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芦芦风铃儿书系”,包括小说《风铃儿的玉米地》、《黄梅天的太阳》、《姐姐的背篓》3册、散文《期待一朵金蔷薇》、《哦,香雪姐姐》、《幸福雨》、《很蓝很蓝的李子》4册,小说人物饱满生活,感情丰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散文文辞优美,情感真挚。这是一套符合青少年儿童心理的优秀文学作品。
本书就是该书系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很蓝很蓝的李子/毛芦芦风铃儿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毛芦芦 |
出版社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毛芦芦风铃儿书系”,包括小说《风铃儿的玉米地》、《黄梅天的太阳》、《姐姐的背篓》3册、散文《期待一朵金蔷薇》、《哦,香雪姐姐》、《幸福雨》、《很蓝很蓝的李子》4册,小说人物饱满生活,感情丰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散文文辞优美,情感真挚。这是一套符合青少年儿童心理的优秀文学作品。 本书就是该书系之一。 内容推荐 《很蓝很蓝的李子》是浙江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毛芦芦的散文集,共四十二篇,分“美之笑”、“情之花”、“飞之梦”三章,文章包括《意外的礼物》、《这样被你“驯养”》、《电梯历险记》等。文词优美、情感真挚、抒情唯美,能引导小读者去发现美、感受美,去不断发现那些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平凡的美丽,给读者情感思维无限美的享受。 目录 第一章 美之笑 公主抱 小说再见 草帽飞了 大美之笑 红果狐狸 衢江开花了 意外的礼物 遇见 请海喝茶 三岁与九百岁 寻找父亲的感动 四只小鸭子 童年的手镯 周庄的油纸伞 第二章 情之花 别样的小船 放生野鲫鱼 鸽子牡丹扇 隔岸风景 就这样被你“驯养” 橘子花开 默默 温暖的后脑勺 花·鸟·虫·鱼 雪中 父亲的白背心 楝花之佛 红雨靴 难忠那件花衣裳 杳杳野猪塘 我们的小斑斑 第三章 飞之梦 很蓝很蓝的李子 飞翔 “没有”眼睛的女孩 电梯历险记 高考的早晨 洪水中的野鸭树 如樱行水上 雨中 这个格子叫幸福 燕子来时 黄昏音乐会 再见萤火虫 试读章节 “公主抱!公主抱!”是女儿先喊了起来。 “啊口也,公主抱!公主抱!”小侄女也喊。 在齐膝高的茅草和芒草交缠的那条小路上,这个发现,一下子就使两位沮丧无比的女孩开心得尖叫起来,并且马上加快了行进的速度。虽然她们手中托着、拎着的东西分量一点也没有减轻,虽然野草照样刺着她们的双腿,但自从喊出那两声“公主抱”之后,她们就再也没有发出任何怨言了。 我的目光越过她们头顶,越过那高高的乱草,看着那个消瘦、苍白、木讷的“公主”和托抱着“公主”的“骑士”,一颗心,霎时就被感动的潮水漫过了。 “骑士”在疾走,头上太阳在不断向他倾洒着火星,脚下荒草在使劲拉扯着他的后腿,还有那高高低低的路坎也在反复考验着他的机智与力量。他后背上的衣服早被汗湿透了,可他的手,一直稳稳地托着他的“公主”,虽然那“公主”始终没有对他笑一下,没有对他赞一声,甚至没有朝他深情地看一眼,但他抱着她,那背影看去始终是那么小心翼翼,那么庄严肃穆,又那么兴致勃勃,仿佛他抱着的,真的是一个尊贵无比的公主呢! 我加快了脚步,越过女儿和小侄女,想追上那位“骑士”,但因为我双手上都坠着重物,结果努力了好一阵,还是被“骑士”甩远了。我再回头看两位女孩。两位女孩正憋红了脸、抿紧了唇,在茅草和芒草丛里奋勇跋涉着。年仅七岁的小侄女,白皙的大腿已有好几处被芒草划红了,身子在草丛中东倒西歪的,汗水早把她额前的刘海打湿了,但她的双手,一直把那个铁盘紧紧托在胸前,盘中九个大寿桃,一直被她护得牢牢的。桃尖上的那一抹抹胭脂红,仿佛绵延成了一片真正的胭脂花。但因为每个桃子比大人的拳头还大,所以这片胭脂花,就像扶桑花一样璀璨夺目了。而我那十三岁的女儿,两手拎着四个鼓鼓囊囊的纸箱子,也走得很艰难很顽强。每个纸箱都被祭品塞得满满的,分量不轻,而且体积不小,为了避免它们不被野草刮破,她还得高高把它们擎在空中。所以,她也在草丛中走得踉踉跄跄的,但每一步迈出去,又显得那么坚定执着。 那抱着“公主”的“骑士”只从她们身边一晃而过,可原本一直在嘀嘀咕咕发牢骚的她们,就起了这样大的变化。 我想,在她们的心中,一定澎湃着跟我一样的感动之潮吧。 看着她们那懂事、乖巧又百般努力的样子,我的感动又加了一倍。 一时间,我心尖上飞满了百感交集的“浪花”。 那“浪花”从我心中飞出来,变成泪水和汗水一起迷住了我的双眼。我把手中的烟花放下来,擦了擦眼睛,然后朝两位女孩招招手,喊了声:“加油!” “你也加油!”她们异口同声冲我嚷。 “好!”我拎起两个重重的烟花,继续前行。这时,只见抱着“公主”的“骑士”已准备开始登山了,居然没有歇一歇。 “娘,要爬山了,你别怕啊!大舅小舅都将这里铺上石板了!”