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或鹦鹉螺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旅行。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描述的是生物学者阿龙纳斯教授跟随尼摩艇长的“鹦鹉螺号”在深海探险旅行的故事。经过“两万里的海底旅行”,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这里有广阔的海底平原、多姿的海底森林、惊险的海底猎场、肃穆的海底墓园、炫目的珍珠世界以及沉没的大洲和古城堡等。
《海底两万里》作者将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完美地融为一体,引领读者深入地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海怪!一定是那头海怪搞得鬼!”有人喊道。这时,人们再度把许多无法解释的奇怪事件,统统与海怪联系在一起。那几天,纽约到处都在议论这个“怪物”,有的说它是种力大无穷的“怪物”,有的说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但不管怎么说,它已经严重影响了航海的安全,让美丽的大海蒙上一层阴影。因此,人们强烈要求:要不惜一切代价,将这头可怕的“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我叫皮埃尔·阿龙纳斯,是法国巴黎博物馆教授,曾出版过一部作品《海底的秘密》,因而深受科学界重视,并成为博物学中这一门极其神秘的科学的专家。
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刚好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贫瘠(ji)地区做完科学考察回来,准备在纽约休息几天之后,就返回法国。
以我所知道的情况来看,我倾向于第一种说法,至于第二种说法,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某个人要想造这种庞然大物的话,根本就没合适的地方;就算造了,又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不走漏呢?只有某国的政府才可能拥有这种破坏力巨大的机器。可是,各国政府都声称自己并没有制造这种机器。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我抵达纽约后,就有许多人专程来询问我对此事的看法。而后,在大家的催促下,我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大意如下:“经过对不同假设的一一对比,我认为,海洋里有一种力量大的惊人的动物,它可能属于一种巨大的独角鲸什么的……”
没想到,我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人都支持这种观点。“将海怪从大海中清除掉”的呼声也更加强烈。
接着,美国政府率先组织了一支抓捕海怪的远征队,由精明干练的法拉格特担任指挥官,驾驶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去和那可恶的独角鲸一决高下。
7月3日,海上又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那头独角鲸出现在太平洋北部水域,林肯号全船上下斗志昂扬,恨不得马上去捉那只怪物!P5-6
好书给人有益的知识,知识是人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经典名著是穿越时空的凝聚,集中了智者对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读书,就是在和智者对话。诵读经典,可以扩大孩子的视野,让少年儿童摆脱狭隘和平庸。因此,阅读会塑造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他们的人生方向。
书有高下优劣之分,而人的生命不可重复。少年儿童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一直是社会、家长和教师极为关注的。为孩子选书,就是为历史选择未来,为后代选择尊严。
《孩子一生受益的经典名著》丛书,在书目挑选上不仅听取了教育者的宝贵意见,还征求了学生们的意见,由一批浸润文学已久的作者进行改写。这种改写,既忠实原著又浅显简洁,兴趣各异的少年儿童都能轻松地阅读,快乐地品赏。读者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哪几部,可以再进一步去寻找原著阅读。因此,精华的提炼,也就成了进一步深入的桥梁。
这套《孩子一生受益的经典名著》,语言浅显易懂,叙述生动有趣,读来倍感亲切。书中主要人物形象生动、饱满、版面设置活泼、美观,不仅能引起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我们的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自觉的、独立的、热诚的终身阅者。
除了少年儿童之外,很多成年人也会喜欢这样的丛书。他们在年轻时可能陷入过盲目阅读的泥淖,也可能穿越过无书可读的旱地,因此需要补课。即使曾经读得不错的那些人,也可以通过这套丛书轻快地重温。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一种有趣的文学集结:家长和子女在同一个书房里,围绕着相同的作品探寻共同的人文话题。这,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编者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