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面的萍乡/走向田野文化散文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书麟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 “十里一傩神”并非传说

闻着淡淡的檀木香火味,踏着古代文明传承的简单三拍子、四拍子的锣鼓声,我走进一片片村庄,在檀木香火的引导下寻找那一座座古老而神奇的傩神庙。

香樟,古庙,是美丽富饶的萍乡农村两个不可缺的象征。藉以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自古至今一直相信这二者缺一不可,缺了就不像个有模有样的村子;缺了就少了幽静典雅古色古香的味道;缺了就没了村子的灵魂和主心骨;缺了就不会是个能发财、旺子孙、出人才的风水宝地。

有村必有樟:每个村子每个大屋场,必有一株或多株立如华盖、粗壮遒劲、郁郁苍苍的为村民们遮天蔽日,保风水、护水土,默默奉献一生的大香樟树。我的老家硖石村,20世纪50年代初是个五六百人的小村庄,也有十多株大香樟,尤以肖家屋场那株千年老樟为冠。读小学三年级时我们班去老香樟树下玩,上去12个学生手牵手才把大香樟抱上一圈,老师说它罩着的土地不少于十亩。

有村必有庙:傩神庙、福主庙、土地庙、龙王庙、观音寺……从前的村子里,有多得令你咋舌的庙宇寺院;有令你想象不到的众多的民间神;有令你备感神秘的民间信仰文化。

在这些信仰中,道教创立于东汉;佛教从西汉末东汉初开始正式传人中国。至于福主、二王、牛王、关公、包公等众多的民间信仰神,被民间立为神的时间更在后了。

这其中唯有傩,它源自于远古,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盛行于西周,据史书记载,3000年前的周代,宫廷隆重举行“国傩”,为壮军威,全国上下吼声震天。2500多年前的春秋期间,乡间早已盛行“乡人傩”,《论语·乡党》有“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之句,译成现代文的意思是“孔子听到大门外乡民的鼓乐声,知是‘乡人傩’即到,速换上朝服,拱手站在门前大堂东面的石级上,迎接‘乡人傩’到来”。

傩庙多是萍乡傩文化的特色。明清时期的萍乡,傩庙遍布,素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说。有趣的是,佛教称寺、庵,道教称庙、观。傩却不理那一套,它的冠名很杂,萍乡的傩神住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称庙,如傩神庙、将军庙等,这是萍乡傩命名的主流;一类称祠,如遵宣一祠、二祠、三祠等;一类称庵,如德化庵、福崇庵、福回庵等。

在明清时期,“民间傩”信仰风俗达到了顶峰,清朝期间萍乡境内共建大小傩神庙近200座。虽然“破四旧”侥幸遗存的古傩庙仅剩下20余座,经1984年以来的重建修复,现有傩神庙已达90余座。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据。萍乡市现有三县二区,傩神庙分布却很不均匀,如莲花县到目前尚未找到一座以傩命名的庙,好些群众甚至不晓得傩是什么。这其中奥妙在莲花县从前属吉安地区管辖,1984年才划属萍乡,其民风民俗与吉安相近,尤其表现在傩民俗上,没有经过明清时期萍乡傩大发展的机遇,在其境内找不到傩神庙也就不足为奇了。

湘东区有10个乡、镇,我这次去了8个。据说此8个乡、镇范围内在清末民初原有傩神庙60余座,我见到已经重修、恢复香火的傩神庙现有36座。湘东区面积仅853.4平方公里,按从前的60余座傩神庙计算,正在“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的范畴之内了,可见萍乡傩从前的“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我前后10次去芦溪镇南坑镇下村庄调查,得知南坑范围内在清末民初原有傩神庙20座,见到已重建并恢复香火的有15座。从乡镇现有傩神庙数量看,南坑镇暂占全市第一,估计也是目前全国的第一。南坑镇是个半山半丘陵区,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25500亩,人口也只有4万。就按南坑镇现有傩神庙15座计算,也是“十里一傩庙”之内。

