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洞北泊(续编水浒传姊妹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理光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北宋年间,君昏臣奸,权霸当道,民不聊生。晁盖、宋江等好汉聚义水泊梁山,举旗反宋。其时,方腊、郭震义、方肥等好汉亦在浙江帮源洞聚众造反,与梁山好汉南北呼应,是谓“南洞北泊”。

《南洞北泊(续编水浒传姊妹篇)》主要讲述了当初朝廷腐败,方腊顺应民心,率群雄举旗造反,同时,三派部下上梁山劝盟,但水泊梁山首领宋江断然拒绝宋江为己私利,逼死朝廷仇人林冲,诱迫梁山群英投诚朝廷,晁盖生前盟帮虽不服,可江湖意气,只好放弃恩怨……

《南洞北泊(续编水浒传姊妹篇)》的作者是周理光。

内容推荐

《南洞北泊》是发生于北宋后期的故事,《南洞北泊(续编水浒传姊妹篇)》主要讲述了当初朝廷腐败,方腊顺应民心,率群雄举旗造反,同时,三派部下上梁山劝盟,但水泊梁山首领宋江断然拒绝宋江为己私利,逼死朝廷仇人林冲,诱迫梁山群英投诚朝廷,晁盖生前盟帮虽不服,可江湖意气,只好放弃恩怨。在攻打方腊义军时,梁山兵马为先锋,如偿了朝廷用意高俅沙场用计,诱迫卢俊义衷心朝廷。双方决战,情、义、仇曲折回绕,故事牵心,虽天意躲过梁山军劫难,但当初出征百单将领,战争之尾,尽存三十佘,尤其吴用、鲁智深、武松、燕青、时迁、阮小七等十数好汉,看破水泊义气,弃伍散伙,各自而走全集故事悲壮凄凉,看后令人惋惜。

