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洋枪队秘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冯精志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在人类文明史中,多桅帆船和火药差不多是同一时期发明的,而火药一经问世,就有一样伴生物——火炮。最早的火炮是用生铁、铜或青铜铸造的,样子像个石臼,因此称臼炮。臼炮是曲射炮,口径大身管短。十四世纪中国制造的一种臼炮,口径达二十一厘米,炮身全长仅为一米,是个短粗的笨家伙,可以装在木轮车上拉着走。炮弹是个滚圆的石头球,而且是前装的,石头球借助于臼炮中的火药爆炸而抛射出去,砸到哪儿算哪儿。十五世纪,欧洲出现了身管短粗的臼炮,炮膛为滑膛,无膛线,采用前装弹,发射一种球形实心石弹。由于抛射石头砸人,臼炮威力不可能太大,没有装配在兵船上,而是用于地面作战。早先的海战,要不就是双方船舶靠近,互射弓箭;要不就是靠帮(文明说法是接舷),跳到对方的船上厮杀;要不就是船身相互撞击,谁的船大而结实谁就占便宜。

臼炮搬到船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海战方式。炮弹从球形实心石弹到球形实心铁弹,这个转变是什么时候完成的,不可确考。十八世纪中期已有充填炸药的球形铁弹,击中目标后,炸药爆炸。跟球形实心石弹相比,这玩意儿就可怕得多了,这种炮筒子被称为“炸炮”,而炸炮发射的炮弹,被称为“开花弹”。

梁水沟的耳朵像狗耳朵般动了动。他的身后响起咔嗒、咔嗒的皮靴声。他从声音判断出,是华尔溜达过来了。

华尔的靴子在他的身边停住了。他的心狂跳起来,知道鬼佬要说话了。而此刻的一句话决定着他的性命。是扔到海里淹死,是一枪了结性命,还是怎么样,就是一句话。

华尔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绷着不说话。后来华尔才告诉他,当时看到他全身瑟抖,就明白了。那时的华尔就像捉到耗子的肥猫,是吃了还是当个玩具玩,且得让小耗子紧张一阵呢。

华尔轻声哼着一首爱尔兰的古老民歌,面对着大海十分放松。而梁水沟却紧张得快要死过去了。

华尔终于开腔了,声音有意压得很低,只是一个词:“逆戟鲸。”

梁水沟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在浑身放松的那一刻,不由一晃,几乎要瘫软下来。在海上生涯中,由于不断躲避英国舰队追杀,他对英国海军有所了解,包括刑罚方式。“逆戟鲸”是英国海员古老的刑罚方式,后来在皇家海军中也使用。方式是让有过失水脚跪着,将双手捆着向上吊起来,而后把海水一桶一桶地倾倒在头上,被刑罚者只能大口大口地呼气。呛着海水呼哧大喘发出的声音,像海洋中的哺乳动物逆戟鲸浮出水面的呼吸声,因此得名。

几个水脚跑过来,用绳子捆住他,让他结结实实的享受了一道“逆戟鲸”。水脚解开了绳子,他倒在甲板上,痛苦地大口喘着。他不知道“逆戟鲸”完了之后,会不会还有别的。一阵急剧的大喘后,他蜷缩着,恐惧地等着别的花样。

华尔绕过他,挺直身子眺望着海面,“在哪里学的美国话?”

梁水沟蜷缩着回答:“我在美国修了几年铁路。”

听到对方在美国待过,华尔随和一些了:“枯燥的铁路,冰冷的钢轨,猪狗不如的生活。在那里结交女朋友了吗?”

