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人生”,女性的悲剧命运……
虽然小说以一个男人的悬念开始,但叶文玲的“无尽人生”,笔触在于女性的命运。
三部作品中,叶文玲的重点笔触都在于写她母亲辈的人,因为在这类女性身上,拥有一种美丽的、崇高的悲剧色彩。“为了至爱,她们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但是时代的局限,她们不可能实现自己爱的理想,但她有中国女性的牺牲精神,母性的韧性,瘦薄的肩膀可以挑起苦难的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无忧树(无尽人生三部曲第3部)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叶文玲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无尽人生”,女性的悲剧命运…… 虽然小说以一个男人的悬念开始,但叶文玲的“无尽人生”,笔触在于女性的命运。 三部作品中,叶文玲的重点笔触都在于写她母亲辈的人,因为在这类女性身上,拥有一种美丽的、崇高的悲剧色彩。“为了至爱,她们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但是时代的局限,她们不可能实现自己爱的理想,但她有中国女性的牺牲精神,母性的韧性,瘦薄的肩膀可以挑起苦难的人生。” 内容推荐 人该有怎样的一生? 人该有怎样的幸福? 被人称羡为“钻石王老五”的男主人公企业家于津生,在即将举行婚礼的幸福时刻,忽然傲发现从高楼坠地,生死未卜…… 是自杀还是他杀?与主人公密切相关的新娘裴蓓、女秘书烈烈以及被于津生视为红颜知己的女记者宁可,都因这一突发事件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为其作伐被人赞为“智多星”的老干部,亦因难脱干系和家庭纠葛而顿失晚年的安宁。 一边是生死难定的痛悔和追忆,一边是力图摆脱的苦恼和拷问——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显影上个世纪的苦难人生,心思绵密的纠葛中尽现当代社会的纷纭驳杂。大起大落中有男女主人公难以言说的情怀,大苦大悲中有智者高士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当“秘密”抽丝剥茧地揭开、当“真相”显影定形之后,男女主人公的结局却让人不胜唏嘘……虽然是悲剧,却有瑰丽的亮色,书中人物深刻的省悟宣示了人生最简单的真理:活着,该如何把人亨写端正。 本书是作者《无尽人生》三部曲的第三部,其思想内涵无尽”的终曲,书中的真言警语,更如绕梁之音,令人回味和思索。 目录 1.自杀还是他杀 2.女人一辈子就等这一天 3.谁教你心猿意马 4.我怎么成了陪绑 5.谁叫你是系铃人 6.这也算蛛丝马迹么 7.小女子本姓耿 8.如此玄机 9.冲动是魔鬼 10.麻雀也有四钱肉 11.相见恨晚 12.未知他心似我心 13.人心终究隔肚皮 14.世上没有后悔药 15.他能是知己么 16.只尽“人中人”的天职 17.能和盘托出么 18.错!错!错! 19.莫!莫!莫! 20.买盐也生蛆 21.魂游梦游 22.他也是系铃人么 23.不要“人上人”的荣耀 24.英雄自古出渔樵 25.“光天下做个人” 26.英雄不问去处 27.天赋之债 28.一“淳”激起千重浪 29.我叫他表舅 30.无功不受禄 31.大路通天各走一边 32.人无信不立 33.不要无穷大 34.下不为例 35.我该诵持哪句真言 36.人生得意须尽欢 37.把人字写端正 38.让建筑赞美生命 尾声 “无尽人生三部曲”总后记:人生无尽 试读章节 毫无疑问,他是从“凌霄阁”的窗口坠下的。 七楼一面大敞的长窗证明了这一切。 当时的情景谁也没有看见,是后来看到的人猜测:这一切当然发生在顷刻间,不管是他自己跳下还是别人猛推,一定是以鹰隼扑兔的姿势从窗口飞出,俯冲般地猛跃下来,颀长壮实的身躯才会像中箭的鹞鹰,倒仰在地面的。 当时一定会有一记巨大的闷响。 当然,谁也没有听见这声响。发现时,他已经头颅微侧,在地上仰躺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字。 闻讯而惊惶奔集而来的人们,一仰头就齐齐望见了七楼那面唯一大敞的长窗。 这座窗子狭长的楼阁高耸在高大密集的雪松之巅,仿佛如仙宫玉宇飘摇在云层之下,树丛之中,彩镶的玻璃被夕阳的余晖照得熠熠生光,就像在空中招展的一面风之旗。 “凌霄阁”名字老派,外形却是地道的哥特式建筑,从底到顶共12层,所有的窗子都是窄而长的拱形,如果不是真实的图景,如果不是包含了运动技巧的从容,真难想象他是怎样从这样窄小的窗口飞跳出去的。 难道他真的是如此从容赴死?如果真是自杀,那当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如果是他人加害,那么又是谁,偏在这个时候…… 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的救护车,倏然隔断了人们惊惶的猜测。 