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则
有一次一个大臣在朝上腰带松了,掉在地上,殿上的护卫兵立刻抓住了他,而皇帝在宝座上喊道:“罢”,即恕他无罪。抓住他的人于是放开,让他站在那里,但他倒下去了,原来他已经因惧怕而丧命了。
至于大臣们惧怕申冤鼓的打鼓人,那是因为申诉人的事情往往牵涉到某个大臣,而未得到公正的处理,因此他才到那里去敲鼓。他敲过鼓之后,就双膝跪在地上,最外面的护卫就跑上前去,先将击鼓人五花大绑,然后传令,每个屏门的护卫都敲一下鼓,这样一个传一个到第七屏门,当皇帝听到这种鼓声后,立即命令太监出去,了解申诉人亲口陈述的冤情,然后写成状子上诉,因为中国习惯用书写代替说话。他们要起诉人取保,然后放了他。如果他没有保,他将被监禁。他的事非常重要,因此要受拘留。书面和口头的申诉接着就被呈送到皇帝面前,由人大声宣读,并派专人调查案情真相。
由于打了申冤鼓,许多人被禁闭起来或被杀头。他们的法律十分细致而又强迫遵守,以致一个人如果对法律有丝毫冒犯,他将被抓起来,他的所有亲属将受到株连,被禁闭或被罚款。
再回到原题,当皇帝坐在金龙宝座里看着那皇冠、宝座、森严的宫殿、屏门以及皇室的权威时,他相信这些都不是永恒的,因此他很坦然自得。
生活在世界上的国王,
没有从酒中理解生活。
他们如此笨拙茫然.
抛掉王国,毫不迟疑。
他面色焦黄对壁而坐.
由于痛苦互不能见面。
当爱情在痛苦中增长时,
没明白萨菲教派的虔诚。
有些大臣懂得各种部族的语言,懂穆斯林语言的大臣共有七人。当允许使节进宫,翻译也跟着进来,禀报每人的情况,并进言:给他们赏赐和许可证。皇帝答说:“我懂了。”金库的官员奉命从事。除了这句话以外,外宫的官员和普通人都没有听过中国皇帝讲话。那句话也许是向外宫的人表示皇帝不是哑巴,要么表示皇帝不被允许和外国官员说话。贵族们也只能通过书面请求而不能和皇帝对话。这些书面请求也不能直接呈递给皇帝,如前面所说的,皇宫的一边专设有收发文书的门岗。
有时皇帝坐在第三屏门的宝座里。这时大臣、各国使节、武官、随员等,他们按等级排列一直站到第四个栅门。皇帝从里面按规定仪式出来,坐到第三栅门的宝座里。但是皇帝看不到他们,他们也看不到皇帝。为此有几个官员被指定出来接见。这些官员每人手持一块雕刻精美的象牙牌子,接见时他们举着牌子,大声叫唱,声音十分奇特。他们叫的是:有几千官员、几千将领,几千外国人来到了庭上。他们说完就无声无息了。这时从宫里传出了答话,一个站在宝座旁边的太监说:“皇帝已经知道了”。假如他回答慢了,外边的大臣又用奇特的声音叫唱,问有什么指令,从内宫传出话说:“许可证已批准了。”
中国皇帝如果一个月中有两次未上朝,他可以得到原谅。假如出现第三次,又没有什么理由,他就有罪。他们给皇帝写了罪状。罪状意味着违背了法律。假如皇帝有三次罪状,他将被弹劾交权。他的后代也被株连,不准继承皇位。他们从各城市中选出最有才干的皇子,带进宫,加冕继承皇位。原来的皇帝无权反对,因为大臣、军队和民众只在他合法时才服从他的命令,他犯了法就没人服从了。
不论皇帝还是大臣和百姓,都力争不做任何违法的事,因为大臣和百姓初次违法就要被抓,受到惩罚,而皇帝可以有三次。贵族和皇子们不能反抗皇帝,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所有的军队和百姓都属于皇帝所有,他们都被登记入册,没有一个例外。不管一个贵族或皇子地位多高,一旦被削职,他只能有一两个家仆。这样谁还去干犯上的事呢?其二是没有人肯服从他们去干那种违法的事情。
他们有四千年的传统,这期间没有大的瘟疫,也没有兵乱的破坏,就是因为在公共事务中人人遵守法律。在国家事务和行政管理中,他们的法律是如此之完善,以至找不到一点缺陷,敌人也无法钻空子渗透到他们国家,就是因为他们的法律和规章十分完善严明。
由于他们的国家划分为十二个省,也有十二个官印,每省一个。这些印章是用手巴掌大小的白玛瑙刻制的,上面有龙,盖的印是红色的,每蘸一次可以盖十个章,因为他们用绢纸写字。
皇帝的玉玺非常受尊敬。假如皇帝添了个儿子或者做了个梦,或者由于什么其他原因受了惊,他们就向十二个省发出命令,赦放犯人。这个赦令放在一个轿子里,另有两个空轿子跟在后面,以示对前面轿子的尊敬。人们都穿上绸缎衣服,全身装饰,抬轿子的人成百,每到一城一地,居民百姓都出来欢迎,按等级给他们安排住处,人群走向圣旨,向它鞠躬行礼,然后以极大的尊敬把它迎进城内官府大殿,所有的官员都集聚在那里,像到皇殿上朝一样,直到宣读完圣旨,并开始执行为止。
贵族和其他官员走出皇宫大殿后,各自回到自己的王府,每个官员都有自己等级的王府。有几千个官员就有几千个王府。
中国所有城市里,王府是按品级由国家建造的,不准私建,因而没有一个宫员敢私自为自己建府。P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