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的馋和嘴巴的贫,保证了黄集伟的资讯来源的广博和传播速度的快捷,加之他天生的趣味,使得他的这本词语笔记不仅与时俱进、活色生香,而且,多少有那么一点邪,这邪,是尖酸刻薄地直逼大腕命门,也是自嘲调侃把自己放倒在地;是移花接木地东扯葫芦西扯瓢,也是机智俏皮地指桑骂槐……
在黄集伟抖着机灵说段子的时候,总能从一些语词的背后拎出那些无奈的辛酸、明亮的绝望、真切的悲悯和虚幻的温暖,它们会把您的五脏六腑搅得七零八落……总之,他睿智,却也儿女情长;他犀利,却也常常在一针见血中混合悲悯与体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规模荡气回肠(语词笔记6)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黄集伟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耳朵的馋和嘴巴的贫,保证了黄集伟的资讯来源的广博和传播速度的快捷,加之他天生的趣味,使得他的这本词语笔记不仅与时俱进、活色生香,而且,多少有那么一点邪,这邪,是尖酸刻薄地直逼大腕命门,也是自嘲调侃把自己放倒在地;是移花接木地东扯葫芦西扯瓢,也是机智俏皮地指桑骂槐…… 在黄集伟抖着机灵说段子的时候,总能从一些语词的背后拎出那些无奈的辛酸、明亮的绝望、真切的悲悯和虚幻的温暖,它们会把您的五脏六腑搅得七零八落……总之,他睿智,却也儿女情长;他犀利,却也常常在一针见血中混合悲悯与体贴。 内容推荐 本书是继《请读我唇》和《媚俗通行证》《习惯性八卦》之后的又一本语词笔记,收录在这本语词笔记的语词,大多数是广泛流传于人们口头中的“活水”和网络语言,比如贱身课、用针扎、专业烂片、狗年春节语文等等。透过这些语言的外壳,读者可见当年的社会热点、文化事件乃至世界各地的政治生活。 目录 序 悲 讲究摇尾巴策略 连铁锹把儿都攥红了 奴语系 为你跳一场歇斯底里的芭蕾 我连撒尿都不朝着那个方向 我得到的遗产不是金钱,而是屎 给孩子讲讲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我觉得我活得像—句废话 从此无敢进我们家门 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一觉醒来都成了作家 给我下子儿热汤面吧! 沉甸甸的麦子随风起伏,发出阵阵私语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 笑容已泛黄 自己今晚可能上不来了 不仅人会呼吸困难,机器也会 逆淘汰 人类没有能力成为人类 站得更高,尿得更远 把自己扎得浑身是漏洞 用华丽的仰角45度就 可以看见 窒息性拥抱 有追求,没出息 仿佛心上被人贴了几十张 伤湿止痛膏 为钱卖命,是因为命不值钱 生活是漫长的失眠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世界杯过后—定休假 这个故事会怎么收场呢? 病毒营销 太简单,太天真 活得那么辛苦,拉她干什么? 璀璨只是天才的偶然 他们正在进行散步 上了床熄了灯才知道身边没有人 偶天生就是个粉丝,做偶像不是偶的追求 在心里热泪盈眶 天上落下了似雨似雪 我对人生,不求最好,只求不要最坏! 水比光更古老 送到火葬场,全都烧成灰 贱身课 吸过毒,但是没吸进肚子里守寡开始了 师弟别怕,有师兄在此 我要让大家失控! 