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殿文编著的《像大地一样》是纯净的。既然不图以芜杂冒充丰赡。也就不惮示人以“直视无碍”。含藏在他的字里行间的,有因幼年家境贫寒而早历世事的风霜感和悲悯感,心灵自我考评的忏悔意识,惦念早逝慈亲的追远意识,视树木花草如同家人的众生平等意识,不久安一隅却图谋遍经遍历的不安分意绪,以及父亲感染给他的憨厚、执拗与幽默,个人性分注入文字的细腻与平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像大地一样/散文公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阮殿文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阮殿文编著的《像大地一样》是纯净的。既然不图以芜杂冒充丰赡。也就不惮示人以“直视无碍”。含藏在他的字里行间的,有因幼年家境贫寒而早历世事的风霜感和悲悯感,心灵自我考评的忏悔意识,惦念早逝慈亲的追远意识,视树木花草如同家人的众生平等意识,不久安一隅却图谋遍经遍历的不安分意绪,以及父亲感染给他的憨厚、执拗与幽默,个人性分注入文字的细腻与平和。 内容推荐 阮殿文编著的《像大地一样》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像大地一样》精选了作者在全国各大刊物发表的部分作品,其中很多篇章发表后备受读者喜爱,被通过各种形式传阅,《父亲挑书》《父亲相亲》《父亲没有四千块》《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云南飘过来的天空》《走着走着我就笑了起来》《大地和她的守卫者》《一个漫游者的返乡日记》等作品更是打动或感动了很多人。 目录 辑一 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 父亲挑书 母亲的菜花 父亲相亲 父亲没有四千块 云南飘过来的天空 写给乡下的孩子 像头顶的星光喂养着夜空 喜鹊之殇 一个漫游者的返乡日记 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 父亲进京散记 辑二 向一位天堂居者讲述战争 向一位天堂居住者讲述战争 辑三 大地和她的守卫者 打天 河堤上的少年 火把 看一条牛在草场中吃草 辑四 漫游与神话 在上海看望两个已经睡去的人 山阴路上走两遍/光影中的张爱玲 花瓣一心想踩着我 在昭通的大街上 我不是想和一片草场过不去 走着走着我就笑了起来 一个漫游者在迪庆高原 附录 在寻找之路上〔代后记〕 时间深处的伤痕 在秋天走过中国南方某地 试读章节 一百多斤的书压在六十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来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手电简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他,样子潇洒得要命。 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初中时因母亲病逝,我被迫从滇东北转学到滇东南就读。六年多来,父亲都是茕茕孑立地过着孤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这一决定出台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那劲头不亚于他今年种出那几亩颗粒饱满的水稻。“这回我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很多年的话:“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去?”他就抬高本来就很洪亮的声音:“秀才搬家——尽是书。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就要到城里上班去了。“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 “嗨!”父亲很响亮地应道。 农村人的“要千什么去”是路上打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便理所当然地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内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一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板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尤其是那个“嗨”字。