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原珍藏/中国国宝建筑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庄裕光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日  昇昌旧址——开中国金融历史先河的“天下第一票号”

保护级别: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山西省平遥县城内西大街38号

时代:清

重要看点:著名的中国票号博物馆

商住结合的晋商院落

障人耳目的地下金库

周密的防火与防盗措施

日昇昌是中国最早的票号,创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其创建者雷履泰(1770—1849年)原本在平遥人李大全开的颜料庄当掌柜,因业务需要进出大笔银两十分不便,遂想到以票据在晋、京两地汇兑,众多商家踊跃响应,收益可观,于是开办日昇昌票号。在近百年时间里,将票号开遍全国,并将生意做到了海外,博得了“汇通天下”的声誉。

这座面阔五间,纵深为三进四合院的院落,占地面积1400多平方米,共有建筑21座。院落前部为票号铺面,后部是住宅,商住结合。临街的大门六柱五间,门额高悬“日昇昌记”四个大字,门楣和额枋上山西地方风格浓郁的彩画十分艳丽,体现了商铺注重门面装饰的特点。进院,左右是两间柜房,柜房内有带木栅栏的柜台,伙友(票号的工作人员)就在柜台内接待客人。这就是现代银行的中国式雏形。

在这座基调深沉的院落里,随处可见晋商文化与其勤俭干练的缩影。汇票的防伪功能可谓独出心裁,票据上的日期和金额都以汉字替代,而整套防伪码竟然是可以琅琅上口的五言励志诗。后院正房的脊墙上布满外圆内方的镂空图案,极像一枚枚钱币。虽然做着大手笔的银两汇兑和存取生意,然而柜房和厅房内的陈设却相当简朴。至于票号的金库,出人意料地设在掌柜待客的房内,深入地下3米,高2米,长宽各为5米的金库可藏银三十万两。票号最重防火防盗,整个院落外围是大片的砖墙,厚重封闭,在金库所在的院落上空,还拉起系有铃铛的铁丝网,可谓壁垒森严。如今的日昇昌已被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其中的陈列见证了晋商的辉煌成就。

建筑背后的故事:票号内的权力之争

在日昇昌内也有权力斗争。日昇昌发展的鼎盛期,票号的领军人物、大掌柜雷履泰掌控着票号大权,后来他年纪渐大,身体也衰弱了,二掌柜毛鸿翙让当家不久的年轻东家出面,安排雷回家养病。数日后东家到雷府探望,发现桌上推满雷履泰写给各分号的信,忙问为何,雷不动声色地说:票号是东家的,但各分号码头都是我的,我要把我的码头收回。东家一听大惊,连忙把雷请回来当家,二掌柜毛鸿翙只好离开日昇昌票号。

平遥古城是我国中原地区县城的典型代表,它的总体布局仿照“灵龟”的样式,据说市楼所在之处是整个城池的“风水要穴”,需建较高的建筑以镇之,市楼就矗立在“龟背”之上、全城的中心,贯通南大街南北,造型优美,给古城增添了一种鲜活的威仪。

平遥市楼因旧时一日有“朝、午、夕”三市,当市立楼而得名。又因有市就有井,楼南偏东曾有水井一眼,“水色如金”,晋商讲究“金能生水、商能生利”,所以又赋予市楼“金井楼”之美称。‘

市楼高18.5米,重檐歇山顶,木构架,平面略呈方形。楼底南北通衢,东西砖壁券门,四角所立通柱,南北两面,悬挂着两副黑底金字的瓦联,稳重大方。底层檐上南北两面各悬一块蓝底金字的大横匾,南向书“金井古跻”,北向书“古陶胜境”,行体榜书,道劲俊爽。南向上面两重檐之间,正中悬一竖匾,书“市楼”两字,蓝底金字,工楷书写,庄严肃穆。

楼之上架施斗拱,飞檐翼然翘起,形象生动。市楼向游人开放。爬上狭窄的木质楼梯,登临二楼之上出挑的平坐,雾霭中的古城状如棋盘,街巷纵横,尽收眼底,古城沧桑画卷会刻在你的记忆中。楼的二层内设前后神龛,武圣关帝像与观音大士像相背而坐。更上一层,北向的檐下曾悬有魁斗星君像。

