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那些随风而逝的名人情殇)
分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作者 朱砂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那个时候的我们,天真地以为,那只是一段情,走过之后才明白,其实,那是一生。许多时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只可惜我现在才懂。

史上最唯美、最纯洁的真实爱情。

奥黛丽·赫本、张爱玲姑姑张茂源、三毛、阮玲玉、小凤仙、陆小曼、诺贝尔、莫泊桑、拿破仑、雨果、梁启超、老舍、巴金等等。

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想知道的,《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那些随风而逝的名人情殇》作者朱砂都以知性、清丽、唯美的文字,最真实的历史在这里历述。

内容推荐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那些随风而逝的名人情殇》是作者朱砂六年的心血文集。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作者查阅了海量的历史资料,用感性、唯美、清丽的文字,写下了诸多古今中外名人的爱情故事,以期让读者在唏嘘感叹甚至泪雨涟涟里感受这些名人的爱情。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那些随风而逝的名人情殇》中这些作品曾先后发表于《意林》《读者》《百家讲堂》《青年文摘》等,得到了大量读者强烈的反响。

目录

错过

张茂渊:爱过半个世纪

吕碧城:醉笑陪君三万场

陈岱孙:被岁月覆盖了的花开

苏曼殊:半缘修道半缘君

梁启超:第一知己总让卿

宿命

李煜:莲花台畔莲花落

普希金:谁念西风独自凉

黛安娜:童话里有朵雨做的云

傅雷: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秋瑾:鉴湖女侠的诗意人生

小野洋子:殇花盛开

弘一大师:菩提树下的红尘恋

萧红:一路逃亡,一路爱

叹息

金岳霖:你是我的四月天

杜拉斯:爱到无人能懂

勃拉姆斯:年的花开无声

卡夫卡:死神面前的爱情舞蹈

潘玉良:情到深处无怨尤

奥黛丽·赫本:年的蝴蝶胸针

烟花

叶赛宁:我为爱你而来

步非烟:不过是一场风花雪月

陆小曼:烟花恋

居里夫人:玛丽的爱情

萨特·波伏娃:塞纳河畔凋零的风铃草花

颓败

吴冠中:那时花开

小凤仙:你曾是我生命里的天使

诺贝尔:殇情诺贝尔

莫泊桑:莫泊桑的“魂断蓝桥”

柴可夫斯基:年的柏拉图

叶芝:与爱,痴缠一生

雨果:雨果爱情世界里的伤情女人

齑粉

阮玲玉:爱情是一袭华美的袍

唐婉:疑是惊鸿照影来

拿破仑: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饭岛爱:性很近,爱很远

芭芭拉:谁人真爱芭芭拉

梅兰芳:如果爱,请深爱

费雯丽:乱世佳人乱世情

零落

陆徵祥:人生若只如初见

白宁朗:有一种殇,叫情深不寿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

巴金:今生只为你动情

杰奎琳:风中的杰奎琳

于凤至:大爱至简

老舍:茶馆里的情感人生

林觉民:不负天下不负卿

邓稼先: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试读章节

他是个绅士,是世界上最英俊的男人,有着雕塑一般坚毅的轮廓和刚直不阿的个性。他举止优雅,气质谦和,纯净的眼神像个庄严的传教士。他能将笑容演绎得让人心动,柔肠百转而又分寸在握。他是全球数以千万计的女人们的梦中情人,他的生命里有无数俏颜佳丽走过却没有出现过一次绯闻。在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他一直被全世界的影迷们作为偶像与道德榜样崇拜着,他的名字叫格里高里·派克。

她是个天使,出身名门,会讲五国语言,举止优雅得体,气度非凡。她高贵善良,与世无争,柔媚娇羞得像个不谙尘事的孩子。她的性格矜持内敛却又平易近人。她有着姣美的容颜和如花般的笑靥,两只会说话的大眼睛如一泓高原的碧潭,清澈静逸,楚楚动人,长长的睫毛像秋日里飞舞的蝴蝶,薄如纱翼的翅膀扇动着青春的快乐与轻盈,她的名字叫奥黛丽·赫本。

纤尘不染的豆蔻年华里,天使遇到了绅士,在浪漫之都罗马的那个假日里,一段尘世间最纯美的爱情悄然萌生。

那个时候的他,已是全世界尽人皆知的明星,刚刚过完36岁的生日,而当时的她却只有23岁,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孩儿。她是他的影迷,对他有着近乎痴狂的崇拜,当她第一次见到他时,她甚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亦如此。

