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编著的《王牌武器》一书以冷静独特的视角精选了战争中发挥过突出作用的经典武器,通过大量真实的战场图片和精美的手绘图,再现了二战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再结合贯穿全书的经典战例,折射出了二战历史的微观影像。如果你要想知道战争是什么,那么请你用阅读的方式去收藏远去的二战风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牌武器/全景二战系列 |
分类 | |
作者 | 萨沙 |
出版社 | 云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萨沙编著的《王牌武器》一书以冷静独特的视角精选了战争中发挥过突出作用的经典武器,通过大量真实的战场图片和精美的手绘图,再现了二战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再结合贯穿全书的经典战例,折射出了二战历史的微观影像。如果你要想知道战争是什么,那么请你用阅读的方式去收藏远去的二战风云。 内容推荐 萨沙编著的《王牌武器》内容简介:一种武器就是一串记忆,一卷胶片就是一淡震撼,每个男人都可以在一一部二战电影中找到自己的本命武器。《决战中的较量》复制了莫辛一纳甘一颗子弹一个敌人的奇迹,也让裘·德洛用忧郁的眼神“击毙”了无数影迷;《拯救大兵瑞恩》成就了可以和坦克死磕的M1911,也让汤姆·汉克斯恍若天神的身姿融化在了夕阳的余晖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锻造了MP38冲锋枪巷战无敌的传奇,也让日沃伊诺维奇眉宇间的不羁充满魔力;《风语战士》帮助汤姆逊冲锋枪全开火力,也让尼古拉斯·凯奇醉意蒙蒙的双眼不时透出灼人的寒意……《王牌武器》中总有一种男人,沉默寡言地身负使命,最终以生命践行诺言,总有那么一种武器,让你难忘残酷的战事,不堪回首却又挥之不去。 目录 毛瑟军用手枪 柯尔特M1911手枪 莫辛一纳甘步枪 中正式步枪 Ml伽兰德步枪 三八式步枪 STG44突击步枪 汤姆逊冲锋枪 MP38/40冲锋枪 波波沙冲锋枪 捷克式ZB-26轻机枪 MG42通用机枪 掷弹筒 M24长柄手榴弹 火焰喷射器 军用绑腿 巴祖卡火箭筒 喀秋莎火箭炮 88毫米高射炮 “古斯塔夫”铁道炮 吉普车 M4“谢尔曼”坦克 T-34坦克 “黑豹”坦克 v-1/v-2火箭 试读章节 神枪出世 提到毛瑟军用手枪,很多军事迷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轻武器设计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毛瑟兄弟,这两位大师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步枪武器的发展。不过,毛瑟军用手枪并不是毛瑟兄弟的作品,而是由毛瑟兵工厂的职员费德勒三兄弟一手打造的。毛瑟军用手枪的设计始于1893年,在1895年3月15日完成样枪制造,它发射毛瑟兵工厂7.63×25毫米毛瑟手枪弹。毛瑟军用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闭锁方式为闭锁卡铁起落式,弹匣供弹,枪管内刻有6条右旋膛线,并首次采用了空仓挂机机构。这些结构原理的发明,使得毛瑟军用手枪比同时期的其他手枪性能更为优越。 虽然毛瑟军用手枪是费德勒三兄弟发明的,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个人不得申请武器专利),该枪的专利权最终归属了毛瑟.兵工厂。1895年12月11日,毛瑟兵工厂取得了该型手枪的专利生产权,次年正式生产,命名为C96型7.63毫米毛瑟军用手枪,.也称为费德勒半自动手枪。毛瑟军用手枪面世的时候,欧美的自动手枪产业刚刚起步。和传统的转轮手枪相比,自动手枪威力大,射程远,装填速度快,制造也相对容易,更能满足军事作战的需要。可在19世纪末期,自动手枪还是新鲜事物,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将其列为制式武器。毛瑟兄弟是欧洲军火界的资深大佬,他们知道毛瑟军用手枪要想成功,必须得到军方的大合同,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可毛瑟兄弟动用了一切的商业和政治人脉,却始终未能打动保守的德国军方将毛瑟军用手枪列为制式武器,反倒是意大利海军在1899年采购了一小批作为水兵武器。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陆军才勉勉强强地采购了13万把IC96型毛瑟全自动军用手枪,这也是毛瑟军用手枪在欧洲大陆最大的一笔订单。实战中,德军官兵对毛瑟军用手枪的实战性能反应良好,但由于该枪价格太高,就算是德国这样的军事强国也无法大量购买。直到1939年毛瑟兵工厂停产为止,毛瑟军用手枪都没能成为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军队的制式武器。一般来说,一种型号的轻武器如果得不到本国军方的大量订单,仅仅依靠民间的少量需求,那只有缩小生产线,走“高精尖”的珍藏品路线。可毛瑟兵工厂却反其道行之,在1 896年到1939年间一共生产了100万把以上的毛瑟军用手枪,其他国家仿制的数量更是高达几百万把。毛瑟军用手枪能够保持如此大的生产规模,主要依靠的是海外订单,波兰、美国和苏联都曾进口过这种手枪。当然,最为可观的采购合同大多来自遥远的东方,也就是战乱不断的中国。