只见“骑士”侧了下头,贴近“公主”的右耳朵大喊。 原来,“公主”并不是“骑士”真正的公主,而是这“骑士”的娘啊! 但听到“骑士”的这声叫喊,一刹那间,我的泪水,却再一次迷住了我的眼,遮住了我的路。 因为这位抱着“娘公主”的“骑士”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小弟啊! 因为今天,是我的小弟抱着我的亲娘,来给我已经去世十一年的外婆做九十冥寿啊! 那年,外婆病重,躺在床上十来天水米未进,眼看着大限就快到了,我娘又因为侍候外婆过于劳累而突发了脑溢血。从此,一瘫十一年。外婆去世的时候,娘正在医院里,处于病危状态,所以没能送一送外婆。这么多年,娘因为行动不便,也一直没有到过外婆坟上。 可今天,娘说想来看看外婆,小弟二话没说,就把娘抱上了路…… 因为我和两个孩子拿着祭品走在弟弟前面,所以我们一直走到那最难走的一段路时,才见识到小弟抱娘的风采。 P3-6 序言 童年的风铃儿——读“毛芦芦风铃儿书系” 提起芦芦的作品,我的眼前自然就会浮现一连串的意象:芦花小旗、甜橙树、青玉米、风铃儿……这每一个意象,好像都能代表她作品的风格。这些意象虽然外表不同,形状各异,可是如果细细品读,便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都是张扬着生命活力的,是纯真美好的,是温暖明亮的。 我认识芦芦的作品,是从她的成名作《芦花小旗》开始的。《芦花小旗》写的是一个山里女孩如何在苦难的生活中自救的故事。我后来知道,这个故事的素材源于芦芦自己的乡村童年生活记忆,也正是隐藏在这小说背后的生活真实,引起同样有着乡村生活记忆的我的强烈共鸣。我认为她写的不只是一个女孩的故事,而是一代女孩的故事。主人公叶荞麦没有屈服于命运,没有重复母亲的悲剧,而成为一个十六岁的代课老师的结局,是芦芦对这一代有着同样命运女孩的理想寄寓,也是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芦芦为苦难生活中的女孩们指引的成长之路。 从《芦花小旗》开始,芦芦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题材和体裁也越来越宽泛,这些年新作不断,佳作叠出。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一套“毛芦芦风铃儿书系”,是她近年来辛勤创作的结晶。“毛芦芦风铃儿书系”由三本小说和四本散文构成,它们的文体虽然不同,却有共同的主题和属于芦芦特有的鲜明的艺术风格。 童年的眼眸是最为纯净的,仿佛没有照过影子的山溪。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却可以在经历岁月沧桑之后,在内心里依然葆有纯真的眼眸。当她用心的眼眸去看世界的时候,她会像孩子一样,发现世界的美好,并为之感动。芦芦就是这样一个作家。她总是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并为这些美丽的人和事深深感动。比如,一个平淡的八月清晨,她头顶的草帽被风吹走了,一个骑摩托车的少年替她追回草帽,并嘱咐她:“阿姨,以后骑车记得把帽子扣好啊!”她说:“一时间,感动像八月的阳光,把我浑身上下抱了个严实。”她甚至还渴望:“请草帽再一次飞起来,带我去寻找新的奇遇吧!”(《草帽飞了》)又比如,一个平常的黄昏,她和先生到衢江边散步,先是看到两只纸船漂在江面,接着看到一只足球也顺水漂来,还有一个十岁的孩子沿江追着足球,后来,足球被一个钓鱼的老者用鱼竿捞上来还给了孩子,于是,她看到孩子笑了,连“整条衢江,都笑了”。芦芦就是这样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平凡的人和事,在些平凡的人和事中发现美好,书写感动,并把这份美好和感动传达给读者。这样的文字是温暖人心的。孩子们从小读着这样的文字,也会变得温暖和善良起来。 生活中不只有美,也有丑,不只有温暖,也苦难。芦芦的写作从来不回避苦难,尤其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她常常会直面苦难。她笔下的小主人公,很少是在蜜罐里泡大的,多数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砺中成长起来的。比如《风铃儿的玉米地》中的留守儿童丰铃儿、《姐姐的背篓》中的弱智女孩草鸣、《黄梅天的太阳》中的黄梅天和田小禾。在这几部作品中,本来应该作为孩子依靠的父亲或者母亲,不仅不能成为孩子的依靠,反而成为了制造孩子苦难的罪魁祸首。比如《姐姐的背篓》里的母亲,总是有意无意地虐待有些弱智的女儿草鸣,认为她是自己的负担;而《风铃儿的玉米地》里的丰铃儿的父亲则沉溺于赌博,逼得丰铃儿的母亲不得不抛下年幼的丰铃儿姐弟,外出打工。这些深陷苦难中的孩子们,他们经历过迷茫与痛苦,经历过内心的挣扎,甚至毁灭性的破坏,比如丰铃儿因为不满意自己的母亲抛下她外出打工,毁了整片玉米地,也用自闭折磨自己。但这些孩子的命运最终发生了逆转,苦难没有毁灭他们,反而成为了他们成长的滋养。