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分心(精)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亚历克斯·索勇-金·庞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当下图书市场,关于如何解决生活中常见困扰的相关话题的图书,备受读者追捧。比如百万册畅销书陈果的《好的孤独》,硅谷投资人吴军的《态度》。这些书,都是针对读者随时都会碰到的问题,提出的一种建议。
这些文本之所以受到极大的追捧,是因为作者所提供的阅读体验极佳,且观点新颖,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不分心》与此类图书相似,都是讨论困扰读者的这些问题,且读者感受强烈,极易引起共鸣。
这本书拥有坚实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作为支撑。作者提到的每一个观点,都有丰富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实验作为案例进行解释,让你能够从更深层次去了解自己,改变自己。同时,他还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训练方法,可操作性很强,适合一切想要锻炼自己“专注能力”的新手小白。
作者简介
亚历克斯·索勇-金·庞(Alex Soojung-Kim Pang),人与科技关系的深度思考者和研究者,过去20多年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斯坦福大学和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科技史博士。融会贯通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善于通过轻松有趣的语言表达自身的独特观点。
目录
引言 不分心
第一章 平稳地呼吸
第二章 少即是多
第三章 试一试冥想
第四章 反编码
第五章 记录你的上网时间
第六章 好的沉思空间
第七章 数字安息日
第八章 八步准则
附录1 坚持记科技日记
附录2 正念社交媒体的规则
致谢
注释
序言
引言 两只猴子
岚山位于历史悠久的日本京都市西北部。岩田山猴子
公园就在岚山上。公园曲径蜿蜒,在那里还能鸟瞰京都美
景。但最吸引人的是这里的140余只猴子。这些猴子以爱群
居、嬉戏,有时会搞恶作剧著称,而且像其他猴子一样聪
明、擅长交际。它们和家族成员做游戏,互相照顾幼崽,
互相学习新技能,甚至具有明显的团队意识。
有的猴群极其喜爱洗澡、做雪球、清洗食物、钓鱼或
者用海水给食物调味。岩田山的猴子以喜欢清洁牙齿和玩
石头出名。正因为这些不同的家族习惯,让一些科学家认
为猴子也有自己的文化,而文化一直是传统认识中人类区
别于其他物种的显著特征。岩田山猴群天性中的好奇和狡
黠也像人类:前一秒,一只卖萌的猴子正让你看得入迷,
下一秒你就会发现,它的同伙拿着你在公园门口买的食物
跑掉了。
它们另外一个像人类的地方,就是尽管很聪明,但对
任何事物都无法长久保持注意力。公园所在的山坡给它们
提供了极好的俯瞰京都这座历史古城的地势,但它们毫不
理会,只顾断断续续地发出怪叫。这些猴子的行为正是佛
家说的“心猿”的现实写照。我很喜欢用“心猿”来比喻
那些经常出现的、任性的、紧张不安的心境。西藏禅修大
师创巴仁波切说“心猿”的表现很疯狂,它“跳来跳去,
不肯停歇,焦躁不安”。
猴子的行为反映了它们内心深处的焦躁不安:它们坐
不住,因为它们的思维不肯停歇。同样,大部分时候,人
类的思维也在不停变换。即使安静的时候,思维也会游移
。电子设备的蜂鸣声、新消息的提示界面、语音信箱的提
示声,都会让你的思维像刚喝了三杯浓缩咖啡的猴子一样
躁动。当今无限膨胀的信息和电子设备更让心猿无法被控
制。它因过载而兴奋,总是被闪耀的东西吸引,却无法在
各种科技和选择中分辨好坏。
心猿之说贯穿整个佛家教义,这也说明人们对思维及
其与世界的关系的研究已有上千年了。很多宗教教派都讲
究冥想,认为沉默与独处可以静心。约翰·德鲁里在为圣
公会的《晨祷和晚祷》(Matins and Evensong)写的序
言里,劝诫信徒静坐时要“耐心地保持长时间的放松,以
感受传统的力量”,“让思想和感觉更清晰,而不受外界
干扰”。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进入“那古老而宁静的空
间,在那里得到提示,从而反省自己的遗憾、希望和感激
”。天主教徒认为冥想是让心灵准备好接受上帝的智慧,
而忙碌的心灵听不清福音。在佛教里,冥想训练本身就是
一种目标,而不是达成其他目标的方法。佛家认为,人每
天的心境就像起伏翻滚之水,学会心如止水,让心像波平
如镜的湖面那样平静,这样你就能看清所有事。
距岩田山几千米处,在京都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里,
有一个由名叫伊多亚的恒河猴控制着的机器人。令人难以
置信的是,伊多亚并不在日本,而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
克大学的神经科学实验室里,它的大脑通过网络与机器人
相连。这个神经科学实验室由神经科学家米格尔·尼克勒
利斯主持。尼克勒利斯的背景赋予了整件事情国际化气息
,他出生于巴西,并在那里接受教育。尼克勒利斯一直研
究大脑,以及大脑在学习执行功能时产生的变化。他在脑
机接口技术(BCI)方面也颇为专业。如今你已经能买到控
制电子游戏的原始脑波阅读器,科学家还在试图定位脑功
能区,以及试验大脑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控制复杂物体的能
力。他们希望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找到受损神经周围的脑信
号,以修复脊髓受伤或神经系统失调的人的身体控制能力

……
第三准则,面对科技,保持思考很有必要。为了了解
你的延伸思维发展和工作的方式,你要仔细观察你和信息
技术互动的方式,以及你如何看待这些互动。我们和信息
技术的互动——直到思维延伸的地方——受多种因素影响
:设备和界面的设计,我们使用设备的方法和背景,我们
关于互动和自己的心理模型。那些模型常常对信息技术和
我们自己的工作方式带有先入为主的假设,对我们没有好
处。
第四准则,你可以重新设计你的延伸思维。理解延伸
思维,更好地掌握选择技术和使用技术的方法,熟悉沉思
练习,可以让你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找到让人更平静和目