走进中国 毛瑟军用手枪在中国的广泛性称呼是“盒子炮”,除了这个称呼外,中国人还称它为驳壳枪、自来得、快慢机、匣子枪等等。从清末革命党起义,到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再到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毛瑟军用手枪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炮火硝烟。根据毛瑟兵工厂的统计,该公司在40年内生产的毛瑟军用手枪约有100万把,其中70%都销售到了中国。按照常理来说,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能够购买70万把同一型号的手枪,那这种手枪一定价格低廉,应该比普通手枪更具价格优势。而事实上毛瑟军用手枪的单价高达25美元(20世纪30年代的25美元几乎相当于现在的上千美元),远远超过普通手枪几美元的单价。如果再算上运费、中间商赚取的差价和贿赂外国官员的费甩,中国人用来购买毛瑟手枪的花费超过了一亿美元。那么,是中国人太傻,才大量购买这种价格昂贵的武器吗?其实中国人和犹太人是世界上最精明的两个民族,我们绝对不会做任何亏本生意,毛瑟军用手枪能够在中国大量使用,有其必然的原因。 从欧美人的眼光来看,毛瑟军用手枪并不是一种优秀的武器:它的价格过高,重量过大,外形也不利于隐藏。做手枪使用,威力过大;和步枪相比,威力又太小,性能不上不下,不高不低,总之一句话——不适合欧洲和美国军队的需要。 其实毛瑟军用手枪最致命的问题就在于价格,当时普通手枪的单价也就几美元,毛瑟军用手枪的价格高达25美元,相当于普通手枪的四五倍。同时,手枪这种武器装备部队动辄就是几十万把,这个价格即使富裕的欧美国家也承受不了。按照常理来说,既然欧美国家不能承受毛瑟手枪的价格,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就更不用提了。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军阀混战之中,世界各国对当时的中国进行了长达10年的军事禁运,上到飞机大炮,下到步枪子弹,无一不在禁运的名单之中。中国当时的工业系统薄弱,勉强可以制造一些老式步枪和弹药,至于连发武器根本制造不出来。当时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部队算是中国装备最好的部队,守着全中国最大的奉天兵工厂,却连步枪的完全自产都未能实现,每年都要花费巨资通过军火商(大部分是日本人),从德国、捷克斯洛伐克这些国家走私武器。控制富饶东三省的奉军尚且如此,其他军阀就不用说了,比如四川的军阀部队使用自产的残次步枪,子弹出膛都不走直线;贵州军阀部队更惨,一部分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必须手持大刀长矛作战,被称为“徒手兵”;青海、宁夏的军阀部队装备的武器更是差劲,步枪都是晚晴时期的燧发枪,枪的年龄比士兵祖父的年纪还大。P6-9 序言 20世纪最优秀的战史学家、《西洋世界军事史》的作者查尔斯·富勒曾经说过:“在人类复杂的军事活动中,那些代表着大工业时代科技文明的技术兵器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现代军事史。”这位装甲闪电战理论的忠实拥护者也确实在二战中体会到了半自动步枪、喷气式战机和巡航导弹这样的“科技奇葩”所带来的震撼、惊叹与扼腕。其实从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的闪电战将整个波兰变成爆发的维苏威火山开始,在历史上最残酷战争的催化和工业文明的辅助下,人类就在钢铁武器的制造上实现了最快速的突破。每当MG34机枪喷射的7.92毫米子弹穿过躯体,鲜血尚未溅到地上,饮弹泣血的士兵已经呢喃着妈妈和回家的弥留之语;当M24长柄手榴弹的碎片插入胸腔,心脏仍在舒张抽搐,生命却已然逝去……身处战争漩涡中的人们,就如同我们指尖下的虫蚁,如斯赢弱,不堪一击。那些冰冷、昂贵而又致命的武器就是死神手中挥舞的镰刀,战与不战,生存与死亡,只在一线间徘徊。 就像所有有剧毒的生物都有着最艳丽的色彩和独具魅力的斑纹一样,每一种王牌武器的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和耐人寻味的秘密。射速无双的波波沙在近战中快意称王,喀秋莎已经将火焰和毁灭从天而降;万能的吉普像钢铁骡子一般强壮,88毫米高射炮已经编织出了密不透风的天网。伽兰德在手上,巴祖卡在肩膀,轻步兵也能与装甲老虎相对抗;毛瑟在腰间,捷克式咆哮得激昂,铁血战士屹立在巍巍太行……每一种久经战阵的武器都记载着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而所有的历史都值得纪念。 作为一位牢记历史的二战军事发烧友,我们无法穿越回1943年的常德,和八千虎贲一起喋血孤城,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手握中正式步枪的中国士兵是何等的众志成城;我们不可能来到千帆竞进、万炮齐鸣的D日,在奥马哈海滩上经历痛苦煎熬,但我们至少应该理解这场地狱中的乱步让人何等断肠。全景二战系列中的《王牌武器》一书以冷静独特的视角精选了战争中发挥过突出作用的经典武器,通过大量真实的战场图片和精美的手绘图,再现了二战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再结合贯穿全书的经典战例,折射出了二战历史的微观影像。如果你要想知道战争是什么,那么请你用阅读的方式去收藏远去的二战风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