句句真理地装疯卖傻 我只想拿回我的月薪 —个主动滚雷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用针扎 表演系评委 在八股新闻和淋病广告中寻找着真话 当恶屈从于仪式力量的控制时 我要给他生个孩子 他妈的,快天亮了倒尿了床精致八卦 机主已被绑架或炸死 如果我主演我一定自己脱饭替 专业烂片 欢 把有限的长假投人到无限的相亲活动中去 腿粗露肩,肩斜露背 狗年春节语文 急婚 我的钱正在来我家的路上 笑床则相当于笑场 恶搞界 但我们建议读为胡歌 梨花教主 回车多了,也便有了诗 欢迎到搜狐来开新浪博客 80岁觉得杨振宁真好 不要脸 欢迎来到超女的故乡 她挣扎地念着,尽管是高贵的挣扎 我脱了,但我没有裸 开枪,送她去看《夜宴》 古拉希 西方出了个张艺谋 合并妄想 两万?哪是白头发! 贱迷 赶紧上医院 老黄,你看不见这行字 低高 衣,失,地,上,爽 做人不必厚道,但要地道 彩票硕士 臭豆腐变成酱豆腐? 看帖老不回帖 按摩师 爆炸性的忧郁感 把好思想卖个好价钱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发 志愿粉丝 黄瓜多少钱—斤 人的一生用十几个笑话就 可以概括完毕 布朗运动 为了别人的豆,砸了自己的锅 物以类聚,人以粉分 问候语 点匕蜡烛看电视 红了就是好 KTV是避免周末安静得只听至蚊子飞过的好地方 易语文 在这个破庙里 突降法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句颁奖词 我也能给它配上音乐 那是不可能的 不正当傲慢 双拼 这个世界又将会变成—个令人着迷的地方 牛秘书 网络是鸡,我们是蛋 他生活了许多人的生活 一个二奶包十年 沙语文 幸福地阵亡 正常人欣赏正常人,正常 乐 马屁上没有指纹,可我已经拍过 需着布衣荆钗装扮以便忆苦思甜 醇厚的薄酒 全身的血液一次只够跑—个地方 塑料伟大 那个胸不是我的 很紧张 恁多无言的亲热 国学辣妹 头发下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用手机下载煎饼 郭语文 家住新浪点喀姆,电话搜狐点耐特 欧爷 那么大个儿—馅儿饼 葱都不带搁的 凹造型 —个屁还分上下集 今天吃得非常凑合 压狂 酱爆鸭心 经典短信 全世界最恐怖的动物是前妻 假定父 上一号和上二号 朔语文 时间就像乳沟,只要肯挤总是有的 可你如果直接吃第4个 在客厅里过私人生活 媒体私生活 好久不见 一千年后再找人出版 你们那是耳膜啊还是处女膜啊? 私生活不是隐私 沙发族 哦,天哪,天哪,安门啊! 可乐 小规模荡气回肠 将嬉皮笑睑和语重心长 放进微波炉 精英指数超过正常警戒线 回大人的话 平安无事 远看红小兵,近看老妖精 韩寒自己的故事比他的小说好看 一出叫做恶作剧的剧 财语文 典藏美女 王小波要是还活着 换客 全光 我顶你个肺啊! 网络人事部 谋杀梁朝伟的时间有点儿紧 你千万不要脾气我 以色服人 上帝保佑疯了的人民 微表情 黑暗料理 唉呦我的妈呀主义 耶鲁大学的C等生 沙他妈个发 没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 生 生下来就跑了 一人枯坐萧斋 搜—代 看打架,胜小年! 宁语文 我6岁时当孤儿,8岁时当小学生,9岁时认识仇恨 我就是那个不添香只添乱的红袖 听身体的话 怀着爱,非议他们 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google 威客 外表有多规矩,内心就有多不羁 M一代 把自己—块一块地拼回来 农夫,山泉,有点田 今天累了,不看了 博代 文本就是肉体 秀客 出汗不出血,拼脑不拼命 狠角色 裸泳于意识的涛浪里 健语文 我真的这么期待这些无聊的周末吗? 大五 每天狂想—分钟 高清 我听完却总祖心里不停地琢磨 不老哥 不如 妈,不要死 挺倒比例 前提条件越少越好 哄客 那些过去永远过不去 我能端庄地跟缃灾个牛吗? 