看到她的第一眼,他的心忽然就动了一下,一股异样的情愫从心底悄然涌起,感情像海潮刚刚退去的沙滩,柔软而温润。

眼前的女孩儿,敏感而脆弱,不为人知的心事蕴藏在美丽的大眼睛里,安静而忧伤,让人陡生怜爱。那一刻,他分明感觉到了一个微妙阶段的开始。

那场戏里,他们分别饰演男、女主角,忙里偷闲时,两个人便到河边散步,涓涓流淌的河水窃听着这对人儿的喃喃私语。

他喜欢看着她,眼神里蕴满了可以让人融化的怜惜。她也喜欢和他在一起,听他说话,看他微笑。偶尔,她会将自己冰冷的小手放进他宽厚的掌心里,感受着来自那个敦厚男人的温暖。

那个时候,他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他多么渴望得到她的爱情啊,可是,他不是个善于表达的男人,看尽了世事沧桑的他已经习惯了将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掩藏在波澜不惊的表情之下。

她爱他,可是,她不敢说。她很清楚,身边的这个男人,他是别人的丈夫,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幼年时破裂的家庭阴影以及她所受的教育让她对他望而却步,善良如天使般的她怎么忍心让自己爱的翅膀沾染上别人濡湿的记忆?!那个夏日,她的爱,在他的笑容里,一次又一次热烈而绝望地盛开。

许多时候,一朵矜持的花,总是注定无法开上一杆沉默的枝丫。于是,一段故事在那个夏日戛然而止,再也没有后来。

《罗马假日》的公映,让她一夜之间从一朵山野间羞涩的雏菊变成了镁光灯下耀眼的玫瑰。很快,她有了爱情,梅厄·菲热,好莱坞著名的导演、演员兼作家,他的朋友,他介绍给她的。他很欣赏那个男人的才华,希望那个男人的职业可以带给她更大的成功。

果然,那一年,她的事业和爱情双双丰收,她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并且,和梅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他参加了她的婚礼。

他还是那样温厚而宽容,用平静的微笑应对着眼前的一切。没有人知道,他不露声色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一种叫做无奈和认命的东西。

作为礼物,他送给了她一枚蝴蝶胸针。

那是1954年,爱情于他和她,是开始,也是结束。

那个时候的她,天真地以为,自己一转身,便可以躲过千万次的伤心,可是,她却不知道,如此,也便错过了一生的风景。  她结婚后不久,他便离了婚,然后又结婚,再次成为了别人的丈夫。想来,男女之间的交往确实是很玄妙的,从友情到爱情仅一步之遥,但从爱情回到友情,却仿佛要经历千山万水。试问,尘世间,当爱情华丽转身,还有几个人能心怀坦荡地重摆友情的宴席?可是,他们做到了,凭借着对缘分的尊重和对友情的信仰,两个人将千山万水的距离浓缩成咫尺天涯,将所有的爱与情埋藏在了那个夏天的《罗马假日》里。

许多时候,天使之所以被称为天使,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拥有天使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她们拥有了爱的天堂。而如果没有了天堂,再美丽的天使也终将被世俗喧嚣的尘埃覆盖。后来的事实表明,她的天堂,不是梅厄,而是他,是格里高里·派克那温暖的目光。后来,她又演了许多部电影,虽然她依旧是那个优雅美丽的女子,可眉宇间却隐约多了一丝掩饰不住的寂寞。

梅厄的移情别恋,给了渴望一份爱情至终老的她一个致命的打击。她离了婚,后来,又结了婚,又离了,再后来,一个又一个的男人,从她的生命里,兜兜转转,走近又走远。40年的光阴里,一成不变地陪在她身边的,只有那枚蝴蝶胸针。

无数次地,她给他打电话,说到伤心处,忍不住泪雨涟涟。他轻声地安慰着她,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没有人知道,于他而言,她的每一滴眼泪,都如一枚跌落的彗星,刺入大海的心房,表面风平浪静,内心却已是铁马冰河般的汹涌。

她至死都不知道,从他遇到她的那一天起,她便一直是他生命里的白月光,日日夜夜地,灿烂在他心灵的最深处。

1993年1月,天使飞回了天堂。

他来了,来送别她,看她最后一眼。

彼时,他已是77岁高龄,拄着拐杖,步履蹒跚。

花丛中的她,微阖着双眼,像一株夏日雨后的睡莲,纯洁而安静。岁月蹉跎了她的容颜,人们看到的,是美人迟暮的悲凉。而在他的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娇小迷人,眼里流溢着无限哀伤的女孩儿。他轻声地唤着她,她却不回答。她听不到了,永远听不到了,白发苍苍的他久久无语地看着她,老泪纵横。

送别她时,他低下头,轻轻地吻了一下她的棺木,咽嗫嚅着:“你是我一生最爱的女人。”

他终于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那句话,那是她一生都想要的,可是,它迟到了,迟到了整整40年。此时的他亦不知道,过往的岁月中,她一直将自己的头深深地低进尘埃里,可至死,她还是没能等到与他携手的前世今生。

