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爆文化博客大汇集,网络时代看博客圈里如何浅吟低唱、肆意方言、慷慨陈词。
草根态度演绎古今趣事,自由网文呈现中外文明。
《你说我写——藏在博客里的文明》由山东商报社编写,内容涉及历史、文化、艺术、习俗、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藏在博客里的文明(你说我写)/山东商报系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韩源泉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最火爆文化博客大汇集,网络时代看博客圈里如何浅吟低唱、肆意方言、慷慨陈词。 草根态度演绎古今趣事,自由网文呈现中外文明。 《你说我写——藏在博客里的文明》由山东商报社编写,内容涉及历史、文化、艺术、习俗、世界。 内容推荐 博客,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在博客圈里,思辨横流,人人浅吟低唱、个个慨当以慷。 《你说我写——藏在博客里的文明》,将最珍贵的,最文明的,最另类的文化奉于您的面前。启蒙时代已经过去,浮夸消逝、浪漫褪去,留下的是真知灼见,它们可以穿越时空,为情感寄,为内心依,为灵魂栖。 《你说我写——藏在博客里的文明》由山东商报社编写。 目录 历史 孟姜女的“姜”到底是块啥“姜” 孔子——中国首席气象预报员 从浪子到文豪:谁是史上大器晚成的榜样 生意人为何被称为“商人” 唐朝长安仕女的“裙幄”雅事 马王堆湿尸的六大绝世价值 谁是历史上第一考试枪手 唐伯虎是中国第一位自由撰稿人 唐代诗坛超女婚姻惨败之谜 史前壁画上的手印是女人留下的? 历史上“儒商”的由来 武则天发明大写数字是为反贪? 古代名人最爱起什么小名 陆游是位美食家 唐诗中五个名传千古的无名小卒 “天高皇帝远”说的是哪个皇帝 中国古代死囚为何“秋后问斩” 宋朝的女人为什么会结不起婚 千年国宝背后的屠杀 唐代进士的四大“风流”韵事 历史上一年不洗一次澡的“邋遢宰相” “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千古之谜 明孝宗——史上最专一的皇帝 北魏宫廷“子贵母死”幕后隐情 历史上最早的谍报图 孔门弟子为何记载孔子绯闻 古代第一个被指“充满了铜臭气”的人 北宋时期多位公主“出家”之谜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段誉和大理国 两次上疏请武则天退位的历史牛人 抛弃开裆裤曾是重要的军事变革 史上“破天荒”第一人 唐太宗欲绝盗墓后患反失算 孔子和南子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 后羿当年并非射日而是射人 猜猜史上最抠门的一场御宴吃什么 清代宫女们的“高跟鞋”有多高 原来古人也偷菜 最早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古代最雷人的官场判词 历史上元朝郡主赵敏嫁给了谁 唐朝公主也炒房地产 武则天的爸爸是木材商人 杨贵妃芳名背后蕴藏的奥秘 古代美男的命运揭秘 鏖战清朝考场的五个百岁考生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贵妃是谁 史上著名“软饭王”的最后归宿 明太祖朱元璋到底啥模样 五代十国帝王们的雷人绰号 阿斗其实是个“识时务”的聪明人 唐朝“粉丝”如何追捧明星诗人 曹雪芹会说四川话? 