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屹编著的《我在勐巴拉等你》为长篇小说,讲述了两位主人公袁黎和林竹影两人纠缠一生的情感故事。从十来岁“我在勐巴拉等你”开始,到他们鬓发斑白的晚年还是回到勐巴拉。一个凄美的故事,其中有青春岁月的躁动,也有成人后的现实纠葛,而保持一生不变纠缠一生的凄美的情感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在勐巴拉等你/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楼屹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楼屹编著的《我在勐巴拉等你》为长篇小说,讲述了两位主人公袁黎和林竹影两人纠缠一生的情感故事。从十来岁“我在勐巴拉等你”开始,到他们鬓发斑白的晚年还是回到勐巴拉。一个凄美的故事,其中有青春岁月的躁动,也有成人后的现实纠葛,而保持一生不变纠缠一生的凄美的情感故事。 内容推荐 楼屹编著的《我在勐巴拉等你》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袁黎和林竹影两人纠缠一生的情感故事。从十来岁开始,一直到他们鬓发斑白的晚年,从“我在勐巴拉等你”开始,最后还是回到勐巴拉。《我在勐巴拉等你》一个纯真凄美的故事,其中有青春岁月的躁动,也有成人后的现实纠葛以及他们的家庭遭受的爱情和亲情的考验,而最让我们感动的则是他们一生不变的纯真的感情。 目录 一、一只挂在树上的风筝 二、雕刻店的骏马 三、纳西姥姥病了 四、竹影摇窗风已轻 五、爸爸妈妈去了省城 六、爱尔兰咖啡 七、飘扬在大院的风筝 八、秋天的雷声 九、你要做我最美丽的新娘 十、小风筝和小野马 十一、镇西口一个孤独的身影 十二、舞台上的相识 十三、益智崭新的风筝 十四、参加比赛 十五、飞向勐巴拉 十六、相遇在勐巴拉的宾馆 十七、原来她不是采风小组的成员 十八、第一次进苏家 十九、无意中的分组 二十、清明上河图 二十一、似曾相识 二十二、希望小学之行 二十三、一幅奇怪的雕刻画 二十四、墓地相遇 二十五、光盘碎了 二十六、他打了苏末儿一记耳光 二十七、薛亮从海滨赶来 二十八、两个男孩同时伴奏 二十九、又一次擦肩而过 三十、沉渣泛起 三十一、大学城新开的小店 三十二、敬老院里相遇 三十三、江边的纷争 三十四、妈妈的谈话 三十五、苏末儿砸了风筝店 三十六、两位女孩的爸爸 三十七、竹影的到来 三十八、往事如云 三十九、鲁南之行 四十、我和苏末儿摊了牌 四十一、敬老院的歌声 四十二、再回鲁南 四十三、漂亮的基诺族服装 四十四、不胜酒力 四十五、你们放过我吧 四十六、回至海滨 四十七、意外怀孕 四十八、不速之客 四十九、竹影病了 五十、苏家的争执 五十一、再次来到勐巴拉 五十二、我在勐巴拉等你 尾声 试读章节 一、一只挂在树上的风筝 一抹夕阳静静地洒在青石板上,街的尽头走来一个穿着青布大褂的男孩,衣服显得有点长,瘦小的身子被严严实实地裹在宽大的衣服里,他的双脚虽然瘦长了些,但有力的脚步像鼓槌敲打着路面的青石板发出踢踢踏踏的响声。 “哎呀,我的风筝飘到树上去了!”忽然一个尖尖的惊叫声引起了男孩的注意。 “风筝?”男孩循着声音找去。 勐巴拉是一个古老的城镇,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布朗、彝和基诺等十几个少数民族,沿街的一些居民大都是以制作手工艺作品为生,主要生产一些编织品、皮画等土特产,但很少有风筝。 “快来呀,帮帮我……” 男孩快步跑到河边的大坝旁,只见一个小女孩一手拼命扯着线头,另一只手朝他乱挥。男孩抬头一看,原来一只粉色的风筝被挂到一棵大树上,紧紧地缠绕在树权上,女孩的脸紧张地抖动着,眼睛睁得大大的,怕一不小心风筝就会跑了似的。 “别怕!”男孩笑着对女孩说,“你拉得越紧,它就缠得越紧,更下不来了。” “那怎么办呀?”小女孩的眼眶里滚动着晶莹的泪珠。 “我有办法!”男孩胸有成竹地回答。 女孩一脸疑惑地望着男孩,男孩一下子脱掉了外套,往双手的手心里吐了一下口水,搓了一下,走到大树前,抱着树干就往上爬。 “哎哎哎……”女孩方才明白过来,想拦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在树底下大声喊着,“小心,别摔下来!” “放心吧……”树上的男孩越爬越高,好不容易爬到树杈上,他小心翼翼地把风筝一层层朝着反方向绕回来。 这时,一阵风吹来,男孩挂在树权上摇摇晃晃的,眼看就要掉下来了,吓得女孩哇哇大叫道:“算了,快下来吧,这个风筝我不要了。” “不行!”男孩坚定地回答。 “那就扯断风筝上的线团!”女孩在下面又叫道。 “不行!”男孩还是那么坚定。 