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儿童急救120/少年儿童健康安全丛书
分类
作者 张尚国
出版社 中国海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16招 饮水莫过量,防止水中毒

在一般人印象里,多喝水似乎是好事,事实上过量饮水,可能会导致“水中毒”。

夏天的一个周末,小明和几个伙伴相约去爬山。刚上山,爱出汗的小明就汗流浃背了。一路上,小明只是咕咚咕咚地喝水,不停地出汗,不停地喝水……临近中午,小明突然感到无力、头痛,接着开始恶心、呕吐,同伴们慌忙将神志不清的他送到医院。医生诊断后认为,小明是因为喝水过多中毒了。

水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的正常运转都是在水的参与下才完成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活动。比如说,营养物质要先溶入水才能随血液循环,或者被细胞吸收,代谢产物需要溶入水才能被排出体外。我们平时也常被提醒要多喝水。那么,为什么水喝多了反而会中毒呢?

“水中毒”的原因跟人体的盐分丢失有关。因为人在大量出汗以后,不仅丢失了水分,同时也丢失了不少盐分。出汗后如果一次喝进大量白开水而不补充盐分,水分经胃肠吸收后,又经过出汗排出体外,随着出汗又失去一些盐分。这样,血液中的盐分就越来越少,吸水能力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人就会感觉头晕、眼花、口渴等,严重的还会影响大脑的功能,突然昏倒,这就是“水中毒”的症状了。另外,喝多了水,会增加血液循环特别是心脏的负担,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人每天喝多少水才算合适呢?据科学实验,成人每天要喝1500毫升~2000毫升,相当于6杯一8杯水,儿童为500毫升~1000毫升(2—3杯)。要分次饮用。

运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防止“水中毒”的办法很简单,应掌握正确的喝水方法。人在大量出汗后感到口渴,并不完全是体内缺水,而是唾液量少而稠,嘴里发黏,咽喉干燥所致。正确的喝水方法是:

1.先用水漱漱口,润湿口腔和咽喉,然后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一些,这样分几次喝,就不会因“水中毒”而损害健康了。

2.另外,大量出汗后,及时补充含盐的饮料或淡盐水,也是正确的饮水方法。若不习惯于喝含盐饮料,则应将菜炒咸一点食用。

3.要主动饮水,即在没感到渴时就要喝水,而不是一次大量喝水。有关科学研究表明,人体有个“报警机构”,当体内缺水时就有口渴感。因此,到口渴时才饮水就已经迟了,为了保持体内有适量的水分,即使不渴,也要分次少量饮水,这样才不至于“水中毒”。

发生水中毒后应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说,轻度水中毒只要限制给水,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自行恢复。严重者就要就医了。

特别提醒:

除了不能过量饮水外,以下六种水也不能喝,否则也会引起中毒:

1.生水

生水有各种各样的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毒和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喝了生水,很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伤寒、痢疾及寄生虫感染。特别是现今大小河道、水库、井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工厂废液、生活废水、农药残余等污染,喝生水更易引起疾病。

2.老化水

就是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俗称“死水”。常饮这种水,对未成年人来说,会使细胞新陈代谢明显减慢,影响身体生长发育;中老年人则会加速衰老;许多地方食道癌、胃癌发病率日益增高,据医学家们研究,可能与长期饮用老化水有关。有关资料表明,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质,会随着水贮存时间增加而增加。  3.千滚水

就是在炉上沸腾了一夜或很长时间的水,还有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这种水因煮的时间过久,水中不发挥性物质,如钙、镁等重金属成分和亚硝酸盐含量很高。久饮这种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出现暂时腹泻、腹胀;有毒的亚硝酸盐,还会造成机体缺氧,严重者会昏迷惊厥,甚至死亡。

4.蒸锅水

蒸锅水就是蒸馒头等剩锅水,特别是经过多次反复使用的蒸锅水,亚硝酸盐浓度很高。常饮这种水,或用这种水熬稀饭,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水垢经常随水进入人体,还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甚至引起早衰。

