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城》虽然有五个各自独立的故事,但其中贯穿着一条连续不断的线索,即我作为一个城市人,在城市中行走时的见闻与感觉。而霍珀与斯马特,不断穿越绘画与文字的界限,进入我的述说,进入一个与现实相对应的视觉空间。他们用绘画描述过的城市景象,一直与我身处其中的城市,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寂静之城(我和我生活的城市)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阿简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寂静之城》虽然有五个各自独立的故事,但其中贯穿着一条连续不断的线索,即我作为一个城市人,在城市中行走时的见闻与感觉。而霍珀与斯马特,不断穿越绘画与文字的界限,进入我的述说,进入一个与现实相对应的视觉空间。他们用绘画描述过的城市景象,一直与我身处其中的城市,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内容推荐 《寂静之城》以两种方式讲述了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关系,以文字勾画出一座若隐若现的东方城市,同时又使存在于霍珀和斯马特画作里的西方城市风景浮现在读者的视野里。出现在霍珀和斯马特绘画中的人,有时就生活在作者所描述的城市里,甚至就是作者本人。 目录 第一部分 1 我的手 2 霍珀的街道 3 爱惰故事 4 漏水的管道与梦 第二部分 1 城市夜景与咖啡馆女人 2 深夜出游 3 涂荧光唇膏的女人 4 光明电影院 第三部分 1 城市夜景 2 荷花屏风 3 斯马特的目光与飞絮 第四部分 1 画展 2 夜间店铺 3 藏匿的女人 4 神情忧郁的霍珀与斯马特 5 高脚酒杯 第五部分 1 虞美人画廊 2 翡翠香烟 后记 试读章节 远处,在我屋子的上方,一架飞机正从沉静的蓝色中飞过。此时,它正分开那湛清的色彩,以它微弱的银光、微弱的金属羽翼,区分出它和天空的界线。稍不留神,看上去,它已沉入湖中,因而,它奋力地用浑浊的轰鸣声,在水中画出一道不深不浅的划痕。不过,蓝色的水,很快就吞没了它。 在我屋子的上方有一道航线,它其实是一道浅浅的沟壑,因为蓝色的断裂,而显出不同的色调,连贯起来,像一段锯齿,倒挂在我的上方。现在,我就躺在这段锯齿下面。飞机轰鸣声的末端,远远看去,像一个小小的坐标点。这时,蓝色和水都渐渐隐去,飞机浑浊的音质,向我传递的是一幅相反的图景,一幅安详的、没有任何争议的画面。天空,那饱满的、无法实现的蓝色,正在逼近我的睡眠。 我睁开眼。松软的帘布遮住了一望无际的白天,我躺在床上,紧盯着那块洁白的窗帘,然后让视线慢慢回到帘子下方那道横向的水迹上。通常,我只是注意到窗帘后的光线,我的眼睛隔着帘布,和白茫茫的一片光线对峙着,直到光线越来越强,穿过窗帘和墙壁之间的缝隙,无可救药地击中我时,我才会转移目光。 我并未打算一直保持这种姿势。我靠在高高的枕头上,将两手交叉着放在胸口上。我轻轻转动,好让我的脖子恰好镶嵌在枕头间的缝隙里,这让我颈项上的疼痛减轻不少。我尽可能地呼吸,呼吸,慢慢地,我的身体好像完全放在了呼吸的气流上,保持着缓慢而细微的波动。我也让这股气流移到我的双手间,然后,尽力将十指交织的双手翻转过去。一种熟悉的、缓慢的疼痛,从指间传来,改变了我呼吸中的意念。我面无表情,望着这双手,好像在看一个陌生的东西。这人体中最灵巧的肢体,因为我的用力,血液迅速集中在指尖上。指尖变得越来越红,薄薄皮肤包裹下的骨骼,发出了清脆的嘎巴声。我吸了一口气,将两只胳膊松弛下来,让它们重新回到胸前。 我保持着这样的姿势,想了一会儿。最后,我计划请一位朋友来我的住所。 我坐在电话机旁,慢慢翻阅着放在一边的电话本,上面稠密地记录了很多数字,都是些令人高兴的、富于动感的数字。我的眼光停留在几个数字上,随即,我合上了电话本。 我不知道该叫其中的哪一位朋友。我要请一位朋友来我的住所做客,跟她聊聊天,谈一些亲密的话题,在不经意中,谈谈我的手,谈一谈因为—双手,我的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一种寂静的、有些可怕意味的变化。 当然,即便我不说起,无论她们中哪位到来,都会看到东西从我手中滑落的情景。不是一件,而是所有的东西。她会看到这种平常又无可阻止的事实,在我的生活中蔓延开,像某种病候,在空气中扩散。看到我生活的主要内容,已经被无可改变地转向了别处。 她会有什么样的表现?首先是关切,然后是慢慢涨起的同情。不过就这两种反应来说,尤其对我而言,都是两种极不可靠,也没什么安全感的态度。关切,意味着她被你的故事所吸引,因而需要知道更多的内容。对于这个故事的方方面面,以及你生活的角角落落,她都要追根究底,才肯罢休。这样的谈话,往往是以无休止的询问和无休止的询问加感叹号结束的,然后,如同一顿大餐后,她心满意足地抹抹嘴,告辞离去。而同情,则是在她离开餐桌前,对独自面对狼藉杯盘的主人的一丝一闪而过的歉意罢了。 我的这双手,已经历经了无数次的检查:各种仪器,各种射线,各种询问,各种透视,各种化验。