梁水沟蜷缩的腿伸直了些,“谁能看上我?丑陋的黄种人。不过有个库图佐娃跟我有一腿,好像不大嫌弃我。我现在最想的就是她。”

“库图佐娃,库图佐娃,听名字像是个俄罗斯女人,”华尔从船首向回走,“站起来,跟我走,有一条船在跟着我们。”

他就像一条驯顺的狗,站起来跟着华尔,一直走到船尾。

在船尾,华尔拿起望远镜看着海面,“温老板的快蟹船一直跟着我们。从澄海附近一直跟到这里。”

梁水沟看着两海里外的黑点:“当然要跟着,我把一箱鸦片从他的船上搬到炮船上,你还不知道他的损失有多大呢。这么说吧,他的半条命在你手里攥着呢。”

华尔眉毛一挑,露出诧异的表情。

提供精确的咨询服务,没准能换得几分善待,留下卑贱的命。他凑过去,尽可能精确地说:“我下到底舱后,看见有四个席包的鸦片,是从两箱马尔瓦鸦片分装的。搬到炮船上两席包马尔瓦鸦片,约一百斤。温老板在零丁洋直接从趸船上购买,每斤十七两八钱银子,两席包一百斤大致为一千八百两银子,拿到泉州去卖,能卖到二千八百两银子。远一点,拿到宁波和上海,能卖到四千四百到四千七百两银子。这两席包马尔瓦鸦片如果不卖,熬成烟膏,每箱净收七十斤,直接在烟馆使用,获利则更大。这么大的利,足以抵他的半条性命。”

华尔不动声色地说:“如果我拿去卖呢?比如说在前面的泉州出售,两席包一百斤马尔瓦鸦片能不能卖出三千两银子?”

他求生心切,殷勤地说:“按照泉州的行情价是不行,但是我在泉州有朋友,托朋友帮帮忙,一箱马尔瓦鸦片应当可以卖到三千两银子。您要是想多赚些,那就干脆拿到上海卖好啦。”

“拿到哪里去卖都好说,”华尔又端起望远镜看着,“麻烦的是拿温老板怎么办?怎么才能赶走这只讨厌的苍蝇?”

梁水沟望着跟踪的船,以海盗业界的经验判断着:“温老板这样的人,十有八九是小本经营。两箱马尔瓦鸦片在零丁洋的成交价是三千六百两银子,他个人拿不出这么多钱,只能是几个朋友凑的,朋友委托他跑一趟。他运输的鸦片折损了一半,回去跟朋友没法交代,只得按照原价赔偿,这样一来很可能破产。所以他不会轻易撒手。”

华尔收起了单筒望远镜,眺望着远处的黑点,“照你这么说,他只会穷追不舍。那么,老狗追到后来会怎么办?”

梁水沟估摸着说:“无非是跟着炮船,炮船去哪儿就跟到哪儿,一旦你们上岸,温老板就会去告官。”

华尔的眼睛中露出杀气:“那就不让老狗告官。”

梁水沟平素就够狠的,自然理解狠人的狠招。他意识到华尔想干什么了:干掉温老板的快蟹船,求个死无对证。

炮船的水脚们将船帆落到一半,炮船的航速明显慢了下来,而跟在后面的快蟹船却仍然保持原来的速度,越来越近了。

华尔微笑着捻了捻胡须,懒洋洋地挥了挥手,水脚开始装填炮弹。上午它几炮就炸沉了沙船,它的两门臼炮的威力是比较大的。

梁水沟看着快蟹船的动静。果然不出所料,到了距离“孔子”号炮船六七百码的地方,快蟹船也落帆,不再往前凑了。炮船的吨位本来就不大,配备的臼炮也比较小,比不得炮台上的大型臼炮,有效射程为三四百码,最大杀伤力在一二百码。那艘快蟹船上的水脚是有经验的,把船停在六七百码外,好让“孔子”号炮船发射的炮弹够不着。

“孔子”号落着半帆行进着,快蟹船也落着半帆,不远不近地跟着。夜幕降临了,两艘船都绷着弦,慢慢腾腾地行驶着,直到天亮。

P29-31

目录

楔子: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战争

第一章 海盗

 一、沙船、快蟹船和炮船

 二、从猪仔、烂仔到“渔民”

 三、“官兵捉强盗”是要酬劳的

 四、水师基地:骷髅旗迎风招展

 五、闻所未闻的“海事法庭”

第二章 洋枪

 一、万国商团的“建军节”