《南洞北泊(续编水浒传姊妹篇)》的作者是周理光。

目录

第五十二回 方腊举旗惊龙座师师玉容靓京城

第五十三回 徽宗好色霸师师燕青进京遇三捕

第五十四回 蔡氏究义救燕青玉女重情怜美男

第五十五回 小七黑夜斗三武郎风刀下救时迁

第五十六回 宋江梁山拒郎风林冲蒙面追夫妻

第五十七回 方腊起兵打徽州霸元寿昌断冤案

第五十八回 师襄徽州投义军方腊查案奔青溪

第五十九回 和尚投军打擂台文虎衢州战林松

第六十回 马涛设计斩三将清风毁寨归义军

第六十一回 霸元湖州会江涛钟惯城下送五龙

第六十二回 霸元探事人杭城玉女西湖遇恶霸

第六十三回 钟惯献策建水军游氏城楼夺军权

第六十四回 恶霸淫色残玉女老鸨红楼哄嫒媛

第六十五回 玉女钱江救霸元粗夫红楼得艳福

第六十六回 方巾饿身杀野豹睦州仗义救弱女

第六十七回 方巾擂台斗李逵守诚梁山会宋江

第六十八回 宋江梁山逼林冲小七船上戏高俅

第六十九回 小七伤心哭林冲守诚离泊中贼箭

第七十回 高俅计成唱赞歌智深回 京囚山洞

第七十一回 方腊杭城开国号方怠私访囚军营

第七十二回 刑场认婿救飞虎方腊行宫罚四将

第七十三回 郑仪行宫献粮草钟徐两将下太湖

第七十四回 徐虎功镇水盗王义军夜袭太湖岛

第七十五回 义军乘胜定太湖唐吉选妃走孝丰

第七十六回 方石率军定越州吕骆斩将夺常州

第七十七回 兴宗虎威震润州邵氏路西得虎将

第七十八回 方玲刑场救振鹏余大过江会陈氏

第七十九回 宋江京城礼高俅绿林重义斩宋将

第八十回 燕青探事奔瓜洲宋江南征试锋芒

第八十一回 梁山润州失三将金节投宋开城门

第八十二回 贼害忠良坐骑报骆雄忠心肝胆照

第八十三回 宋军兵败回 常州吴用设计阻义军

第八十四回 义将陈词侮宋将柴进湖州赞永乐

第八十五回 师襄勇猛战宋将童贯诱饵引义军

第八十六回 宋江沙场现良心吴用直言伤宋江

第八十七回 世忠大营求援兵绿林千秋拒宋军

第八十八回 宋江大营哭亡将钟惯河道捉石秀

第八十九回 石秀宋营了自身玉峰痛斥招讨史

第九十回 乐和献曲投圣上宋江吴用赞诸暨

第九十一回 李逵黑夜闯大祸梁山报仇追杨丰

第九十二回 绿林游散助义军钟惯行宫表赤心

第九十三回 千金城下斩宋将方巾单骑踏宋营

第九十四回 方腊阵前斥宋江花荣借将奔宋军

第九十五回 方肥施计败宋军兴宗逞威刺宋江

第九十六回 义将宋营展威风方杰沙场迫花荣

第九十七回 柴进林中戏玉女燕青仗义救方玲

第九十八回 俊义投宋献忠心圣公大义撤杭城

第九十九回 徐虎踏营伤戴宗万春宋营战花荣

第一○○回 好汉仗义归义军丛庆昱岭杀三将

第一○一回 俊义遇难天意助丛庆悲壮昱岭关

第一○二回 时迁夜探郑家宅秀才报信叛义军

第一○三回 义军夜袭折两将群雄会集白峰岭

第一○四回 智深遇难葬河滩船公好心送正将

第一○五回 天定雄神惊花荣宋江绝情逼智深

第一○六回 宋江阵前哄李逵七佛黑夜闯宋营

第一○七回 睦州义将献忠心小七黄袍跑校场

第一○八回 宋江求功荐李政冤家告密青溪洞

第一○九回 郑仪了身拒三马武松拒荣归江湖

第一一○回 成中单身入虎穴高俅宫廷斗老臣

第一一回 臣帮合谋除宋江宋江临死拉花李

后记

试读章节

老鸨见师师玉容当消,心中亦然猜中师师之意,真不愧风流身,言道:“妈妈宝贝女儿,天赐俺母女缘,楼内姐姐们十六且以破身纳客,女儿大了,十六似花盛开,如此花容月貌,妈妈心亦不舍,可天无情,命如此,女身生来是男身玩物,尤其红颜多命苦,古言有理,靠山吃山,在水喝水,无奈此命也!”

师师听得妈妈之言,果真为此而来,当下脸色死沉,心惊肉跳之事终于来了,虽然长在春香楼,时见公子富贵,颜态出入,心中正亦厌恶。当然,自己身世明白,出娘胎送进春香楼,老鸨养育成大,亦然难逃如此命运,迟早一日,妈妈定然沉脸送女儿进风尘,甚要桃花飘碎,腥臭闺房,正亦心不感。可是,身是妈妈养大,十六年养育,费其心思不少,尤其少时待姑娘不薄,身在世上,金银好丢,良心岂能葬也!知恩报德,古人之理。当下心中痛恨交加,只好怨老天不公,为何将姑娘出生世上,受此磨难。当下两行泪水挂下眼角,低下头,双手捂住小嘴。

老鸨十六经风尘,嘴中劝过姑娘不少,亦见过以死相逼姑娘,再终亦然被金银玉言征服,服帖染身。当下扶住师师,拉坐身边,亲擦泪水。可是,师师虽半字没吐,却而心肺甚碎。老鸨看在眼里,心中暗暗高兴,哪一个姑娘不是经过此番痛苦,然后乖乖就从,只要当开一次,便就长年无忧,接客之兴不弱俺老鸨也!当下一笑,又道:“女儿,妈妈言之实在,亦然舍不得女儿如此残身,如此玉叶俏体,老少皆侍,正亦惋惜。可是,倘然命好,日后碰上富家公子或达官相爷,能出万贯,带女儿出楼相伴,亦然可享福无尽也!”言落,见师师虽落泪,却亦只哭无声,默然一笑,立起身,手拍屁股,扭身腰,离闺房而去。

天大亮,春香楼本位于京城繁华市井之中,尤其城中早已热闹,远闻春香楼烟火响彻,过路之人大多兴好春香楼热闹,尤其今朝烟火,各亦好奇,且聚拢过去。春香楼新挂玉牌,光彩四射,路过之人,见彩牌无一不止步赞绝。爷们不肯移步半寸,大眼不眨,心恋不舍。可惜,眼望彩牌,皆是叹气之众,心怨家门不发达,势不霸土,如此玉女,无福享有,只好自哀。