历史背后的谎言 苏东坡死于给自己吃错了药 历史上第一位著书立说的皇后 刘备追得最辛苦的人不是诸葛亮 什么样的人才配穿“黄马褂” “敲竹杠”:梁武帝的生财之道 陈芳:纳外国公主为妾的晚清牛人 慈禧与蒋介石的餐桌风云 考古发现四千年前的青海地震 古代才子佳人怎么吃蟹 梁山好汉为何不怕坐牢 中国最早的美食家 李白真的是“酒中仙”吗 谁是韩信的妻子 春秋时代最昂贵的婚外恋 乾隆让百官常回家看看 谁是毛泽东最赞赏的大唐奇才 与梦中人结良缘的古代君王 为何古代紧急信又称为鸡毛信 谁是史上第一书痴 子贡是如何成为中国首富的 古代武探花功夫到底有多高 文化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千古谎言 “别来无恙”被错用千年 “草船借箭”主人公并非诸葛亮 “一树梨花压海棠”源自老少配 甲骨文背后隐藏的杀人秘密 《诗经》中难以捉摸的爱情诗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 古诗词中的江南指代哪里 河南的简称“豫”真的和大象有关吗 黄鹤楼里的“黄鹤”原来是只天鹅 林黛玉的英国蓝颜知己汉学家霍克斯 明清文人为何力主李清照不曾再婚 为什么汉语以“玉”为贵 西游记中的困难为何总是八百里 诸葛亮的“羽扇”从何而来 准确预言上海世博会的晚清奇人 “彪”是什么动物 “千里走单骑”——一段摸不着北的神话 范仲淹《岳阳楼记》吹捧滕子京之谜 潘金莲的语言修养从何而来 三千年前周公的一项规定如今还在执行 “花木兰”原本不姓花 “如厕”怎就变成“上一号”了? 《红楼梦》唯一正确的英文译名 《老子》八十一章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 说曹操,什么样的曹操会到 魏晋时期的文人为何喜欢学驴叫 中国最难写最难读的一个汉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谚语是怎么来的 “司空见惯”源自刘禹锡垂涎朋友女人 曝光被“造假”的八个成语 古人“残缺字”包含独特文化 红娘成媒婆是对西厢的错误解读 男子未婚该用什么成语表达 清世宗雍正帝破天荒推广“普通话” 为什么要把皇帝的坟墓称为“陵” 中国古代如何密封试卷 “不三不四”的来历 “绯闻”一词的来历 “狐狸精”的由来源远流长 “蛛丝马迹”中“马”是什么 伯牙变成了姓俞? 花和尚鲁智深形象来源于杨家将 诗圣杜甫使韭菜成为春季蔬菜的最经典 宝玉感动黛玉的情话三原则 黛玉葬花有何玄机 杜牧诗中写的“杏花村”在哪 古代的稿酬有多高 古今能人闭门造出何种车 古时读书人骂人也文雅 鲁迅最欣赏的《红楼梦》人物 民国报纸的那些绝妙标题 民国年间三份“高考”试题 古人弄巧成拙的改笔 清代“高考”满分作文是啥样 盛赞一个人有才华,为何说“才高八斗” 史上最雷人的经典哕嗦诗 诸葛亮文采不出众? 艺术 《富春山居图》的不凡身世 人民币上毛主席肖像是谁绘画的 张大千为何不画虎 芭蕾舞最初很低俗 电影《孔子》的歌词作者给韩愈改诗 英国园艺乱花渐欲迷人眼 《花木兰》电影闹出的八个历史笑话 孔子是个音乐家 习俗 “闹洞房”的习俗 春天究竟从何时开始 元宵节就是古人的狂欢节和情人节 民间流传“男左女右”的习俗缘何而来 女性前额的短发为何被称作“刘海” 全国各地过小年风俗有何不同 “福”字倒贴的由来 “狗血喷头”的由来 男人喝酒为什么喜欢划拳 新娘子为何要蒙“红盖头”? 鲜为人知的中秋节奇趣风俗 世界 日本的厕所有多夸张 世界上最喜欢写博客的是日本人 探秘必须裸体入住的玫瑰园旅店 美国人做饭就像做实验 村上春树是不是美国文化的战利品 日本出版商如何制造畅销书 中外挖文物有啥不一样 奇异的帕里婚俗 后记 试读章节 孟姜女的“姜”到底是块啥“姜” 博主:才华横溢淌了一地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wuliaojiaozhu 先提个问题,孟姜女是我们历史传说中的名人,可是她的名字啥意思啊? 