哭说乾坤万年忧 娘啊,我给你交学费吧! 十个皮匠五个瘸 三国气 在字库里造—个霑字 无痛感新闻 —个内心的房间 潜规则 只要心中有沙发 我们吃的那头牛上个月还在附近吃草 我的心软成驴打滚儿 饥民心态 低调就是强调 斯德哥尔摩征候群 标题党 小鱼刺与细碎的鸡骨头最容易卡喉咙 蔡语文 肥皂剧化 任人唯胸,丰满者优先 流他妈眼泪 二线家庭 生气和困惑时会大声尖叫 指定盗版 生活如此多娇 后记 试读章节 讲究摇尾巴策略 狗年到来前,收一则短信,有标题,有正文,像模儿像样儿。 标题是:《狗年工作艺术》,正文是:“讲究摇尾巴策略,发扬啃骨头精神,少管拿耗子闲事,创造吐象牙奇迹,完善跳墙头应急机制,达到撵鸭水平……呱呱叫!” 这则短信被我定义为狗年“高段位短信”之一。时隔不久,我压缩了个短语,简称“高短”。 关于短信,我一直觉得,只有那些可以当着老婆孩子、姑妈老舅大声朗诵,并兼顾幽默机智有趣可爱,才是算正的“高段”。 从语文的角度看,这则短信里居然“藏典”,果然厉害。至于它用了什么典,我不说了。 我不养狗,拒绝在任何场合吃狗肉,可我一直喜欢狗。2006这个狗年对我而言,确有特殊意义(我现在不说,到时候再说)。 面对这则谜面上喜气洋洋的短信,我觉得它骨子里至少是个普及版的莎士比亚,其中的哪一条我做得到? “创造吐象牙奇迹!”谁不想呢?可,那是想就能做到的吗? 想到这儿,有点颓。不是颓废的颓,而是颓唐的颓。 不说也罢。连铁锹把儿都攥红了 狗年一开,郭德纲就火了。 开始还是小火苗,后来忽悠一下子,满街都是郭德纲。躲也躲不开。 不过,你得承认,郭德纲,包括私下里我称之为“郭语文”的那些,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的确好。 郭德纲的单口儿《皮裤胡同凶宅奇案》一开场就云山雾罩。其中兜圈子兜得最邪乎的,是他居然扯到了当年天桥一带相声空前绝后的繁荣。对此,郭的结论是:闲人多。 接下来,他开始说“闲人”。又兜了个圈子回来,我才明白,郭说的“闲人”即“苦力”,放在今天,叫“民工”,或“农民工”。 再绕,我忽然想起来了,这个群落的别称还有“外地民工”、“打工仔”、“小时工”、“钟点工”……直至后来,那些小时工、尤其那些在阳光明媚写字楼给洋老板打工的小时工们开始管自己叫“钟点驴”。 最后这个自嘲让人想笑,笑完又想哭。在语词“闲人”向“钟点驴”逐渐变化的过程中,语词本身就像钓鱼时一半在上的浮漂儿,下面那条倒霉的白条儿或锦鲤常常被我们忽略……那条被命运之钩选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白条儿”还有个名儿,是心酸。 回到郭德纲,回到“皮裤胡同”,郭德纲信马由缰的“现挂”里有个细节,一出溜就出溜过去了,可我记住了,像焊住似的记住了——那些下午才去泡澡堂子、听相声的“闲人”上午是去卸货了,俩人儿管一车皮,要在指定的地点、指定的时间里将规定的货物全数卸完。于是,“连铁锹把儿都攥红了”…… 够累啊,够贱啊,够苦啊,够脏啊……可这些“抽象”郭一个字儿没提,却用一个“攥”字,把什么都说了。奴语系 2006年开始大面积流行的新词“房奴”据说来自宝岛台湾,主要经由平面媒体传播,广为人知。人家没“包机”,但其传播效果神奇迅速,波及面极广。关于这个新词“出身”的另外一个说法是,本词其实是套用“卡奴”一词而来。 顾名思义,“房奴”一词特指那些因按揭而成为还贷之奴的人们。有关按揭,我此前的《语词笔记》里记过:“按住了,揭你的皮。”好形象。 即为“奴”,便一定声泪俱下,苦大仇深,不说也罢。简单说,“房奴”们名下的豪宅并未提升业主们的生活品质或生活质量,而是相反。 照着这样的推论或置换,“房奴”一词与“伪中产”一词基本可相互置换。