标更明确的方法。这能让你在练习延伸思维时更有力量,
在强化延伸思维时更从容。了解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的方
式,你就可以在面对科技时保持思考,同时在这个过程中
,重拾你应对挑战的能力、深度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沉思式计算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它还是四大准则指
导下的实践,包括许多小方法和谨慎的习惯:查看邮件而
不分心的指南;使用推特和脸书时鼓励思考和保持友好的
法则;拿稳——字面意义上的“拿稳”——你的智能机,
让它不需要很多注意力的方法;在技术实践中观察和体验
的技巧;重建专注能力的方法。
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到成为家庭和工作的一部分,彻底
融入了现代生活,很难知道技术会先从哪里撤退。让它们
从沉思最多的地方开始撤退,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导语
关于解决生活中常见困扰的图书非常多,爆款频出。《好的孤独》百万册畅销书;《好好说话》畅销百万册;《思考,快与慢》百万册;《人性的弱点》百万册;《态度》已经发行50万册;《好的爱情》50万册;《心流》30万册等等。
作者拥有良好的学术背景,是斯坦福大学和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科技史博士,对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了如指掌,并且信手拈来。这使得全书对于不分心的思考充满了独特性,为读者提供了新颖的视角。
作者非常善于写作,行文充满趣味性,非常易读,利于上市后的口碑传播,扩大读者群体的数量。
精彩页
第一章 平稳地呼吸
往下读之前,先拿出你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查看你的邮件。这大概是你一天要做多次的事情。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几乎是一种本能,我们很少会专门思考这个动作。效率专家建议,一天只需查几遍邮箱,但是很多人每隔几分钟就点一次电脑菜单栏中的新邮件通知,或邮箱里的收件箱图标。这是一种机械的、紧张的习惯,就像时不时地瞥一眼手表。电脑使这个动作自动化,它每小时为我们检查好几遍。如果你的每个设备都有来信提醒,你又有好几个邮箱账号,那么每天仅这些提示音就能响好几百次。
去检查邮箱吧。但是这次,不要推测收件箱里可能会有哪些邮件,也不要想你真的多么应该回复上周那些邮件。试着不要走神,只关注自己。试着观察你在做的事,观察电脑如何回应你,你又是如何应对的。
特别注意你的呼吸。你屏住呼吸了?很可能是的。这个下意识的小习惯,却反映出了大问题。它表明,我们认为与身体无关的一次虚拟的信息传递,实际上却存在着一个身体维度。这说明,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并不像使用自行车打气筒、电梯或沙拉夹那样,科技成了我们的思维和记忆的延伸,它正和我们融为一体。
琳达.斯通是一位技术顾问、作家,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的前执行总监,是那种可以说明“保持局部关注”这句话的人,这句话通常形容那种可以把注意力分散在多个设备上、从不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人。2008年,她注意到自己查看邮件时屏住了呼吸。之后她在咖啡馆和会议室观察了别人的做法,又咨询了朋友,做了这样一些非正规调查后,她发现很多人查看邮件时都会屏住呼吸。
斯通把这种现象叫作“邮件窒息”,是对“睡眠窒息”玩笑似的借用。睡眠窒息是指一种呼吸疾病,由呼吸道障碍阻止空气进入肺部,或大脑未能识别肺部呼吸的信号导致。有睡眠窒息的人,一夜可能停止呼吸数百次,有时停止呼吸时间会长达1分钟。这通常不会致命,但会造成疲劳,损害认知,甚至造成肥胖和心脏病等身体问题。
邮件窒息很可能比睡眠窒息还普遍。全球大约有1亿到3.5亿人有睡眠窒息问题。据估计,在美国,睡眠窒息和心脏病、临床抑郁症、酒精中毒一样常见。但全球有近20亿人使用电脑,数量几乎占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有近20亿人拥有宽带网;手机的数量更是比这个数字的两倍还多。
认为邮件窒息像睡眠窒息一样对我们有害,并不算夸张。斯通推断,查看邮件时屏住呼吸,是由“战还是逃”反应引起的。这反映了我们许多人检查收件箱中新邮件时有焦虑感,因为不知道我们又要去“救什么火”,或者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在其他电子互动中,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比如,你在等一个紧急的信息,或者你要打印一份急需的会议材料时,突然收到要更新打印机驱动程序的提示。
邮件窒息是一种惯性状态,会让人的生活不那么愉快,也会让这个人不受周围人欢迎。那60亿台让我们有些焦虑的设备,确实把我们连在了一起。我们几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邮件窒息让我们看到在我们和信息技术的关系中一个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方面:我们的思维、身体和技术融合的程度。研究人员曾经认为,思维和意识产生于大脑的认知功能。但随着对大脑工作原理,以及思维对新技术的反应方式的认识的加深,一些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已经开始认为,思维和身体的界限,甚至思维、身体和工具、环境的界限,都相当模糊。他们说,思维都在大脑中的认识是错误的。他们以延伸思维为例,这个延伸思维包括大脑、身体、设备,甚至社交网络。延伸思维的论点是,我们要理解认知或想法,把它们当成这个系统中任何地方都会发生的事件。一个人,可能通过记忆原理或潜意识内化一些认知功能,其他的则交给了技术,或者联合记忆和设备做一些事情。即使看起来简单的阅读,也是由身体、书、眼和手共同协调的无意识的进程及有意识的动作构成的复杂的芭蕾舞。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