一说,孟姜女姓孟,叫姜女; 一说,孟姜女姓孟姜,女指的是孟姜家的女子; 一说,孟是姊妹排行老大的意思,她应该姓姜,是姜家的老大; 还有的说,她爹姓孟,她娘姓姜,她是孟和姜的女儿,所以叫孟姜女——这显然是典型的现代人组合方式了; 总之莫衷一是。 突然追究这个问题,是因为最近看春秋故事,赫然发现,那个时候叫这“姜”那“姜”的女同志太多了。 比如,郑国郑武公的老婆是申侯的小女儿,后人称其为“武姜”;卫国卫庄公的一个小妾叫“夷姜”,这个夷姜老公在的时候就和庄公的儿子勾勾搭搭,老公鞠躬尽瘁之后,就当了儿子卫宣公的后;后来卫宣公给自己的儿子找媳妇,订了齐国齐僖公的大女儿,结果儿子还没娶上,又叫胃口特好的爹先尝了,收了归自己用,这个齐僖公的大女儿,人称“宣姜”;齐僖公的小女儿叫“文姜”,这个文姜更开放,和自己的哥哥诸儿谈恋爱,爱得死去活来,搞得家喻户晓,国喻户晓,有了国际影响,谁也不敢娶,成了老姑娘。后来被助人为乐替人解困的鲁桓公娶了。出嫁前,情人诸儿哥哥写了首离别诗: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吁嗟兮复吁嗟!——这诗写的,才华横溢淌了一地,难怪美女喜欢!妹妹文姜也是女才子,和道: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可惜是熟人儿。这兄妹俩的不伦之恋搞得轰轰烈烈,震撼古今。 后来,文姜的儿子鲁庄公又娶了齐襄公的女儿,叫“哀姜”。当时娶的时候是一拖二,其中拖的一个是哀姜的堂妹,叫“叔姜”。哀姜不被庄公宠幸,一腔爱情没处喷洒,就爱上了小叔子庆父,就是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里的那个庆父。后来庆父上吊死了,哀姜也上吊了。 你看,一口气就列出这么一堆“姜”。这些“姜”,当时的真名叫“翠花”还是“小红”,已经无法考查了,就是我的想象式考证治学法,也没有办法。那么,是不是“姜”是当时流行的女性名字用字?就像现在的“芳”“芬”“娜娜”之类的?我看不像。因为“某姜”的称呼明显是后人给她们的谥号,有的是根据事迹命运,比如哀姜;有的随老公名讳,如武姜、宣姜,就像我们老家的习俗,姑娘嫁人后,娘家的人就叫她“老王儿”、“老邱儿”之类,或者正式的就叫“王张氏”、“邱李氏”,从称呼上就知道她嫁给王家邱家了。 所以,我的结论是,姜,既不是姓,也不是名,而应该就是相当于这个“氏”的作用的一个词,这个词是个女性专用的称谓词,是后人对前辈女性的一种尊称。在词义上有敬语的成分。你看称“姜”的女人,她们的出身普遍比较高,大宅门里出来的大小姐,不是一般人想称姜就称姜的。 所以,能弄出点动静的美女就可以被叫“姜”,“姜”就是让后人挂在嘴上有点儿说道儿的女人。上面那些春秋时代被叫做“姜”的,哪一个不带着一串故事?这是美女才有的待遇啊。不信你问问周围的恐龙们,谁不想自己是浪漫的、传奇的故事的女主角呢?可她们有资格吗? 研究到这里,我突然又悟到,和它对应的,男性,就是称“子”啊,老子、孔子、萄子、庄子、韩非子、墨子、曾子、朱子……这个“子”,是加在男性后面的一个特定称谓词,我上学学古文的时候,老师说可以翻译成“先生”。翻译成现在的“先生”可不能涵盖“子”的含义。能叫“子”的人,都应该是成就非凡,德高望重的男人。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叫“子”的。 经过这番考证,答案是,孟姜女应该姓孟,大概是可以肯定的了。孟姜就是孟家的令人敬重的女子,孟家的干过大事儿的美女——当然古人没有网络,这么大咧咧的挂在嘴上说还不习惯。孟姜后面那个“女”,是后来流传中被没有文化的人画蛇添足了。估计孟姜女出身不会太高,否则她老公不至于被抓壮丁了,或者被抓了也可以找找人给弄回来。那么给她称“姜”,就是老百姓从心里抬举她,觉得她配称个“姜”。 因为不知道这个用法,没有文化的现代人在称呼卓有成就或德高望重的女性时,觉得叫“女士”分量不够,不得已就借称“先生”,把人家搞得面目不清,非男非女。