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壮丽人生(第4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薛庆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邓小平说过:人们都说我是“两落两起”,实际上我是“三落三起”。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担负着重要的工作,在党中央当秘书长,还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那时红军的队伍很少。在江西根据地,王明路线夺了毛主席对红军、对苏区的领导权,还反对什么邓毛谢古路线。我算一个头头,叫“毛派头头”。这件事一般人不大知道。我能在被打倒后的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下来,没有什么秘诀,因为我是共产主义者,也是乐观主义者。就我个人来说,对个人安全是放心的。“四人帮”非要打倒我不可,打倒还不算,还要把我整死。我的职务是撤掉了,但毛主席还保留了我的党籍。毛主席指定专人、专门的部队保护我的安全,并明确交代别人不准插手干预,也就是不准“四人帮”干预。

德国人乌利·弗朗茨在《邓小平——中国式的政治传奇》中写道:邓小平“用非凡的能力,战胜了政治上的三起三落和无数阴谋诡计,并且每次都向他生命的目标更接近一步。在我们的世纪里,我在东方和西方都没有见过像邓小平那样,走过如此崎岖曲折的生活道路,却又卓有成就的政治家”。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选举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使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长期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包括中央军委书记、中央军委主席)的第五位重要领导人。

在中共历史上长期担任中央军委负责人的中共领导人首推周恩来(在中共历史上,也有其他领导人短时间主持过中央军委工作,因任职时间不长,这里不一一列举)。

周恩来早年从欧洲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主持建立中共历史上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力量——铁甲车队。以后,又受中共组织委托,指导中共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的工作,是中共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

1927年3月,周恩来参与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同年8月1日,周恩来作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前委书记,领导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共独立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开端。

中共六大后,周恩来长期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负责领导中共的整个组织工作和军事工作,协调各个革命根据地红军主力部队的重大战略部署。

1931年底,周恩来从上海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指导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工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进行重大决策时,周恩来具有最后决定权。

第二任是长期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主席的朱德。

朱德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始军事生涯,同年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时,在云南参加武装起义。历任滇军步兵团团长、靖国军旅长、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等职。

为追求真理,朱德到上海找到陈独秀,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却以朱德是一个“军阀”,而拒绝了朱德的要求。朱德为了实现革命理想,特意奔赴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留学。在柏林,朱德经过周恩来等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朱德奔赴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奉命到四川军队中工作,配合北伐战争。1927年初在江西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任团长。4月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

大革命失败后,朱德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下途中失败后,他率领余部在粤赣湘边界地区坚持斗争。1928年1月,在中共地方组织配合下,发动湘南起义。4月率部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

1929年与毛泽东率红四军进军赣南和闽西,逐步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相继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31年,朱德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0年至1934年,朱德参与指挥红军反对国民党军队第一、二、三、四、五次“围剿”的战争。参与领导长征。长征途中,同反对中央北上方针的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促成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在陕甘地区胜利会师。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决定建立新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为书记(亦称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书记(亦称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还决定,成立中央军事委员会前方分会(后来称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华北军分会),朱德为书记。

第三任是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

毛泽东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前后,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等进步团体,主编《湘江评论》,开始研究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创建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湖南等地工人运动。

中共三大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会后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当选为国民党第一届和第二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1926年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主张大力开展工农运动,坚决反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中共五大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P3-5

后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想在这部书出版的时候,通过向广大读者汇报多年来读书、学习、研究的历程、艰辛和甘苦,以期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思想,加深读者对作者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加强读者对这部书的了解,并且能够使广大读者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和感悟……

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熏陶和浸润,使得中国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品质。“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历史使命感;“人生不朽是文章”、“文章报国”、“著作等身”的执著情怀,都是这种优良品质的具体体现。

司马迁著书立说写《史记》,与其说是为了弘扬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使之得到传承,不如说更是为了阐述其治国安邦的政治理念。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则直截了当地指出,是为了给中国历代帝王提供一部治乱兴衰的政治教科书。

诸葛亮表面上看起来似“闲云野鹤”一般,隐居于中原地区的河南省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以茅庐存身,以读书吟诗、躬耕陇亩度日,实则也是在等待历史的召唤。君不见,孑L明先生时而飘忽于南阳,与各方人物纵论天下大事;时而云游于襄阳,与社会贤达聚首,以至给后人留下了到底是隐居于河南南阳卧龙岗、还是隐居于湖北襄阳隆中的历史之谜……