终于缠在树干上的线团被绕回来了,他轻轻拿过风筝,紧紧地拥在怀里,顺着树干滑了下来。 小女孩接过风筝,激动的热泪夺眶而出。 “谢谢!我还以为再也拿不回这只风筝了呢!” “谁说的,只要我在,没有办不成的事!”男孩朝小女孩挥了一下拳头。 小女孩这才发现男孩的手臂和身上被树枝划破了好几道口子,隐隐地渗出血来。 “你受伤了。”小女孩连忙取下头上的围巾,轻轻帮男孩擦拭着,“对不起,对不起……” 小女孩的眼泪又要往下掉了,男孩最见不得女孩子哭了,连忙说:“没关系。你这只风筝真好看呀!是你做的?” “是的。”女孩点点头,“不过是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你爸爸?”听了女孩的话,男孩才想起了小镇上最近来了一户人家,好像是从北面一个城市到这个古城来的,会不会就是小女孩一家? “你们是从北方来的?” “嗯。” “难怪这么脸生。” 男孩重新审视了一下眼前的小女孩,瘦瘦的,小脑袋瓜只到他的肩膀上高出这么一点。一双大大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分明是刚才的泪水还没擦干净;两条细细的辫子拖在脑后,随着身子的晃动一跳一跳的;身上穿着一件红底碎花的紧身衣服,下面穿一条淡蓝色的长裤。 “小不点,你叫什么名字?”他问道。 “我不叫小不点,我叫林竹影。” “几岁了?” “十岁了。” “才十岁,比我小两岁多呢!” “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袁黎,大家都叫我阿黎郎。” “阿黎哥。”女孩扭过头冲他甜甜地叫了一声。 阿黎郎笑了,他是家里的独子,还没弟弟妹妹呢,眼前突然跑出一个女孩叫他阿黎哥,怎么不让他感到自豪。 他伸手拿起袖口轻轻拭去女孩脸上的泪珠,他很想知道一个远离家乡的女孩是怎么越过千山万水来到这个偏僻的小镇。 “你怎么来这儿了?” “放暑假了,爸爸妈妈带我来看姨姥姥。” “姨姥姥?” “就是镇西边的纳西姥姥!” 原来是纳西姥姥!男孩眼前立刻浮现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每天挎着一个篮子,在屋前晒着各种药材什么的,如有游客路过看中她晾晒的药材,她就顺便卖一点给路人。听说纳西姥姥还略懂医道,镇上缺医少药,远近都有人会找纳西姥姥来要药材。她待人热心,来者不拒,总给人一种亲和感,邻家有什么人头疼脑热的,都会送点药材给邻居治病,不取分文。 “纳西姥姥还给我看过病呢!” “真的?” “嗯,原来你们是纳西姥姥的亲戚!” “是的,我们的家乡是在海滨,离这儿很远。” “海滨?” “是呀,就在大海的旁边。”竹影用手比画着,“很大很大的海,比这里的海大多了。” “真的?” “当然啦,我爸爸说,其实这里不是真正的海,只能算是河。” “可我们一直都叫海的,我从小就听我奶奶讲海的故事。” “以后我也带你去我家乡看看,你就知道海有多大了。” “你带我?你才多大呀?”阿黎郎笑了,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 “我已经四年级了,马上就要上五年级。明年暑假后我就要进初中预备班了,到那时我就可以带你去看大海了。”竹影很认真地说。 阿黎郎望着眼前这个小不点的女孩,白里透红的脸上显得孩子般的坚毅,于是他点点头说:“我信!我信!” P1-4 序言 小荷已露大尖尖角(代序) 高长梅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自然规律,也是文学发展的期待。 80后作家曾风光无限——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大批80后作家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生力军,他们全新的写作方式、独特的语言叙述,受到了青少年读者的追捧。 几年前,随着90后一代的成长,他们在文学上的探索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2006年,《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校园作家版)创办时,我在学校调研,中学生纷纷表示,希望报社多关注90后作者,多培养90后作家。那年年底,我在南昌参加中国小说学会小小说年度排行榜评选时,与学会领导和专家聊起90后作者的事,副会长兼秘书长汤吉夫教授对我说:看现在的小说创作,80后势头很猛,起点也高,正成为我国小说创作的生力军,越来越受到文学评论界的重视。你有阵地,就要多给现在的90后机会,文学的天下必定是属于新一代的。