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微战争(2对决鼠疫天花黄热病)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作者 王哲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哲所著的《微战争(2对决鼠疫天花黄热病)》是一部以前所未有的视角讲述细菌、病毒与人类世界之间关系的震撼之作。鼠疫、天花、黄热病是人类历史上致死率最高的烈性传染病,它们消灭了数以亿计的人口,令整个人类世界闻之色变。面对大瘟疫,医生们能做的,一度只能和巫师一样。经过一代代人类精英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对抗这些烈性转染病的方法。鼠疫、天花、黄热病似乎已经远离人类世界、烟消云散,但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隐形杀手会不会又卷土重来?

内容推荐

《微战争(2对决鼠疫天花黄热病)》选取人类历史上致死率最高、流行范围最广、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三种烈性传染病。讲述了人类世界与这些烈性传染病的抗争史,以及对这些烈性传染病进行追根溯源,其中包含鼠疫、天花、黄热病等对当今人类社会仍有巨大威胁的传染病。

《微战争(2对决鼠疫天花黄热病)》由王哲所著。

目录

鼠疫

1.Plague的词义转换

2.鼠疫之源

3.地球也会得传染病

4.再小的事也可能改变历史

5.无法抗争

6.虎狼之药

7.来路

8.源头

9.走出死循环

10.国家兴亡自有时

11.弹丸之地

12.叛师

13.决战香江

14.鼠疫细菌发现之争

15.国家大事岂能儿戏?

16.守关

17.国士无双

18.鼠蚤犹在

天花

1.镜子里的麻点

2.天花的源头

3.从一本书,到一本书,再到一本书

4.祖传的神仙

5.何必马革裹尸还

6.人生只能错过两班船

7.赌可以赢很多次,但不能输一次

8.好奇害死猫

9.沧海变成桑田

10.倾国之恋

11.往事如花

12.种痘之法,细加研究

13.从一个皇宫到另外一个皇宫

14.2%的风险

15.乡村郎中

16.用十年寂寞换一夜星光灿烂

17.世界的免疫员

18.科学没有战争

19.人间无花

黄热病

1.黄色的夏天

2.瘟疫推动大国之梦

3.又见黄热病

4.耽误

5.死城

6.二十年依然是个谜

7.古巴之病

8.决战时刻

9.平静之中

10.叮一口

11.就是蚊子

12.成功

13.灭蚊

14.为某件事而生

15.回到非洲

16.前赴后继

17.疫苗的代价

18.最失败的科学行动

试读章节

1~Plague的词义转换

2011年,一群科学家来到伦敦,公然把一座埋葬着死于1348到1351年之间的死者的墓地挖开,把死者那些未腐烂的牙齿拿走,回到实验室里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牙齿里残留的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序列分析,然后和基因库里已知的同一细菌的菌株的:DNA序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墓地里死者牙齿中获得的660年前菌株的DNA和所有已知菌株的DNA都不一样,由此证明这个660年前的古老菌株已经灭绝了。

这一株细菌是鼠疫杆菌的一种。杆菌是其形状为杆状或者类似杆状的细菌,呈球形或者类似球形的细菌叫球菌,呈弧形或者逗点状的细菌叫弧菌。这种根据形状的细菌分类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关键是细菌二字前面的那个词,代表这类细菌会造成什么后果,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细菌,肺炎球菌会引起肺炎,霍乱弧菌则导致霍乱,顾名思义,鼠疫杆菌是造成鼠疫的细菌。

鼠疫这个名词是明清时中医提出的疾病名称,这个名称把这种烈性传染病和老鼠联系了起来。清代诗人师道南写过一首《死鼠行》,形容这种联系:“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目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说明当时的人们一看见到处是死老鼠时,就知道又有大疫出现了。

