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瑟·克拉克众多作品中,以“太空漫游”四部曲最为脍炙人口,他用丰富的第一手太空科学资料,创造出比现实太空科技更为创新的场景;而他扎实的科学背景,更使作品中提到的科技情节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本书是“太空漫游四部曲”之一的《2061太空漫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2061太空漫游(太空漫游四部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阿瑟·克拉克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阿瑟·克拉克众多作品中,以“太空漫游”四部曲最为脍炙人口,他用丰富的第一手太空科学资料,创造出比现实太空科技更为创新的场景;而他扎实的科学背景,更使作品中提到的科技情节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本书是“太空漫游四部曲”之一的《2061太空漫游》。 内容推荐 弗洛伊德博士受邀请参加太空旅行团,搭“宇宙号”太空船到哈雷彗星参观。行程临时变更,“宇宙号”去解救困在木卫二欧罗巴的“银河号”太空船。“银河号”太空人到宙斯山探险,那里竟然出现了一座由神秘的黑色石头变成的巨墙。更奇怪的是,人在千万里之外的弗洛伊德博士竟然也出现了,难道他会分身…… 目录 序|我不能再等了 第一篇 魔山 第一章 冻结的岁月 第二章 第一眼 第三章 昔日的点点滴滴 第四章 大亨 第五章 破冰而出 第六章 活生生的甘尼米德 第七章 一路走来 第八章 星际舰队 第九章 宙斯山之谜 第十章 《愚人船》 第十一章 第一次撒谎 第十二章 保罗大叔 第十三章 没人叫我们带泳衣 第十四章 寻寻觅觅 第二篇 黑雪谷 第十五章 奔向哈雷 第十六章 达阵 第十七章 黑雪谷 第十八章 老忠实泉 第十九章 坑道的尽头 第二十章 奉命返航 第三篇 欧罗巴轮盘 第二十一章 流亡政治 第二十二章 危险货物 第二十三章 地狱 第二十四章 夏卡大帝 第二十五章 遮蔽的世界 第二十六章 守夜 第二十七章 多刺玫瑰 第二十八章 对话 第二十九章 下降 第三十章 着陆 第三十一章 加利利海 第四篇 在水塘边 第三十二章 转向 第三十三章 加油 第三十四章 洗车 第三十五章 漂流 第三十六章 外星海岸 第五篇 穿越小行星带 第三十七章 太空谈星 第三十八章 太空冰山 第三十九章 舰长的邀宴 第四十章 来自地球的恶魔 第四十一章 百岁忆往 第四十二章 迷你石板 第六篇 安息岛 第四十三章 等待救援 第四十四章 坚忍 第四十五章 任务 第四十六章 钟威廉号 第四十七章 满地碎片 第四十八章 露西在此 第七篇 长城 第四十九章 神龛 第五十章 空城 第五十一章 幻影 第五十二章 长沙发上 第五十三章 压力锅 第五十四章 重逢 第五十五章 岩浆 第五十六章 微扰理论 第五十七章 甘尼米德上的插曲 第八篇 硫磺王国 第五十八章 火与冰 第五十九章 三位一体 第九篇 3001年 第六十章 午夜的广场 致谢|答谢老友 后记|这也许不是科幻小说 译后记|科学精准与诗意兼具 附录 本书名词解释 全书系主要人物介绍 克拉克年表 克拉克相关网站 试读章节 有人说,必须离开地球才能欣赏整个天空的壮丽景象,其实不然。即使在外层空间所见的点点繁星,也不会比站在高山顶上(选一个晴空万里的夜晚,并且远离人工光害的地点)好看多少。虽然在大气层之外看到的星星比较亮,但人类的眼睛几乎看不出其间的差别;而且一眼就能饱览半个天体的震撼感,绝非从宇宙飞船观测窗看出去的景色所能比拟。 不过在太空医院里的弗洛伊德没得挑剔,他能够从私人窗口——窥宇宙夜景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在那个长方形的视野里,除了恒星、行星、星云——以及新诞生的“太隗”——之外,其他什么也没有。太隗是以往的木星,在一次神秘的爆炸之后变成一颗恒星,其光芒稳定明亮,远胜众星,堪与太阳匹敌。 每当“人造夜晚”来临之前约十分钟(这座太空医院缓慢自转,因而营造出昼与夜的变化),弗洛伊德总是将舱内所有灯光熄灭——包括红色的紧急备用灯——好让自己完全适应黑暗的环境。这辈子当太空工程师也许嫌晚了点,他比较喜欢用肉眼观察天文。现在他几乎认得所有的星座,即使只看到其中一小部分星星,他也知道那是什么星座。 