看看古人多得体,男女平等。 美女们,向着“姜”的目标努力啊。 蓝、黄、橙、红,现如今一旦预测到气象灾害,气象部门马上就会发布不同颜色的气象预警信号,提醒人们防患于未然。可你知道吗?早在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古人已经能成功“预见”未来,并成功地进行了准确的天气预警。说来难以置信,这个人居然是中国的大名人——孔子,一位似乎和气象沾不上边的文人。 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89岁的老教授王鹏飞发现,孔子共做过三次天气预报,另外还成功地预测到一次灾害天气。“就说说他做天气预警的事。”王鹏飞兴致勃勃地聊起这么一个故事,“大风凛凛的一天,一位齐国人被眼前发生的一幕震住了:一只鸟突然从大殿上失足掉到了地上,翅膀扑腾扑腾地,可总也站不起来。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不祥之兆?齐国人想到了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孔子,他立马派人到鲁国找孔子一问究竟。孔子很快传回了他的想法,这只鸟名叫‘商阳’,出现时就像孩子一般,一只脚跳来跳去。当它出现在人们眼前时,那就暗示天要下大雨了。齐国君王对孔子的话深信不疑,马上组织人们开沟。果不其然,暴雨不久来临,其他不少国家都遭遇水灾,而早作打算的齐国安然度过了险情。” 这样的文献记载让王鹏飞也心存疑惑,是纯属巧合还是神机妙算?王鹏飞展开了一番调研,一段甲骨文字引起了他的注意:北方有云来,打雷了,有“徜徉”出现,就说明要下雨了。这里的“徜徉”应该就是孔子说的“商阳”。不过,孔子肯定不会看到这样的甲骨文,他的推测可能是来源于民间的经验之谈。 可是世界上怎么可能有一只脚的鸟呢?王鹏飞说,这肯定是错的。“不过,从气象学上来看,孔子的推测也算有些依据。”王鹏飞说,过去的鸟儿多半在低空盘旋,而齐、鲁国临海,那里是鸟的王国,它们聚集在海上觅食。有时,鸟儿累了,停在屋檐上休息,大风一吹,站不稳的鸟儿摔到了地上。鸟儿努力想站起来,无奈风力太猛,站也站不起来,走也走不了,飞也飞不起来,只能一只脚又蹦又跳。 王鹏飞分析,现在想起来其实很简单,暴雨气候来临前,冷暖锋交替,常常会有大风刮起,鸟儿自然会有站不稳的表现,这也是符合气象规律的。 P1-4 序言 另类品读中国往事 它的英文名字叫BI,OG,中文名字叫博客。自其出现后,即被冠以系列称号:除Email、BBS、ICQ之外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据说博客产生于两个偶然。一是贾斯汀·霍尔,他在自己的个人站点上以流水账的方式记录日记,从而开辟了博客的写作模式;二是戴夫·温纳,他将网络脚本软件演变为网络日志,这为博客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模式。正是在这两种无心插柳中,博客被迅速模仿复制并瞬间以野蛮生长的方式成为一种新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一个2006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博客人数将超过一亿。 在博客圈里,思辨横流,形成一种有性格的写作方式,人人浅吟低唱、个个慨当以慷。众民以流水账的方式写出了诗情画意绵长历史。 这还要归功于博客的话语权。你说我写,嬉笑怒骂,人与人之间迅速思想交流。你可以像木子美一样在博客里若隐若现地调情,可以像老徐一样若有若无地展露风情,也可以像韩寒一样一本正经地与众激辩。这是在学院、主流和体制之外的表达机会,没人垄断你的喉咙。 自由的环境总能催生话语高手。