 二、鸟枪、抬枪以及火绳等

 三、开价:战费为三万两银子

 四、糊弄住百八十个雇佣兵

 五、穿着白衬衣骑着大白马

 六、偶尔捡回来一百名吕宋水脚

 七、吴云和豆腐浜团练

 八、趁着对方麻痹拣了个便宜

第三章 扩编

 一、摊开一只苍白的巴掌

 二、“中立”是一把双刃剑

 三、屎巴巴顿时成了香饽饽

 四、搭上两样东西:闺女和国籍

 五、咸水妹庄里的交易

第四章 总兵

 一、终于算明白了一笔账

 二、前海盗头子和英军上校吵架

 三、商定一个接管宁波的日期

 四、天京的一次秘密外交活动

 五、左轮手枪与后膛枪

 六、会乐洋行的枪械交易

 七、成为联军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八、镇台一职相当于陆军上校

第五章 将军

 一、从“夷人舰队”引发的话题

 二、攻打王家寺木城

 三、清廷的一道明谕嘉奖

 四、流弹不慎落人外国人居留地

 五、最富于心计的军事挑衅

 六、提督这个官衔相当于少将

第六章 舰队

 一、长龙战船抑或洋人兵船

 二、一大批校级和尉级军官

 三、报价仅为四十万两银子

 四、“览奏实深嘉悯

 五、追加六十万两银子

第七章 动荡

 一、白鹤港祠堂的赏银争端

 二、强行拿走四万两饷银

 三、京师王爷拼不过在职巡抚

 四、联军司令的一位姻亲

 五、两位少帅之间的对决

 六、诈降:卑污抑或圣洁

第八章 倒戈

 一、数字对比:五千比二

 二、广富林镇营盘的哗变

 三、底线:不能独立指挥军队

 四、“李泰国一阿思本”舰队来了

 五、打仗的唯一本钱赔出去了

 六、外邦人士来去悉听自便

第九章 杀降

 一、“吸血舰队”的终结

 二、洋澄湖画舫中的一次深谈

 三、军帐外发出一声炮响

 四、拎着手枪去找后账

 五、“磨难星”的陨落

第十章 善后

 一、远离硝烟的小院子

 二、一直没有叩响的房门

 三、身上有灰点子的大洋马

 四、“小小不言的疏忽”

内容推荐

本书记述了晚清一段荒诞不经却又精彩纷呈的史实。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忠王李秀成兵锋直指上海,东南震惊。上海官绅为保卫上海,雇用流落上海的美国兵痞华尔,组织了一支洋枪队。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为奇特的军队,没有编制,却拥有“将军”和一堆“上校”;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由李鸿章和上海商人东拼西凑;兵员是中国人,军官则来自西方各国;打仗不讲章法,随心所欲。而这支胡闹的雇佣军居然成了上海的军事支柱,被慈禧太后赐名为“常胜军”……

但是华尔却辜负了清室的苦心,他的弟弟从上海官府骗走一百万两白银,拿回美国建造了三艘兵船,而后高价卖给联邦政府,投入了南北战争。这一恶性事件致使大清王朝创办海军的希望又一次破灭。洋枪队的征战在美国历史上多有论述,华尔在美国被称为“完美的英雄”。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讲述洋枪队历史的长篇纪实小说。作者写法独特,夹叙夹议,用翔实的史料解开了诸多历史之谜。

编辑推荐

这是一支古往今来最奇特的军队。它的真实经历比所有杜撰的小说还荒诞离奇,致使后世产生极大的误解。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忠王李秀成兵锋直指上海,东南震惊。上海官绅为保卫上海,雇用流落上海的美国兵痞华尔,组织了一支洋枪队。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为奇特的军队,没有编制,却拥有“将军”和一堆“上校”;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由李鸿章和上海商人东拼西凑;兵员是中国人,军官则来自西方各国;打仗不讲章法,随心所欲。而这支胡闹的雇佣军居然成了上海的军事支柱,被慈禧太后赐名为“常胜军”……

本书记述了晚清这一段荒诞不经却又精彩纷呈的史实。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讲述洋枪队历史的长篇纪实小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5: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