一个人民医院的医生,甚至拿听诊器放在我的手上,认真听了半天。然后,他收起器械,又将我的手放在耳边,努力想再听到些什么。当然,最终他还是将它们还给了我,允许我带着它们回家。还有一个医生,打算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我的问题。我答应将这个医学难题留给他,以满足他探索未知领域的需要。而心理医生则根本对我摆在桌面上的手漠不关心。他双臂紧紧抱在自己的胸前,脸上挂着职业性的笑容,意味深长地看着我。他关注于我的童年记忆,他迫切想要了解的问题是,我是否在童年阶段遭受过身体创伤,尤其是发生在手部的创伤,而且,让我想想这个伤害是否来自我的父母。 我说没有。我在上初中时,倒是经历过一次手部创伤。那是我不小心被开水烫伤的,手背被烫掉了一层皮。我曾担心那个伤疤会保留一生,但过了几年,连最深的伤痕,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心理医生眨了眨眼,建议我每周和他聊一次。他认为我表现得不够放松,太过戒备。而轻松的谈话,可以让我解除心理防线,从而说出那些至关重要的、隐秘的原因…… 没有原因。老实说,握不住东西,是瞬间发生的事情,突然间就开始了,空气抖动了一下,从那时起,我就被推上前来,迎接所有的变化。问题是,我本来在寻求答案,而他们却将更多的问题留给了我。所以说,这是一个无法和不能谈及的事。 我在衣橱里找出一件衬衣、一件式样宽松的羊毛衫和一条瘦长的牛仔裤。我一件件换上它们。我看着钟表,表的指针证明我穿上这身衣服所花费的时间。漫长的时间。但拿它跟我将要开始的一整天比较,却是极不足道的。我穿上这身散发着洗衣皂香味的衣服,觉得轻松了许多。现在我一尘不染,靠在门框边,久久凝视着画室里,那幅未完成的油画。P002-008 序言 由于职业原因,我在写作中,常常会将文字与绘画联系在一起。这在我看来很自然。绘画是我的经历和生活,离开绘画,我生活的内容便缩减了一大半。我曾用《亚麻布上的秘密时光》实现过这样一种阅读方式,就是由绘画和文字来共同组建起阅读。在这样一本书里,绘画不只是插图,文字也不只是绘画的注解,它们各自独立,又密切相关,它们用两种方式丰富着读者的阅读体验,共同营造起一种阅读氛围和阅读空间。它的意图是,将读者溶解在阅读的快乐里,并使读者成为阅读的主体。 《寂静之城》不是一次写作上的尝试。不是的,我对它深思熟虑。我在霍珀与斯马特的绘画中发现,我们对城市的体验,如此接近。我在城市里走动,时常看见霍珀描绘过的街道与行人,而斯马特绘画中的路标与指示牌,则随处可见。我在这两位画家身上感受到亲近,他们开始走过来,影响我的视觉。我至今都不会放过加油站与纪念碑这样的建筑,它们最先是通过绘画进入我的视线的,现在已经成为我迷恋、欣赏的对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寂静之城》之所以选择一个美国画家、一个澳大利亚画家和一个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国画家,是因为,我想要述说这样一种泛世界的城市生活感受:城市从外貌上千篇一律、难以区分,而城市里的人,也这样雷同相近……我相信,《寂静之城》为读者建立起了一个另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读者将在阅读和观看中,感受和触摸一种真实。 《寂静之城》虽然有五个各自独立的故事,但其中贯穿着一条连续不断的线索,即我作为一个城市人,在城市中行走时的见闻与感觉。而霍珀与斯马特,不断穿越绘画与文字的界限,进入我的述说,进入一个与现实相对应的视觉空间。他们用绘画描述过的城市景象,一直与我身处其中的城市,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如今,这样一个阅读空间,已经通过霍珀与斯马特的绘画,在文字中搭建起来,它们将与我一起讲述,一段城市的故事和一段城市印象。 阿简 2009年4月与北京燕山 后记 《寂静之城》实现了我对一本既可以读又可以看的书的设想。从本质上说,它与我的另一本书《山水叶子》,是同一类书,它们有着相同的敏感与质地,只不过它讲述的是城市生活,而《山水叶子》讲述的是隐居生活。《寂静之城》有连贯的故事线索。我以为只有沿着这条线索,读者才可以进入城市人的视野,感受一个城市居者的所见所感。此外,一个敏锐的读者不难发现,这本书的文字里,还透露出一些别的品质与色彩,比如幽默与荒诞。这两种东西,在霍珀与斯马特的作品中,也可觅到踪迹。 写作和绘画,是这样美好的两件事,它们让已经流逝的时间,变得可以触摸。我在绘画中无法表达的內容,通过写作,全都得以释怀。写作为我提供了另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和绘画空间一样广大,同样诱人。累积在我身上的东西,我都交给了这两个空间,因此我才能轻松地进入生活。我感谢写作,也感谢绘画。今天,春光明媚,我将这两样滋味当做一种滋味,与诸位读者分享,愿大家拥有一段美好的阅读时光。 阿简 2009年5月与北京燕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