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林格教你--21天培养孩子做人与做事习惯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林格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教育专家林格为中国孩子量身定做的养成教育实践宝典:9大伴随孩子一生的良好做人做事习惯,10个必须绕开的成长陷阱;数百道心理和行为测试题直击日常教育误区,不让习以为常的惰性思维阻碍良好习惯的培养;一切的教育都最终归结为习惯的培养,概念+实例+培养方法+自我评估,21天成就孩子良好的做人与做事习惯。

内容推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要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知识和能力以外,良好的做人与做事习惯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能帮助一个人迅速地融入团体,最大化地发挥自身能力和借助团队的力量,从而更加容易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抱负。

本书以概念+实例+培养方法+自我评估的形式,指导家长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人和做事习惯:真诚待人,认真负责地履行列他人的承诺,拒绝做冷漠、自私、不会与人交往的小皇帝、小公主;做事有条有理,讲求效率,善于合作,不让拖沓低效的做事习惯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帮助孩子播种良好习惯,收获美好未来。

目录

第一篇 做人习惯: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

第一章 良好的做人习惯/3

 诚信/3

什么是诚信/3

讲究诚信意味着坚持和付出/12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20

 负责/22

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化水平的标志/22

学会负责是成长的必经之路/29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33

 自信/35

自信是引导人生之路的航标/35

优秀往往是自我暗示的结果/43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45

 善于与人交往/46

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46

人际交往的要点/54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59

第二章 必须纠正的习惯/61

 不孝顺/61

孝顺父母既是传统美德也是时代要求/61

孝顺父母从点滴做起/64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67

 不讲文明礼貌/68

文明礼仪直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68

一言一行,礼貌存焉/69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76

 任性/77

要“韧性”不要“任性”/77

理性的孩子不任性/80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83

 冷漠/84

冷漠拉开心灵的距离/84

用爱溶解心灵的冰霜/86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89

 虚荣/91

虚荣是抓不住的心灵稻草/91

真诚地面对自己与他人/93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95

第二篇 做事习惯:做好手头上的每一件事情

第一章 良好的做事习惯/99

 培养做事有条理的习惯/99

有条有理才有秩序井然地生活/99

日常生活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自我管理及人生规划/105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113

 培养讲求效率的习惯/116

讲求效率是现代社会的时代要求/116

怎样做事才有效率/120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124

 培养善于合作的习惯/125

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125

与人合作牢记四个要点/129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133

 培养积极选择的习惯/135

积极选择的人才能把握命运/135

积极选择是一种信念/137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139

 培养要事第一的习惯/141

明确目标是高效做事的前提/141

如何培养要事第一的习惯/143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146

第二章 必须纠正的习惯/148

 不按规则做事情的习惯/148

遵循规则是与人共处的首要前提/148

诚实公平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规则/151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152

 害怕失败/153

真正的失败是不敢尝试/153

在挫折面前拒绝“学乖”/155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157

 抱怨/158

抱怨无法让身边的世界变得美好/158

积极行动的人没有时间抱怨/160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163

 拖延/165

习惯拖延的人总嫌时间太慢/165

行动起来,不要找任何借口/167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170

苛求完美/171

完美主义不等于精益求精/171

放过自己,宽容他人/174

恰当进行自我评估/175

做人与做事是教育的两条腿——写给家长与教师的话/177

试读章节

什么是诚信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不堪为伍的;一个言而无信的民族,是自甘堕落的。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可见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一个人要养成好的人格,没有什么比诚信更好的了。

台湾行为分析训练学导师孟华琳曾这样说过诚信的力量:“我获得了一些成功,但这不是因为我是天才,别人尊敬我也不是因为我是富翁,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遵守诺言!只要我说出话,我绝对兑现。所以,我的学生信任我,社会人士尊敬我,他们尊敬的不仅仅是我这个人,更是尊敬我坚守承诺的人品!我从不对别人失信,无论他是非常成功的名人,还是刚步人社会的穷小子。我相信,如果我经常爽约或是迟到,无论我怎么成功,也不会有人来听我的演讲。况且,没有诚信,我根本不可能成功。”

的确,如果你的生活中缺少了诚信,就会失去大家对你的信任,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让大家鄙视的人。周围的人不知道你说的哪一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渐渐地,你说的话已经没有人相信,你失去了做个正直的人最起码的资格!就像现在做企业一样,诚信也是获得客户的最基本的、最关键的因素。

一个健康、关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等各方面条件都很完美的人死去了,上帝安排他进地狱,他不服,要求进入天堂,于是他的鬼魂找到了上帝理论。

上帝笑一笑,问:“你有什么条件可以进这个极乐的天堂?”鬼魂于是把他在阳间所有的东西统统抖出来,带着炫耀的口气,反问:“所有这些,难道不足以使我进入天堂吗?”

