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读章节 二、标准是准绳,企业有规范才能成方圆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榜样、规范,是为更好地做好或控制某件事情,对重复性事物所做的统一规定。从这个角度来看,标准就是行为准绳、行为标杆,用来衡量行为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当行为达到标准,符合要求时就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对企业而言,这个标准就是泛指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一切具有规范作用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规范条文,包括日常行为规范,企业产存销方面的各项规定,产品质量、员工安全等方面的制度等。 纵观那些国际名企,之所以总是能走在市场的最前沿,最根本的就是管理有标准。无论在日常经营,还是在采购、搞生产、抓安全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来指导、规范。 以大多数企业老板最为头疼的供应链管理问题为例,做不好产品供应,就是因为没有对物流管理进行严格的标准化掌控。而大型零售批发超市集团麦德龙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其秘诀就是所有麦德龙分店都一个样,总部有什么标准,很快就会复制到每个商场,包括商场的外观和内部布置及操作规则,所有商场实施标准化、规则化管理,包括购买、销售等各个方面。 在严格的标准下,每个店就像机械化操作一样,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从与供应商议价开始,直到下单、接货、上架、销售、收银整个流程,都是由一系列很完善的规则在控制。 与此同时,麦德龙在整个供应链上都有完善的标准,不仅仅企业内部各个环节,还包括供应商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无缝对接。 很多人都知道麦德龙具有非常大的价格优势,这个优势就来自于从采购到销售有一套严谨的、标准化的管理标准。这套标准化管理顺着供应链一直延伸到供应商处的供货流程。麦德龙专门为供应商制作了供货操作手册,包括凭据、资料填写、订货、供货、价格变动、账单管理、付款等过程的方方面面。麦德龙通过这种规范化采购运作的延伸,把供应商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将供应商的运输系统组合成为它服务的社会化配送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资,实现了低成本运营。 麦德龙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寻求与供应商建立长久的关系,为共同的利益合作。麦德龙采用中央采购的形式就是一种双赢的形式。如果麦德龙有8个商店,每个商店都有一个采购部门,就需要有8个采购部门,运作成本很高;如果只有一个采购部门,运作成本就低多了。而且,集合订购数量多,得到的价格更优惠,实行中央采购有助于降低运作成本,也便于管理。同时,麦德龙的供应商也从中受惠。例如,如果麦德龙在其他地方开店,供应商不必在当地设办事处,他们只需和麦德龙总部联系就可以了,中央采购也节省了供应商的运作成本。 供应链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但归根结底,实现低成本高水平服务的关键是什么呢?就麦德龙来说: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对进、销、存各个物流的流程进行整合,使商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终用户;二是利用管理和业务规则把业务伙伴纳入自己的体系,赢得协作优势。 从麦德龙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所采用的完善标准不难得知,企业的发展必须依赖标准的规范,要让员工明确知道做什么,如何做,达到什么效果。 那么,标准对企业管理的规范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经过归纳,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如图1-1所示。 P5-6 书评(媒体评论) 管理就是明确的要求。只有先建立了明确的工作标准,才有落实到位、产生绩效结果的可能。标准化管理体系就是企业前进的发动机。 ——浙江龙仕迭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袜之源资源整合平台创始人沈建炳 一名出色的老板或企业家,必须熟练掌握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的方法。本书将“定标准”与“要结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开论述,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可读性。 ——苏州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明 老板办事讲究“板上钉钉”。这个钉子钉得牢不牢,与钉子的品质、锤击的角度和深度有关。这个“品质、角度和深度”就是标准。《老板就要定标准要结果》一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不忽悠,做实事,善实践,讲效果。 ——资深注意力经营专家吴之洪 创新型企业的老板总愿意在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出台之前,制定出本企业优质产品的执行标准,并被行业或国家认可,从而占有或引导行业市场。《老板就要定标准要结果》一书启迪企业家们如何通过制定标准而成为本行业的领头羊,值得一读。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荚莺敏 跨国企业对标准的重视,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同样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可以保持同样的水准,自然产生同样的结果。