平遥市楼角柱围廊、隔扇窗棂、斗拱椽头全部漆色彩绘。屋顶为黄绿琉璃瓦相问,北面楼顶在黄色琉璃瓦背景上,由绿色瓦组成一个“寿”字,南面楼顶则镶出一个“莴”字。明清时期,平遥也是盛产琉璃砖瓦的地区之一。

由于彩瓦釉砖的装饰,金井市楼矗立在平遥古城一片青灰色的明清建筑之中,显得更加漂亮夺目。P98-101

目录

佛宫寺释迦塔——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佛塔

南禅寺大殿——中国及亚洲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佛光寺——中国现存4座唐代木构殿宇中体量最大的一座

晋祠——闻名中外的“古代建筑博物馆”

华严寺——中国最古老的单檐大殿和经殿

永乐宫——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广胜寺——再现元代杂剧演出盛况的珍贵壁画

悬空寺——悬挂于陡峭崖壁上的危楼仙阁

平遥城墙——一座令世界惊奇的完整古城

丁村民宅——走进明清晋南民居

大云院——静静地栖身在一片洁净的天地间

解州关帝庙——全国关帝庙的祖庙

龙门寺——中国仅存的五代木构悬山顶殿宇

南吉祥寺——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殿宇

北吉祥寺——三大殿不同立面折射出古建筑发展轨迹

牛王庙戏台——现存最早的元代戏台

绛州大堂——中国古代衙署建筑代表作

榆次城隍庙——旧城古庙老戏台

袄神楼——造型奇特的“多功能楼”

大同九龙壁——中国最大的九龙壁

广济寺大雄宝殿——“大隐隐于市”的元代佛殿

介休后土庙——一座琉璃艺术博物馆

龙岩寺——中国遗存极少的金代古建筑

潞安府城隍庙——中国规模最大的城隍庙

边靖楼——“声闻四达”的晋北名鼓楼

九天圣母庙——寺前“天梯道”,寺后“梳妆楼”

洪福寺——高踞黄土高原的佛寺

慈相寺——平遥城东一古寺

平遥文庙——中国科举博物馆

乔家大院——晋中豪宅

崔府君庙——敦煌壁画里出现过的山门

西溪二仙庙——“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

原起寺——在唐代古寺中暮听钟声夜听潮

开化寺——宋殿宋楼宋壁画

定林寺——定林泉旁造化地

寺润三教堂——儒、释、道三教合祭于方寸间

东羊后土庙——晋南地区元代乐楼

王曲东岳庙——饱经风雨的庙会戏台

清虚观——平遥历史和道教文化博物馆

王家大院——平面布局呈王字形的晋中民居建筑群

曹家大院——多子、多福、多寿的“三多堂”

渠家大院——晋商巨族乐天伦

铁佛寺——巨大无比的唐代铁佛头像

平遥城隍庙——一座规制经典的地方神庙

金庄文庙——全国罕见的村级文庙

日昇昌旧址——开中国金融历史先河的“天下第一票号”

平遥市楼——平遥古城的标志

代县文庙——充满苍老凝重气氛的孔庙

崇安寺——三亿两千万年前的硅化木

龙兴寺——宋太祖曾寓居过的寺观

嵩岳寺塔——中国现存最早佛教寺塔

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

社旗山陕会馆——营造130余年而成的建筑群

风穴寺及塔林——得园林野趣的古寺

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河南第一塔林

济渎庙——祭祀水神的宏大寺庙

山陕甘会馆——充满世俗风情的“三雕”博物馆

潞泽会馆——晋商聚集地,百舸启航处

大明寺——宋元交替之际建筑的寺院

汤阴岳飞庙——英烈灵前义士祠

中岳庙——河南规模最大的庙宇

柴庄延庆寺塔——“龙潭夜月”千佛塔

阳台宫——河南最大的两座明清殿阁

洛阳山陕会馆——晋陕商人财力和魄力的写照

朱仙镇清真寺——汉回民族建筑元素的融合

开封东大寺——护国佑民的清真寺

相国寺——“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

关林——忠义关公首级埋葬处

序言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它既要满足居住和使用功能,又要反映建造它的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理念和艺术追求。虽然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说过,建筑必须尊重“适用、坚固、美观”三原则,不过,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有趣的是,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上,我们可以探索出那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宗教等诸多信息。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等的推动下,通过了《雅典宪章》等一系列历史性文件,呼吁人们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定期公布纳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遗产。各个国家都以本国的建筑遗存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感到光荣。