杯水之刻,春香楼外已热闹非凡。虽有老壮青少富贵,却亦无有胆敢一试,只是相互转望。正因牌上字迹清楚:“爱女李师师,年人双八,貌倾京城,舞赛仙女,琴棋无双,今日照告,初人红尘,开红万银,老少富翁达官,只须遵规,皆可享其乐,品天下美女玉貌。”

老鸨身站院外高处,眼望老壮青少,盈盈笑脸,手打招呼,口中甜蜜。可是,师师虽美绝天下,楼外人丁挤满,却亦无富身胆敢进楼内。当然,老鸨心中明白,今朝非要招得一座银山来,而是要以师师之美,亮响牌楼,满城尽晓,谅必日后倾城轰动,引来全城达官富商,争踏香楼,倾囊相解。

时过三日,不出老鸨所料,京中有一大贵人,富甲京城,年高七十过五,正道是古来稀。此公吴姓,大名天福,祖上数辈为宋室高官。有道是,一辈为官,三代不尽,何况吴门数代高官,可想府门金山银堆,子孙金银花不尽。当然家门有金山银堆,万银不是数。天福少时不碍墨水,只因本已富贵,无心进仕。青壮至残年,单好赏花拈色,虽迈步风摆,可采花之力尚有。自知躯身将要人木,赏花一世,如此粉玉之体,未曾见得,倘然今身尝得天下艳色,老夫纵是西去,亦然不枉今生也!

吴翁本是春香楼常客,早亦知楼中少女李师师,本亦亲往,只碍年少,今日到得春香楼,看得如此彩牌,虽年迈,却忘身甲,余气尽燃,右腿前跨。本移步不移杖,如此高槛,竟然轻松而进。妙也!正是色胆包天忘身叟,花掩岁月性亢奋。

春香楼外众人瞧得吴翁人楼,虽为师师呼不平,可此是明摆之理,只好心酸叹气。老鸨见得,虽心不悦,可是,富翁本亦是常客,既然老色死挣,只要能舍得银袋,老娘开楼,亦然是为白花花之银。何况当年,老娘亦是富翁之玩物。师师虽美,迟早老少皆尝。只要来舍银客,老娘岂管老身病鬼,金银是客。见吴翁进得楼来,便口开笑盈,相迎过去,双手护住老躯,“嘻嘻”一笑。其实,老鸨虽喜笑相迎,可心中却是暗暗骂道:“老色鬼,棺木盖已开,断气当息,为不知有否扒腿之功也!如此晶体玉容让尔老躯壳见得,亦许神魂颠倒,没尝得玉貌,却是倒床不起,害苦老身也!”

春香楼师师挂彩,不单是楼外热闹,本因楼内姑娘甚多,名响京城,然有房皆满。楼内嫖客虽尽兴,但亦不忘房外李师师。虽无福饱得眼足,将房中之女,权当师师罢了。可乃亦想象而是,岂肯失得今日美女初次接客妖艳之目。尤是如此老躯高寿之身,然更添楼院热闹也!

李师师知道妈妈已下狠心,养育之恩虽难忘,亦然无有接客之意。当老鸨护白须翁身进房内,只见老身银须白发,脸如死猪,双珠泛白,两颗眼粪积眼角,两行泪水连鼻涕,口角涎水滴下巴。师师一阵恶心,虽没昏倒,却亦双腿发软,房屋打转,幸是双手抓住床边木柱,才至没有倒下。待得身稳,已顾不得,欲要夺门而出。

老鸨手护高稀,进得房内已看出师师之意,当下身体挡住房门。师师此时不知何来胆气,抬头瞧妈妈。只见妈妈瞪眼露凶,脸色阴沉,犹如夜叉,双唇紧咬不露齿。师师已然明白,妈妈已下狠心。果然如此,老鸨一手拉住师师,言道:“宝贝女儿,妈妈言绝,今日不接客亦得接客,绝不许姑娘破春香楼规矩。”