当然,我写这部书,没有太高的奢望,只是想写出自己长期研究中共历史和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的一点感悟而已。如果能够通过这部书,为广大读者学习《邓小平文选》、学习邓小平理论、了解邓小平生平、熟悉邓小平业绩、学习中共历史,提供一部具有清晰历史线索和丰富历史内涵的历史读物,就感到十分满足了。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部书,深入阐释邓小平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坚持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贡献绵薄之力。

20世纪90年代初,我写了《历史转折关头的邓小平》一书,在河南正式出版后,被中共河南省委评选为“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好评和热烈欢迎。这使我萌发了以《历史转折关头的邓小平》为基础,继续深入研究邓小平的生平与思想,使之不断扩展、深化、补充、增加、完善,在适当的时候推出研究邓小平生平与思想新的著作的想法。并且一直按照这个思路研究下去,相继发表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这部书稿,实际上是我从上大学前就已经开始关注的、大学毕业后正式从事研究的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研究成果的一部总汇性的集大成者,也是对我多年来从事党史研究和党史人物生平与思想研究、特别是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研究的一个总结。

这部书稿整整写了十几年。在此期间,曾经多次利用开会、调研、出差、下基层等各种各样的机会,分别一段一段地沿着邓小平一生走过的道路、经历的风雨历程,进行实地调研:

四川省广安市的邓家老院子,早年求学的重庆,出国前最后一站的上海;

从欧洲回国后途经的西北,参加大革命的西安;

筹备八七会议的武汉,在中央机关工作的旧址;

发动广西起义的百色,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区域;

经历人生高潮与低潮,被打成“邓毛谢古集团”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长征中经过的部分省、市、县地域和战场,参加遵义会议的历史名城;

在陕甘革命根据地和延安战斗、工作、开会、恋爱、结婚的足迹;

领导华北抗战,开辟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太行山区;

与刘伯承一起率领12万大军,挺进中原的路线、河流、山川;

艰苦转战的大别山区,逐鹿中原的胜利征途,淮海战役故战场;

渡江战役总前委驻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战地,京沪杭战役主要区域;

主政西南的遗迹,在中央工作的若干历史遗址,等等。

就这本书而言,我想力求达到以下几点:

一是力求较为系统地阐释邓小平生平、业绩与思想发生发展的过程,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一部科学、准确、翔实的教科书。为此,我在本书中较多地引用了《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中的大量论述,以便广大读者能够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邓小平理论、更好地发展邓小平未竟的事业、更好地将改革开放推向前进。邓小平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但是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将永远指引着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邓小平关于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政治遗训”,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共产党前进的路标上,成为指引中华民族前进的永恒指南。

二是力求通过以邓小平的生平与思想为主线,阐释邓小平以及与邓小平相联系的中共党史上的重大史实的来龙去脉。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能够通过这本书,对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对中国共产党曲折而又辉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对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脊梁的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英勇奋斗的众多党史人物,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不渝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腾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崛起和强盛,努力奋斗。

三是对自己从事邓小平生平、业绩与思想研究的情况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长期以来,通过深入研究邓小平生平、业绩和思想,在各类报刊和出版社已经发表、出版了一批研究专著、研究论文和研究文章。通过这部书,实际上是对过去的部分研究成果、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就人类的认识规律而言,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总是要不断深入、不断深化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认识水平上。对于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的研究,也是如此。从个别的、分散的研究成果,到相对集中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再到集中的、总体性的研究成果,实质上也是一个研究不断深入、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四是对自己从事党史研究的情况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研究中共党史,离不开研究毛泽东和邓小平。因为毛泽东的生平与思想、理论与实践,邓小平的生平与思想、理论与实践,都与中共党史密不可分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我是在从事中共党史研究中,研究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的。因此,本书实际上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由此也是一部党史研究的专题性著作。通过撰写这部书,对于我的党史研究情况也是一次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说,从大学时代到现在,我一直对整个中共历史从创建时期到“正在进行时”,特别是对其中的重要史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着系统的深入的研究,而且要一直继续下去。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我希望,这部书能够成为犹如百花盛开一般的党史研究和党史人物研究园地的一株并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尽管稚嫩娇柔、朴实无华,但却毅然展示出别具一格的花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芬芳……

我希望,这部书能够成为犹如大江东去一般的党史研究和党史人物研究激流中的一个飞溅的“浪花”,尽管短暂,但却勇敢地在汹涌澎湃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瞬间……