救护车驶到时,跳楼者还没有气绝,几枝折断下垂而露了白茬的松枝证明了它的功劳。 人们于是说,幸亏塔旁有这些密集的松杉,当他飞落时,被窗下这些粗大的松枝挡了一挡而有所缓冲,否则,当时就粉身碎骨了。 当然,在他杀和自杀的结论没有作出前,目睹者所有的猜测都是问号。 随之而来的法医没有肯定他身体哪一部位先着地,但是已经造成重型颅脑损伤是不容置疑的。令先睹者奇怪的是,坠楼者除了腿骨明显折断、后脑勺有一大块明显的青肿淤血、嘴角渗出一丝丝血污外,这具从七楼坠下的躯体,竟然浑身干净,别处都没有血迹。 颅脑损伤要看抢救得如何——医生当时没说的话,由许多假充内行的目睹者说了出来。 正因没有多少血污狼藉之迹,他当时的模样就跟他平常一样,所穿的阿玛尼西服胸袋那朵插花,竟然还被一枚别针牢牢的别在上,头。躺的姿势,更是像那些为讲究画面完美的电影一样,保持男主人公形象的完美。 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 熟悉他而目睹了现场的人,压下惊恐后,立刻在私下里嘀嘀咕咕:谁能杀他?谁会杀他?如果是被害,要杀害他的人为什么单单选择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害人者难道还会考虑让他死得难看或不难看? 那么,这于津生真的是自杀? 于是,人们就又惊疑万分地叹息:样样成功追求完美的于津生,为什么要自杀? 人说,H城的人哪怕死上九百三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都轮不到他于津生去寻死。 真的。他是何苦来呢?吃饱了撑的?就为了死个惊天动地?若是说那些在当今社会特爱追求轰动效应的港台明星,例如张国荣那样的歌坛天王影视明星还差不多,他于津生是做什么?他还不够有名?就为了出名?才跑到这儿去死个完美? 另一些人就不以为然了:完美个屁!完美的人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选择自尽吗?因为他跳下的地场凑巧是一片草地,溜软,又被松枝挡了一挡,如果直冲冲下来,或者再滑过去十来米,就是大片的卵石小径,哪怕松枝的作用力再大,也肯定要撞得血赤糊拉,哪还能够还他个完好的全尸?他千津生不想活了,肯定是有什么亏心事让他活不到头了,可见,人不能太荣华太富贵,太荣华太富贵是要折寿元的。 不管是褒还是贬,有个看法是大家一致的,那就是:于津生的自杀决非心血来潮,而是事先早有打算心里有数才选择了这个地场这样的死法。 不管是贬还是褒,有个看法是大家一致的,那就是:若是有人要害于津生,这人也不是一般的人,肯定是早年间有过血海深仇或是相互间有弥天大冤。 不管是贬还是褒,反正这个说法也是一致的:于津生的坠楼必有疑团,其间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于津生是什么人?于津生可不是等闲之辈哪! 于津生是什么人当然说来话长。暂且按下不表。 先说这件事的发生地——凌霄阁。 凌霄阁位处云梦山庄的尽头,是一处供宾客酒足饭饱之余登高尽览H城风光的所在。 在H市,在品位上能与“香格里拉”“希尔顿”“贵都”这些大饭店媲美的,就是云梦山庄。 云梦山庄是上世纪末新建的山庄式酒店,并非老牌,名声却远远盖过此间所有的名店酒楼,就连城里只作为“内招”的那两家宾馆饭店,虽然地位尊贵,但论豪华精美也比不过它。 云梦山庄风头独健,当然缘自它在H市倚山又临水、缘自它掩藏在浓阴碧湖中的幽深环境、缘自它中西合璧的新颖而又瑰宝式的建筑风格、缘自它内部装饰的既有中国古典元素又有现代的欧陆风情。大处的优美精致自不消说,小到每处细节都无可挑剔。当然,作为山庄式大酒店,更诱人的是它有最豪华的中式餐饮和最精美的西餐菜式菜点。凡此种种,都为亲临亲品过其豪奢的宾客所津津乐道。 坊间简单的说法是,你要在云梦山庄订一桌酒席,腰包起码得装上五位数,否则休想;而更让人费心的是,若与其间主事人物没有相当交情,哪怕腰包再鼓,预订也是不太容易的。 那么,它那有着十六座不同造型的各各以典雅的诗词命名的亭,台水阁、那说不清包间数的大小餐厅,都是被谁操纵和被谁使用的呢?当然,这也是仅仅属于老板们的“商业机密”。 云梦山庄在H市一角,与蓬莱岛遥遥相望,不光名字充满机趣,更因为这种种机密而多了许多神秘。 作为著名海滨城市,H市向以优胜美地风光宜人蜚声海内外,又以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而年年月月引得游客如过江之鲫。H市北角临海,城中却又明镜如湖,春花夏荷秋桂冬梅,更是能教当地人也教过客看不厌的胜景。云梦山庄虽然是城中的一方宝地,离海滨不远,又以园中之园囊括了H城胜景之最。即便H城无例外地四季分明,可云梦山庄却是例外。即便外边的世界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云梦山庄却香闺暖阁连轻裘薄衾都可省略;即便外边酷暑难当,云梦山庄却浓阴如帐处处幽凉,连园中的喷泉都清凉得像是从喜马拉雅直接引来的冰雪。 