5.不开的水

人们饮用的自来水,都是经氯化消毒灭菌处理过的。氯处理过的水中可分离出13种有害物质,其中卤化烃、氯仿还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当水温达到90摄氏度时,卤代烃含量由原来的每公斤53微克上升到177微克,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2倍。专家指出,喝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当水温达到100℃,这两种有害物质会随蒸气蒸发而大大减少,如继续沸腾3分钟,则饮用安全。

6.重新煮开的水

有人习惯把热水瓶中的剩余温开水,重新烧开再饮,目的是节水、节煤(气)、节时。但这种“节约”不足取。因为水烧了又烧,使水分再次蒸发,亚硝酸盐会升高,常喝这种水,亚硝酸盐会在体内积聚,引起中毒。

若发现有人中毒可立即喂人大量豆浆,使胃中的盐卤与豆浆发生作用,生成豆腐,以解除盐卤的毒性。如果没有豆浆时,先灌入米汤,再灌入温开水,用手指刺激患者的咽后壁,进行催吐洗胃,反复数次。病情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

P29-31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家庭生活篇

 第1招 遭遇意外时,莫轻言放弃

 第2招 危险发生时,先要打电话

 第3招 困人电梯中,镇静莫盲动

 第4招 晚上遇停电,有备才无患

 第5招 电器起火,切忌冷水泼

 第6招 不慎触电,关闸是第一

 第7招 家中着大火,逃生讲策略

 第8招 燃气泄漏时,关阀开窗忌明火

 第9招 煤气中毒时,通风堵漏快急救

 第10招 眼晴受伤害,错误处理留遗憾

 第11招 异物进了眼,对症处理莫要揉

 第12招 鼻腔进异物,莫用镊子夹

 第13招 鱼刺卡住喉,不可强吞咽

 第14招 耳中取异物,方法有很多

 第15招 吃饭被噎住,压腹便咳出

 第16招 饮水莫过量,防止水中毒

 第17招 牙齿摔掉了,千万别扔掉

 第18招 割伤流出血,指压法应付

 第19招 烫伤有轻重,区别来对待

 第20招 胳膊弄脱臼,复位要及时

 第21招 意外遇骨折,固定莫乱动

 第22招 父母吵架时,不偏不倚好

 第23招 宠物是伙伴,也要防其咬

 第24招 洗澡突晕塘,通风补糖加平卧

第二章 社会交往篇

 第25招 发现被跟踪,机智逃脱是上策

 第26招 绑架做人质,伺机逃跑讲策略

 第27招 如若被拐卖,逃生信念要坚定

 第28招 被人劫持后,记住相貌去报警

 第29招 校园遇暴力,大胆沉着去面对

 第30招 精神病患者,远离莫围观

 第31招 遭遇性侵犯,大胆去揭穿

 第32招 可疑陌生人,拒绝是上策

 第33招 家中有秘密,切莫信口泄

 第34招 生人闯入家,切忌正面迎

 第35招 发现有小偷,切莫正面制止

 第36招 电梯遇坏人,“紧急停止”不可按

 第37招 算命是迷信,不受迷惑保安全

 第38招 朋友请吸烟,意志坚定莫要染

 第39招 同伴邀喝酒,学会拒绝是关键

 第40招 坏书危害大,坚持原则净心灵

 第41招 赌博上瘾快,亲人瞬间变仇人

 第42招 生人送东西,拒收莫贪小便宜

 第43招 吸毒是深渊,小心警惕莫接触

 第44招 预防传染病,暂时隔离最重要

 第45招 低级性游戏,识破圈套快逃走

 第46招 异性传纸条,多种方式来对待

 第47招 网友要慎交,警惕坏人来引诱

第三章 校园内外活动篇

 第48招 体育锻炼好,安全放第一

 第49招 实验遇意外,对应来处理

 第50招 泳前准备好,抽筋机会少

 第51招 发现溺水人,呼救快报警

 第52招 鞭炮很危险,炸伤处理要及时

 第53招 行走要安全,交通常识记心中

 第54招 城市变化大,携带铭牌不迷路

 第55招 骑车要安全,切忌抢道按序行

 第56招 坠人下水道,求救信号要及时

 第57招 雨天乘公交,防扎防滑防迷路