在那个5月里,当哈雷彗星进入火星轨道内之后,他几乎每个“夜晚”都在星图上标出它的位置。虽然用一副上等的双筒望远镜就可轻易看到它,但弗洛伊德很顽固地拒绝使用;他在测试自己的那双老花眼到底还有多少能耐。虽然在夏威夷的茂纳开亚天文台里有两位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已经观察到那颗彗星,但没人相信。巴斯德太空医院里有些人也言之凿凿,但大家更不相信。 而在今晚,根据预测,哈雷彗星至少会以六星等的亮度露脸;他想试试运气。他从亮度第三到亮度第五的星星画一条直线,然后以这条直线做底边,画一个假想的等边三角形;他极目望向三角形的顶点——仿佛用意志力就可以透视整个太阳系似的。 啊!就在那里!——就像他在76年前首度看到时一样,不起眼,但错不了。如果事先不知道要看哪里,你一定不会注意到它,或许你会当它是某个遥远的星云。 用肉眼观察,它只是个圆形的模糊光点;再怎么仔细看,也看不出它有尾巴。但有一小群探测器已经跟踪它好几个月,它们记录到彗星首度喷出的阵阵尘埃和气体;这些东西不久就会在众星面前拉出亮丽的彗发,永远指向太阳的反方向。 打从那颗又冷又暗——不只暗,而是黑得可以——的彗核进入太阳系内围开始,弗洛伊德与其他观察者一样,不断地注视着它的蜕变。在经过七十几年极低温的冷冻之后,这颗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水、氨和其他各种冰冻物质组成)开始解冻、冒泡。这颗彗核的形状和大小与纽约市的曼哈顿岛相仿;现在每隔53小时左右就会变成一只“宇宙唾虫”;当太阳的热穿透其绝缘的外壳时,里面的东西被蒸发成气体,哈雷彗星看起来便像一具漏气的锅炉。一阵阵的水蒸气,混杂着尘埃和各种由巫婆熬出来的有机物,从几个小孔里喷出来;其中最大的一个孔——约有足球场大小——喷发的时间很有规律,都在当地黎明后两个小时左右。它看起来像极了地球上的间歇泉,所以马上依照黄石公园里最有名的间歇泉,被命名为“老忠实”。 现在,他幻想着自己正站在老忠实的洞口边缘,等待太阳升上黑色的、崎岖的地形;这些地形他已经从许多太空照片上看到,非常熟悉。的确,当宇宙飞船登上哈雷彗星之后,旅行契约上并未明言贵宾乘客可不可以下船——但船员及科学人员则有明文限制。 另外,在契约细则里也没有明文禁止贵宾乘客下船。 他们即使想阻止我下船,门都没有!弗洛伊德心想;穿太空装我还应付得来。但是万一出了什么差错…… 他记得读过一篇报导,有一位访客参观过泰姬玛哈陵之后不禁喟然而叹:“有墓如此,明日瞑目可也!” 同样的,为了哈雷彗星,赔上他这条老命也值得! 序言 正如《2010:太空漫游》不是《200l:太空漫游》的续篇,本书也不是《2010:太空漫游》的续篇。这几本书应该说是同一主题的变奏曲,里面有许多相同的人物和情节,但不一定发生在同一个字宙里。 自从导演库布里克于1964年怂恿我说“我们应该尝试制作一部轰动世界的科幻电影”之后,科学发展一日千里,因此上述每本书的内容不可能完全一贯;后来的故事牵涉到的某些发现和事件,在前面几本书撰写时根本还未发生。1979年航海家近距离掠过木星,获得辉煌的成功,《2010》一书因而诞生。在更雄心勃勃的“伽利略任务”未进行且获得更进一步数据之前,我没打算再提笔。 根据规划,“伽利略号”将在木星大气中投下一具探测器,同时大约花两年的时间探访所有的大型卫星。它本来应该在1986年5月由航天飞机上发射,并且预定于1988年12月抵达目的地。果真如此,那么在1990年前后,我就可以利用大量涌入的最新资料,包括木星和它的卫星…… 可惜,“挑战者号”升空时爆炸的惨剧发生之后,整个计划都泡汤了;伽利略号目前停放在喷射推进实验室的无尘室里,等候另一架载具的出现。假如它将来能够真的造访木星,即使是比预定计划落后七年,也应该算是幸运了。(无人宇宙飞船“伽利略号”于1989年10月18日由“亚特兰提斯号”航天飞机载运升空,1995年12月7日接近木星,2003年9月21日坠毁在木星的大气层,编注。) 但是我不能再等了。 书评(媒体评论) 克拉克给了我们一种新视野,让我们看到人类从地球摇篮向自己在星海的未来伸出双手。——斯坦利·库布里克,著名导演 克拉克独创的悬疑情节都是根据真正的科学事实塑造出来的,其手法之高明,无人能出其右。——阿西莫夫,著名科幻小说作家 克拉克是太空科幻写作的第一把交椅,结合了科学的精准与令人惊艳的诗意。——《纽约时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