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学锐、黎炼著的《仫佬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是《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之一。本书从仫佬族的族源、历史、民俗、文化、宗教、艺术、人物、民族自治等多方面,系统而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该民族的整体风貌,饱含民族感情,热情讴歌了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向读者展现了仫佬族的多彩风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仫佬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黎学锐//黎炼 |
出版社 | 辽宁民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黎学锐、黎炼著的《仫佬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是《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之一。本书从仫佬族的族源、历史、民俗、文化、宗教、艺术、人物、民族自治等多方面,系统而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该民族的整体风貌,饱含民族感情,热情讴歌了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向读者展现了仫佬族的多彩风姿。 内容推荐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仫佬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黎学锐、黎炼著的《仫佬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将带领人们沿着仫佬族的历史发展轨迹,去触摸仫佬族文化最厚重最真实的底色,去感悟仫佬族精神最核心、最本质的内涵,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到仫佬族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欣赏、更深地认同这个民族。这对促进仫佬族与其他民族的对话交流,推动仫佬族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岭南古老的土著民族 族称与族源:从“僚”“伶”到“仫佬” 鲜明的历史印记 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翻开时代新篇章 第二章 稻作民族的生存智慧 仫佬族的稻作农耕起源 仫佬族的稻作农耕方式 “以商补农”的农闲时光 第三章 斑斓多彩的婚俗 从恋爱到订婚 从接亲到洞房对歌 招郎入赘与生遣再嫁 走坡习俗 第四章 庄重的人生礼仪 新生之礼 补做风流 老人礼俗 丧葬仪式 第五章 独具风味的民间饮食 传统食物 嗜酸喜辣 特色饮食 名优特产 第六章 技艺精湛的衣饰 服色尚青 饰品尚银 千层百纳 巧编精扎 第七章 独特的人膳模式 聚族而居 民居建筑 造屋礼俗 第八章 缤纷的岁时节令 依饭节:感恩与还愿 婆王节:生命之花的传承 其他岁时节令 第九章 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 犹如天籁的民间歌谣 富有韵味的民间文学 凝聚智慧的民间工艺 独具风情的传统体育 第十章 赤心拳拳的民族人物 仫佬族文艺家:笔头尖尖书华章 仫佬族民间艺人:旷野中的芬芳 参考文献 图片提供者 后记 试读章节 蓬勃发展的民族教育事业 仫佬族向来崇文尚礼,重视传统教育,将文化教育事业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罗城许多地方的校园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陋到现代化的历程,推动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政府投资办学校,学校培养人才,促进了仫佬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进步,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轨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罗城地方政府逐步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形成了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配套的机制,使学校的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罗城除了从财政拨出专项教育经费外,还按中央的规定,从企业的税收中征收教育附加费,并且动员各企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多渠道筹集资金,全面保障提高教育经费支出。与此同时,罗城还把中央拨付的专项经费集中起来,用于解决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的危房和校舍不足问题。首批建成了四把小学、东门镇二小、龙岸小学、罗城高中、天河中学、德山中学等中小学的教学楼,开创了罗城中小学校舍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0世纪90年代以后,按照现代中小学的建设标准,为全自治县75所完小、109个教学点、14所初中和2所高中建成了教学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170687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31696平方米、生活用房164158平方米、其他用房1487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到381416平方米。 在实施基础建设项目的同时,还按照各校的学生数配备标准的课桌椅、图书、教学仪器和文体器材。有32所学校建立了远程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站,实现了计算机的全国联网。到2004年,全自治县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工作通过了自治区的评估验收,2007年“两基”工作又通过了国家级验收。 在罗城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充分改善后,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从2006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实行了免费教育,2010年以后高中阶段的学生免交学费,职业学校的学生除免交学费外,国家还每年给予每个学生1500元的生活困难补助。到2011年,全自治县开办寄宿制小学37所,住宿生2754人;寄宿制中学15所,住宿生11888人,在全部免费入学的基础上给予生活补助,小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250元,,使边远山区的学生和家庭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教育公平。 三十而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个年轻的县份,东北界为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接柳城县,西南连宜州市,西北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邻。