 第58招 地铁遇险情,听令莫慌乱

 第59招 火车人多杂,隐患暗中藏

 第60招 飞机遇危险,服从要配合

 第61招 遇到不明物,千万别乱碰

 第62招 突然被压埋,积极来求生

 第63招 掉进冰窟窿,莫要乱扑打

 第64招 野泳要小心,危险藏水中

 第65招 崴脚很常见,乱揉是蛮干

第四章 野营旅游篇

 第66招 爸妈走散了,原地等待是上策

 第67招 郊野迷了路,且莫盲目走

 第68招 预防晕动症,方法真不少

 第69招 旅游防骗子,对付有高招

 第70招 时间定不了,科学来判断

 第71招 野外断了水,智慧来帮忙

 第72招 野外水不净,过滤方能喝

 第73招 水边行走险,落水莫脱衣

 第74招 沼泽流沙险,仰卧缓慢行

 第75招 海上遇险情,指挥要听从

 第76招 旅游突发病,正确来急救

 第77招 途中遇风寒,要把热水喝

 第78招 旅游脚磨伤,穿刺与引流

 第79招 铁钉扎伤脚,处理要及时

 第80招 野游防洞穴,掉入不轻生

 第81招 林中起大火,逃生有方法

 第82招 住店看图标,起火方可逃

 第83招 商场大火起,逃生避光亮

 第84招 蛇咬别大意,洗后去医院

 第85招 对付毒虫咬,各自有高招

 第86招 水蛭吸血狂,最怕拍和烫

 第87招 草地防蜱虫,远离传染病

 第88招 老鼠传播病,咬后快处置

 第89招 花草也伤人,碰了不得了

 第90招 野外独处时,意志要坚强

第五章 突发灾害篇

 第91招 人多场面乱,躲避选路线

 第92招 抗震招数多,机警来应对

 第93招 洪水猛如虎,高处等救援

 第94招 若遇雷雨天,千万要躲避

 第95招 雪崩危险大,挖洞可容身

 第96招 涨潮海啸起,远离莫近观

 第97招 突遇滚石来,迅速躲避开

 第98招 泥石流迅疾,横向两边逃

 第99招 突遇冰雹降,就地隐蔽好

 第100招 大风刮起来,走稳要记牢

 第101招 龙卷风乍起,低洼处躲避

第六章 突发疾病篇

 第102招 寒冬被冻伤,切忌用火烤

 第103招 夏季中了暑,速到阴凉处

 第104招 晒伤真痛苦,冰敷湿敷救

 第105招 夏季易腹泻,补盐进食看医生

 第106招 食物中毒,催吐导泻自救

 第107招 醪糟含酒精,过量饮用不行

 第108招 药物中毒,催吐解毒要快速

 第109招 重金属中毒,牛奶蛋清来保护

 第110招 涂改液粘手,毒性不小快清洗

 第111招 家庭中毒陷阱多,分清类型来救治

 第112招 伤口暴露危险,简易包扎防感染

 第113招 内脏脱出不要怕,采取保护性包扎

 第114招 发现鼻出血,切莫轻视它

 第115招 牙痛是病,不可大意

 第116招 高热不退时,降温要记牢

 第117招 呕吐发生时,切忌强止吐

 第118招 家人突发病,救人莫傻等

 第119招 家人突发病,应对要分明

序言

世上有种种拥有,有一种最可贵,它不是地位,不是金钱,而是平安!

世上有万般失去,有一种最痛心,它不是权势,不是美貌,而是平安。

在我国,每天大约有40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每年有近两万名孩子非正常死亡,还有40—50万的孩子遭受中毒、触电、溺水、拥挤、他杀等伤害。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的第一大死因!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有那么一天,欢蹦乱跳的孩子突然因意外事故而丧失了生命,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实际上,我国每年都有数十万家庭遭遇这种不幸。触目惊心的数字表明:孩子们随时会面临灾难与意外的威胁。

面对一个个花朵般的生命受到伤害,一个个幸福的家庭蒙上阴影,我们应当怎样来保证少年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强化儿童的自救及自我保护教育?