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的身子,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正眨巴着眼睛温和地注视着我,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 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P3-4 序言 殿文散文创作起点较高。大约十年前。当他还是一名学生时,我就读到他的新春试笔《父亲挑书》,觉得心神畅然,耳目一新,便与诸同仁商量,发表在一九九七年第五期《散文》上。 殿文创作不以技巧取胜,至今如此——当然不是不要技巧——打动别人心弦的主要靠他的真诚与善感,别人无话可说的地方他或许恰好掘出了尚带土壤颗粒的金蔷薇,并诚实地捧给看重它们的读者。在惯常的技巧之上,他轻巧地拈来了某些发源于地域和个人资质的,固执而灵智的东西,正是它们走入我的心灵深处并告诉我:我们与文字一起来自“彩云之南”,那个哀牢山和澜沧江相互辉映、纠缠的神秘所在,缪斯姐妹喜欢驻足、嬉闹和回首的地方。这自然使我联想到沈从文先生美丽而神秘的湘西,萧红女士旷远而神秘的呼兰,都是出产特别人物的地方。殿文喜欢将时下一些写作人鄙夷的东西作为珍宝加以琢磨、涵养,见出忠厚与机智;殿文散文的句、段,每每因文字的自然往复而具音韵回环之美,细心人由之可见诗神的好心回护,缪斯的姣好眉眼。这些倾注了浓郁诗意、行文自然、着重于心灵答问、能够唤醒读者寂寞心弦上的歌声的散文作品,目前还较少见。他未采用过度欧化的长句,但也做到长短有致,音阶协调,增强了作品可读可品的功能。 殿文散文的文本是纯净的。既然不图以芜杂冒充丰赡。也就不惮示人以“直视无碍”。其所以如此,当是感觉到了在自己所建造的文字园林中,涵养着积水空明、似无还有的特别意蕴,普通游人“直视”的仅是“藻荇交横”。而要察觉到饱满的负离子以及养护人的肉身的大地磁场,就须依赖另副手眼了。含藏在他的字里行间的,有因幼年家境贫寒而早历世事的风霜感和悲悯感,心灵自我考评的忏悔意识,惦念早逝慈亲的追远意识,视树木花草如同家人的众生平等意识,不久安一隅却图谋遍经遍历的不安分意绪,以及父亲感染给他的憨厚、执拗与幽默,个人性分注入文字的细腻与平和。 这样一种散文作品是值得注目。值得缪斯亲加回护的。 后记 行走在路上,一路陪伴我的,都是亲人们的爱。在这些爱一点一点一寸一寸离去的同时,又加深了我对它们的留恋和珍爱,更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脆弱,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对生命之外的很多东西近乎熟视无睹的原因。这种显得有些幼稚的心态,致使我与这个世界若即若离,与我的出生地若即若离,与我还活在尘世的亲人若即若离,与我身边的人和事、事与物若即若离。甚至与我的生活也是若即若离的,虽然这生活与我的生存和生命息息相关。我深深地眷恋着这些真挚的、不求任何回报的爱。我还想把这些已经流淌、渗透到我的骨血里的爱,精心珍藏,直到有一天再次与付出这些爱的亲人们相聚,然后再一点点、一寸寸地归还给他们。然而,要在尘世间保存、呵护好这样的爱,对我来说,远行和独处是最好的方式。我甚至认为,我的亲人们并没有离开我,他们只是远行了,正走在远方的某条路上,正露宿在远方的某个客栈、某个小旅馆,我上路了,把自己放在远行的路上。说不定在某个时刻就能与他们中的某一位相遇。于是,我越走越远。从出生地鲁甸到求学地滇南个旧,从滇南个旧再到新的求学地昆明:再从昆明回到出生地鲁甸,然后又从鲁甸到求生地昆明。再最后,又从昆明来到所谓的“梦想地”北京。在以这些居住地为点的同时,我又以围绕这些点为线的四周不断出走,希望在不同地方与我的亲人们相遇。虽然,直到现在我还没有遇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位,但我心里清楚,我离他们越来越近了。 正是对亲人们的追寻。这二十年来。我无心也无暇顾及周围的人和事、事与物,以及那原本可以为我带来更多声名和钱财的人情世故。在寻找亲人或追寻爱的路上,我是快乐和安慰的,但也是疲惫的。既要赶路,又要集中精力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甚至还要经常静坐下来梳理、制定寻找路线,思考亲人们最有可能出现的道路和宿居地,也就没有时间、心思和精力顾及别的。我也始终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寻找亲人和爱更幸福的事了。尤其在寻找之路上,当我又得到亲人之爱以外的关爱时,我更感觉到了世间的宽广与厚实,积怨、仇恨、嫉愤、诽谤、诋毁、起哄、奉承、谄媚等等之类的玩意,也因此随着时光的飘移与我离得愈加遥远。远行的人,很难有时间停下来歇息,一旦有机会停下脚步,寄身于某个角落,就只想过一种简单、清静、祥和、纯粹的生活。时间对远行之人是宽容的、慈爱的,但也是有限的、制约的,所以,我拿不出更多的时间献给我不喜欢的生活和场景:当亲人之爱和世人之爱教会了我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