当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后,采取就地取材的办法,尽可能地借用中医的名称,于是西方医学中的名词Plague就被翻译成鼠疫。可是如果查字典的话,Plague却被释为瘟疫,现在还有很多的翻译文章将Plague译成瘟疫,瘟疫来瘟疫去,让人不知道指的是哪一种传染病。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翻译者不清楚传染病的流行史。Plague这个词原先的确是指瘟疫,也就是各种烈性传染病的统称,但是后来就专指鼠疫了,因为从1348年开始,暴发了一场为期三年的大瘟疫,以欧洲为中心,蔓延到世界很多地方,仅仅欧洲就死了将近一半的人,其后这种病又断断续续地在欧洲流行了两百年之久。这场大瘟疫就是著名的黑死病,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鼠疫。

黑死病究竟有多可怕,我们在后面的章节里还要长篇累牍地叙述,这里先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黑死病流行期间,欧洲人的平均寿命为20岁,而不属于现代人的北京猿人还能平均活到15岁,这是因为黑死病杀死的人中包括很多儿童,一下子把平均寿命拉了下来。另一个是黑死病大流行之后100年,英国的一所学校给学生们留了一个作业: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拉丁文,“昨天一个老屋子的房顶掉了下来,几乎砸在我身上。”对于学生们来说,这个题目并不古怪,因为黑死病暴发之后欧洲劳动力非常缺乏,到处都是年久失修的房子,房顶掉下来的事情经常发生。

然而自此以后,历史上再没有出现过如此凶猛、在短期内杀死这么多人的细菌性传染病,所以有观点认为黑死病不一定是鼠疫。因为鼠疫杆菌还在自然界存在着,黑死病之后也流行过很多次鼠疫,但都没有达到黑死病的恐怖水平。

开篇说的那个科学研究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伦敦的那个墓地中埋葬的就是死于黑死病大流行期间的病人。科学家从病人的牙齿上找到鼠疫杆菌,证明当时流行的确实是鼠疫,但这株鼠疫杆菌和其他已知的和现存的鼠疫杆菌有明显区别,表明这株鼠疫杆菌在历史上的某个时间全部灭绝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黑死病消失之后,再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烈性流行鼠疫。这个研究解决了一个疑问,但并没有解决所有的疑问,比如它没有深入地探讨这株鼠疫杆菌是骤然消失,还是渐渐灭绝的。关于鼠疫,关于黑死病,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2~鼠疫之源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鼠疫概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老鼠的确会得鼠疫,但鼠疫并不会由老鼠直接传染给人,老鼠也不是鼠疫的源头。说到鼠疫的源头,要从一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意大利人说起,他的名字叫马可·波罗。

1273年,马可·波罗在去中国的途中,艰难跋涉在戈壁。突然,他停下脚步,大喊起来:Pharaoh,Pharaoh,Pharaoh。

他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草原上有数不清的洞穴,钻来钻去的都是Pharaoh。Pharaoh是一个中世纪的名词,指的是一种叫Tarabagan的啮齿类动物,这种动物中文大名叫旱獭,小名叫土拨鼠。旱獭有很多种,Tarabagan指的是生活在中国、俄国和蒙古等国的蒙古旱獭。

数不清的旱獭直立在草原上,看着马可·波罗这位不速之客。

这些旱獭才是鼠疫的真正源头。

3~地球也会得传染病

马可·波罗并不是1273年离开家乡的唯一一个威尼斯人,就在他前往中国的同时,还有其他威尼斯人也背井离乡,同样由西往东而来,经地中海一直航行到了克里米亚半岛。只不过他们没有像马可·波罗那样继续东进,而是逆亚速海而上,在岛尽端的塔那上岸,建立了一个殖民地。与此同时,威尼斯的邻居、哥伦布的乡亲热那亚人也来到克里米亚半岛,在卡法建立殖民地。意大利两个城邦在克里米亚半岛相继建成,遥相呼应。

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两个意大利半岛北部城邦为了争取地中海的贸易权成了宿敌,经常兵戎相见,马可波罗就因为参加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战争而成了战俘,被关进热那亚城的监狱,在牢房里百无聊赖才半真半假地写出在东方的经历,也就是那本著名的游记。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8: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