副会长、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雷达博导,副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编审都高兴地表示,今后会逐渐关注这些90后的孩子,还表示可以为他们写评论。2007年年底,中国小说学会在报社召开中国小小说年度排行榜评选会议,几位领导还专门询问90后作者的创作情况。 2009年,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解放军总后勤部创作室主任周大新到报社指导,听蓟我们介绍报社非常重视90后作者的培养,而90后作者也正展现他们的文学天分,报社准备出版一套90后作者的作品选时,周主任静下心来仔细翻阅那套书的部分选文,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并表示有什么需要他做的他一定尽力。周主任的赞赏让我们备受鼓舞,专门在报上开设了《90先锋》栏目。这个栏目一推出,就受到90后作者、读者的欢迎。 2010年,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学者,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宏甲到报社指导,见到报社出版的《青春的记忆·90后校园文学精选》及报上的《90先锋》专栏文章,大为赞赏,并称他们将前程无量。之后不久,我们决定出版《青春的华章·90后校园作家作品精选》。这套书收入18个活跃的90后作者的个人专集,也是90后第一次盛大亮相。曹文轩、雷达等为高璨作序,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少君、张立群为原筱菲作序,著名评论家胡平为王立衡作序。此外,还有一大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如刘建超、蔡楠、宗利华、唐朝晖、陈力娇、陈永林、邢庆杰、袁炳发、唐哲(亦农)、孟翔勇、倪树根、李迎兵、杨克等都热情地为90后作者作序推荐。他们在序中都高度评价了这些90后作者的创作热情、创作成绩。当然也客观地指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90后作者的成长也引起了文学界的重视,他们当中不少人都加入了省级作家协会,尤其是天津的张牧笛还于2010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他们以自己的灵气、勤奋,正逐渐走向中国文学的前台。 张牧笛、张悉妮、原筱菲、高璨、苏笑嫣、王立衡、李军洋、孟祥宁、厉嘉威、李唐、楼屹、张元、林卓宇、韩雨、辛晓阳、潘云贵、王黎冰、李泽凯等无疑是这一代的代表。这其中我特别欣赏原筱菲。她不仅诗歌、散文等写得棒,美术作品别有特色,摄影作品清新可人。在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2700多篇(首、件)。还有苏笑嫣。不仅诗歌写得好,小说也受评论家的好评。尤为可贵的是,她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行走文学,却不去借助自己父母的关系走丁点捷径。还有张元。一个西北小子,完全凭自己对文学的执着,硬是趟出自己未来的文学之路。还有韩雨。学科公主,加上文学特长,使得她如鱼得水。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曾发表文章将4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群体细分为“70年代人”、“80后”和“90后”。他评价,90后尚处于文学爱好者的习作阶段。从创作来看,青年作家普遍对重大历史事件有所忽视,对重要的社会问题明显疏离,这使他们的作品在具有生活底气的同时,缺少精神上的大气。不过,在他看来,这些年刚刚崭露头角的90后有着不输于80后的巨大潜力。(转引自《南国都市报》2012年9月18日) 但不管怎样,成长是他们的方向,成长是他们的必然结果。 这次选编这套书,就意在为90后作家的茁壮成长播撒阳光,集中展示90后作家的创作实力。我们相信,只要90后的小作家们能沉下心来,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以及丰富自己的社会积累,努力提升自己写作的内涵,未来的文学世界必然会有他们矫健的身影和丰硕的成果。 我们期待着,读者也期待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