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大青年说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关晓光主编
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种追求,让她担起理想责任

尼泊尔首都坐落在一个盆地的中央,而蒋博雅支教的学校就位于这个盆地的外围边缘。她住在位于山顶的校长家中,从山顶到下面的山路的台阶就多达1000多级,而蒋博雅还要再在山路上行走约4千米才能到达位于山脚下的学校。对于从小就在城市里长大的她来说,还是自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这样的路一狭窄、崎岖、泥泞,甚至许多山路就只是用凹凸不平的石块草草地铺了几下。所以蒋博雅一路上走得十分小心,怕稍有不慎扭伤自己的脚,落得一个出师未捷身先“伤”的下场。而当蒋博雅到达学校时,如果不是校长指引,她决不会相信坐落在山脚下那一片杂草中的一高一矮的两栋楼就是学生们的教学楼。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没有操场,除了两栋楼和学生,国内学校有的一切这里都没有,就连老师也少得可怜。中国——尼泊尔,一山之隔,天壤之别!为了学生,第一次,她落泪了。再想想这些孩子天天上学要走的那条路,她的鼻头不禁一阵阵地发酸。

学校里共有十个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班学生只有3~10人,学生虽少,但他们渴望知识的心愿却是一致的。学生们清澈纯净的眼神、天真无邪的笑容,扫光了她一身的疲惫,也让她坚定了支教的决心和信念。

这里的孩子从未走出过这块盆地,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穿着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流行”的服装,女孩子无一例外都扎着两条长辫子,在辫梢儿处用白色发带系成蝴蝶结。蒋博雅每天都会给不同的年级讲授英语、数学、中文课程,至少有5节课,多的时候甚至有7节课,这就意味着她几乎要在讲台上站一整天。这里的教学设备也已经破旧不堪,学生们在上课时更是缺乏课堂纪律,说话的、随便走动的、吵架的、做鬼脸的,各种状态应有尽有。

在来尼泊尔之前,蒋博雅对这些情况就已有相当的了解,并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相应的对策。她把从国内带来的特产、糖果作为奖励来鼓励学生们遵守课堂秩序和积极回答问题;她用纯正、动听的英语教学生们朗诵课文;遇到下雨天,天色太暗,她心疼孩子们的眼睛,便组织全班同学玩单词接龙……她向这些孩子们传递着一种精神,是奉献与爱心,也是善举与友谊。她仿佛感受到了在援外过程中形成与传递着的中国精神和中华友谊。在她不懈的努力下,渐渐地,奇迹发生了——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再“任性”了,变得特别遵守纪律。一些学生甚至还会用脏兮兮的小手真诚地捧着说不清名字的小零食送给她,或者送给她一个气球,并且一定要看着她放在书包里才肯作罢……每每到这种时候,她都会十分感动,童真无邪,爱,不分种族、国界。她希望他们能用知识改变生活,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她更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将自己投入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响应共青团的号召,做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优秀青年,为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一次实践,让她胜读十年书

在支教过程中,蒋博雅通过教学生们唐诗来让他们了解中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优美的诗句使得学生们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用自己的手机教学生们如何上网查资料,了解更大的世界,拓宽眼界,让学生们能够走出盆地,踏上人生新的地平线…一她在孩子们仿佛闪着星光的眼睛当中更多地感受到了作为中国青年支教学生的承载与担当。

然而她的日常生活是极其简单与艰苦的。每天的早餐仅是两三块干面包片,没有水、没有汤,更没有牛奶和鸡蛋。中餐和晚餐的伙食与学生们一样,一小碗米饭,外加两勺菜,或是土豆,或是蘑菇,或是不知名的绿色蔬菜,菜是用大粒盐炒的,有时候甚至能够吃到盐粒儿,很咸。而当她食不下咽时,学生们却欢欢喜喜地吃着饭,告诉她今天的饭特别好吃,她不语,将饭菜吃得颗粒不剩。尼泊尔与中国一山之隔,差距却如此之大。她不怕苦,但她心疼这里的学生。

尼泊尔基础建设滞后,这使得她不得不改变原先的生活习惯:无法每天洗头、洗脚,更不能洗澡;无法喝到热水,更准确地说,她在尼泊尔期间从来没喝到过热水。这里的电力供应十分紧张,每天停电16个小时左右,而且是断断续续的,所以每晚下班后,她只能在黑暗中度过。当地的昼夜温差极大,天黑后甚至能达到0℃以下,在黑暗与寒冷中打着手电筒为学生们备课的她有时被冻得披上两件棉大衣。她憧憬着,等到她再来时,这里的人们可以不用再闷挤在公共汽车里一动不能动,不用再戴口罩阻挡灰尘,不用再在泥泞中跋涉,不用再长时间排队接水,不用再用手机照明,她和父母通话时电话不会突然失去信号……她认识了不同国家的国情,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认识到了青年人肩上珍惜光阴、义不容辞的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P27-29

后记

2015年,我们开始编撰《海大·青年说》一书,希望通过此书找寻海大“青春人物”并记录他们的个人事迹,来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充分展现海大学子青春风采,激励无数海大人尚德修身、励志敦行,彰显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海大文化。