他们亲和随性,喜欢研究探索,眼界宽,声音独到,喜欢低调地潜伏,泥沙之中却掩盖不住他们智慧的熠熠生辉。这些学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稳固着自己的市场和相应的荣誉:倪方六,博客写手,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畅销书作家,长期关注中国内地考古发现和文物保护,个人研究方向为明史和古代民俗文化,著有《盗墓史记》、《帝王秘事》等著作;刘继兴,著名文史作家,著名博客作家,著作有《历史上那些牛人们》《历史上那些帝王们》等。 更多的高手出于草根,他们产生的文化叫做草根文化,这是相对于御用文化、殿堂文化而言,它不是阳春白雪,没有主流意识的规范,没有精雕细琢的加工改造,却涵蕴丰富深厚的积淀,同时代表了很多人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境界,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息息,绵绵不绝。 诸如此者,为国民提供和分享可观的精神、思想和知识产品。他们孜孜不倦的发言,记录着中国文化的编年史。它谈论话题兼具个人趣味,陈述观点兼具社会背景,它有思考、有情怀,它有时下风景,有历史、有人物、还有生活方式,它极具涵盖能力又信手拈来,灵活不失稳重。 通过他们,你能了解另一种观点:“草船借箭”主人公并非诸葛亮,黄鹤楼里的“黄鹤”原来是只天鹅,“花木兰”原本不姓花;你能解读到另一版本历史:“卧薪尝胆”并非真有其人其事,苏东坡死于给自己吃错了药,武则天发明大写数字是为反贪。 你能储存另一种文化:《红楼梦》唯一正确的英文译名是The Story of the Stone,杜牧诗中写的“杏花村”未必在山西省汾阳县。 你能了解艺术背后的秘密:张大千为何不画虎,芭蕾舞最初很低俗。 你还能获知另一种习俗:民间流传“男左女右”的习俗和日月二神有关,女性额前“刘海”本是孩童的名字…… 他们拓展的视野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另辟蹊径,这让文化不再走马观花,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旅途中的私享性。他们传达的魅力就是这样百无禁忌、不拘一格,极具互联网时代推崇的个性化表达和自由气质。 毋庸置疑,为迎合博客市场需要,功利、虚假、浮夸泛滥,衍生出一味地投大众之所好,以提高点击率和知名度者,使博客世界出现大量毫无意义的信息堆积与复制。 鉴于此,《山东商报》从2009年始,每周推出博客版面,将精华集于一版,而今成集《你说我写——藏在博客里的文明》,将最珍贵的、最文明的、最另类的文化奉于您的面前。启蒙时代已经过去,浮夸消逝、浪漫褪去,留下的是真知灼见,它们可以穿越时空,为情感寄,为内心依,为灵魂栖。 我们携诚意而来,以真实为指向,以博客为道具,向读者亮出沉甸甸的历史文本和中国往事。 编者 2011年3月 后记 后记 《山东商报》创刊于2001年3月12日,以新闻性为主,集娱乐性、可读性、服务性为一体,深得广大读者喜爱。《人文壹周》是山东商报多年打造的一个品牌文化版块,包括多个专版专栏。其中,2009年新增的《博客》专版一面世就在读者中赢得良好的口碑。 今年3月正值山东商报10周年社庆,现将《博客》专版刊发过的部分精华文章集结成书出版,其中《博客》成书后更名为《你说我写——藏在博客里的文明》,但因出书时间紧张,所以无法与各位作者一一联系并支付稿酬,请各位作者及时与敝社联系并领取稿酬,也希望广大读者喜爱此书。 山东商报社联系电话:0531-88197699 Email:sdsb2010@sina.com 编者 2011年2月2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