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情势下的中华文化走向
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
“和而不同”:作为一种文化观的意义和价值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
张岱年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中应有之地位
回应中国哲学“合法性”质疑的三个问难
甲申之年的文化反思
—评大陆新儒学“浮出水面”和保守主义“儒化”论
费孝通与“和而不同”文化观
关于文化的体用问题
关于和谐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
综合创新之路的探索与前瞻
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
学习张岱年先生的“兼和”思想与品格
关于儒学的精华
“马魂、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
“马魂、中体、西用”论的由来、涵义及理论意义
开创二张研究新局面
“文明以止”:中华文化的精华与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是中华民族之福
当代中国文化的“魂”“体”“用”关系
从曲高和寡到主流话语
—张申府“三流合一”思想的历史命运
当代中国大陆新儒学思潮评析
充分发挥儒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支援意识作用
人间正道是沧桑
—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观的确立
青年张岱年的哲学睿识
冯契研究与冯契学派
—兼论当代中国的学术学派
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
为“刘泽华学派”赞一个
—在《中国政治思想通史》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马魂、中体、西用”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宗纲
铸马学之魂立中学之体明西学之用
——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体会
《我相信中国》序
擎旗引领综合创新路
——纪念张岱年先生《综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一文
发表30周年
《张岱年伦理与文化思想研究》序
【附录】
以马克思主义为生命的学问
—方克立教授学术思想述要
三十八载勤耕耘桃李芬芳满园春
—访方克立先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