我们通常看见的生活场景是这样的:男主人女主人日夜奔波在外,辛勤劳作日理万机,可在他们家那幢连排别墅二层露台上,小保姆耳塞MP3,听着《我不想长大》,喝着明前茶,幻想人生。 “房奴”也好,“卡奴”也罢,都有着极为客观的扩容空间。打比方说,它们就像性能极佳的红铜。 景泰蓝制作工艺中有一道手艺叫“盘丝”,盘丝用到的材料就是红铜。为什么不用黄铜用红铜?原因是,红铜具有极好的延展性。“房奴”或“卡奴”也如此。它们一听就懂,还可使我们迅速联想到“情奴”、“钱奴”、“车奴”、“官奴”等诸多卑贱可怜的人儿。甚至我们可以顺势给如今已被玉米、凉粉等奇异身份搞得晕头转向的那些粉丝们泼点凉水、起点外号——我决定,就让我们偷偷管他们叫“星奴”吧。欧耶! 更有趣也更堪玩味的,是与“房奴”、“卡奴”等语词相关、可与“中文系”之类熟词并驾齐驱的一个庞大的“奴语系”——该系毕业生众多,你是房奴,他是房奴,你们是房奴,他们也是房奴,我就奇了怪了,那谁是奴隶主呢?而真有这样的奴隶主,其职称应该就是“奴语系系主任”? 而假使咱们大家一起顺藤摸瓜找到了奴隶主,我会想,是什么原因、什么动力让万千房奴冒死卖身有恨无爱、有怨无悔呢?这么一想,就感觉事情非常复杂了,复杂到我这种寡智之人无力承担,无力思索。 额滴神啊!我终于被自己寡智寡趣本分善良的联想狙击成功。现在,我需要的是另辟蹊径,寻找破译“奴语系”的新思路。P1-6 序言 大年初七晚上和《语词笔记》的装帧设计师李颖明老师在西三旗桥西北角的一家涮肉馆喝酒。李老师说集伟的书稿清样已发到他的邮箱里,问我这个“序”什么时候能交活。在同一则短讯中,集伟告之书名叫“小规模回肠荡气”。这个名字和集伟在电话中讨论过,记得当时我说这让人立码想到了“小肠疝气”。总是往“杂症”上靠。这可能是黄老师宁愿找我这样的人在他的书前贴补丁的原因之一。《语词笔记》收录的语词和散发的语意原本就是对“主流语词”的骚扰,如同郭德纲的“砸挂”,逮谁砸谁。遇到不开面儿的就上了法院。但这样的“官司”大都以双赢结案。 说哪儿算哪儿吧! 网络预言今年的流行语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这是从郭德纲“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来的。流氓打架不需要任何理由,练点功夫也是职业需求。但流氓有了文化,会了武术,再进一步会办报,会行医,会物业,会鉴宝,会卖药,会博客,会“非常几加几”,事情就成了“大规模荡气回肠”,任谁也挡不住了。 多少有点关系的是“梨花教主”赵丽华。她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是讴歌亲烙的馅饼。一个馅饼引发的“诗歌门”案又引发了一个光屁股“裸挺”的扰乱街面儿有碍观瞻案。其实想说的不是赵丽华而是张宗昌。张宗昌是一军阀。流氓一旦成了军阀,就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泼皮,要有点语词或声音留存于世,于是就有了“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的早期梨花体问世。但他真正的本事并不在此。张宗昌被南京政府派下来的高官当众骂娘,张梨花不含糊:“你操我娘,就是俺爹!”跪下便磕头。比赵丽华铿锵有力。 有些事情,比如娱乐节目,比如网络讨论,PK什么的,宗旨就是一路起哄。非要用政治道德去过滤,去死磕,不是抬举了娱乐就是贬值了政治道德。北京通州有一刘姓艺人,三代人靠耍狗熊养家糊口。改革开放后,狗熊被没收了,改耍猴儿。政府登记时,在职业一栏中刘三填了“文艺工作者”。原来想填“首都革命文艺战士”,地儿不够,字又写得大,所以临时改为前一名称。