新世纪到来之前的那年春节,作为大酒店新开张的招牌,云梦山庄联合此间的团委妇联,为报名并抽中签的12对青年举行了一场豪华非常的集体婚礼,并以最优惠的价格让12对幸福的新人在此住了一夜,享受了种种顶级待遇。 从此以后,云梦山庄又有了一个最富号召力的名声:在H市,这里是举办顶级婚礼婚宴的所在。 从幽情约会、拍摄婚纱照到举行婚礼、到婚礼后的洞房乃至数天半月的蜜居,云梦山庄都能提供一流的服务。 所以,对于H市那些有一定实力的年轻人来说,到云梦山庄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既有异国风情又有现代意味的婚宴,是许多新人们的梦想。 P1-5 后记 “人生丰于书,生活丰于书。” 1994年秋,在北京文采阁研讨《无梦谷》时,在对与会师友表示衷心感谢之余,我曾以这两句话,吐露了写书的初衷。14年过后,当我面对三部书稿并以“无尽人生”将它们集结时,我再次觉得这句话,就不仅仅是完成书稿的感喟。 现在,再从头追述写作过程中那些逼仄的思绪,那些曾经不断拷问我的灵魂而使我昼夜难安的问题,已经用不着了。长期处在“语言尽头”的境地中俯首问心,且是无数个日夜的煎熬,毋庸说,写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毅力。 《无梦谷》完成之时,我尚没有写作“三部曲”的宏愿和缜密的思考,所以,第二部《无桅船》出版时曾易名《三生爱》。现在重新“回归”,只能说明:既然,用生命拥抱文学是我的宿命,所以,这三部作品,就是我难逃的“劫数”。 朴素和真诚,是我踏上创作之途始识的第一块路标。经历了半个世纪之后,我为尚能握笔如故而庆幸。面对变化前进的文学,不改变,不更新,就意味着停滞和最终的被弃。尽管小说可以奇诡多姿地写,尽管如白驹过隙的时光,将我也变成了常常处于回顾和思忆状态中的“白发人”,但在我,要改变对文学的基本认定,那种认同生母视为生命的神圣观念,却是怎么也不能够的。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现象最具象又最敏锐的显示,即便在卸却了被硬加的政治负荷以后,她的社会作用仍然无可低估。作为时代的镜子,作为历史的引人人胜的教科书,文学,永远有着不容轻慢的地位。 经历,是作家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我一直认为,磨难于我,是一笔因祸得福的精神财富。我们终于迎来了清明时代,我们不再把倾诉的意义仅仅停留在不吐不快或发泄怨怒中。何况,当今时代如此开放,宽容的目光和开放的襟怀,在解读和接受作品的心智上,都非昔日可比。《无梦谷》和《无桅船》出版后激起的一些反响,使我对这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心香》起始,我致力于表现一种文学的内蕴:美的存在、美的毁灭和美的生长。“无尽人生”也不例外。诸多的梦构成了《无梦谷》的诸多情结,《无桅船》中,主人公的精神漫游,实际上也是以梦为依托的。而《无忧树》,则是人生大梦的初醒,恰如题记所言,是人的精神涅槃。 人概自打有人类起,梦,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便像人所不可或缺的五官眉眼一样,伴着不同的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关于梦,在文学中,也像爱和死亡一样,是最能引发人的情绪,也是最能触发大家共同思考的话题。这一切,当然是我后来发现的。在写作之初我只知道,梦,是我长长人生从来未能离弃的伴侣,它和文学一样,是我永远不能摆脱的缠魂之魇。梦构建了我的精神世界,它历经万劫而斑斓如新,星移斗转而永不风化。 “无尽人生”题意的确立,使我再次清醒地意识到了小说的魂灵,更是对人生的一次验证。我不能不在心底铭记已故的复旦大学教授贾植芳,是他的那句人生真言,提供了我强大的精神动力。可惜的是,第三部书初稿完成之际,他已故去。现在,只能以此作为聊供先生案头一瓣心香,我既遗憾又感伤。 大概所有的作家都是如此,一旦启开了心扉,写作就不是写,而是心河滚滚流淌而出,尽管很多滚流有声的,是被岁月沉埋得发暗的血泪,尽管其中的许多音符,是痛彻肺腑的悲歌或呼号,但我还是千遍万遍地说:写作,不仅仅是倾诉欲望的满足。 “人生不可无梦,也不可长梦不醒!”如果因为预感到梦醒后的结局而不敢做梦或不愿做梦,那真不如痛痛快快做一个而死在梦中!命运之神布阵了生活中的一切,却偏偏不给人们剩下“假如”。无数个男人女人构成了无尽人生,我所道出的,只是千万之一。 我曾千次万次地说:美是文学的生命。一辈子,我都将悟守着对美的礼赞,一辈子,我愿让自己的劳动都化作一支白烛,永远端插在美的祭坛上。 所有的写作,永远难以尽善尽美,所有的不尽意,都在一句祝福中——愿我们常诵真言,“皆得涅槃”。 2008年8月6日于青岛滨海花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