萍乡傩有独特的文化特色。首先是萍乡傩神庙不上山:傩神庙,藏匿在村庄之中。傩神不姓佛,也不姓道,而单姓傩。它不像佛教和道教,佛教那闻名国内外的杨歧普通寺建在深山老林里,三国时期葛玄在萍乡武功山修道,把顶庵、中庵和脚庵全建在高山密林之中。傩神不去那些偏远寂静的山林,它扎根于民众,是乡民的朋友和保护神,在村庄之中与乡民毗邻而居,与村子里一代又一代的乡民们永远保持着亲切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厚感情。

再是它的完整性:完整性是从前萍乡人做事的风格,好胜心强的萍乡人做什么事都要求完整、完美。在农业方面表现突出的有:犁田耙田要三犁四耙,做到田平如镜;插秧要横直交叉画架子,秧苗要插在画好的十字中心,我去过南方除台湾外的所有省份考察过水稻,还只见到萍乡这么执着;表现在食品方面最突出的是花果,花果也是果脯中的一类,原料是柚子皮、萝卜、莲藕等,要求完整、完美的萍乡人独具匠心,将其雕成各种优美形状的花果,成为全国一绝。而在住房方面,从前的萍乡农村,建栋房屋必须还另配有炊屋、火炉屋、厕屋、猪栏屋、鸡舍鸭舍、放农具杂物的杂间屋、养牛的牛栏屋。

萍乡人也将追求完整、完美表现在对傩的信仰上,信仰傩神即必须让神有个固定住所而花钱建座庙,有了庙还得有正殿、厢房、雨亭、戏台、酒楼、办公房、仓库、炊房、厕间,杂屋,守庙人住房,守庙人解决生活的庙田。总之是一应俱全。从前的傩神庙是这样,现在的傩神庙仍传承了这个特色,其建筑可谓宏伟壮观。P3-5

后记

接到江子来电同意写萍乡傩,我即着手下乡全面调查和写作,尽管写作圈子里的人都说傩是乡村文化中最难写的,但为了萍乡傩文化的第一部散文的问世,我高兴地接下这本书。

满以为我这个萍乡人通对身边的萍乡傩早已熟悉,然而,下乡走访两星期后我发现自己错了,萍乡傩文化博大精深,好些民间傩的文化内容并未深挖,甚至尚未触及,众多隐藏于村庄民众之中的傩神庙盼望有人去发现和发掘。好几个庙的老人们紧紧握着我的手说:上面终于派你下来了,再不来,好多事会跟着我们埋进黄土永世不返了。乡村里实有半数以上的傩神庙,不要说市、县(区)各部门没名没档没人知晓。就是乡镇的干部们也没几人知道他的管辖区内有多少个傩庙?在什么地点?于是我只得一篙子直插村庄,下到村子问民众,凭线索自己到一个个村庄里去寻觅。这一下花去了五个多月时间,幸亏效果不错,终于找到并采访了80多处傩神庙,尚有10余处因修路受阻等原因,待春节后再前往调查。

作为一本文化散文,有朋友劝我不要太较真,按萍乡俗话说“跟着和尚拜塔”就行。但更多的傩文化有关人士,尤其是中国傩文化传承保护基地的王付平先生,支持我一切以萍乡民间傩的实际调查为根本,实事求是、去伪存真,全面反映萍乡傩文化实况。8月与回萍探亲的著名作家,《中国农民调查》作者陈桂棣、吴春桃夫妇交流萍乡傩写作,陈先生在最后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实事求是地写,才是乡土作家的本色”。

我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因为这也是一个作家的本色和担当,作为一种民族古文化,作家的态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遮遮掩掩,更不能以假乱真。

江西省文联、作协《走向田野》文化散文丛书工程给萍乡傩文化找寻了一个好平台,尤其是本书的写作让众多的萍乡傩文化内容第一次浮出水面,萍乡的傩文化是一座远胜于萍乡煤矿的富矿,不但历史悠久,颇具特色,更因为它的传承之真实和力度。因时间和篇幅有限,本书只涉及傩庙文化的四分之一,古傩面具及傩面具雕刻的传承尚未深挖,但在完成这本书的同时也构成了全面揭示萍乡傩文化的下两部创作计划。

