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理论研究、实践经验、行业规范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和谐管理理论的探索性研究。研究认为,水利工程项目所具有的一次性、环境的开放性、环境界面的复杂多样性、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特点,是制约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项目管理理论缺乏东方非理性文化理念,缺乏应对环境不确定的“灵活性”和人性化思想,也就是缺乏和谐理念,“水土不服”,于是我们提出了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理念。该理念围绕如何应对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以人性化管理为核心,以和谐管理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弥补或纠正制度本身的不足,从而达到项目管理者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共赢”,提高管理绩效。其核心是人性化管理和系统观,主要手段是沟通与协调。该理论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增进项目管理效果,而且对于发扬中华文化具有正面作用。在现阶段,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书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建立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理念为目的而进行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研究。全书分为10章,内容包括:概述,传统管理理论及理念的发展,东西方文化及管理理念的比较,水利工程项目需要引入和谐管理理念,沟通与协调是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重要手段,项目和谐管理对项目经理的素质要求研究,项目和谐管理理念下的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和谐管理理念下的项目计划管理,项目和谐理念下的风险管理,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与制度规范的关系。
本书可供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特别是水利工程项目策划与实施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参考,同时可作为项目经理的培训教材,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序
前言
第1章 概述
1 环境变化及其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2 当今世界管理的发展趋势
3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传统管理理论及理念的发展
1 古典管理理论(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30~60年代)
3 管理理论丛林(20世纪40~60年代)
4 企业文化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今)
第3章 东西方文化及管理理念的比较
1 当代文化的特点
2 东西方文化及管理理念的比较
第4章 水利工程项目需要引入和谐管理理念
1 和谐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2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进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3 引入和谐理念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第5章 沟通与协调是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重要手段
1 沟通与协调的作用
2 沟通与协调的特点
3 沟通与协调的主要对象分析
4 和谐理念指导下的沟通技巧与方法
5 冲突管理
第6章 项目和谐管理对项目经理的素质要求研究
1 领导理论
2 项目经理
3 项目和谐管理对项目经理基本要求及管理艺术的探讨
第7章 项目和谐管理理念下的项目组织管理
1 组织理论的发展演变
2 项目的组织特点及结构形式
3 和谐项目组织的创建与运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8章 项目和谐管理理念下的项目计划管理
1 项目计划的作用
2 项目和谐管理理念下对计划管理的要求
3 项目和谐管理理念下计划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第9章 项目和谐理念下的风险管理
1 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的原因及呈现出的特点
2 工程项目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及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3 项目和谐管理理念下风险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第10章 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与制度规范的关系
1 水利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含义
2 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的关系
3 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与人性化、人情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