴出来了,身上一点伤也没有,又惊又喜,把他团团围住,争着问他里面的情况。石猴笑嘻嘻地对大家说:“里面没有水,却有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且宽阔,容得下千百口老小,真是一个安身的好地方。刮大风我们有地方躲,下大雨我们也不怕淋。”猴子们一听,一个个高兴得又蹦又跳。
猴子们随着石猴穿过了瀑布,进入水帘洞中,看见了那么多的好东西,一个个你争我夺,拿盆的拿盆,拿碗的拿碗,占灶的占灶,争床的争床,搬过来,移过去,直到筋疲力尽为止。
猴子们都遵守诺言,拜石猴为王。石猴从此登上王位,自称“美猴王”。
美猴王每天带着猴子们游山玩水,很快,三五百年过去了。
一天,正在玩乐时,美猴王忽然悲伤得掉下眼泪来。众猴哪里知道他的心事,慌忙跪地询问:“大王为何烦恼?”美猴王说:“现在我们确实快活无比,可是却有远虑:这样的幸福无法长久。将来年老血衰,冥冥之中还有一个阎王老子管着我们的生死。”众猴一听,感到确实如此,一个个掩面哭泣起来,好似那阴间的无常马上就要到来一般。
这时,猴群中跳出个通背猿猴,说:“世上有佛、仙与神圣者,可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美猴王一听,满心欢喜,当即决定,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要学那长生不老的本领。第三天,猴子们为他做了一个木筏,又准备了一些野果,于是,美猴王告别了群猴,独自撑着木筏划向汪洋大海。
大概是美猴王的运气好,连日的东南风将他送到了南赡部洲。他下了木筏,上了岸,看见海边有许多人都在干活,有的捕鱼,有的打天上的大雁。有的挖蛤蜊,有的淘盐。他走过去,没想到,那些人吓得将东西一扔,四散逃命。美猴王捉住一个跑不动的,剥了他的衣裳,学人穿在身上,穿行于市井之中,学人的礼节和话语。他风餐露宿,一心想寻得长生不老的秘方。不知不觉就过了八九年。一天,美猴王来到了西洋大海边,他想海外肯定有神仙,于是又像上次一样做了一个筏子,漂过西海,到了西牛贺洲。
他来到一座高山前,这座山高而秀丽,林壑幽深。林间藤缠古树,树下奇花芬芳。偶尔一声鸟鸣,响彻整个山林。突然,山林深处传出一阵美妙的歌声,唱的是关于成仙的歌。美猴王心里高兴,就顺着歌声去寻找那人。
唱歌的是一个正在山林里砍柴的樵夫。美猴王从樵夫的口中了解到,这座山叫灵台方寸山,山中有个斜月三星洞,洞中住着一个叫菩提祖师的神仙。
美猴王一听,不禁欣喜万分,便告别樵夫,出了山林,找到路,过了一个山坡,果然远远地看见一座洞府。只见洞门紧紧地闭着,洞门对面的山崖上立着一块石碑,大约有三丈高,八尺宽,上面写着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正在看时,门却忽然打开了,走出来一个仙童。
美猴王赶快走上前,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明来意。那仙童说:“我师父刚才正要讲道,忽然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来了个拜师学艺的,原来就是你呀!跟我进来吧!”美猴王赶紧整整衣服,恭恭敬敬地跟着仙童进到洞内,来到菩提祖师讲道的法台前。
美猴王看见菩提祖师端端正正地坐在台上,台下两边站着三十个小仙,就赶紧跪下叩头。祖师问:“你是哪里人?”猴王说:“弟子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谎的人,哪里是修道之人!”猴王慌忙磕头,不停地说:“弟子所说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