《走向田野》丛书工程的写作,让我认识到自己对家乡文化尚有众多的未知数,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写乡村文化不能仅仅依赖自己生活、工作在乡村的老经验,更不能完全相信以往的材料和摘录。只有在自己乡村生活的基础上再沉下去,做不带任何观点、色彩的谦虚请教,尤其是向那些年龄在八十岁以上、见多识广,已在暮年中回忆总结过一生的老人们请教,在多方调查、对照、分析中去伪存真,才能发掘出过去的实事求是的文化珍品。

在调查和成书过程中,得到了多位热心萍乡傩的学者、领导、研究人员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有邓斌、曾清生、肖麦青、胡冬青、王付平、袁新忠、赫东军、习嘉裕、危远辉、阳国政、吴鹤云、邱忠华、袁之亮、张伟、胡胜梅、陈六如、姚山、苏镇南、谭有明、胡建新、肖素之、张学萍、李修明、李德龙、苏成全等。为反映萍乡傩的真实状况,文中引用了邓斌、朱建芳、彭坚、李汝启、林冬媛、龙成全、黄乃曙、赖怡柳等先生的有关傩资料、诗文、典故。为赶时间,下乡五个月未回家住上一晚,得到妻子陈绍芳乃至全家的支持和谅解,女儿琼穗曾多次陪同下乡调查并参与改稿。一并深表感谢。

目录

第一章 穿越时空的村庄记忆

 一、“十里一傩神”并非传说

 二、古傩文化的大手笔

 三、千年的叠放

 四、六百年泥傩面秀神奇

 五、这一方百姓的福分

第二章 追求幸福的村庄思维

 一、寄托希望的村庄思维

 二、古树傩神伴青霄

 三、武师影子里的大沙塘

 四、毛园陈氏话三宝

第三章 遍布乡野的义举

 一、徽籍杜氏的奉献

 二、石碑上的庙志

 三、先来与后到的传说

 四、黄花驿边黄花傩

 五、民间信仰倡义举

第四章 古傩清官总相随

 一、面子大些的下埠

 二、唐风习习话汶泉

 三、姻亲香火两百年

 四、兴傩只为兴家乡

 五、星子龙灯之乡的清水明镜

第五章 且观政傩合一体

 一、“图傩一体”留佳话

 二、“保庙一体”崇“正神”

第六章 隐于乡间的信仰“超市”

 一、民间信仰的“超市”

 二、苏塘傩园话古今

 三、“十本地业”的丰功伟绩

第七章 香樟颜面饰英雄

 一、似“魔方”的樟木面子

 二、摘自神秘《**傩神面谱》之解说

 三、处士和处士教的传说

 四、心灵和力量的赋予

 五、传统原生态传承人

 六、现代派传承人

 七、后起之秀

 八、明代军傩改良派传承人

第八章 何人蒙面狂欢舞

 一、我随你去跳傩神

 二、古朴神秘的民间傩舞

 三、演绎大型街傩背后的《族谱》

 四、以三拍子踩傩的“禹步”

 五、宫廷傩舞绎唐魂

 六、明时军傩现代韵

 七、“猗傩”轻盈弄清影

 八、高跷傩舞踩天地

第九章 似是似非的千年碎片

 一、远古年代留绝品

 二、你到底来自何方

 三、心灵之汤

 四、难得一片青天映日

 五、大安里的皇帝轮得来当

 六、纸船鬼魅下扬州

 七、洗荡群魔宁国土

 八、看古看今人看人

后记

内容推荐

叶书麟编著的《蒙面的萍乡》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价值,书中用较大的篇幅大量列举傩的地理存在、场景、村民对傩的信奉、傩文化的渊源与传承,使得人们对于萍乡傩文化的整体概貌和地域特色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风物人情,有了非常详尽的了解,对读者和后来者研究傩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叶书麟,江西萍乡人,江西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西省民间文艺协会会员、中国傩文化传承保护基地研究员。作品散见于《飞天》《散文选刊》《读者》《散文百家》《当代小说》等。有作品被收入《中国散文大系》《2012中国最美的散文》《2013中国散文排行榜》等多种选本。出版专辑《乡村里的那些事儿》《是什么使你这么神往》等四部。有作品荣获“冰心散文奖”。《蒙面的萍乡》是该文集之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2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