狄老师这本新书有助于改变我国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标准上的不足,从而缩小与跨国企业的差距。 ——意赛迪斯(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庆平 管理者都知道企业经营需标准化,做事需重结果。企业如何制定一套精细化、合理化的标准,从而达到有效的结果?狄老师的《老板就要定标准要结果》将会是酒店企业管理者重要的教科书,为酒店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湛江银海酒店总经理黄湛菲 一项员工绩效评估系统,极有可能会深深受到老板或主管评分正确性和公平性的影响。本人极力推荐老板及公司主管们阅读这本书,真正帮助老板及各主管们向员工定标准要结果以提升企业绩效。 ——台湾柏齐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源电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平 企业追求效益,员工行为标准是效率的保证。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管理愈发依赖数据标准,无论是目标设定、过程监控还是结果评估,一切都离不开管理者的标准意识和标准游戏规则。 ——杭州智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微贷网总顾问刘星 目录 第1章 强化标准意识:想要结果,先定标准 一、老板无标准一事无成,企业无标准一盘散沙 二、标准是准绳,企业有规范才能成方圆 三、标准是约束,管理有约束才能有执行 四、标准是原则,员工有原则才能做对事情 第2章 全面认识标准:用标准做准绳,管理更简单 一、明确一种关系——标准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二、了解两个概念——企业标准VS企业标准化管理 三、紧扣一个基本点——建设与企业相匹配的标准 四、做好三个方面——标准要体系化、制度化和 具有可执行性 五、一个前提——符合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 第3章 构建标准体系:让企业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 一、团队管理标准——打造具有超强凝聚力的团队 二、人才培养标准——做好内外培训,留住核心人才 三、职业生涯规划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成长 四、绩效考核标准——科学评估业绩,激发员工潜能 五、创新管理标准——积极鼓励创新,实现完美超越 六、原料采购标准——全额完成任务,杜绝偷工减料 七、产品质量标准——严把生产环节,保证高质量的输出 八、服务标准——完善营销体系,赢得客户好口碑 九、后勤保障标准——后勤工作有保障,前沿才能打胜仗 十、安全管理标准——消除潜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第4章 周密设计标准:标准的出台需要先“谋”后行 一、充分调研——标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 二、分析需求——根据实际需求定位标准 三、科学规划——先统筹全局,再完善局部 四、设置目标——没有目标,标准就无从立身 五、明晰流程——流程就是标准,标准就是效益 六、完善细节——最好的标准体现在细节 七、准确表述——避免执行人对条款产生误解 八、民主决策——标准不能成为老板的“一言堂” 第5章 严格执行标准:只有执行了才能产生效益 一、严格执行——百分之百地执行才能符合标准 二、以身作则——标准面前,人人平等 三、全员培训——培养员工坚决执行的习惯 四、权责分明——谁负责,谁执行 五、奖罚分明——用奖或罚来提高员工执行力 六、订好制度——保障执行过程不受干扰 七、规范操作——操作不规范是标准失效的关键 八、及时备案——多留几手,随时监督和检查 第6章 管理就要出结果:管理的目的只有一个——出结果 一、没有结果,再好的标准也是零 二、为结果而战——管理就是事前定标准,事后出结果 三、结果是企业生存的根基——对员工,企业必须重功劳、轻苦劳 四、结果是企业的价值观——重视标准,更要重视结果 五、结果是企业文化——让注重结果的观念深入全员 第7章 用结果检验标准:结果是检验标准的唯一标尺 一、执行结果——只有执行,标准就是一纸空文 二、标准是过程——只有重视结果,过程才不会走错方向 三、坚持要结果——多问“为了什么”,而不是“为 什么” 四、结果是核心——一切标准必须围绕结果进行 五、结果是标尺——衡量标准是否适合企业要求 六、结果是保障——衡量标准实施方法是否有效 第8章 用结果再造标准:标准塑造结果,结果完善标准 一、好结果来自好标准,同时也创造标准 二、结果反馈——根据结果发现存在的老问题 三、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方案 四、预测结果——结果很重要,预测结果更重要 五、评估结果——过程、结果不一致要积极调整 六、改进结果——只有有效结果才有利于标准再造 第9章 塑造团队的结果文化:优秀的团队一定把结果放在第一位 一、结果思维:结果至上,拿结果复命 二、落实责任:事事有人管,第一责任人制度 三、严抓执行:一切按标准执行,人人都能出结果 四、落实行动:节点汇报制,随时监督进度 五、定期检查:结果要检查,第三方检查制度 六、绩效考核:结果才是晋升和奖罚的唯一标准 附录一 名企管理标准化案例 一、海尔:对行政人员的管理标准 二、华为:对员工绩效的考核标准 三、万达:招聘、面试的工作标准 四、蒙牛:产品质量的管控标准 五、沃尔玛:对采购人员的管理标准 六、三星:技术创新标准 七、中国工商银行:星级评定服务标准 附录二 企业各部门主管人员的工作标准 一、行政主管工作标准 二、人事主管工作标准 三、会计主管工作标准 四、采购主管工作标准 五、生产主管工作标准 六、质量管理和监督主管工作标准 七、营销主管工作标准 八、客服主管工作标准 序言 老板只需抓好两件事:定标准,要结果 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逐步由外部市场竞争向内部管理竞争转移,强调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来拓展市场,增强外部竞争力。 