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所辖7镇4乡物产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俱佳,境内有剑江、武阳江、月亮山、天门山、清明山、凤凰山、睡美人山、于成龙湖、高山草甸、九万山、野马滩、相思林等旅游景区,人称“小桂林”。罗城还是传说中歌仙刘三姐的出生地,这里遍地油菜飘香、歌声嘹亮,情哥情妹漫山遍野深情对歌,情定仫佬山乡。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仫佬族共有216257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172305人。广西境内的仫佬族除了散居在今河池市的宜州、都安、环江、金城江及柳州市的忻城、柳城、柳江、融水等县(市、区)外,其余85%以上人口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与当地的汉、壮、瑶、苗、侗、水等民族杂居。 P32-35 序言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道,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开发着这块土地,建设、发展、捍卫着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各民族都是兄弟,相互离不开,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因此,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进了解、紧密关系,深化友谊、建立牢不可破的感情基础,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多发期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为了进一步宣传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增强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方针,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沟通,让读者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加深对我党民族政策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和辽宁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了《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 依据上述原则,《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的编写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鲜活生动的语言、特色浓郁的图片以及丰富的民族常识链接,向读者展示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变迁、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历史人物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实践。第二,作者多为本民族专家学者和与民族研究工作相关的专家学者,对自己撰述的对象既有深厚知识积累,也有真挚情感。第三,内容彰显了历史与现实、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多彩画卷和轨迹,引导读者走近少数民族,聆听他们的古老传说,感受他们的发展变化,加深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这套《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是面向民族干部和各级干部通览我国少数民族概况的普及读本,也是图书馆必备藏书。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所揭示的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也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发展和未来。中华大地孕育的55个少数民族多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一道从远古走到今天,汇入了中华文化壮阔的历史长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不仅是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使命。期待通过《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使广大读者徜徉于少数民族多彩风情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悠悠历史的深远与厚重。 丹珠昂奔 2014年6月26日 后记 仫佬族是中国岭南地区古老的土著民族,其源流与史籍记述的岭南古代族群百越-西瓯-骆越-乌浒-俚僚-伶等族称有着一脉相承的族属关系。学术界一般认为,仫佬族从“僚”“伶”中分化出来形成单一民族的时间大约在宋代。据史书记载,最晚在明初,仫佬族已在罗城一带形成居住规模。1993年之前,仫佬族是广西特有民族。1993年,贵州省将境内近3万“木佬人”认定为“仫佬族”,当时贵州方面向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时,罗城方面出于“民族同胞越多越好”等原因给予了认可并表示欢迎。近年来,不少学者从遗传学、语言学、人类学等领域进行考究,得出的结论是被认定为仫佬族的贵州“木佬人”与广西仫佬族不是同一族群。目前这一结论在学术界基本得到认可,所以本书的主要关注对象是广西仫佬族。今天的广西仫佬族绝大多数居住在桂西北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今河池市的宜州、都安、环江、金城江及柳州市的忻城、柳城、柳江、融水等县(市、区),与当地的汉、壮、瑶、苗、侗、水等民族杂居,彼此间风俗相近、文化相通。 这几年来,我们兄妹俩一直在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对自己民族——仫佬族的文化尤其关注,出版了与仫佬族文化相关的专著,也发表了一批相关的论文。因此,2014年4月在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民语委黄如猛兄的电话,叫写《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仫佬族》书稿的时候,觉得不管是从研究领域还是从民族情感来说,这都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于是便应允了下来。全书的写作力求达到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相统一,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更为具象、简洁、直观的阅读效果。 在书稿的完成过程中,得到了辽宁民族出版社李欣编辑的不断鼓励和帮助;得到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以及罗城仫佬族博物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梁汉昌、吴国富、吴利英等诸位同仁提供了大量精美的图片,使书稿大为增色。同时,本书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多有借鉴,但由于丛书体例问题,书中引用之处不能一一注明,只在书后列出了参考文献,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黎学锐 黎炼 2014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