比如丰铃儿最后从自闭变得开朗自信,她翻耕了母亲的玉米地,全部种上了玉米,还把第一个成熟的玉米快递给了在北京做保姆的母亲。一开始叛逆淘气的黄梅天,最后也变得成熟懂事。当然,在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人也没有缺席,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助力,孩子们才能把苦难吞下去,并且相信人世问的美好。有意思的是,在这三部小说中,成为孩子成长助力的都是老师。我想,小说中的这种安排,体现了芦芦对于儿童成长问题的思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与社会。当家庭无法成为孩子的温暖港湾的时候,学校和社会就显得无比重要了。当家长的角色缺失或缺位的时候,老师就成为了温暖孩子心灵、指引孩子前行的灯火。 读芦芦的作品,我不只是被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纯真与温暖感动,更赞赏她对孩子的信任,以及对成长力量的认同。正是从这一点上,体现了芦芦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观。她相信孩子,相信童年生长的蓬勃力量。所以,她在作品中,才会频繁地用到挺拔的甜橙树、高扬的芦花小旗、绿意盈盈的玉米地这样的意象来写孩子。这是对童年生命的礼赞。童年的生命力是旺盛而顽强的,无论在多么贫瘠的土地上,童年的生命都会蓬勃生长。 读芦芦的作品,自然会对芦芦的文笔、对她的创作风格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笔端流出来的,不只有优美的文字,还有深浓的情感。她是一个对大地爱得很深的作家,大地上的花草树木、山水田园都有着生命。 比如,她这样描写黄昏时江边的景物: 垂柳弯下腰身,和初开的美人蕉牵上了手,一个生青碧绿,一个俏丽鹅黄,映得一旁的江水,也一片明艳。苇叶踮起脚尖,和怒放的夹竹桃搂住了肩,一个翠色若流,一个洁白如雪,衬得身旁的赭崖也一片素雅。还有那沿着水涯开得散散漫漫又热热烈烈的金鸡菊,简直把每一双经过它面前的脚步,都染成了黄色,把每一缕吹过它头顶的清风,都染得喷香。(《很蓝很蓝的李子》) 她也往往会在小说的叙写中,融入散文化的笔调,甚至对无生命的事物进行拟人化的想象抒写。 比如,她在长篇小说《姐姐的背篓》中,这样写海: 看来,海的年纪不小了! 但听海那哗哗的声音,年纪不小的海,好像还活得非常健旺呢! 而她在写散文的时候,又常常会像写小说一样,进行细致的人物描写与刻画。 比如,她在散文《周庄的油纸伞》中,这样写她偶遇的一个摄影师: 就在我默默打量着从我们身边走过的那三三两两的游客时,他和他的长镜头照相机,恰巧从一条爬山虎垂挂着的小巷里钻了出来。霎时,女儿和我一起把目光定在了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 他中等个子,稍瘦身型,微黑肤色,小平头,细长眼,脸上挂着敦厚又机智的笑容,一看,就是个摄影方面的行家里手,而且,值得信任。 总之,芦芦的文字是灵动的,是奔涌着情感和生命的,是从心底流敞出来,带着芦芦的生命记忆与温度的。她是一个用身心感受自然的人,在一草一木中听得到生命的呼吸与成长的故事;她是一个永葆童真、心怀感恩的人,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能发现美,于日常中能书写奇遇与奇迹。她是一个自觉承担着儿童文学的责任与使命的作家,相信真善美的力量,哪怕在瑟瑟寒冬里也高扬着生命的芦花小旗。她用奔涌的激情和心灵流淌的文字,精心编织了这童年的“风铃儿”。愿这清脆的风铃声能在更多孩子的童年里回响。 汤素兰 2016年11月10日 书评(媒体评论) 毛芦芦的作品写法独特,她的小说富有散文的韵味,许多句子写得都很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就像朗诵一首首优美动听的诗歌。但她的作品最大的亮点,还是她那颗跳动在字里行间的火热爱心。她是带着厚厚的真情和浓浓的爱意在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孩子呐喊,想让整个社会看到他们微小的身影,看到他们不屈的存在,想勾起整个社会接纳他们、关心他们的欲望。 ——汤素兰(儿童文学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毛芦芦来自民间,回到民间,服务民间。重要的是,她穿行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与自己笔下的人物同哭、同笑、同命运、同呼吸。苦难遂成了美好,绝望遂成了希冀。身心愉悦,精神富足。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还有什么么比可以倾情投入写作更让人欣慰呢。 ——孙建江(儿童文学理伦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