优化内部管理最重要的两个体现就是实现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标准化管理是定标准,目标管理是要结果,两者是现代企业生产、发展和竞争的最核心力量。 首先说定标准,任何管理都离不开标准,都需要一定的标准来规范和约束。很多老板在管理中最大的感悟是管不住、理不清,管理职能的作用总是无法充分释放出来,这是大部分企业管理的软肋。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一套科学、完善、有针对性的企业标准体系。标准能够约束、规范企业在生产、服务、贸易、消费和创造等活动中的行为和利益关系,并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思想,“规矩”即含“标准”之意。秦始皇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第一次系统地显现了标准化在推进国家统一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人们很早就有了标准化意识。到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揭开了现代标准化的序幕。通过标准件的统一和互换,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推进了工业革命。 如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正在一步步加强,标准已成为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标准化已从传统意义的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迅速扩展到第三产业,以及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领域,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标准和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已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谁拿住了标准,就拿住了整个产业和行业。 其次是要结果,没有结果的管理毫无意义。德鲁克先生有一句名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也就是说,成功的管理就必须用结果来说话,管理的全部意义也就在于此。每位做企业的老板都知道,企业在面对市场和用户时靠什么说话?就是结果。 和市场、客户换取利润,靠的是产品结果,而企业的结果哪里来?靠的是每个部门、每名员工的相互配合,严格执行。假如其中某个环节没有结果,或者是坏结果,那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最后和客户交换的结果。 因此,在管理中就是追求结果,不断将计划和想法变成结果,或者说用机制保证结果的实现。在实现目标的进程中,需要不断地管理每个小结果,并不断地积累经验,寻找机会实现结果,从而实现最终结果,完成终极目标。 回过头再来看这两个问题,你会发现标准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正是因为有了标准和标准化管理,才可能导致出现好的结果;而那些没有好结果的企业,势必也缺乏规范的标准,更别说标准化管理了。 本书分为9章,围绕标准、结果以及标准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而展开,全书以实用性为立足点,兼顾标准化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基础性,理论阐述充分,紧扣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案例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行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脉络清晰。希望本书能助力老板及管理人员用标准规范企业管理,用标准复制一流团队,用标准提升全员执行力,用标准打造企业结果文化。 内容推荐 工作有标准,结果不走样。一套标准管理体系,可以帮助老板快速复制出高效团队,可以让团队获取稳定、良好的工作成果;一套标准管理体系,可以把老板从烦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让员工正确地做事,越做越熟练,结果自然会如预期;一套标准管理体系,可以避免员工间的推诿扯皮,节省工作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狄振鹏、柯小荣著的《老板就要定标准要结果(附光盘没有标准就别谈结果)》从老板的角度出发,理念、方法、策略、工具应有尽有;附录还列出了名企管理标准模板及企业各部门主管人员的工作标准体系,读者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加以复制,简单修改、拿来即用。 本书适合企业老板及各级管理者阅读。 编辑推荐 狄振鹏、柯小荣著的《老板就要定标准要结果(附光盘没有标准就别谈结果)》分为9章,围绕标准、结果以及标准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而展开,全书以实用性为立足点,兼顾标准化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基础性,理论阐述充分,紧扣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案例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行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脉络清晰。希望本书能助力老板及管理人员用标准规范企业管理,用标准复制一流团队,用标准提升全员执行力,用标准打造企业结果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