十年后,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她生前衣物首饰的义卖活动。又一次地,他来了,颤颤巍巍。

87岁的他此行的目的,只为那枚蝴蝶胸针。

最终,他如愿地拿回了它。

捧着那枚蝴蝶胸针,抽搐的记忆,在时光的隧道里,迅速地流转,他仿佛又看到了,《罗马假日》里那个美丽善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正一路快乐轻盈地向自己走来……

40年的光阴里,他一直没有告诉她,自己送她的这件结婚礼物,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针,而是,他祖母的家传。

49天后,他微笑着闭上了眼睛,手里握着那枚蝴蝶胸针,就像握着她的心跳,握着无法回头的岁月和岁月深处那段永不再复的青春之恋。

送别他的那一天,人们举着鲜花,从四面八方涌来。他的葬礼,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全球直播。那一天,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成千上马的影迷们默默祈祷着,祈祷绅士在另一个世界里,找到天使,还给她一个,在尘世间,曾经错过的天堂。P119-123

序言

一场盛开,一场凉

想来,我与文字的缘分,应该是与生俱来的。

此刻,当我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本书作序时,发现生命里所有或谐趣或温暖或执著或满足的记忆竟都与文字有关。

5岁时,常常地,一个人,站在老屋前的池塘边,面对那一泓碧波荡漾的春水,极度兴奋地用不同的声音大喊着: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

“你像一个真的游击队员一样打死了德国士兵,你的委员会里还有谁怀疑你不是瓦尔特呢?”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那是我一个人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我一个人扮演着包括康德尔、迪特里施、比肖夫等人在内的所有角色。彼时,哥哥有一个上了锁的抽屉,抽屉里珍藏着几本小人书和一摞信纸,哥哥对它们视若珍宝,任谁动一动他都会与之拼命。

一次意外,我发现如果将旁边那个没上锁的抽屉拉出来,将手伸到最里面,竟然可以从哥哥抽屉的空隙中将最靠边的一本小人书拿出来,于是,从那一刻起,哥哥前脚去上学,后脚我便把小人书偷出来,跑到村头让看麦苗的江阿姨给我讲小人书。

江阿姨是个上山下乡的知青,身体虚弱,村长照顾她让她在村头照看麦苗地,以防村民们家里养的鸡啄食刚刚返青的麦苗儿。

一次两次三次,半个多月后,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回家想赶在哥哥放学之前将小人书放回原处时,被因考试提前放学的哥哥抓了个正着,于是,那一日,我和哥哥两个人都哭了个昏天暗地,我是因为挨打,哥哥是因为心疼他那被翻得卷起了毛边儿的小人书。

那本小人书,让我第一次知道了文字世界里的精彩,也正是从那时起,努力识字,去县城的书店里蹭小人书看成了我整个童年里最幸福的事。

17岁,去外地读中专,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真正领略到了什么是“浩瀚的文字海洋”,无数个夜晚,宿舍已经熄灯,同学们沉沉睡去的时刻,站在走廊尽头的楼梯后,捧一本书,借着楼道里昏暗的灯光,一个人独自在作者笔下的故事里流连。19岁,我的文字第一次变成了铅字,没有样报,有的只是市晚报社寄来的一张淡绿色的稿费单,拿着那张稿费单,想着一个又一个陌生人阅读着自己的文字,那种欢喜,真的是梦中都会微笑。30岁,已结婚生子、在一家事业单位做了七年会计的我忽然就有了放弃工作专职写作的冲动,全家上上下下,除了爱人没有一个人支持我的这一决定,尤其是公婆与爹娘,何止是大惑不解?简直是暴跳如雷。于他们而言,放弃工作离开“组织”的怀抱根本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几位老人轮番轰炸,先是苦口婆心,继而大发雷霆,发展到最后几近歇斯底里。

然而,对文字的热爱已经让我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再一次地,我的那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个性凸显,一句“我宁肯吃糠咽菜,也不想等将来老了,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再去后悔一生所过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话,让几位老人顿时没了脾气,于是,虽然受到了重重阻隔,最终还是辞了职。

从此,各种文字,日日夜夜地,在心底自由地欢唱。

每日里,或是坐在电脑前十指翻飞,或是捧一本书,半倚在阳台的长椅上静静地读,于是,从此也便有了文字的魅惑,用自己的文字去魅惑他人,亦或是在他人的文字里被魅惑得或喜或悲。

说不清从何时起,竟爱上了那沉寂的夜,喜欢在黑暗中放纵自己的思绪,在文字中放肆地妄想那些尘世间并不存在的悲欢离合。多少次,看着那一个个文字在自己的指尖上跳动,不由自主地,情感随着故事里的情节起起伏伏,此时,思维是活跃的,心是温润、细敏的。哪怕,是写下一个悲情的故事,在将自己感动得泪雨涟涟之后,竟仍有一种抛下生活重负、自由舒展翅膀的快乐感觉。