师师知无回旋之余,当下忘弃养身之德,虽被挡回房内,当即取过桌上绣花剪刀,反掉刀尖,对着正心。然后对妈妈恨恨地道:“妈妈,女儿的好妈妈,今日非是女儿不知恩,正因孩儿尚少,妈妈倘然非要女儿为春香楼摇银生金,亦须待女儿琴棋书画皆通,到时女儿成长齐全,亦然听得妈妈吩咐;倘然妈妈今日决意所向,师师只好一死了身。”言落,师师双手举起剪刀。P5-7

后记

《南洞北泊》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一部小说。

2008年7月,《南洞北泊》出版后,曾先后收到来自北京、浙江、上海、苏州等地几位高校老师的来信。还有不少各地的友人,特别是文艺界的一些老前辈、老朋友,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不少中肯的建议。在我看来,这些鼓励和鞭策,进一步激发我创作《南洞北泊(续编)》的激情。

我为什么要写《南洞北泊》一书?说来话长,但我还是简要一叙。

年轻时,我就爱看《水浒传》,而且对《水浒传》中的人物方腊有较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到处寻找有关方腊的资料。遗憾的是,有关方腊的记载少之又少。这反倒激起了我对方腊的深入了解和探索。一段时间,我对方腊的探索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最终,脑海里萌生了一个要为方腊写书的大胆想法。多年来,我一直在为如何把方腊这个人物写好进行着构思和铺垫。

有了想法后,书该怎么写?最初,我想直接用古文的形式来完成《南洞北泊》的创作,后来考虑到经过几十年汉字简化,大家都已经熟悉使用白话文,最后折中“又古又白”的写法,既不会让大家感到难以理解,又会让读者在书中读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古言古词。文化意境也会油然而生。

《南洞北泊》出版后,为更好地把握好下集书中细节描写,我曾多次到方腊起义时经过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并到当地查询相关资料,收获颇丰。在《南洞北泊(续编)》的创作中,我也将朋友们的中肯建议和搜集来的珍贵内容,全部收入书中,进一步丰富方腊及书中其他人物的性格。

说实话,我不是专业作家,而是一位卖茶叶的“老老头”(苏州方言“老人家”的意思)。日常生活中既要做生意,又要照顾孙子辈,还要完成《南洞北泊》的创作。所以,只能抽出休息时间进行写作。

尤其是2008年7月,《南洞北泊》刚出版,我的孙子也降临人世,对我这个“老老头”来说,可谓双喜临门。但由于儿子和儿媳妇都比较繁忙,当年8月,照顾孙子的事就落在我和夫人骆珠钗的身上。另外,外孙女在苏州工业园区上学,而我们又居住在苏州市区。每天早晚,我还要往来苏州市区和园区,接送外孙女上学、放学。所以,每天留给自己的时间非常有限。但只要一有空,我还是会拿起笔抓紧时间完成《南洞北泊(续编)》的创作,有时还得抱着孙子写……即使这样,作为一个“方腊迷”,我自己倒不觉得累,还乐此不疲。

为增强《南洞北泊》的可读性,全书涉及近600个人物,而且涉及《水浒传》中的人物就近400人。虽然人物众多,但每个人物性格鲜明、各有特点。另外,在《水浒传》里涉及的部分人物死因不明,在《南洞北泊(续编)》中,均对这些人物的死因进行了逐一表述,而且非常详细,合情合理。与上部有所区别的是,上部共有40余首诗,续编我一共写了52首诗,并写了2首曲。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我的老家在浙江诸暨,苏州是我的第二故乡。苏州是个得天独厚的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古至今文化和经济繁荣发达、长盛不衰,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有“丝绸之都”“园林之城”和“盛产状元之地”的美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在苏州生活了20多年,对苏州有着难以割舍的亲情,而且苏州的文化氛围让我感受深刻。因此,潜移默化之中,对我完成《南洞北泊》全书有了很深的思想积淀。

《南洞北泊》全书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出版成书,首先要感谢苏州这个文化大氛围。另外,时任浙江省千岛湖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钱美仙同志,给予我大力支持和帮助,她热情为我提供有关方腊的《县志》材料,带领我走访相关部门,获得大量一手信息;还有我的夫人骆珠钗、儿子、女儿、外孙女等家人和朋友,在我创作期间,给予鼎力支持和帮助,并提出不少有益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虽然我完成了《南洞北泊》全书的创作,但由于全书章回较多,整理和写作的时间比较紧,书中内容难免有未尽如人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周理光

2010年2月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