你能跟他较劲,说你这么填张艺谋他们不答应?分工不同,都是娱乐大众,是一伙儿的,别自相残杀。前年刘三的猴儿也被罚没了。但刘三认为自己还是“圈儿”里的人。 在“圈儿”里,就有“圈儿规”,法名叫“潜规则”。2006年,由“潜规则”引爆的事大都发生在皮肉上。最初大约是周瑜打黄盖。周瑜得逞后没把黄盖安排好,功劳,特别是苦劳黑不提白不提。黄盖受的是皮肉摧残,当然要诉讼。法院不受理,以黄盖的血性当然会公布,公布当时的录影和手机短信什么的。这种事你掰扯不清。美国人也拍“无间道”,看中的就是这种潜规则,有极大的戏剧性。黄盖干的就是卧底这事。“圈儿”就是江湖。水泊梁山那伙子人就是一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你进去了就得遵循“梁山宪法”。莫说占了你的皮肉,连人肉包子也做得、吃得。再扯得深入点,《堕落天使》中有一句台词,“好多人以为干我们这行的没什么朋友。其实杀手都有小学同学”。“小学同学”中的许多都成了杀手,并联合起来,被杀的基本就活该了。况且还有大学同学们的联合。有些事互不服气,有些事是需要鼎力相助,以免被外人坏了规矩,殃及池鱼,大家都不安生。 扯点无聊的。 2006年语词中,黄老师记了几段吃喝拉撒的语词。其中有“站得更高,尿得更远”。我没有看到这句话的出处,但肯定不会贴在楼堂馆所的卫生间里。我看到的是在上述场所的一句催人奋近(进)的话,“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为了人类文明,您往近前凑凑。德国人号召男士以坐便方式解决撒尿问题可能是缘于女人的一种痛恨,“你可以不爱我,但你不能把尿尿在马桶外面!”对女人来说,还有什么比爱更重要?现在看来,有。“一个屁还分上下集”也没看到出处。能分出上下集,肯定绵长。不知道是不是骂插播广告抻长了的电视剧?抑或某些场合中的没话找话?钱锺书生前就拒绝这类场合,“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着四六的话”。想起另一件事。某大师与国外某大师宴谈,席间咱国大师出“虚恭”一声,陪同人员为遮尴尬,故意蹭椅子发出疑似之声。外国大师大笑,说,“第二声没有第一声像”。此事没有夸张。我听到的最夸张的话出自《越狱》中的一句台词。犯人们把监狱的空调搞坏了,然后集体闹事。为了证明监狱当局用酷热虐待犯人,为首的犯人指着一黑人对狱警说:“这家伙早晨起来的时候还是一个白人!”《越狱》不是上下集,是分“季”出的。先是在狱里,然后是狱外追逃,抓住了,再回狱里,再越狱,恐怕是这路子。 又想到了刘三。刘三的猴儿被罚没后,“上集”就结束了。刘三后来贩狗。通州的狗市被定为非法,取缔了。刘三的“下集”始终没着落。他想经营通州名吃瓦罐焖鲶鱼,可老运河要么没水,要么污染,把鲶鱼呛翻了片儿。刘三顺着十里长街一猛子扎到石景山卖盗版盘被拘留后遣返。村里派人帮教他,说:“你看啊,咱村家家户户人人都有梦想,老李家想经营旧家具,老张家想弄个民俗五的,最不济她李婶也想在路边卖个饮料什么的,你刘三就没个梦想?我不信!”“那你再给我整个猴儿。”同一个村,也不可能同一个梦想。刘三说的是实话,也是实情。刘三春节想往城里送炮,有人劝他,“打住吧你!城里的炮现在是‘熊猫’专卖,没猴儿的事!”刘三的梦想跟大伙儿不一样,所以去了天津静海。 哪儿说哪儿了。 2006年的语词有些是奔国产大片去的。春节刚过完,美国那边发奥斯卡奖。“黄金甲”被提名服装设计奖,提名推荐词中着重强调了“现代性感”。生挤出来的“夹皮沟”一反中国乃至亚洲遗传和传统的形体。“挺”向世界最终受挫。与之呼应的是咱中国这边禁止播放丰胸广告了。看来有“奶”就是什么不一定对。比如现在大家喝牛奶,没见有人管牛叫娘。 牛死如灯灭。有才女说:“炖牛肉,不能选饿得头昏的时候才做。”