从开始征集“青春人物”的个人事迹开始,我们便踏上了这条注定沿途荆棘丛生但终点绚丽多彩的旅途。在此期间,我们对所上交的材料进行阅读并筛选,确定初选人员名单;随后,在初选的基础上对所上交的材料进行二次阅读与筛选,同时审验上交材料内容的准确性,确定最终入选名单;对入选人员的个人事迹进行不厌其烦的整合与修改,最后进行书稿的整体排版与校验。

编撰书稿的日子总是匆匆,在感慨时光飞逝之余,我们更多的则是每天全身心地投入繁忙工作之中,并享受这项工作带给我们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就拿书稿校验为例,面对文字多达十多万的文章,我们进行了长达数次的句句阅读、字字细品,诠释“字斟句酌”的含义。但也正是面对这一次次的挑战,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学习总结,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质的飞跃。这其中包括如何突出上交材料的主题,如何让事迹更加吸引感染读者,如何撰写辅文等众多问题。

希望通过这本书,凸显我们身边那些“青春人物”的光辉事迹,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鼓舞众多海大学子追逐梦想,勇攀人生高峰!

最后,感谢每一位阅读到本书的朋友,感谢所有在此书编撰过程中给予支持与帮助的老师与同学!

编者

2016年6月

目录

勤思笃学篇

 迷走乐园

 遇见美好

 梦想引航坚韧为桨

砥砺修德篇

 奋斗青春砥砺前行

 三十余载悉心陪伴爱心接力薪火相传

 异国支教跨越千万里的大爱

 奉献陪伴一生爱心永不湮灭

 苦难皆是磨砺坚持终得花开

敬业奉献篇

 勤勉工作脚踏实地

 以爱之名坚守奉献初心

 踏踏实实的逆袭之路

 精进·担当·走心

 笔耕不辍书写奉献

 自己奋斗为他人奉献

 拼搏人生

 雪域高原卫国土志向深蓝献青春

 让生命出彩

 勤勉奉献砥砺敦行

志愿服务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将善心变为习惯将想法付诸实践

 穷乡支教为爱远行

 存于关爱之中播撒关爱之种

 用一年光阴换一生无悔

 将爱变成一种习惯

文体风采篇

 让舞蹈绽放人生光彩

 我们奔跑在青春路上

 谢谢这一切让我有好听的故事可以说

 你,本来就很强

 建设文化体育丰富大学生活

 不论生活还是舞蹈永远要全力以赴

社会实践篇

 从实践到成长

 用实践书写热爱

 做点有用的事

 实践路途求锻炼社会课堂得真知

 “下里八人”眼中的土家文化

科技创新篇

 对话信仰自强不息

 逐梦人

 做自立自强的时代弄潮儿

 浅记自己的科研路

 何处买青春

 在勤奋中锐意进取

 被科创“点燃”的工科男

 一路走来心花盛开

 梦想一直都在

 迎风破浪做头帆愿引万帆跨五洋

后记

序言

大连海事大学始终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坚持“尚德、励志、感恩、济世”的育人主线,弘扬以“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大连海事大学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卓越的人才,他们用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与较高的综合素质展现着海大人的风采。

共青团大连海事大学委员会始终坚持以塑造海大青年主流价值体系为己任,团结带领海大青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力争使共青团组织网络覆盖全体海大青年,使共青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海大青年,积极建设符合时代特征、海大特色、青年特点的工作载体,建立先进的校园文化体系,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欣喜地看到一些在校学生已经展现出过人的意志品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的事业添砖加瓦。

这些学生砥砺修德、敬业奉献。他们以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为目标,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骄傲,让青春绽放更绚烂的光芒。

这些学生投身科技创新,勤勉实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批批学子正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正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人格与品质得到升华。他们明白什么是“勤勉”,并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将这种美德时刻传承,时刻为海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学生勤思笃学,乐于实践。他们时刻铭记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不负国家、学校之重托,以学业为己任,严于律己,勇攀人生高峰。他们以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作为自身发展方向。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这些学生以文体为伴,服务社会。他们用积极行动推动以蓝色文化为中心的海大文化不断地积累与沉淀,促进海大文化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他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彰显新时期大学生崇高的品质,彰显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信心与能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朝,一届届的海大学子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定将以一批批优秀的海大青年为傲。在共青团大连海事大学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鼎力相助下,《海大·青年说》一书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希望全体学生以这些优秀的青年学子为榜样,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希望你们能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弘扬时代正气,紧跟时代主旋律,为把自己锻造成一名品格优秀、学识渊博、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四有”青年而不断奋斗!

是为序。

编者

2016年6月

内容推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朝,一届届的海大学子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定将以一批批优秀的海大青年为傲。在共青团大连海事大学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鼎力相助下,关晓光主编的《海大青年说》一书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希望全体学生以这些优秀的青年学子为榜样,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希望你们能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弘扬时代正气,紧跟时代主旋律,为把自己锻造成一名品格优秀、学识渊博、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四有”青年而不断奋斗!

编辑推荐

关晓光主编的《海大青年说》介绍:共青团大连海事大学委员会始终坚持以塑造海大青年主流价值体系为己任,团结带领海大青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力争使共青团组织网络覆盖全体海大青年,使共青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海大青年,积极建设符合时代特征、海大特色、青年特点的工作载体,建立先进的校园文化体系,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6: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