植根于农耕文化的我国先民,从一开始就对上木情有独钟,在漫长的实践中,创造出无数流传后世的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实体,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自成体系,并影响着邻近国家建筑的发展。如今,这些杰出的宫殿、寺庙、城墙、桥、塔、民居、园林、祠堂、书院、会馆等,分布在天南海北、城乡各地,是中国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政府为了抢救、保护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开始在组织专家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将那些特别有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的古代和近代遗存列为文物保护建筑,登记在册,进行特别的保护。根据它们不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四个级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级文物由国务院公布,其余由各同级人民政府公布。从1961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分七批共公布了3000余项国宝级建筑,其中十多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类共同财富。这些建筑遗产,也像青铜器、玉器、漆器、陶瓷、书画一样,是不可再生的稀世文物,是真正的国宝!

观光旅游是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欣赏建筑艺术是观光的重要日的之一。我们在国内游览名胜古迹,见到的古建筑保护级别都很高,“历史悠久,非常珍贵”是导游的口头禅,但大多讲不清其价值何在、特色如何、怎样欣赏和“读”懂它的精华,更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有的导游甚至信口开河,杜撰故事误导游客,使建筑的价值严重扭曲。

我们编撰这套丛书的目的,就是采用图文并重的方法,展现国宝级建筑的艺术形象和精华所在,提示它的“看点”,讲清这些建筑的由来、变迁,告诉您它有什么特殊价值、有什么背景故事和涉及的历史人物。同时,以“小贴士”形式普及一些古代、近代建筑的知识,并且每处建筑用一句最精辟的话.帮助您“读”懂国宝。即使您现在还没有机会亲临实地,我们也希望通过这套图文双重解读的丛书,激发您对中国古代、近代建筑的浓厚兴趣,对这些珍贵的国宝建筑进行一次有益的神游。

本套丛书分为六个分册,各分册的划分侧重于建筑文化的近似和游览路线的顺畅,与常见地域划分法的“东北” “西南”等称谓无关。六个分册所涵盖的地域是:

《北国经典》——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等;

《塞外奇葩》——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等;

《中原珍藏》——山西、河南等;

《东南精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福建、广东等;

《西南瑰宝》——四川、重庆、湖南、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

《近代杰作》——不受地域限制,与近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杰m建筑。

本书是建筑学家、散文家、摄影家数载辛劳的结品,但愿这套具有独特价值的丛书,伴您足不出户就能神游九州,恍若时光倒流,置身于雄伟的殿阁、神秘的厅堂、优美的庭院之中,与历史名人对话。

庄裕光

2014年1月

内容推荐

中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传说黄帝与蚩尤逐鹿中原,并在此赢得胜利,因此,中原被视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都城建于山西夏县,奴隶制繁荣期的成汤故都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春秋战国时,这里是群雄争霸的战场,从东汉起至西晋,政治及文化中心开始东移,洛阳逐渐与京都齐名。北魏统治者更推行汉文化,迁都洛阳,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发展……《中原珍藏》内容主要是解读山西、河南境内的国宝级古建筑。

《中原珍藏》的作者是庄裕光。

编辑推荐

《中国国宝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中最经典的作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优中选优,提炼出了国宝建筑的精华,选题独到,很有价值。它是迄今为止首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建筑作品加以系统梳理、集中介绍的大型高级建筑文化普及读物。  由庄裕光编写的《中原珍藏》是其中一册,内容主要是解读山西、河南境内的国宝级古建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9: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