大把烧钱,大火猛攻,蒸“一个馒头”或“两个馒头”够用,牛是炖不熟的。 集伟把“给孩子讲讲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放在“悲”的栏目中出于无奈。“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叶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主题曲。王朔捧之为“就是一现代《红楼梦》”。20世纪50年代初期,军队“大院”基本是一水红砖码成的小楼、平房。当年的“军干”子弟在红楼中的梦想,也就是那么几件事。“冯裤子”后来当了导演是叶京加上去的,与“青春”无关。梁实秋说“把自己饿回青春”需要持之以恒的胆量。京叶趴在土窑上望眼欲穿地等着接他回城是饿毁了。“梦想照进现实”的时候,王朔、叶京、冯小刚都不饿了。梦想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2006年央视“百家讲坛”讲的就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离现在不太久的事,也有人讲,例如“老片新解”。有一堂讲的是《平原游击队》,主要论点如下: 游击队长李向阳同志在影片结束时用小宝子被日本鬼子打死时仍攥在手里的那颗子弹打死了松井队长要有三个先决条件: 一、那颗子弹没有受潮; 二、那颗子弹必须和李向阳同志手持的驳壳枪的口径完全一样; 三、最重要。松井那厮没穿防弹背心儿。 听众插话,“松井那厮当时正光着膀子,磨刀准备切腹效忠天皇呢!” 主讲人,“这就对了。如果三个条件有一个不具备,李向阳同志还不如用大板儿锹直接把松井那厮拍死算了!” 那就算了吧! 2007年2月26日北京 后记 那天,我终于编完了语词笔记的第6本,看了看表,晚上6点多了。我写了一条短信发给6个朋友,内容很自恋:“语6书名已正式确定为《小规模荡气回肠》,敬希奔走相告,欧耶!” 不一会儿,朋友们开始回复我的自恋,最短的一个字:“哈”;最长的一条说:“看来‘小肠疝气’还是赢得广泛认同,祝新书腹响如鼓,名声大振。” 上面这条短信中说到的“小肠疝气”,事出有因。此前,当我第一次将书名告诉如寄时,他在手机那端大声质疑:“什么什么?小肠疝气?” 拿到如寄老师的序,我发现,他果然就从“小肠疝气”说起。也难怪他听岔了——在“语6”这个书名里,7个汉字中有“小”、有“气”、有“肠”……习惯性想歪在所难免。 不过,这也很好。那个无厘头式的想歪像一个结,一层层解开它,也就有了本书精妙无比的序。算起来,“语词笔记”出版至今,每本都请到了如寄老师,难为他了。 那天,懒劲儿忽然上来,很想看碟。抽出一张放起来,是《暗恋桃花源》。先看了电影版,又看了剧场版。可其实,无论“电影”还是“剧场”,都轻轻薄薄,将恁大一个世界、恁乱一团人生压缩到一张轻佻的碟片里,经由那方窄窄的DVD轰轰烈烈演出来。 我想,这个物理事实其实也是这个剧本的特质:情节简单,可意味繁杂。故事里最精彩的部分,是“暗恋”与“桃花源”交汇错杂并得以“剧终”的部分——原本不相干的两个本子、两则故事、两拨儿剧组,乌合到一起,居然能乱七八糟顺下去,而这也就是人生的繁复与无奈吧! 其实,我的“语词笔记”,大致也是这样。我搜集到的词组、词条其实也不过是各色人等的自说自话,好比八竿子打不着的你的剧本、他的情节或我的台词,可当它们被撮合到一起后,鸡一嘴鸭一嘴,喧哗聒噪彼此骚扰,2006年这出年度大戏居然顺利“剧终”。 那天,我翻出前几本语词笔记对看,发现和已出版的语词笔记相比,本册变化不小。简单说,与前5卷语词笔记比较,这一本减肥了。我的废话能删的尽量删,连那些装饰性的图片也省了。 