我希望,这部书能够成为正在与时俱进的党史研究和党史人物研究中的一块朴实无华的“铺路石”,尽管默默无闻,但却为党史科学的前进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力量……

本书在录人资料过程中,薛梅芳、李景林、李鹏、李颖、薛庆芳、杨国和、杨飞、张勤民、薛静、薛玲、王金多、王鹏飞、薛志超、马静、张玉民、刘肃纯、刘静雅、张凯、聂继红、张帆都付出了劳动。

在这里,我要向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同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领导同志、中共中央宣传部直属中国出版集团领导同志、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领导同志,表示深切的感谢!向所有为本书问世付出过辛劳的各个方面的同志。表示真挚的感谢!华文出版社的负责同志和责任编辑,具有深厚的出版工作修养和文化底蕴,敏锐的眼光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执著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们具有克服一切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劲”;勇于迎着困难,知难而进,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冲劲”;善于抓好选题,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钻劲”。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与拼搏精神。我为自己的著作有这样的“知音”,感到由衷的高兴!

最后,向经常给予我鼓励、支持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各位领导同志和朝夕相处的各位同志,向经常给予我鼓励和支持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博物馆、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高等院校、党史学界、理论界与社会各界的领导同志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2002年12月31日完成初稿

2004年4月27日完成定稿

2005年1月3日完成修改稿和后记

2011年8月23日第四次修改稿

2012年第五次修改稿

2014年初第六次修改稿

目录

军委主席 统率全军

 第一章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第二章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第三章 检阅华北军事演习

一心一意 改革开放

 第四章 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命题

 第五章 “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

 第六章 实现各级领导层新老交替

 第七章 建立中央顾问委员会

经济特区 特事特办

 第八章 支持农民的伟大创举

 第九章 “办特区是我倡议的,中央定的”

 第十章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第十一章 经济特区蓬勃发展

最高统帅 检阅三军

 第十二章 最高统帅检阅陆海空三军

 第十三章 展示中国战略核反击能力

 第十四章 大学生心声:“小平您好”

 第十五章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一国两制” 伟大创造

 第十六章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第十七章 与“船王”、金庸坦诚交流

 第十八章 “总设计师”与“铁娘子”

 第十九章 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

精简整编 裁军百万

 第二十章 全军进行精简整编

 第二十一章 邓小平宣布:中国裁军一百万

新老交替 实现“半退”

 第二十二章 “邓小平同志不能退”

 第二十三章 “改革、开放的大会”

 第二十四章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第二十五章 影响世界格局的战略决策

 第二十六章 异乎寻常的外交行动

 第二十七章 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会见中国外长

 第二十八章 中国与苏联:外交部长举行会谈

 第二十九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十章 中苏领导人“只握手,不拥抱”

“政治交代” 平稳过渡

 第三十一章 “这就算是我的政治交代”

 第三十二章 “现在要建立起第三代的领导集体”

率先垂范 彻底退休

 第三十三章 “我提倡废除终身制”

 第三十四章 辞去中央军委主席

 第三十五章 “总设计师”宣布退休

 第三十六章 “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

耄耋之年 视察南方

 第三十七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三十八章 “特区姓‘社’不姓‘资’”

 第三十九章 “我的主要用处就是不动摇”

 第四十章 “坚持这个路线方针不变”

 第四十一章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些”

高屋建瓴 震撼世界

 第四十二章 南方谈话震撼世界

 第四十三章 “万紫千红春满园”

 第四十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 “总设计师”与世长辞

附录一: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附录二: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如何评价毛泽东?

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内容推荐

薛庆超所著的《壮丽人生(第4卷)》力求较为系统地阐释邓小平生平、业绩与思想发生发展的过程,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一部科学、准确、翔实的教科书。

从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开始,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他长期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时任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领导全党全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提出并实施了百万大裁军,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新中国建立后,中苏关系经历了曲折的道路。1989年5月,邓小平会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正式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同年9月4日,邓小平“向中央请求辞去现在担任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同意邓小平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以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病逝。遵照邓小平及其亲属的意愿,邓小平的骨灰撒入大海。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修改后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编辑推荐

薛庆超所著的《壮丽人生(第4卷)》力求通过以邓小平的生平与思想为主线,阐释邓小平以及与邓小平相联系的中共党史上的重大史实的来龙去脉。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能够通过这本书,对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对中国共产党曲折而又辉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对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脊梁的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英勇奋斗的众多党史人物,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不渝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腾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崛起和强盛,努力奋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5: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