孩子在长大,他可以离开父母自己吃喝,自己玩耍了。然而他们毕竟还小,面对意外时,除了着急大多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做父母的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救能力,以免在危险发生时造成无法挽回的悲痛。

提起儿童救人的故事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最著名的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但关于“儿童自救”,自古不被家长所重视。其实,就“儿童自救”与“儿童救人”这两个问题来说,首先应提倡“儿童自救”,其次才应褒扬“儿童救人”,而且这种“救”必须是靠儿童的智力,而非靠其体能和冒险,如世界通行的法则是不提倡儿童救火和救助溺水者,就是这个道理。

台湾曾发生过一起勒索儿童案,被绑架的8岁小学生表现冷静,为保护好自己,在与歹徒相处过程中不吵不闹。歹徒要他打电话给其母时,他还假意称:“叔叔很好,买麦当劳给我。”要母亲把钱交给歹徒,借此降低歹徒行凶的可能性。在被歹徒释放后,他比较清晰地描述出了歹徒的相关特征、绑架他时所走路线及周边环境特征,还画出了歹徒藏匿处的内部陈设。这些线索帮助警方在21小时内成功破案。令警员惊叹的是,他的记忆几乎与现场完全一致。后来这个小学生对警察说,学校曾教过的“反勒索五招”,在被绑架后,他并不觉得害怕。他的班主任也说,这位机灵且早熟的小朋友在被解救后还打电话给她说:“对不起老师,让学校操心了。”

明者防患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本书的编写出版希望帮助社会、家长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全方位、系统地对各种可能的意外伤害及救护知识的介绍,提供更多的预防和急救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真正唤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传授自我防护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防治精神伤害的作用。

尽量从理论中解放出来是本书的写作特点。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从少儿可能遇到的险情出发,提出一些可供孩子、家长参考的最简单的做法,不去深究原因(那不是本书的目的),而只要遵照去做,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损失和伤害。

本书是给孩子写的,灌输安全理念、帮助他们成长,语言浅显易懂,只要照着做,就可以了;同时它也是给家长写的,是指导大人怎样教小孩,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强调可操作性。

孩子最终会长大,他们在将来也一样面对这些风险。生存教育对于他们一生都受益无穷。也许本书对于他们仅仅是提供了一些入门知识,他们将来还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更多地了解灾难的应急措施,或者在实践的具体体验中逐渐完善自我。

自救或他救知识的普及,还利于减少社会恐慌。在灾难面前,恐慌的破坏力往往比灾难本身更大。如果因此教育了孩子,让他们从无知的恐惧中摆脱出来,让每个家庭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让社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又是编写本书的另一收获。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有许多老师参与了协助编写和查证、审校工作,他们是:陈志杰,任颖,任仲奇。杨绍华,刘丹,穆学军,张学会,宝红玉等。在封面上不能为以上各位老师一一署名,只能在此表示感谢。

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为孩子们写的,更是为家长们写的。

中央电视台曾经在一套、四套、十套等反复播出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救父母”的故事,故事如下:7岁的女儿豆豆果断按照顺序做了3件事:

1:关掉煤气阀门;

2:打开浴室窗户;

3:拨通了120和110的求救电话。

她救了一家人的命。她刚巧在课堂上学过煤气中毒的急救常识!

我国一份全国性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每年发生各类意外事故高达4a万一50万起。其中因意外事故死亡。平均每年有1.5万多人,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

尽快掌握救生常识吧!孩子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会降到零!

编辑推荐

明者防患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本书的编写出版希望帮助社会、家长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全方位、系统地对各种可能的意外伤害及救护知识的介绍,提供更多的预防和急救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真正唤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传授自我防护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防治精神伤害的作用。

本书是给孩子写的,灌输安全理念、帮助他们成长,语言浅显易懂,只要照着做,就可以了;同时它也是给家长写的,是指导大人怎样教小孩,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强调可操作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3:02:22