这样,书里所收词量有所增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记录在案即可。这很符合我有限的力气和能量。这些年来,我像一个赶考的学生那样,忙忙叨叨一年又一年。尽管如此,我的愿望一直没变:和读者分享更多好玩儿的词儿,好玩儿的句子。 算起来,从动了念头做语词笔记,到今年快10个年头了。这些年里,帮助过我的朋友太多了,谢都谢不过来。可谢不过来,也要谢。没有朋友们的帮助,我可能早就洗手不干了。我没想到的是,这些年来,语词像一根生锈的钉子那样,慢慢嵌入我的生活,而我,则像一根水栽植物那样,从那一根根生锈的钉子里吸收硫酸亚铁。 那天,本书责编李炳青老师一边审语6,一边打电话,讲段子。段子说,某次饭局上认识简姓某君。这家伙上来介绍自己,说:“鄙人姓简,不是简单的简,是不简单的简”……这段开场白引得满座哗然。 回家后,我把段子讲给媳妇听,她说,那我以后介绍自己,就说我姓常,不是平常的常,是不平常的常……媳妇的“模仿造句”落音未落,佐思抢过话头,说,我姓黄,不是黄佑想的黄,不是黄集伟的黄,更不是黄健翔的黄,而是黄佐思的黄!站在一边的黄佑想也没闲着,他运足气,大声说:哇噻,你们太有才啦! 这种“蛤蟆坑效应”证明,这个段子果然是好。它是语词的,也是心理的,是平常的,也是奇异的,是无意的,也是蓄谋的,是单一的,又是多元的……而上面这些,用来形容本书所收那些活色生香的语文,也刚好合适。 那天,某君短信询问我是否罹患小肠疝气入院医治,这个不靠谱儿的谣言令人大窘。我向他颠三倒四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好像还是没大说清楚。建议此君翻看本书第220页,那篇文章里其实也交代了本书书名的由来。 那天,很无聊。右手躺在鼠标上随意滑动,一口气点开一堆博客,认识的不认识的读得懂的读不懂的都有。 看着看着有点儿晕。那些被我随意点开的博客中,至少有6位博主在就狄更斯小说《双城记》的开篇语发表感想。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说得真好,难怪大家感慨丛生。不过,我更想将狄更斯的话压缩一下,以便得到一个Web2.0时代的浓缩版的狄更斯名言:“这是一个简单的时代,也是一个不简单的时代”……简单,一点不简单。 书评(媒体评论) 黄集伟的语词笔记是闲书一类的东西,挨不上理论,尽管他把书弄得跟辞典似地,但还是赵本山小品的“梁子”……这样的东西不能上升到理论。到了理论层面,赵本山最后应该是被工商执法队当即拿下,送内蒙筛沙子、种树去。语词实际呈现一种“河流状态”,即在它的任何一个流段,都可以找到源头和上游的元素。——如寄 黄集伟的语词笔记深入了多种性质的民间,从流行歌词到网名及签名档,从报上的八卦到城中的流言,从短信上的段子到诗中的警句……若干年后,作为语词最直接的记录和最生动的阐释,都会有让怀旧者热泪盈眶,让研究者痛呼细腻的语料价值。这种与标准语文的错位登记,会随着时间一起增值,值得一直做下去。——方希 黄集伟收藏语词的标准只有两个字:好玩。生命太短了,还是找些自己喜欢吃的,多吃一些,找些好玩的,多玩儿一些。只要好玩有趣,黄集伟没有忌讳,照单全收:大街标牌,小报标题,电视解说员的口误,二逼歌手的歌词,互联网上丝毫不讲章法的文章和灵光闪烁的签名档,手机上的黄色笑话和恶作剧短信,就象孙中山还没有名满天下,到处拉赞助,拜码头的时候,他的态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书生,眼里没有高低贵贱,不肯接见不给赞助不把家里藏着的黄花闺女嫁给我,是王侯商贾们没长眼睛。——冯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