第一次接触名人的爱情世界是在2005年,彼时,从网上看到一段写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的文字,为那个女人那份隐忍到让人心疼的爱情深深地感动,很快,一篇《爱过半个世纪》便刊发到了《辽宁青年》上,让我万没想到的是,这篇只有2000字的文章,竟然先后被《读者》《意林》《特别关注》《文苑》等数家知名杂志转载,并且,读者反应非常强烈,后来,我又陆续写了几篇这样的名人爱情稿,竟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008年,《青年文摘》杂志发表了我写的格里高里·派克与奥黛丽·赫本的情感文章《1954年的蝴蝶胸针》,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杂志一上市,短短几天内,转载此文的网页便达到了数百页,只在派派网上,便有十几名朗读爱好者选中了这篇文章,在赫本的百度贴吧里,读者更是留下了一条条让人激动不已的评论:

“当我看完这文章时,已泪流满面。”

“这是唯一使我感动落泪的关于爱情的文章。”

“今天看到,我流泪了,终于知道什么是爱情。”

“看完之后,心在颤抖,泪在翻腾。”

“我是在《青年文摘》上看到这篇文章的,当时读第一遍,已经是泣不成声了。”

“我在教室里,忍住,不能哭。”

……

太多的读者的眼泪让我心潮澎湃,从那一刻起,写这样的一组爱情文章,出一本《名人情殇》的书便成了内心无法压抑的冲动。于是,接下来的几年里,新浪读书、腾讯读书、百度文库、图书馆、书店成了我每日必定要光顾的场所。彼时,我已经开始了生命中最初的、居无定所的北漂生活,当时住在东交民巷,常常地,一个人步行到前门,坐一个多小时的特4公交车去国家图书馆查资料,有时,国家图书馆里没有的,便到各大书店或网店里去淘。每日里,我所做的,便是将自己埋头书中,在前人的爱情故事里沉溺流连,乐此不疲,一任朝来暮往、云卷云舒。

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此前,一个相识多年的老友写过一篇有关仓央嘉措爱情的文章,因我看到的资料与她诉讲的内容相距甚远,我怀疑朋友写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爱情与历史事实不符,为了给自己的读者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我曾跑遍了西单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甜水园、地坛书市、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等地方,奔波了二十多天,终于,综合各种资料,并结合作家高平撰写的、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一书,完成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绝世情殇》一文。

常常地,幸福于那样的感觉,夜阑更深时,一个人独自坐在电脑边,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历史深处,将那些被世人或遗忘或丢弃了的、却无意间感动了自己的爱情故事,轻轻地捡起,将她或他的或惊心动魄或静如止水的情感,默默地展开、细品,然后,像个极敬业的纺织女工般,以文字为梭,将那些散落在风中的碎片一一地串联起来,让那些在岁月里老去的或缠绵或凄美的爱情,在自己的指尖儿上,如凡高笔下的向日葵般,于波澜不惊中,绚烂而温暖地盛开。

从2005年初至2011年末,创作此书的6年间,人是奔波的,心是快乐的。哪怕是后来由于爱人工作的关系搬到昌平燕丹巷那狭小的连个客厅都没有的居室里,日日过着面包、方便面裹腹的生活,因有了文字一路陪伴,心亦是明净快乐的。

可以住地下室,可以啃凉馒头,可以穿最廉价的衣服,但生命中不能没有文字,这便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生活理念。正如一位朋友所说,一个人爱文字爱得紧了,世间所有的苦难与功名利禄都将变得无足轻重,唯有文字,才是生命中最真切的、最不能割舍的一环。2008年之后,物价的高起引发生活成本的巨增,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与我一同出道的朋友们纷纷改行,只剩下包括我在内的少数撰稿人依然固执而绝决地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文字里。我不会离开,而且此生无论遇到什么都不会离开,因为只有在文字里,我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

种生命轻舞飞扬的快乐感觉。

有书可读,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在文字里肆意地盛开,可以让自己沉湎在那些灵秀的文字中一点点地老去,也许,我一生所要的幸福不过如此吧。

张爱玲说:“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我此生要做的,便是:“有美的文字,以文字悦人。”如果,我的读者,因了这些文字,而笑、而哭、而理性地对待婚姻与一份迟来的爱,我将知足。

最后,对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曾玉立编辑、北京凤凰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京华浪客编辑、北京时代华语图书有限公司的梁珍珍编辑以及所有为此书提出来意见与建议的朋友们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谢谢你们的鼓励与支持,谢谢你们一路走来所付出的辛勤与汗水,愿在文字的人生旅途中,我们能一起携手并肩,越走越远!

朱砂,2012年7月于河北沧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