“难道你不知道你缺少进入天堂的最重要的一种东西吗?”上帝并不恼怒。

鬼魂嘿嘿地笑着:“你已经看到了,我什么都有,我完全应该进入天堂。”

“你忘记了你曾经抛弃了一种重要的东西?”上帝面对这个恬不知耻的鬼魂,有了一点儿不耐烦,便直截了当地提醒他,“在人生的渡口上,你抛弃了一个人生的背囊。是不是?”

鬼魂想起来了。年轻时,有一次乘船,不知过了多久,风起云涌,小船险象环生。老艄公让他抛弃一样东西。他左思右想,美貌、金钱、荣誉,他都舍不得。最后,他抛弃了“诚信”。但是鬼魂不服:“难道仅仅能够因为我没有‘诚信’,就被拒之于光明的天堂门外而进入可怕的地狱吗?”

上帝变得很严肃:“那么,之后你做了些什么?”鬼魂回想着:那次他回家后,答应母亲要好好照顾她,答应妻子永远不背叛她,答应朋友要一起做一番事业。后来,后来……他回想着,在那之后自己在外面有了情人,他对母亲再无瑕过问,他不允许妻子破坏他的“幸福”而离开了她;他和朋友做生意,最后却私吞了朋友的那一份……

上帝打断他,说:“你看到没有,由于没有诚信,你做了多少背信弃义的勾当。天堂是圣洁的,怎么能容忍你这卑污的鬼魂?”

鬼魂沉默了,他不是无所不有,而是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随着诚信的失去而失去了。他,一个卑污的鬼魂,只能下地狱。

“下地狱去吧!”上帝说完,飘然而去。

诚信的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遵守诺言、说话算数

诺言是一个人对他人或自己所做的承诺。这种承诺可能是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是人在心里对自己所做的某种比较郑重的决定。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要说到做到。

一个人如果经常不遵守自己向别人许下的诺言,那么,渐渐地他会在别人心中失去信誉,他从此说的话再不会有人放在心上,在他周围的人群中,他也会变得可有可无,因为他说的话、做的事再不会有人去关注。可以这样说,一个经常不守诺言的人,也不会有什么朋友,他会是一个孤单而无助的人。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不遵守向自己许下的诺言,那么他的人生也会是一种失败的人生,因为他给自己定的目标常常会被他自己忽略掉,而且他还会不以为意。

总之,信守诺言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没有它的人格是不健全的。我们也常说那种不信守诺言的人是食言而肥。

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话。鲁哀公对他很不满。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另一个重臣郑重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大人怎么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胖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而是在暗中指责武伯不信守诺言。“食言而肥”的说法从此而来。

信守诺言的力量强大,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例子。

春秋时期晋文公为图霸业决定攻打原国。晋文公和士兵约定用7天时间攻打原国。晋国到了原国后,受到了顽强的抵抗,7天之后,原国仍然没有投降。于是晋文公下令撤军。

所有人都不理解,谋士和将军们都劝阻晋文公,说再坚持几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但是晋文公仍然坚持要撤军。他说:我已经和士兵们约好以7天为限,现在7天已过,我不能失去信用。信用是国家的珍宝,如果得到了原国而失去了国家的珍宝,我不能这样做。于是晋军撤离了原国。

第二年,晋文公又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原国。这一次,他与士兵约定:一定要攻下原国才罢兵。原国人一听到晋文公和士兵的约定,马上就投降归顺晋国了。卫国人听到这件事以后,认为晋文公的信用已经达到了极点,也就归顺了晋国。

不久,晋文公就成为了天下诸侯的霸主。

我们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去实现它,这是你在这个社会立足的根本。你一再地违背自己的诺言,就没有人会相信你,在别人眼中你也就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小人。跟你打交道的时候,别人会一直在心里想:“我会不会让这小子给骗了?还是别搭理他吧!”试想,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了朋友,一个人还能做什么?他只会寸步难行。

P3-6

书评(媒体评论)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_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明代思想家 王夫之

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做人。

——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教育家 朱永新

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著名教育家 孙云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